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基层医生临床综合治疗实用全书
17929600000007

第7章 中医传统治法精要(6)

2.灸疗的体位

《千金方》云:“凡点灸法,皆平直,四体毋使倾侧,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皮肉耳,若坐点则坐灸之,卧点则卧灸之,立点则立灸之,反此亦不得其穴矣。”《明堂灸经》也记载:“须得身体平直,毋令蜷缩,坐点毋令俯仰,立点毋令倾侧。”施灸时取穴是否准确能直接影响效果,故在施灸前必须选好体位然后准确地量取腧穴,多穴多壮施灸可在皮肤上用彩笔给穴位作标记,在施灸时不可移动体位,因为体位的改变,可以使腧穴因骨骼、肌肉的牵动而改变位置,因此也能影响灸疗效果。施灸取穴体位宜平直,或俯卧,或仰卧,或侧卧,或取坐位,以防艾炷安放得不平整,燃烧时火力不集中,热力不能深透肌肤而减低疗效,同时艾炷也容易滚下,烫伤皮肤,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3.灸的程序

《千金方》记述:“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明堂灸经》有云:“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这说明施灸的顺序是从上至下,先背后腹,先头身后四肢。根据不同的病症,灸疗的程序可有不同,可以灵活掌握。

4.灸量的大小

施灸量的多少,以艾灸壮数计算。每燃尽一个艾炷,称为一壮。艾炷的大小分三种,直接灸时是小艾炷或中艾炷为主;间接灸时是中艾炷或大艾炷为主。治疗上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决定施灸的刺激量。一般地说,凡是新病、体质强壮者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者艾炷宜小,壮数宜少。从部位来说,胸部不宜用大艾炷,四肢末端,皮肉浅薄处要少灸;腹背及肌肉丰厚处则可多灸,妇女儿童、艾炷宜小。《医宗金鉴》有云:“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然头与四肢皮肉浅薄,若并灸之,恐肌骨气血难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艾炷宜小,壮数宜少。有病必当灸巨阙、鸠尾者,必不可过3壮,艾炷如小麦,恐火气伤心也,背腰以下皮肉深厚,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使火气到,始能去痼冷之疾也。”《外台秘要》也记载:“凡灸有生熟,候人盛衰及老小也。衰老者少灸,盛壮强实者多灸。”所谓“生”是指少灸;“熟”是指多灸。古代文献中有灸百壮者,都是指多次灸治的累积数。其他灸法的施灸量,可以参考艾炷灸法。艾条灸、温灸器灸一般都以时间计算。太乙针、雷火针则以熨灸的次数计算。

5.禁灸的部位和穴位

(1)由于施灸是属于温热刺激,热能助阳伤阴,故对邪热内炽的实热证及阴虚阳亢的病症一般认为不可施灸。如阴虚发热,咯血吐血,心悸怔忡,多梦遗精,高热神昏等症。古人认为若热病而误用灸法,则能助阳邪而损耗阴血,致使火毒内攻成为坏病。现代临床有热病施灸治疗痊愈的报道,但要谨慎施灸。

(2)心脏、颜面、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妇女妊娠期的少腹部、腰尻部、乳头、阴部等皆不宜施灸。

(3)历代针灸文献记载有部分禁灸穴,《针灸甲乙经》记载的禁灸穴位有24穴,即头维、承光、风府、脑户、哑门、下关、耳门、人迎、丝竹空、承泣、头维、白环俞、乳中、石门、气冲、渊腋、经渠、鸠尾、阴市、阳关、天府、伏兔、地五会、瘼脉。《针灸大成》载有禁灸穴位是45穴,这些穴位都分布在头面部、重要脏器和大血管附近,以及皮薄肌少筋肉结聚的部位。因此,对这些部位尽可能避免施灸,特别是瘢痕灸应更加注意。

现代中医禁灸的穴位有:经渠、禾髂、迎香、承泣、四白、人迎、乳中、冲阳、极泉、晴明、攒竹、眉冲、承光、丝竹空、瞳子髂。孕妇慎用曲骨、中极、关元、石门、及小腹部穴位。

(4)风雨雷电,奇寒盛暑(喘息的瘢痕灸除外),极度疲劳,过度饥饿、大渴、醉酒、大汗淋漓、妇女月经期不宜应用灸法。

古人提出的禁灸穴位,应灵活机动,酌情施行,古代的禁灸穴位当中,有的穴位灸后疗效很好,并没有发生意外,如灸少商治鼻衄,灸隐白治崩漏等等。当然,要用温和灸法,用艾条灸、间接灸等,则有些部位仍可温灸。

6.禁灸的病症

(1)治疗之前时必须明确诊断,辨证施治,切不可孟浪妄灸,误伤健康。华佗《中藏经》指出:“阴气不胜,阳气不衰勿灸。不当灸而灸,则使人重伤经络,内蓄炎毒,反害中和,至于不可救。”正常的健康人,不宜施瘢痕灸,灸之不但使人徒伤皮肉经络,而且反致火毒内攻危害机体。华佗施灸主张“简针疏灸”,以防病保健,祛病延年。

