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的弱点——影响女人一生的100个缺点
17949200000005

第5章 创造力是女人永远的痛

当问及女性为什么认为自己的创造力不如男性时,她们回答大多是:女性没有男性聪明或男性天生更为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等等。其实,我们认为这种看法并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在社会上一直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女人本质上有较低的潜在创造能力。我认为这种说法来自两方面的证据:一是据观察,有名的女科学家或艺术家太少了。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女性缺乏发现事物内在的兴趣。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它要求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的高度紧张,以及创造性思维在最高水平上进行。

真正的创造活动总是给社会产生有价值的成果,人类的文明史实质是创造力的实现结果。对于创造力的研究日趋受到重视,由于侧重点不同,出现两种倾向,一是不把创造力看作一种能力,认为它是一种或多种心理过程,从而创造出新颖和有价值的东西,二是认为它不是一种过程,而是一种产物。一般认为它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新颖的产物。

有人认为,根据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实现。创造力较高的人通常有较高的智力,但智力高的人不一定具有卓越的创造力。根据西方学者研究表明,智商超过一定水平时,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创造力高的人对于客观事物中存在的明显失常、矛盾和不平衡现象易产生强烈兴趣,对事物的感受性特别强,能抓住易为常人漠视的问题,推敲入微,意志坚强,比较自信,自我意识强烈,能认识和评价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和特点。

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它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的看法,发散思维当表现为外部行为时,就代表了个人的创造能力。

关于创造力的解释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如《辞海》中对创造力的解释:创造力是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创造,产生新概念、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大体上由感知力、记忆力、思考力、想象力四种能力构成。我国学者童长江认为:创造力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品质,其结构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个性品质三个方面。以上两种说法,显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创造力作了解释,都有其正确的一面,的确,创造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其中,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联系,是创造力的核心,当然其他两个因素也不容忽视,而且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创造力是解决问题能力的最高表现。“大多数的人都能提高或降低其创造力。”也就是说创造力可以培养,其不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后天因素在与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女性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造力是整个社会不可忽视的。然而从古至今中国女性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状态却不容乐观。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科学家少之又少,因她们而产生的新产品极少。而稍好些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女性作家(主要是诗词作家),但无论是人数还是其作品的数量都远远少于中国历史上男性作家的人数及其作品的数量。新中国成立以后,女性的地位不断提高,女性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其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状况也不尽如人意。2003 年统计显示“越往科学界高层,女科学家的比例越小。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女院士占 5%左右;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女院士占 5.6%。”2003年十大科技新闻人物中只有一位是女性。以上这些数字和材料,一方面让我们看到新中国女性在创造力或相关联的方面的发展,但也更让人觉得沉重,因为这里还没有把这些女性人物与全国同期女性公民总数作一个数字上的进一步的比较。

很多专家学者曾做过女性创造力方面的调查,当问及被调查的女性为什么认为自己的创造力不如男性时,她们回答大多是:女性没有男性聪明或男性天生更为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等等。其实,我们认为这种看法并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其一,心理学研究表明,男女具有相同的总体智力。就是说,从综合平衡方面来看,男女智力均值基本相等,不存在谁优谁劣、谁高谁低的问题。中外心理研究也均证明:男孩和女孩在智力发展的总体水平上没有什么明显区别,大家一样聪明。其二,智力测验成绩和创造力测验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并不高。如:吉尔福特曾对智商 70--140 的学生进行创造力测试,研究发现:高创造力者智商都在中等水平(智商中数为 100)以上。有人以小学生为对象,研究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结果发现,这两种能力的相关系数一般都在 0.30 以下。其三,研究表明影响人的创造力的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美国心理学家特曼,从 1921 年开始对 1528 名超常儿童进行了 50 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创造力的差异主要在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而不是智力因素(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而且发现有巨大创造力的人其非智力因素如谨慎、自信、进取心、坚韧性等,明显高于低创造力者。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在创造力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四,男女间的创造力差异并不一定如人们所想,本来就有明显的差异。对此,我们曾应用美国心理学家尤金。劳德的创造性力调查表对一所师范院校的 105 位男性,120 位女性进行了创造力的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女性和男性的创造力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但是上面的材料表明女性的创造力现状是低于男性的,女性的自我认识也并不太积极。原因何在?

(1)女人受教育问题

普通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等,都是当代中国女性所需要的。虽然在城市里女性受教育的机会较多,可是有些贫困的家庭也难以保证女性受到良好教育。然而,在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众多女性被繁重的劳动和家务束缚,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命运无法改变。受教育水平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女性创造力的培养。

(2)女人就业问题

女性找工作受到排斥和分离主义的阻止,甚至在中国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包括国家机关各部委,都会打出“不要女生”或“只要男生”的牌子,明目张胆地表现出排斥女性就业的性别歧视主义的恶劣态度。有的干脆用各种方式刁难或者羞辱女性求职者。诸如此类的东西,情形非常严重,极大地限制了女性创造力的发展。

(3)女性直接性别歧视问题

这种歧视表现在各各方面,比如,说到女性,人们通常和两件事与之相连:一是家庭里的奉献者和牺牲者,二是生儿育女的工具。通常男性们——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只把女性看成是性客体和性工具,这直接危害到女性的人格尊严和社会地位的确立;这种严重的性别歧视表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和时时刻刻。因此,我们必须认识、揭露和批判这些极端恶劣的观念和暴力行径,更需要通过社会实践的革新来加以改变,首先要把女性当人看待——这是现代文明创建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女性的创造力才会慢慢得以提高。

(4)女性发展升迁自立问题

在发达国家的女性中,流行着“玻璃天花板”的说法,意思是说,女性的发展受到阻止,可以看到前途,却永远不属于女性;然而在中国的女性中,所遇到的是“石头的天花板”,处处碰壁却得不到机会。中国女性的发展升迁的空间受限,严重影响了女性们创造能力的发挥。这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进步,因为女性的创业和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5)女性自觉意识的唤醒问题

女性如果缺乏以自尊、自立、自强、自爱、自由、自觉的精神,创造性地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与激情。这是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6)女性贫困问题

这不仅是经济上的贫困,更是指精神的匮乏,知识的匮乏。尤其是欠发达的和边远地区的女性,母亲、未成年的和老年的女性。贫困导致的不仅是愚昧和无知,而且及其严重束缚了女性在生活生产中的自觉行为、自由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虽然针对这一情况有许多社会工程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可是这些作用只有九牛一毛而已。

女人自有女人的弱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女人是社会文化创造的生力军。虽然面临以上诸多问题或是疑问,但对女性的创造力熟视无睹,视而不见,更有甚者,采取打击和毁灭的态度,这是极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