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茁壮成长的智慧
17939100000026

第26章 善良有爱心(1)

爱的传递

我当心地去关爱他人,这使情感不流于泛滥。

——三毛

有一间精神病院,在阴暗肮脏的地下室,关着一个被医生宣告绝望的精神病人,这个小女孩名叫安妮。

但是有一位老护士却认为上帝所造的每个生命都是有意义的,因此,她常常带着蛋糕和甜心去探访小安妮,向小女孩表达爱与关怀。

不久,医生发现小安妮逐渐在改变。一段时日后,这个被医生认为绝望的病人居然康复了!但病愈后的小安妮不想离开医院,她希望留在那里帮助其他病人。

多年以后的一天,当维多利亚女皇把英国最高的荣誉勋章别在海伦·凯勒的身上时,女皇问道:“你又聋又瞎,何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海伦·凯勒毫不迟疑地说:“如果不是安妮,绝对没有人会知道海伦·凯勒这个名字。”

人所生活的大小环境是可以酿造成丰富而无形的精神营养素的,如社会、人际、家庭、父母、老师、同志、朋友等。社会的关怀,人际的友善,家庭的温暖,父母的指教,老师的培养,同志的帮助,朋友的鼓舞都是注入我们体内以保持健康的营养素,尽管它是精神的,却有着与物质同等重要的作用。心理学专家认为,一个长期得不到精神营养或得之甚少的人,会因孤单寂寞心理变态,人格扭曲,性情异常,这不但危害身体,而且可能危害社会。关怀来自社会,社会犹如化雨的春风;友善来自人际,人际犹如自由的乐园;温暖来自家庭,家庭犹如雪中炭火;指教来自父母,父母犹如长征向导;培养来自老师,老师犹如辛勤园丁;帮助来自同志,同志犹如胞兄胞弟;鼓舞来自朋友,朋友犹如心的天使。能够得到这些营养素的人生就是真正幸福的人生。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爱他人的善良品德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父母平时要加强教育

孩子们善良的愿望,来自对那些内心痛苦和不幸人的同情。父母要使孩子从内心感到,自己身边还有许多需要给予帮助、关怀和同情的人。要使孩子的良心不允许他对此视若无睹。另外,要使这种愿望变成行动,为人们做好事是陶冶孩子情操的巨大道德力量。当孩子看到伤残人时,父母应教育孩子给他们以同情,并设法帮助伤残人做事情。当看到小朋友有困难时,要上前慰问并帮忙。通过这些小事,使孩子看到自己对别人负有一种责任,这样他善良的愿望就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求,成为其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有,要让孩子学会体察日常相处的人们的痛苦、忧愁、悲哀和恐慌,也要采取办法,使孩子把自己放在需要同情帮助者的地位,体验他们的感情,并把别人的痛苦看成自己的痛苦,这样,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给孩子以教育使孩子具有一颗关心他人的爱心。

善爱悠悠

善良。越常接触,越能蓬勃地滋长。

——密尔顿

午夜,我坐在峨嵋山微弱的月光下写日记,客栈的主人在不知不觉中秉烛前来,在我面前的窗台上悄然立下蜡烛,又躬身悄然离去。小小的橙黄烛光,照亮了我寄居驿站的心,令我悟到一个深入浅出的境界。

西去回家的列车上,我把座位让给了一个中途上车的小女孩。她非常高兴,像一朵小百合花,像我家中的小女儿,并且像世界上所有漂亮、天真的小孩子。她冲我笑着,那么纯洁,那么烂漫。我也向她回报微笑,由衷地宽慰和舒心。

爱是人心目中最美妙的情愫,最值得自己用心去感受。爱情缕缕夹裹在人们平凡的岁月里,永远抹不掉。日子一天天过去,爱温馨隽永,如小溪流淌,泉水叮咚。

爱,就是人们内心的一块芳草地。在这块芳草地上,可作劳累之后的小憩,可作寂寞之时的畅乐,可作痛苦之中的解烦。在这块芳草地上,绿的是生命,活的是鲜花,动的是流水,飞的是精灵,天光、云彩、斜阳、清露……它把尘世的污秽过滤了,它把人生的杂质清除了,它把思想的污垢洗刷了,纯粹是自由的境界,没有拘束、没有打扰、没有非议。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一颗纯真的爱心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1.多给孩子讲美德故事,从故事中培养孩子的爱心。