(2)凡属气血亏虚、阴虚火旺之证,不宜施灸,更不宜采用瘢痕灸法,以补气益血、滋阴降火为宜。否则,妄施火灸,则“焦骨伤筋”,伤阴更甚,也就难以康复。

(3)脉浮、热甚者,不宜灸。灸火为治虚寒而用,脉浮病居于表,治宜汗解。灸则汗不宜出,易助长邪热。

(4)部分传染病,证见高热、昏迷、四肢抽搐者,或极度衰竭、形瘦骨立,呈垂危之候者,不宜施灸。

7.灸疮的处理

现代中医多主张用温和灸,而少用瘢痕灸,一般不会产生瘢痕。若直接灸产生灸痕,要防止灸后化脓,在施灸中由于时间过长和施灸过量,局部出现小泡,注意不要擦破,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酒精消毒细针刺破水泡,放出液体,再涂以龙胆紫;如用化脓灸者,灸疮化脓期问,要注意适当休息,保持疮面清洁,防止感染,待其自然愈合,若护理不当灸疮出现脓汁分泌物,或有渗血现象者,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每日换药1~2次,用消毒敷料覆盖。为防止灸痕化脓,须注意:①避免大炷,采用泻法强制刺激治疗者,可以多加壮数,不使灸痕扩大,因火伤范围小水泡和炎症性渗出物亦少,痂皮易于干燥,创面易于愈合;②灸后注意消毒,发生痒感时,绝对不许抓擦,如因不慎而擦破时,应即重新严密消毒裹紧,以防化脓溃烂之事发生;③可采用隔物灸(蒜片、姜片等)以预防灸疮的发生。

五、拨罐疗法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而使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拔罐法最早见于晋代《肘后方》中,以牛角制罐,作外科吸脓血之用,故又称“角法”和“吸筒疗法”。

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罐的质料、拔罐的方法也有改进,治疗范围也逐渐扩大,外科、内科、儿科、五官科等都有它的适应证,并经常和针刺配合使用,其作用和灸法有相似之处,故附于此。

(一)罐的种类及拔罐方法

1.罐的种类

罐的种类很多,目前临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竹罐: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制成8~10厘米长的竹管,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用刀刮去青皮和内膜,制成形如腰鼓的圆筒。打磨光滑,罐日要平正。其优点是易制、轻巧,缺点是容易燥裂漏气,吸附力不大。

(2)陶罐:是用陶土烧制而成,罐口光滑平正,肚大而圃,形如腰鼓,它的优点是吸附力较大,缺点是质重易碎。

(3)玻璃罐:是由玻璃制成的,形如球状,罐口平滑,有大、中、小三种不同型号,也可用广口罐头瓶代替。它的优点是质地透明,应用时可观察所拔部位皮肤充血、淤血程度,便于掌握情况,缺点是容易破碎。

(4)抽气罐:用青、链霉素药瓶,将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须平正光滑,瓶口的橡皮塞须保留完整,便于抽气时应用。

2.拔罐的方法

(1)火罐法:是以火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将罐吸附在应拔的皮肤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闪火法:用止血钳子挟住燃烧的酒精棉球,在火罐内壁中段绕一圈后,迅速退出,然后将罐罩在施术部位。此法因罐内无火,比较安全,是常用的拔罐方法。

②投火法:将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不等纸条烧完,迅即将罐罩在应拔的部位上,此法宜在侧面横拔,以免燃烧物落下烫伤皮肤。

③贴棉法:用1平方厘米的棉片,不可太厚,略浸95%酒精,贴在罐的内壁上中段,用火点燃后罩在施术部位。此法宜用于侧位横拔。

④架火法:用2~3平方厘米不易燃烧和传热的物体为支架,上置酒精棉球,以火点燃后罩上罐,可产生较强的吸力。

(2)水罐法:一般应用竹罐,先将竹罐放在锅内加水煮沸,用镊子倒挟竹罐底端,甩去罐内水液,用折叠的毛巾紧扪罐口,乘热按在施术部位,即可吸住。

(3)抽气罐法:先将气罐放在预先选择的施术部位,然后用注射器抽出罐内的空气,使之产生负压,即能吸住。

(二)拔罐疗法的运用

拔罐后,留置一定时间,一般留置5~15分钟。可按病变范围的大小,选用适当口径的火罐,拔罐多少视病情而决定。如病变反应很局限,可用单罐;如某一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的位置,排列有序地吸拔多个火罐。治疗某些内脏或器官的淤血时,可按脏器对应部位的范围在体表相应部位纵横并列吸拔几个罐子。

2.闪罐

罐子拔上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或功能减退的虚证病例,如面瘫、皮痹等。

3.推罐

又称走罐,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部,要选择口径较大和罐口平滑的罐子,最好选用玻璃罐,在罐口上先涂一些润滑油脂,将罐拔上后,以手握住罐底,即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动,在皮肤表面上下左右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为止。

