书城医学基层医生临床综合治疗实用全书
17929600000117

第117章 各科疾病中西医综合疗法(106)

西医学病因尚不清楚。有报道芳香族碳氢化合物、芳香胺、黄曲霉毒素、激素、放射线和病毒可引起肾癌;某些遗传性疾病如结节性硬化症、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等可合并肾癌;肾结石合并肾盂癌,可能与局部长期慢性刺激有关。肾癌的细胞类型主要为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其中以透明细胞癌最为常见。病理学认为,切面呈黄色,肿瘤内有出血、坏死和钙化。镜下可见透明细胞,还有颗粒细胞和梭形细胞,半数肾癌同时含有两种细胞。含有梭形细胞的恶性程度较高。

治疗

(一)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湿热蕴肾型

腰痛,坠胀不适,尿血,低热,身沉困,纳呆,腰腹部肿块,苔白腻中黄,舌体胖,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化瘀。

【方药】八正散加减:木通12克,车前子16克,白茅根16克,仙鹤草16克,萹蓄35克,滑石16克,生薏苡仁12克,栀子12克,大黄12克,赤芍16克,瞿麦35克,白花蛇舌草35克,白毛藤、龙葵各25克。

2.瘀血内阻型

面色晦暗,腰腹疼痛,痛有定处,肾区憋胀不适,腰腹部肿块,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或涩或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2克,红花12克,赤芍16克,丹参35克,川芎12克,玄胡12克t香附12克,木香7克,枳壳12克,草河车35克,马鞭草35克,白花蛇舌草35克。

3.脾肾两虚型

腰痛腹胀,尿血或腰腹部肿块,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或弱。

【治法】补脾益肾,软坚散结。

【方药】四君子汤合右归饮加减:党参16克,白术12克,黄芪16克,茯苓16克,补骨脂12克,黄精35克,山萸肉13克,枸杞16克,杜仲12克,草河车35克,薏苡仁35克,白花蛇舌草35克。

(二)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外科治疗

根治性肾切除是肾癌最基本的治疗方法。行根治性肾切除,先结扎肾蒂血管可减少出血和癌扩散,同时切除肾周围脂肪及筋膜、肾门淋巴结、大部分输尿管。

2.放射治疗

放疗对肾细胞癌的治疗作用尚不肯定,目前主要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

3.化学治疗

肾癌化疗效果差,常用药物有长春花碱、丝裂霉素、羟基脲、优福定、博来霉素、阿霉素、5一氟尿嘧啶、环磷酰胺、顺铂、环己亚硝脲等。

(三)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1)马鞭草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刀豆子50克,生薏苡仁65克,赤小豆65克,黑豆65克,水煎服,每日1剂。

(3)熟干地黄散:熟干地黄35克,柏叶22.5克,黄芩22.5克,当归35克,炙甘草16克,阿胶35克,黄芪35克,车前子35克,共为粗散。每次45克,以水25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渣,食前温服。

预防与护理

(1)避免与致癌因素接触,若有接触史者,应定期体检,争取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2)节制房事,避免情志所伤,减缓肾精衰减,续命保元。

膀胱癌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大多发生在膀胱三角区、两侧壁及颈部,主要来源于移行上皮细胞,临床上以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为典型症状,多见于50~70岁,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属中医“血淋”、“癃闭”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中年以上肾气、肾阳日渐亏耗,湿热之邪易乘虚而入,侵犯肾与膀胱,湿热蕴久化火,灼伤血络,则为血尿一;血不归经,则结成瘀块形成肿块;湿热瘀血,阻碍膀胱,气化不利,则尿急、尿痛。膀胱癌病位在肾与膀胱,其性质为本虚标实,虚为肾虚及由于长期尿血所致的气血亏损,实乃湿热,瘀血。

西医学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比较公认的病因有:①长期接触芳香族类物质如染料、皮革、橡胶、油漆等;②吸烟和糖精是辅助致癌物质。体内色氨酸、菸酸代谢异物以及膀胱腔内埃及血吸虫病、膀胱白斑、腺性膀胱等可能为膀胱癌的诱发原因。

