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会说能做决定你的一生
17963300000023

第23章 “谦虚”过度会给人没用的感觉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伟人的名言,也是千真万确的道理。然而,并不是任何场合、做任何事都需要如此“谦虚”,因为如果有人“谦虚”过度,反而给人一种“真没用”的感觉。

有些人随时随地都骄傲自大,炫耀自己,相形之下,那些谦虚谨慎的人的确要好得多。一个人谦虚是应有的美德,但是不可谦虚过分,过分谦虚就变成无能了。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谦虚”一类的话,也要视场合及身份而决定运用与否,做人就要堂堂正正、实实在在、诚恳热忱、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要见人就点头哈腰,低三下四,只要自己有能力,该自夸时就自夸。

毛遂若不勇于自荐,这个人才就可能被埋没了。苏秦、张仪游说列国,苏秦鼓吹合纵,张仪宣扬联横,就是自赞自夸其外交方针、军事策略如何高明。由此看来,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外交舞台与上层社交场合,自赞自夸就已成为极普遍的现象。

但在后来,可能是受到“谦虚使人进步”的影响,使得大家对表现自己、夸赞自己形成了错误的见解:视自谦自贬为美德,视自赞自夸为狂妄。其实这是错误的,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人际交往频繁,新的知识和新的人才不断涌现,你的优点别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不自赞自夸一番,有谁知晓呢?

一次,一个著名企业的老总在一所学校的大礼堂演讲。这名老总很有威望,是德国人,而且他是第一次来中国演讲。来听演讲的同学们,都听得都很认真,有的人还一边做着笔记。大礼堂里面鸦雀无声,除了偶尔有热烈的掌声响起,就只有老总一个人的声音在回荡。

演讲者为此感觉很奇怪,心想:如果我是在德国演讲,同学们早就站起来对自己提问或者进行争辩了。而现在不仅气氛不活跃,而且除了自己在滔滔不绝地讲之外,没有一个人附和或反应,莫非是自己的演讲很糟?

在演讲结束的时候,老总终于忍不住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他期待着同学们踊跃地回答,可令他失望的是,大家因为谦虚,没有一个人站起来回答问题。这位老总心里想,只要哪位敢站起来回答我刚才提出的问题,不管他回答得对不对,我都会为他提供一个到德国深造的机会。

这时候,江文斌站了起来,说出了自己理解的答案。老总为他鼓掌,同学们都以为江文斌的回答得到了老总的认可,可出乎意料的是,老总却说:“你的答案是错的。但你的回答为你赢得了一次出国深造的机会。”

德国老总此话一出,全场哗然。同学们都很后悔,如果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自己就起来回答问题了,而且我说不定自己的答案还是正确的呢。可是机会往往只有一次。最后,老总说:“谦虚过度会给人没用的感觉,也许你们都知道正确答案,但你们因为谦虚没有说出来,我只能把这个机会送给这位同学。”

老总的话让同学们醍醐灌顶。在人才济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机会不会无缘无故跑到你面前来。如果要让别人认识你,吸引别人对你的注意,你就要适当地表现自己,不卑不亢。在工作当中,不要把自己的才华和能力隐藏起来,要告诉你的领导你能够做到,让领导赏识你,这样你才有机会发挥你的才能。在公司召开的会议上积极踊跃地发言,提出自己独特、鲜明的观点;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把工作做漂亮,然后让大家分享你做好工作的快乐。如果过于谦虚,不把自己的构想说出来,领导只会认为你是一个无能的人。

现在是这样一个年代,谦虚等于无能,你有本事,可是不说出来,怎么能让人知道呢?比如现在的招标答辩、招聘口试、评定职称、推销产品等,哪一个离得开自赞自夸呢?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过分谦虚呢?

首先,学会自赞自夸,但要实事求是,符合实际情况,符合科学规律。如果夸大其词达到了违反生活常规的地步,反而事与愿违,只会降低其可信度。

其次,表现自己明确目的、有的放矢。招聘人才、购买商品,都有一定的规格、要求。而要了解对方的所急所需,就必须事先对人才市场、商品市场搞调查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

再者,表扬自己既可以直接出自本人之口,也可以转借他人之口,最好还辅以如奖状、奖品、名人评价、新闻传播媒介的表彰等证明,增强其可信度和说服力。

另外,要避免过度谦虚、易引起听者反感的毛病,而要小贬大褒、轻贬重褒,既能体现实事求是的态度,又能给人谦虚的好印象,并且无损自己美好的形象。

点评:

如果有人至今仍一味苛求为人谦虚、不能张扬的做人原则,那么我们不禁要为其不争而感到欷,试问曹操“煮酒论英雄”是不是自夸?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不是狂妄?不要再用谦虚来充当借口,大胆的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