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茁壮成长的智慧
17939100000017

第17章 生活教育法则(2)

“就这样,在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之间就多了一个美丽的季节,人们为了纪念春天姑娘,就把这个美丽的季节叫做春天。”

听完外婆的故事后,小克雷布斯久久没有吭声。外婆奇怪地摸摸小克雷布斯的头,问道:

“怎么啦,孩子?不喜欢外婆讲的故事吗?”

“不,不,外婆你的故事好听极了。”

“那你怎么不说话啊?”

“我在想,那些帮助春天的小仙女长得什么模样。外婆,您讲的故事都是真的吗?为什么我在小树林里,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些美丽的公主、好心的魔法师、英勇的骑士和可爱的小精灵呢?”

外婆听了小克雷布斯充满稚气的提问后,禁不住笑了。

“你为什么想要见到他们呢?”

“因为他们都很有本领,又都乐于帮助别人。”

“那你想不想做个和他们一样有本领又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呢?”

“当然想喽。”

“孩子,那些魔法师、小精灵是没有的。但你也同样可以学到像他们一样大的本领,像他们一样帮助许多弱小的、需要帮助的人,那样别人就会像喜欢可爱的小精灵一样喜欢你了。”

“我一定要做个讨人喜欢的小精灵。”

外婆的这些话深深地印在了小克雷布斯的脑海里,他决心按照外婆所说的去做,做个可爱的小精灵。从此之后,小克雷布斯勤奋学习,希望能学到很多很多的知识,为人们提供很多很多的帮助。

长大之后,克雷布斯成了一个杰出的医学家,帮助许多病人恢复了健康,使世界增添了许多欢乐。

每个人从少儿时代起,开始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兴趣、特长及树立或选择志向等。但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还缺乏是非观念和人生经验,必须有成人给予正确的引导,才能帮助他们顺利地走上正路。

那么,怎样采取诱导的方法教育孩子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1.从小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

2.诱发孩子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开动脑筋,自己去想问题。

3.教育孩子时,尽量不要用强迫,命令式的教育,非但不易使孩子接受,还会挫伤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压抑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

精心哺育成就非凡

母亲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她给孩子的教育比所有的学校教育加起来还多。

——克鲁普斯卡娅

路易·勒诺于1843年5月21日出生在法国奥栋城的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在他还不懂事的时候,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母亲是一个收入微薄的乡村小学教员。摆在母子俩面前的,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

父亲出殡的那一天,母亲携着小勒诺在墓前啜泣了很久。直到暮色降临,母亲才擦干眼泪,对着丈夫的坟墓说:“放心吧,我会倾尽全部力量,把孩子养大成人!”

正当母子俩艰难地度日时,一天傍晚,他们突然收到一封信和一笔钱。这是勒诺家的一门远亲派人送来的。

“心领盛情厚爱。先夫虽没有丝毫遗产,但我尚可继续上课教他人子弟,以养吾儿。”坚强的母亲当即写了这么一封回信,连同赠款让来人都又带了回去。

此后不久,当地又有好几个人先后向勒诺的母亲求爱。这些人都很富有,也都是受人尊敬的正派人士。但勒诺的母亲为了全力教育孩子,把勒诺培养成一个有出息的人,毅然放弃了一次次改嫁他人、改善境况的机会。

母亲不仅倾全力抚养小勒诺,还发挥她做教师的专长,时时教育他:要学好本领,做一个正直的人,长大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的谆谆教诲一点一滴地渗入勒诺的心里,激发起他奋发进取的信心和力量。从小学到大学,他一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丝毫不敢松懈,始终保持着优异的成绩。

这对母子相依为命的故事,在当地一直被传为佳话。勒诺所在的大学也深为这一事迹所感动。举行毕业典礼那天,校方特地邀请勒诺的母亲从乡下赶来参加典礼,并把原订举行毕业典礼的日期推迟了一天。

在母亲的教育下,勒诺自小就对社会不公正现象深恶痛绝,决心做一个不畏强暴、不畏权势、维护法律尊严、为人民伸张正义的人。他后来成为一名杰出的法学家,被誉为“20世纪初国际间惟一的权威公断人”。1907年勒诺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即使是种植一棵果树,你把它栽上以后,要经常给它浇水、施肥、剪枝、打药、除草等,它才能茁壮成长,结出累累硕果;如果你对它放任不管,那么它要么会枯萎夭折,要么会枝蔓横生,怎么指望它有好的收成呢?