病理类型以移行上皮细胞癌为主,而未分化癌、鳞形细胞癌及腺癌等则少见。

治疗

(一)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湿热下注型

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腰背酸痛,下肢浮肿,舌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止血。

【方药】八正散加减:车前子16克,瞿麦65克,石苇65克,山栀12克,王不留行35克,淡竹叶35克,生薏苡仁50克,赤芍16克,丹皮13克,白茅根35克,小蓟35克,蒲黄12克,生甘草6克。

2.瘀血内阻型

尿流阻塞,排尿困难,甚或尿潴留,小腹胀满疼痛,或尿有血块,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脉弦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利小便。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2克,红花12克,赤芍16克,川芎12克,王不留行35克,乳香12克,没药12克,石苇65克,瞿麦65克,猪苓35克,生地16克,玄参16克,枳壳12克,木香12克。

3.脾肾两虚型

腰膝酸软,小腹胀满或痛,尿频或少量血尿,面色□白,食少便溏,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益脾肾,兼以解毒。

【方药】右归饮合四君子汤加减:熟地12克,山萸肉16克,菟丝子16克,枸杞16克,山药16克,党参16克,白术12克,陈皮12克,薏苡仁35克,半支莲16克,杜仲12克,肉桂8~13克。

4.阴虚内热型

口干,渴不欲饮,五心烦热,腰骶部疼痛,低热,消瘦,小便短赤,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化瘀止痛。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13克,黄柏13克,熟地12克,山萸肉12克,山药16克,茯苓16克,泽泻13克,丹参35克,赤芍16克,泽兰13克,白花蛇舌草35克。

(二)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是目前治疗膀胱癌的主要手段。膀胱肿瘤局部切除及电灼术、部分膀胱切除、全膀胱切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2.介入疗法

主要用于术前治疗以提高膀胱部分切除率,防止术中癌扩散及术后复发,也可作为晚期病例的姑息治疗。

3.放射治疗

效果不理想,目前主要用于晚期病人的姑息治疗,或手术、化疗病人的辅助治疗。

4.化学治疗

因为副作用较大,早期患者较少使用,对晚期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可增加存活时间。

(三)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1)金钱草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白花蛇舌草65克,龙葵35克,瞿麦35克,茜草35克,野葡萄根35克,水煎服,每日1剂。

(3)寄生猪苓汤:桑寄生35克,猪苓35克,沙苑子16克,山慈菇16克,白花蛇舌草3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四)其他疗法

1.加热疗法

用三腔气囊导管插入膀胱,在硬脊膜外麻醉下用预热45℃的生理盐水,以6.9千帕压力灌注,直达膀胱内压力接近舒张血压为止。每天可连续灌注3~6小时,使出水温保持在42~43℃,12天为1个疗程。此法能使一部分乳头状瘤消失,一部分肿瘤部分消退。然后再用电灼或手术切除,提高治疗效果。

2.冷冻疗法

采用液体氮做冷冻剂,通过耻骨上切开膀胱或经尿道或经耻骨上穿刺的膀胱镜放入冷冻头。冷冻后数日肿瘤可消失。

预防与护理

(1)定期体检,争取早期发现治疗。查找致癌因素,避免与致癌因素接触。

(2)节制房事,避免情志所伤。

(3)戒烟限酒,防止细菌感染,防止长期大量服药。

乳腺癌

乳腺恶性肿瘤以乳腺癌为主,肉瘤少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内统计的发病率为23/10万。乳癌大多数发生在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以乳房内发现无痛性肿块为临床特征。属中医学“乳岩”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七情内伤、肝郁气滞、痰瘀凝结是乳腺癌的成因。病机主要为情志内伤,肝郁气滞,气血逆乱,脏腑失调,致邪毒内侵,气滞血瘀,痰浊凝结,瘀滞乳中,积久成块;忧思伤脾,脾失健运,水湿不化,痰浊内生,凝结于乳房,日久不除,形成乳岩。

