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草木山河
17931100000036

第36章 爱情常常发生在河边

爱情常常发生在河边。是的,包括江边和海边。读西汉地图,那时江河全叫水,汉水、洛水、颍水、徐水,因此,爱情也常常发生在水边,在西汉。

为什么呢?假若将此事略微想一想,觉得包含着一些奥妙。

耕作的人们聚居河流两岸,一般在北岸。受月亮潮汐影响,北岸地势高于南岸,不挨淹。他们劳动并“杭育杭育”地唱歌,累了发生爱情,以期小孩问世让更多的人投入劳动与爱情之中。据河而居,是所谓“流域文明”的肇始。良田(冲积平原)在河边,人就在河边,爱情也在河边。这是大的背景。

然而河边的秘密并没解释清楚。水畔还是一个美好的地方。试想,微风徐徐,月亮在水面荡漾,适合什么?爱情。爱情每每和美搞到一起。再者,水在中国哲学中代表着巨大的阴,有如太阳是最大的阳。阴司生育,阳管发展。阴潜藏,阳炫耀。阴阴柔,阳阳光。阴神秘,如爱情难以预测,如水一般。情侣在水边手握着手看滚滚逝水,水如爱情一般叠波、冲撞、回流以及远远奔走。没办法把爱情永远握在手里,它总要从你手里抽出手跑掉,像水那样。握住的只是背叛。

如果爱情不常常发生在水边,那么连歌都没法唱了。一、“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二、“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树叶在沙沙响。”(《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三、“天色晚,云霭已暗下来。最后的晚霞消失在塔尖,水面上最后一抹光,和天空一起暗淡。”(歌剧《黑桃皇后》,丽沙和波丽娜的二重唱)四、“姑娘去河边打水,打水呀打水,罗来来,有个小伙在后边追。”(塞尔维亚民歌《姑娘去打水》)五、“看蓝色小河的对岸,暮色渐朦胧,垂沉在天边的繁星,像落在你手中。”(挪威民歌《黄昏》)

歌声中的爱情全都发生在水边。引述够多了,其他曲目让精力充沛之人引述吧,估计不少于一万首。不妨说,如果没有河,爱情还是有的,但爱情歌曲就少很多。没有爱情歌曲,会使爱情失去可爱性、普遍性和美观性。

比流行歌曲更早的古诗词,也在描述“爱情常常发生在河边”这一命题。

《古诗十九首》排列第六的《涉江采芙蓉》,诗曰:“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诗写得非常好,可与《饮马长城窟行》相比美——“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爱之时,并不推重含蓄,“花堪折时直须折”,这是说实施过程。诉诸诗文,蕴藉就胜过直白。“快快划哟,小船在漂荡,你可忘记美丽的衣裳,但你不要把我遗忘。”(印尼民歌《划歌》)这些话和“绵绵思远道”完全不同。歌曲是当下的直诉,诗文是之后的回想,两者不一样。

水让人美。“可爱的金发洗衣女,阳光摆弄你宽檐灯芯草帽下的金发。你弯腰,风吹起带有野蔷薇香气的白罩衫。”([法]马拉美诗)

水让人思。“有一天,我把她的名字写在沙滩上。但波浪来了,把名字冲跑。我用手再写一遍,但潮水来了,把我的辛苦又吞掉。”([英]斯宾塞诗)

水让人感到秘密的珍贵。“沿着温柔的海滩,走进田野,直到看见一个屋舍。轻轻敲窗,急速擦亮火柴,迸一道蓝光。透着欣喜和恐惧,声音低低,低得可以听见两心相撞。”([英]勃朗宁夫人诗)

水宜私奔。“当晚风吹过比亚采塔,尼娜,你知道谁在此等候?虽然你戴面纱,我也能辨认,你我心中爱情正燃。披上我船夫的伪装在此等候,我战栗地告诉你:‘随时可以登船。’啊,来吧,趁乌云遮掩月亮,快来吧,让我们飞奔他乡。”([爱尔兰]托马斯·穆尔诗)此诗写得像真的一样。

捎带说,我手边的译本翻译得糟糕极了。无善本,姑用之。

这就是“爱情常常发生在河边”的理由,这些理由难道还不充分,还不足以以理服人吗?对,还有两条忘写了。一、水边便于失恋者寻短见,祝他们后来全被救上了岸。例子:“爸爸,亲爱的爸爸,我爱那美丽的少年。我要到露萨港去,买一个结婚戒指。我一定要去,假如你不答应,我就到威克桥上,纵身投入河水,天哪,我多痛苦,宁愿死去。”(歌剧《佳尼·斯基》洛莱塔的咏叹调,普契尼曲)二、水可阻隔,可相思。我觉得,中国人创造的神话童话以及史诗虽然少,但牛郎织女的故事实在太美丽。

故事把主人公放在夜里天上,把星群比为银河水,两人相见却不得相会。有阻隔,有相思,有水,大美存焉。这个神话传说了不得。

《古诗十九首》排列第十的《迢迢牵牛星》,把这个故事讲得星光剔透。诗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还有一首更古老的诗,说人和动物的爱情同时发生在河边,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雎,是鱼鹰。洲,按联合国相关公约解释,是“位于水中的、于高潮时露出水面的陆地部分”,如黑龙江之黑瞎子岛。关关是象声词。之后,爱情来到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