培养孩子是远比种植物果树复杂得多的事情。它需要你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下苦功夫、花大力气才能做好。

那么,怎样精心哺育孩子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1.父母要当好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精心地哺育孩子。

2.父母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孩子面前起到表率的作用。

教孩子既自信又不自满

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

——斯宾塞

秋雨绵绵,山洪暴涨,千流万溪的水都注入黄河。河面洪波浩浩,两岸之间分辨不清牛马。黄河之神河伯欣欣然暗自高兴,以为天下的壮观完全为自己拥有。顺流东下,进入渤海,抬头东望,只见海涛浩瀚,无边无垠。河伯这才感到惶恐,不觉望洋兴叹。他对大海之神海若说:“俗话说,点着眼前一点星星火,便以为天上太阳不如我,说的就是我啊!今天我才知道世界是多么的广阔。如果不来到你的门前,我会永远地贻笑大方。”

海神说:“井里的鱼不能同它淡海的广阔,因为它受到空间的局限;生长期只有一个夏天的虫子不能同它淡冰的温度,因为它受到时间的制约。现在你走出你的崖岸,看到了大海,知道你自身的渺小,总算可以和你谈谈大道理了吧!”

海神接着说:“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洋容纳得更多的了。千万条江河灌注,然而海并不盈溢。春秋不变,水旱无妨。这同江河比较简直不可以用数量来计算。然而我从来不以为多。因为我知道,我在宇宙之间,就像小石之在大山一样。我只感到自己太小,又怎么会自大呢?你想一想,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像一个小蚂蚁堆摆在大泽之中吗?世界之物数以万计,人不过是其中的一分子。人住满了九州,凡五谷所生之地,舟车所通之处,无不住满了人,每个人又只是其中的一分子。这和世间万物相比,不像一根毫毛在于马体吗?一个人的分量就那么一点,五帝炫耀他的权势,三皇显示他的力量,伯夷矜持他的声名,他们都自以为了不起,不就像河伯你那样,自以为水很多吗?”

海神告诉河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这个基本道理,在生活中,家长教子女不仅要把这个道理经常讲给孩子,也应时刻警示自己不经常过分炫耀孩子。

那么,怎样教孩子既自信又不自满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家长既要认可孩子的优点,又要毫不留情地指出孩子的缺点,使孩子有自知之明,不能让他产生自高自大或者盲从的不良心态,尤其是孩子在某一方面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时,家长更不能给予过度的不适当的评价,以免滋长孩子骄傲自满的情绪。

利用“名人效应”激活孩子的进取心

激情,这是鼓满船帆的风,有时会把船帆吹断,但没有风,帆船就不能航行。

——伏尔泰

有一个女生,她读了冰心的《小桔灯》之后,他对冰心崇拜得五体投地。当时,她便决心要做一个像冰心那样的作家,若干年后,她果然走上了文学之路。

有的孩子也许是因数学而喜欢华罗庚,也许是因华罗庚而喜欢数学,这两者都是有可能的,也是不重要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崇拜华罗庚之后,他会对数学更感兴趣。孩子和大人不一样,他们容易崇拜是因为他们可塑性强,崇拜容易极大地激发起孩子对某一事物的强烈的追求欲望。

让孩子们崇拜伟人,对于塑造一个孩子的未来,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去崇拜伟人,不断学习伟人们的意志、性恪、学识和才华。这样,将来,他们也很可能成为一个伟人。

让孩子把某一名人作为自己的崇拜偶像,决心做像自己崇拜的那样的人,有助于孩子上进心的培养。

那么,怎样利用“名人效应”激活孩子的进取心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1.多领孩子拜访名人,从名人身上找到闪光点,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2.常带孩子去听名人作报告,让名人的言语感召孩子的心灵,从而,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3.鼓励孩子多读名人传记,使名人的不平凡的人生故事,激励孩子奋发向上。

教孩子要因人施教

教育儿童,必须掌握儿童的生理和精神的本性的发展规律。

——裴斯泰洛齐

一只乌鸦看见一只拥有漂亮羽毛的天鹅,便希望自己也有一样漂亮的羽毛。它以为天鹅羽毛那美丽的白色,是从它游泳的水中漂洗出来的。乌鸦便离开它所居住的就近取得食物的祭坛,迁移到湖泊和水池旁边。但尽管它经常洗它的羽毛,总是不能变成美丽的白色,同时它因缺乏食物,不久就饿死了。

这只乌鸦最大的悲哀是不知道它羽毛的颜色是不能改变的,偏偏它又认为用水洗刷羽毛就可使羽毛变白。

父母只凭良好的主观愿望,忽略了科学的方法,只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这样后果是严重的,将来上了学,对学习也发怵。逃学的孩子,有的就是父母强迫施教的结果。

那么,怎样对孩子进行因人施教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父母教育孩子也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条件、特点因人施教。千万不要让孩子为了超过别人,而把他投向所不能适应和发展的境域。弃长扬短,影响孩子的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