西医学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内分泌失调、乳腺发育、遗传、慢性刺激、病毒、饮食、精神、婚产及哺乳、放射线等因素有关。

病理表现为非浸润性癌、小叶原位癌、早期浸润性癌、浸润性特殊癌及浸润性非特殊癌。另外,还有其他罕见癌,包括纤维腺瘤癌变、乳头状瘤癌变等。

治疗

(一)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肝郁气滞型

乳房肿块胀痛,质地较硬,肤色不变,忧郁不舒,心烦食欲不振,口苦咽干,胸闷胁痛,头晕目眩,舌苔黄,脉弦细或弦滑。

【治法】舒肝理气,消肿散结。

【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12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白芍12克,青皮12克,茯苓13克,蒲公英35克,郁金12克,八月札35克,草河车35克,山慈菇16克,瓜蒌35克。

2.脾虚痰湿型

乳房结块,质硬不平,腋下有核,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胸闷脘胀,大便微溏,纳食不香,舌质淡,苔白稍腻,脉滑而细。

【治法】健脾化痰,消肿散结。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合二陈汤加减:广木香10克,砂仁10克,陈皮12克,半夏12克,茯苓12克,党参16克,自术12克,生薏苡仁35克,天葵子16克,山慈菇12克,草河车35克。

3.瘀毒内阻型

乳中有块,质地坚硬,J灼热疼痛,肤色紫暗,界限不清,推之不动。烦闷易怒,头痛寐差,面红目赤,便干尿黄,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黄厚燥,脉沉而涩。

【治法】活血化瘀,解毒抗癌。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2克,红花12克,赤芍12克,当归12克,金银花35克,丹参16克,蒲公英35克,草河车35克,半支莲35克,甘草6克。

4.气血双亏型

乳中有块,高低不平,似如堆粟,先腐后溃,污水时津,出血则臭,面色□白,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尿清便溏,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

【治法】益气养血,抗癌解毒。

【方药】八珍汤加减:党参16克,黄芪16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熟地12克,陈皮12克,白花蛇舌草35克,蒲公英35克,薏苡仁35克。

(二)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这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对病灶仍限于局部或区域淋巴结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手术方式有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扩大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全乳房切除术以及小于全乳房切除的部分乳房切除等。术后辅以其他治疗。

2.放射治疗

(1)术前放射:使肿瘤体积缩小,有利手术的进行。

(2)术后放射:常用于乳腺癌根除术和改良术后,病理证实有腋窝淋巴转移者,术后2~3周开始放疗。

3.内分泌治疗

乳腺细胞内有一种与雌激素相结合的蛋白,称为雌激素受体。乳癌中癌细胞依赖这种受体,即癌的生长与激素有关。对雌激素受体检验阳性者可确定为乳癌,应用雌激素拮抗剂有较好的抑癌作用。常用的药物有三苯氧胺、氨基导眠能、甲孕酮等。

4.化学治疗

化疗可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术前可使肿瘤缩小有利手术的切除。术后可有助杀灭残留或播散的癌细胞,减少复发。一般在术后2周~1个月开始。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疗效较好。目前较有效和常用的药物有环磷酰胺(cTx)、5一氟尿嘧啶(5—FU)、甲氨蝶呤(MTx)、阿霉素(ADM)、丝裂霉素(MMC)、长春新碱(VCR)、卡氮芥(BCNU)、顺铂(DDP)等。

(三)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1)白花蛇舌草35克,王不留行35克,八月札35克,夏枯草35克,蒲公英35克,浙贝母35克,水煎服,每日1剂。

(2)藤梨根35克,夏枯草35克,野葡萄根35克,全瓜萎35克,水煎服,每日1剂。

(3)藤梨根35克,野葡萄根35克,八角金盘4克,生南星4克,水煎服。每日1剂。

预防与护理

(1)乳腺位于身体的浅表地位,乳腺癌早期症状是乳内肿块,自检及女性间、夫妻相互检查不难发现,35岁的女性要每月月经前检查1次。检查时女性采取平卧位,发现肿块就诊。