4.药罐

将配制成的药物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清水煮至适当浓度,再把竹罐投入药汁内煮15分钟,使用时按水罐法将罐拔在施术部位,多用于风湿痛及腰腿痛等。

常用药物处方是麻黄、蕲艾、羌活、独活、防风、秦艽、木瓜、川椒、生乌头、曼陀罗花、刘寄奴、乳香、没药各6克。也有在玻璃火罐内盛贮1/3~1/2的药液,然后用火罐的拔法吸拔在皮肤上。常用于风湿痛、哮喘、溃疡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癣等。

5.针罐

先在腧穴部位施行针刺,得气后将针留置在一定深度,再以针刺处为中心,拔上火罐。如果与药罐结合,称为“针药罐”,多用于治疗风湿病等。

6.刺络拔罐

用三棱针、粗毫针、皮肤针等,先按病变部位的大小,在局部刺破皮肤小血管,然后拔以火罐,可以加强刺血法的效果。适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丹毒等。

(三)拔罐疗法的适应证

拔罐法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温经通络,祛湿逐寒,散风止痒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关节痛、头痛、胃痛、腹痛、消化不良、感冒、哮喘、咳嗽、痛经、疮疡初起未溃者;红丝疗、毒蛇咬伤、丹毒、神经性皮炎、目赤肿痛等。

(四)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

(1)拔罐要选择舒适的体位,根据施术部位选用口径不同的火罐,注意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毛发及无骨骼凹凸不平的部位,进行拔罐为宜。

(2)肌肉消瘦皮肤有溃疡、水肿及大血管部位,不宜拔罐;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拔罐。

(3)有自发性出血及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使用拔罐法。

(4)起罐时手法宜轻缓,一手抵住罐口边的肌肤,按压一下,使气透入罐口,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旋动。

(5)起罐后皮肤若出现小的水泡可不必处理,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或皮肤有破损,应先用消毒针具刺破水泡,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液,然后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布包敷,防止感染。

六、耳针疗法

耳针是指用针或其他方法刺激耳廓上的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具有操作简便,适应证广,副作用少,经济有效等特点。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虽然分脏腑、五官、四肢百骸等器官组织,但它们都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同时每一个器官局部又是一个小整体。耳并不单纯是一个孤立的听觉器官,而是与经络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灵枢·经脉》篇中更具体记载了十二经脉与耳的联系:足太阳的分支到耳上角;足阳明上耳前;足少阳下耳后,分支入耳中,出耳前;手太阳入耳中;手阳明的别络入耳中;手少阳联系到耳后,出耳上角,分支入耳中。这样手足三阳经脉都联系到耳,阴经则通过其经别合于阳经而与耳相通。

耳不但与经脉相联系,并且通过经络与脏腑有客观联系,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灵枢·脉度》篇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素问·脏气法时论》也说:“肝病者,……虚则耳无所闻,……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灵枢·海论》篇又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等论述,说明耳与脏腑在生理、病理方面也是息息相通的关系。

(二)耳穴的分布

1.耳廓表面解剖

耳廓主要是由弹性软骨、软骨膜、韧带及覆盖在最外层的皮下组织和皮肤所构成。在皮下有丰富的神经、血管和淋巴分布。耳廓分前面和背面,耳廓前面为凹面,耳廓后面为凸面。

(1)耳轮:耳廓外缘向前卷曲的部分。

(2)耳轮结节:耳轮后上方的一个不甚明显的小结节。

(3)耳轮尾:耳轮末端与耳垂的交界处。

(4)耳轮脚:耳轮深入到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

(5)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其上方有分叉的两支隆起部,向上的一支称对耳轮上脚,向下的一支称对耳轮下脚。

(6)三角窝:对耳轮上脚、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7)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又称舟状窝。

(8)耳屏: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又称耳珠。

(9)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10)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11)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12)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处。

(13)耳垂:耳廓下部无软骨之皮垂。

(14)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

(15)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16)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被耳屏遮盖着的孔窍。

2.耳穴的位置

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在耳廓的相应部位经常出现某些病理反应,如压痛、变形、变色、结节、脱屑、电阻降低等。这些部位是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

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或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总之人身各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廓的分布像一个倒置的胎儿。

(三)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耳穴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相应的穴位在耳轮体部;与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上、下脚;与腹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艇;与胸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腔;与消化道相应的穴位在耳轮脚周围;与耳鼻咽喉相应的穴位多分布在耳屏四周。

1.耳轮穴位

(1)耳中:在耳轮脚处,即耳轮1区。主治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小儿遗尿症、咯血。

(2)直肠:在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2区。主治便秘、腹泻、脱肛、痔疮。

(3)尿道:在直肠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3区。主治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

(4)外生殖器:在对耳轮下脚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4区。主治睾丸炎、附睾炎、外阴瘙痒。

(5)肛门:在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5区。主治痔核、肛裂。

(6)耳尖: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7区交界处。主治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

(7)结节:在耳轮结节处,即耳轮8区。主治头晕、头痛、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