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交而不信乎?师传而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都要反省,为人做事是不是忠实?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讲信用?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一个人通过自省,进行自责,能够及时检查并发现自己的每一个细小过失,进一步有目的地严格要求和提高自己,防微杜渐,不断鞭策自己前进。
“省”,对我们来说,就是要在实践中,经常回顾和检点自己的言行,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判明是非,提高认识。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谢觉哉曾经写过一首诗:
行经万里身犹健,
历尽千艰胆未寒。
可有尘瑕须拂拭,
敞开心肺给人看。
谢老这种胸存四海,心无芥蒂的可贵品格,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无私心底。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们经常“三省吾身”,如发现任何一方面的“尘瑕”,都会及时“拂拭”。
鲁迅先生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剖自己。”这表明了鲁迅省察自我的精神。
恽代英早在青少年时期就立志献身革命事业。他的日记可以说是一部自省日记。他给自己订了自助戒约:一不谈人之过;二不失信;三不恶待人;四不作无益事;五不浪费;六不轻理;七不染恶嗜好;八不骄矜。他每天作自省的记录。某日:“自省,有轻人态度。”某日:“自省,因日病作事甚少,上课好作闲言语。”后来,他还在日记中对自己的行为过失实行自我扣分。比如,1918 年有一篇日记:“日程共九十五分。谗言扣二分,实九十一分。又忌心,但未见于事,扣二分。实九十三分。随口说谎,但表明,扣二分,实八十九分。”
乐于自省的人是工作、生活中深思熟虑的人。乐于自省是一个人自觉性的表现,能这样做,其进步必然快。古人云:“反记者,触事皆成药石。”一个人只要多反省自己,任何事都可以变成自己的借鉴,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
自我反省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那么,在生活中,青少年该怎样来培养自我反省的习惯呢?
(1)学会接受批评。
一位法国心理学家通过一项专题研究证实,那些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后,大多会对批评持“避而远之”或干脆“拒之门外”的态度。因此,我们应该让自己学会接受批评,这不仅有助于塑造自己完整的人格,而且可以帮助自己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
因此,在接受他人批评的时候要认真倾听,要持有平和的心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学会总结经验教训。
总结经验教训事实上就是对自我行为的一种反省。例如,一个孩子用打架来解决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如果他在打架上吃了亏,他会想:“上次我感到生气的时候是用打架来表达我的愤怒的,结果我被别人打了。那么下次发生这样的情况时,我该怎么办呢?我不用打架可以吗?是不是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呢?”
当我们直接感受到行动与结果之间有某种关系后,我们往往会先想一想再采取行动。我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预先的评价,看是否会出现自己预料的结果,如果结果正如所料,那么就会继续这么做。如果结果与自己想的不一样,我们就会总结经验教训,调整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一个人做事的一种反应机制。
如果我们学会了经常总结经验和教训,我们就已经学会自觉地进行反省,这对我们的人生会有很大的帮助。
(3)预见事物的后果。
做事情要三思而后行。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能凭一时冲动,根本不考虑后果。通过这种预见做事后果的过程,我们就学会反省自己的行为了。
(4)自己承担做错事的后果。
做错了事让父母承担后果,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对的。这不仅会让自己失去了责任心,更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相同的错误。因此,青少年要敢于自己承担做错事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