(2)注意精神调护,增强治本信心。

卵巢癌

卵巢癌一般由卵巢上皮细胞癌变而来,与长时间接触雌激素有关。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以占女性生殖性肿瘤的第三位,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体癌。发展迅速,易扩散,而早期又常无症状。属中医学“肠覃”、“石瘕”、“痖积”等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气滞血瘀、痰湿瘀阻所致。由于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或邪滞经脉,气机不畅,聚积腹中,气滞血瘀,积而成块;饮食不节,或肝郁犯脾,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停气滞,脉络壅塞,痰浊与气血搏结,积结有形,变生症瘕。

西医学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与年龄、生育、遗传、环境及精神因素有关,也可能与X线照射、病毒感染(腮腺炎、感冒等)、化学致癌因素及动物脂肪摄入过多等有关。

病理可分为上皮性肿瘤、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卵巢性索间质瘤、卵巢转移性肿瘤。

治疗

(一)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气滞血瘀型

烦躁易怒,面色晦暗无泽,口苦咽干,形体消瘦,肌肤甲错,下腹疼痛有肿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沉细或涩。

【治法】行气活血,软坚散结。

【方药】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归尾16克,赤芍16克,丹参35克,桃仁12克,香附16克,枳壳12克,青皮12克,菝葜35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穿山甲16克,水蛭12克。

2.痰湿瘀阻型

身困无力,形体肥胖或水肿,胸腹满闷,月经失调,白带增多,下腹肿块,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或滑。

【治法】除湿化痰,祛瘀软坚。

【方药】温胆汤加减:陈皮16克,半夏12克茯苓35克,苍术12克,胆南星12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水蛭16克,地鳖虫25克,海藻35克,鳖甲16克。

(二)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1)良性肿瘤只切除卵巢肿瘤即可。但在手术时检查对侧卵巢,需做冰片病理检查。

(2)手术治疗是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法。一般需做子宫、双侧附件、加大网膜切除。必要时可做盆腔淋巴清扫,对晚期患者可做外生殖器切除。尽量切除转移病灶,有利术后化疗。

2.化学治疗

卵巢癌中大多数对化疗敏感,是卵巢肿瘤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常用化疗药物有:①烷化剂:塞替哌(TSPA)、马法兰、环磷酰胺(CTx)、瘤可宁(CB1348)、氮芥(HN2)、消瘤芥(ATl258)及抗瘤新芥(AT581);②非烷化剂:5-氟尿嘧啶(5—FU)、甲氨蝶呤(MTX)、更生霉素(ACTD)、长春新碱(VCR)、于阳霉素(PYM)、博来霉素(BLM)、鬼臼乙叉甙(VP16);③近年常用有效药物:六甲嘧胺(HMM)、阿霉素(ADM)、顺氯氨铂(DDP)、卡(碳)铂(CBP)等以及疗效较突出的紫杉醇(TAXOL),有效率可达30%左右。

3.放射治疗

这是卵巢癌的辅助治疗方法。它可使病灶缩小,症状减轻,延长生命。

(三)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1)天花粉35克,水煎服,每日1剂。

(2)葵树子65克,半支莲65克,加水2升,煮至半升,1日分4次内服。

(3)地鳖虫、党参、土茯苓、猪苓、蟾蜍干各16克;白花蛇舌草、半支莲、薏苡仁各20克,白术、三棱各12克,莪术、茯苓各13克,甘草4克,水煎服。

(四)免疫治疗

多与其他疗法并用,应用试剂有卡介苗、短小棒杆菌等。

(五)针灸疗法

取穴:中极、关元、天枢、三阴交;手法:平补平泻。

预防与护理

(1)保持心情舒,积极配合治疗。

(2)多食富有营养的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保证二便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