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梦中梦之瑕不掩玉
1793700000302

第302章

晟灏道:“还是我来帮你吧。”说着也不管黛玉答应不答应,就给黛玉穿戴起来。黛玉道:“今日里不出去了,简单些就行了。”晟灏点头。一会的功夫黛玉就都收拾好了。黛玉终是烧了半夜,腿还是有些个软,晟灏就抱着黛玉来到了用饭的地方。果然是清粥小菜。黛玉也确实是饿了,倒是吃了不少。

吃完了饭,晟灏陪着黛玉在小花园里散步。就说到了昨天的事情。晟灏问道:“玉儿昨天怎么了,听云锦说你抚琴吟诗竟是伤心得很,然后出去淋雨,你怎么了?”黛玉低头道:“我想爹和娘了。”说着就把自己昨日吟唱的诗又说了一遍。晟灏听着也是心疼,黛玉还要唱下去,晟灏道:“玉儿何必如此伤情,明日里我们加快些速度,早些去祭拜岳父岳母也就是了。玉儿再不要那样的伤心了。”看到晟灏的样子,黛玉也是担心晟灏牵挂自己,也就不再说了。两个人默默地向前走着。半晌黛玉才道:“你今日不用出去了吗,事情办完了吗?别为我耽误了正经的事情。”晟灏笑道:“也没有什么事情,就是去见一些人罢了,我也有几年没有管了,每件事情都有固定的人来管理的,若是没有了我就不能做事的话,我这个帮主做的也太无能了。玉儿博古通今,当然会知道,会用人才是最重要的。我的那些个属下,可都是忠心耿耿,能力非凡的。我就是离开个三年五年还是没有问题的。”

听了晟灏的话,黛玉微微点头道:“本就应该如此的。对了,你可去打听了,我们走的时候,那个酸秀才可是先走的,怎么又跳了楼了?”看黛玉转移了话题,不再伤心,晟灏笑道:“就知道你要问这件事情,我已经问过了,那个秀才走下楼去,在一楼遇到了几个人,你的那番话别人时都听到了的,大部分心中是佩服的。那于仁礼才学不高,嘴巴却是不饶人的,每日里东家长西家短的,也很是得罪了人。他被你这一番驳斥,是从来没有过的,是以他一落败,就被大家取笑。”

黛玉道:“他不会因为这一口舌之争而寻死吧?”晟灏道:“还真就让你说对了,那些个人一说他,有的还讽刺挖苦于他,他也就越发的想不开了,又重新回到二楼,趁人不注意跳了下去。多亏了那紫萱,不然虽说摔不死他,也没有什么意思的。”黛玉道:“真是个小肚鸡肠的人,无趣得很。”说完又坐在那里不言语。晟灏轻轻道:“玉儿怎么了?不是说得好好的吗,心情又是如此的抑郁?”听了晟灏的话,黛玉的眼泪有些止不住了,把昨天的悲伤完全的发泄到晟灏的身上了,偎在晟灏的怀里哭道:“前儿夜里,我梦到了爹爹娘亲还有小弟弟,她们和和美美,笑意盈盈,我无论怎么喊,她们都不理我。灏哥哥,爹娘为什么不理我,是不是也在怨我,认为是我克死了弟弟和娘亲?”

听了黛玉的话,晟灏真是吃惊,道:“玉儿怎么了,玉儿怎么会这样想?”黛玉哽咽道:“就在小弟弟走了之后,我就听到过下人们嚼舌头,说我花朝日的生日,最最不好的,无论是兄弟姐妹,还是父母亲人,都会因此找来祸事的。后来娘也走了,我知道她是伤心的,身子才越发的不好,所以走了。可是灏哥哥,那个时候我情愿死的是我,将娘亲留下陪伴爹爹,那样爹爹就不会那样伤心了,也不会那么早的离开我了。”

听了黛玉这些话,晟灏很是心疼,没想到黛玉心中还有这样的难言之隐,有这样的心结,怪不得总是觉得玉儿总是忧郁的,即使是笑,也不是很开心的。原来竟是这样。想到这里,晟灏道:“玉儿怎能说这样的话,生老病死这是自然的规律,小孩子身体不好,很容易生病的,你的娘亲疼自己的儿子,又在生产时损伤太大,所以一下子就倒了下去,病重离开世间也是可以理解的。”

黛玉点头道:“这些我也是知道的,可是心中就是不舒服,想着那些流言,心中就堵得厉害。我们现在虽然说是前去祭拜父母,可是一路上耽搁的时间也太久,到现在刚刚走了一多半的路程,按照我们现在的走法,恐怕是要走上一年半载的了。”晟灏道:“玉儿不用担心烦恼的,我刚刚出去也是安排这件事情,索性我们明天上船,然后直接奔姑苏前去。等到祭拜了岳父岳母,我们回来的路上在进行访查也就是了。”

听了这话,黛玉道:“这倒是可以,我实在是想爹和娘了。曾经听说过,在下雨天出去,会遇到已逝的亲人,我恨不能遇到爹娘,也就在昨日里的大雨天出去了。阴沉沉的天气,瓢泼的大雨或者能够见到我的爹娘还有小弟弟。”听了黛玉的话,晟灏心疼的将黛玉搂在了怀里,极力的安慰着。

黛玉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也能够看开放得下的。昨日里已经让心情好多了,这里说说也不过就是把郁闷的心情说出去罢了。一会的功夫也就好了。晟灏看黛玉的心情又好了,也就转移了话题,两个人在小花园里看看那些没有凋谢的花,然后又出去游玩一圈。昨天的大雨停了,看着山中的瀑布,气势虽然不大,倒也可以赏玩一番的。这样又耽误了两天,晟灏黛玉等人坐上了大船,一路往姑苏而去。

因黛玉过于的思念父母,晟灏改变了行程,不再处理江湖的事情,也不再做暗访民情的事情,直接风雨无阻的,没有任何羁绊的到了姑苏。其实黛玉对姑苏实在是没有什么印象,只在父亲去世的时候回来过一次老宅,那时候伤心难过,彷徨无助,更本就没有游览任何一处风景。只是随着父母的棺椁到了林家的祖茔。俗语道:太太死了满街白,老爷死了无人抬。林如海始终在外地做官,几年也回不来一次。和姑苏的官场牵连都不大。所以林如海入葬的时候。官场是没有多少人的,来的也大多是亲戚朋友,林家的族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