2.父母要具有一颗爱心,对孩子的爱会让孩子感到温暖,这样,孩子就会从父母的爱中,懂得去爱别人。

珍贵的爱

一切的美德都包含在自我信赖里。

——爱默森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出生。很多眼睛注视着分娩室的门,相识或不相识的面孔神情严肃。一刻钟,又一刻钟,当婴儿响亮的哭声传来,很多人流下了眼泪。原来婴儿的父亲身患癌症,命在旦夕,为了能让他活着时抱一抱亲生孩子,婴儿的母亲决定让孩子提前两周出生。

那个不幸而又幸运的父亲终于在生命尽头拥抱了自己的女儿:“你真美丽,我是你爸爸,不要忘记我。”这是他生命中惟一一次拥抱女儿,也是留给女儿惟一的一句话。

女婴的名字叫伊莫金,她出生3日后父亲死亡。

提前两周出生的早产儿,是否健康?会不会因为不足月而孱弱多病?闭上眼睛,我甚至能猜想出她发烧的样子。寒冷的冬夜里,她的母亲紧紧抱着她,赶末班汽车去医院。雪下得正紧,北风像刀一样割向脸颊。僵硬的手指抹过去,不知是雪水还是泪水。

出生便面对父亲的丧生,一切苦难可能接踵而至。

但当她懂事那一天,我肯定她没有怨言。她以超前两周的诞生,跨越了生死门槛,被父亲紧紧拥抱。她享受到了深沉的父爱,她是个被父亲抱过、祝福过、叮咛过的女孩,尽管一生仅有一次。父爱将永远留在她身上,她永远无憾。

不得不提到那位勇敢的母亲,她叫安吉拉·穆恩。她教会我们懂得了,有些爱,宁可稀少,不可缺少,那是我们情感的源头。

物以稀为贵,难道爱也如此吗?当父母每天面对孩子,孩子每天面对父母时,有几人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生活在“爱”中?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真正体谅自己的父母呢?尤其是父亲?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真诚坦率地与孩子沟通,相处

人与人之间相处,真诚的态度是获取彼此好感的灵丹妙药,父母与孩子沟通、相处,更是如此。

父亲的真诚相较于母亲的真诚显得更重要更有价值。古书上称母亲为家慈,父亲为家严,严父慈母,父亲的判断总是更准确更公允一些,对孩子来说,父亲的所做所为更有份量,他们将父亲视作正确与否的尺度,父亲较少意气用事,因此对孩子的态度可以比母亲更为中立,看得也就更清楚,所以,父亲的真诚尤为重要。

坦诚地对待孩子,会使孩子明白更多的事理,了解更多的知识,学会怎样处理问题、怎样做人,父亲的坦诚对孩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聪明是什么

对别人表示关心和善意,比任何礼物都能产生更多的效果,比任何礼物对别人都有更多的实际利益。

——卢梭

不久以前,一位来中国观光的美国老太太,用那根曾经指点过世界许多名胜的手指,在一群中国孩子中指点了三下,于是三个孩子:一个10岁的女孩,一个7岁的男孩和一个大约5岁的女孩,站到了这位美国老太太的面前。

美国老太太拿出一只玻璃瓶子,瓶肚很大,瓶口很小。三只刚能通过瓶口的小球正躺在瓶底。小球上各系根丝绳,像青藤一样从瓶口爬出来,攥在这个美国老太太的手里。

美国老太太狡黠自负地笑了一下,对一旁的中国主人说,都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现在我要试一试。

三个中国孩子露出紧张惶恐的神色。

她宣布游戏规则。这三个小球分别代表你们三个人。这个瓶子代表一口干井,你们正在井里玩。突然,干井冒出水来,水涨得很快,你们必须赶快逃命。记住,我数七下,也就是只有七秒钟,如果你们谁还没有逃出来,谁就被淹死在井里了。

她把三根丝绳递给了三个中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