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杰出青少年要学的16堂人生哲理课
17955800000001

第1章 青少年要把学会做人当做学习的根本目标之一

1989 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北京召开的“面向 21 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澳大利亚的未来委员会主席艾利雅德博士语出惊人。他认为,未来世纪的主人应该掌握“三张教育通行证”:一张是学术上的,一张是职业上的,而另一张是证明其个人事业心及开拓能力、综合素质的通行证。过去人们只重视前两证的获取,而忽视了“第三张通行证”。实际上,如果缺乏高素质,学校及职业方面的潜力难以完全发挥,甚至失去意义——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发挥的保障与基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 21 世纪教育的理念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是建立在前三种学习基础之上的一种基本进程,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而要学会做人,首先就要追求高尚的人格,这是每一个即将走向成年的青少年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那么,什么是人格呢?一般意义上的人格内涵,主要指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及道德品质、道德行为。它渗透在人的全部言行之中,覆盖了人的活动的多个层面。也就是说,一个人爱什么,恨什么;追求什么,厌弃什么;怎样律己,怎样待人;怎样工作,怎样生活;胜利时会有什么样的情感,挫折时会有什么样的态度;成功时会有什么样的心境,危难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时时处处都可显现人格的影子,露出人格的端倪。

在社会交往中,人格对于一个人来说,犹如生命一般宝贵,头脑一般重要,从来都是高于一切的。所以,捍卫人格的尊严,保护人格的独立和完整也从来都是为人之道的至关紧要之处。古人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临大节而不可夺”等,都是讲的做人的基本原则。

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说明,修身养性对于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和完善是至关重要的。所谓“存亡祸福,其要在身”,“善养浩然之气”,只有“修身”,才能“治国”、“平天下”,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当然,修身,绝不是一种单纯的外在修饰,而更是内心的匡正,“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正其心,要首先抓住道德修养这个重要的关节点,它是人格形成的关键因素,人格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古人云:“一德立而百善从之。”“人之生也,无德以表俗,无功以及物,于禽兽草木之不若也。”这就是说,道德修养是本,只要抓住了它,其他就随之而立了。

立德,要注意把握原则和标准。世界之大,无所不有,人众之多,千差万别。一个人要想立德修身,究竟依据什么样的尺度,这是非常重要的。这要从时代需要出发,广泛汲取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营养。应该说,自古以来,我们的先人们为此做了不懈的探求与实践,结下了非常璀璨的果实,夯实了攀登崇高人格的根基。自古人们所崇尚的以“万事莫贵于义”为核心的做人准则,诸如嫉恶从善、公正无私、正气浩然、与人为善、诚实守信、重义轻利、洁身自爱、忧国爱民等,都是道德修养中的闪光之处,是我们应该仿效的。而那些口碑如山的英雄豪杰、志士仁人,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人的楷模。

为了加强修养,学会做人,就要注意在实践中多加磨炼。社会是优化人格的熔炉,人只有在这特殊火焰的炙烤中,才能将人格冶炼得更纯美。实践已经证明,有时逆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更有促进作用。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以及孟子所说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都是这个道理。

加强修养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动力,那就是自尊自重,自己应该知道爱惜保护自己。

首先要严于律己。自觉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非善莫为,非礼莫做。严于律己最关键的莫过于制欲了。欲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但个人欲望大了、多了,超过了限度,就难免贪婪、放纵而不知自控,便会走向邪恶。有不少人正是由此走向身败名裂的。其次是自省自察。“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青少年要学会严于解剖、时时警示自己,对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自我教育,自我鞭策,以达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目的。

自尊自重的最大忌讳是自卑、自己看不起自己。鲁迅先生的一篇最有影响的小说《阿 Q 正传》描写的就是这种深重如毁的通病。自卑必然易失去自尊;而失去自尊,人格便如脚下的球,随便让人踢起。

一位学者指出:人格在时时昭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显现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其实它就是一个人灵魂的旗帜。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个人的道德修养给予特别的关注,把它作为政治学说和人生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德行与事业看做人生追求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强调德是事业的基础。立业如果不注重品德,事业就没有根基。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毫无理想追求、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人总是少数;但不重视修身的却大有人在。结果理想追求和自己的思想、知识、能力相矛盾,难免在现实生活中碰壁,被社会所淘汰。许多人怀才不遇,愤世嫉俗,可能是社会埋没了他,也可能并非真正德才兼备,而是放松了自己的修养和要求,志大而才疏,或者幼稚脆弱,对生活中的矛盾和挫折缺乏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应变处置的能力。这说明处于现代竞争社会,仍然要以修身为本,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