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长是孩子的人生规划师
17978000000025

第25章 培养实践能力的方法

一、简介富兰克林

1752年一个漆黑的暴风雨的夜晚,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带着一只风筝来到了牧场。此时,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在古代,电闪雷鸣被看做上帝在发怒,或是雷公电母在逞威。富兰克林一直在思考闪电到底是何物,与人间的电流有无关系。他在一条长绳的一端拴上了一个上端有金属尖头的风筝,操纵风筝向上,飘入了雷雨云。在绳子另一端绑着一把金属钥匙,钥匙就握在富兰克林手中。

风筝上的金属尖头从云中闪电引来了电流。那条被雨淋湿的绳子便成为电流的一条通路,把电流导向了钥匙。富兰克林的手一靠近钥匙便飞出火花,火花从钥匙上跳到他的手上。实验成功了!用雷雨和风筝,他证明了天空的闪电就是电流。

富兰克林的实验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流过绳子的电流如果过强,就可能把他电死。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生涯具有传奇色彩,他具有极强的实践能力和勇敢精神,还是一个发明家。他发明的避雷针可以防止建筑物被雷电击中。他每年写一本书,内有故事、笑话和谚语。他参加起草了美国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他倡议建立了美国第一个消防机构和第一支警察部队,还帮助建立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他曾出任美国第一任驻法国大使。

富兰克林曾经当印刷工谋生。他因此可以接触各种印刷品,这对他学习各种知识很有帮助。一个人的能力往往取决于自己特有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熟练技能,以及驾驭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思维。

富兰克林小时候,父亲让他学习制造蜡烛,他不喜欢。后来又让他去印书,也还是不喜欢。只是书店容易得到书看,所以他挺高兴的,日夜偷偷读书。他从6岁开始就不吃肉,就为了节省下钱来买书。后来他的学问有大长进,未到30岁,已经远近闻名了。富兰克林为自己制订了13条“道德准则”。

——节制欲望:吃饭、喝酒要有节制。

——自我控制:对待别人要能克制忍让,不可怀有仇恨。

——沉默寡言:少说废话。

——有条不紊:所有的物品都要井然有序,所有的事情都要按时去做。

——信心坚定:信守诺言,出色地完成所承诺的任务。

——节约开支:把钱用在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益的事情上,不要乱花一分钱。

——勤奋努力:永远抓紧时间做有益的事情,不要浪费时间。

——忠诚老实:不要说有害于人的谎话,要表里一致。

——待人公正:不以不端的行为或者不诚实去伤害他人。

——保持清洁:保持身体、衣服及房间的清洁卫生。

——心胸开阔:不为区区琐事而心烦意乱,悲观失望。

——慎言慎行:要使一言一行都符合标准。

——谦虚有礼:要像苏格拉底那样立身处世,谦虚有礼。

富兰克林多才多艺,讲求实际。由于他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他常常寻求更好的方法来做事情,而且总是能完成得很好。

二、实践能力内容

亲子活动:

1.青少年儿童实践能力的培养

——生活能力:生活基本技能、自我保护能力、交往能力、懂得法律、讲究卫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的培养。

——劳动能力:劳动的意识和技能,动手操作的能力,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勤工俭学。例如,在家里,家长可以指导孩子进行擦皮鞋实践。擦皮鞋可以练习小肌肉的灵活性,学会擦皮鞋,还可以培养爱清洁的好习惯。材料为皮鞋、鞋油、鞋刷两把、废报纸。操作方法:先将废报纸铺开,鞋油开盖。取出皮鞋放在报纸上,左手(左利手学生可相反)四指伸入鞋内,拇指在外,先将鞋上的土刷掉,然后用右手将鞋油由鞋前向两侧挤适量的鞋油。右手取鞋刷将鞋油涂开,换一把鞋刷,依次刷鞋抛光。刷的次数越多,皮鞋也越亮。依次将鞋放回,将鞋油、鞋刷放回原处,将报纸折起,扔掉。

——理财能力:储蓄,制订勤工俭学和消费计划,购物,了解商品、投资与市场。

——学习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信息的选择、提取、运用和归类,学习使用电脑和网络,有效利用闲暇时间,多进行社会学习,利用图书馆。

——环保能力:提高环保意识,废物利用,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碳排放,社会环境调查,参与环保行动。

——艺术能力:提高审美趣味与修养,参加艺术活动,能在大自然中体验美。

——科学能力:采用科学程序研究问题,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能对一个具体问题进行实验研究。

2.职业模拟实践

北京首家少年儿童社会职业体验馆——欢乐之都少年儿童社会职业体验馆开始试营业,2010年春节期间从大年初二至初六全天开放,接待4至15岁的少年儿童前来“过家家”。“过家家”是孩子们的传统游戏,可能在每个成人的记忆里,都有它的影子。童年时,小女孩喜欢当医生、当妈妈,男孩喜欢当警察、当解放军战士。在体验中,孩子们学会了警察的机智、解放军的勇敢、医生的责任心、妈妈的细致入微。角色扮演的体验活动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模拟成人生活的片段,了解现实社会的规则和知识。为此,在国外,专门有针对少年儿童的社会职业体验活动,已经开展了十多年。欢乐之都少年儿童社会职业体验馆是北京首家,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少年儿童社会职业体验馆。在这里,按一定比例缩小建造的医院、餐厅、交通队、消防队、警察局、检察院、法庭、报社、飞机场等设施一应俱全,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属于他们自己的缩微社会,他们可以参与自己所喜欢的各项活动,当刷漆工、赛车手、主持人等;可以上模特学校或魔术教室学习一技之长;还可以去4S店租一辆车,在“驾校”考取驾驶执照后尝试驾车。而这一切消费所需要的钱都要通过“打工”来获取;如果挣了较多的钱又不想花光,还可以学着理财,在“银行”办卡、储蓄。未成年人在满足对成人世界好奇心的同时,还可以从中感受到各种职业的甘苦,理解父母生活的不易,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和劳动观念,甚至增强今后自身就业和择业的意识和能力。

三、家庭谢绝溺爱

一部分少年儿童(尤其是城市儿童),因为在生活上经常由父母包办代替,几乎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有的孩子自己的鞋带开了也不会系,急得直哭;有的孩子不会给自己穿衣服;有的孩子吃饭时要妈妈喂饭;有的孩子不敢用火柴点火、不敢用剪刀剪东西。父母不厌其烦地陪学、陪练、陪行,在这种“温室效应”之下,就因娇宠而任性、脆弱,追求享受,缺乏基本的生活实践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能力。这样的学生是很难成才的,甚至连是否能成人都成问题,所以就更难成功。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征兆,是家庭教育中严重的问题。

在许多大学每年新生报到的时候,校园中大包小包肩扛手提的,大多是学生家长;在领取生活用品处挤成一堆的,是学生家长;在新生宿舍里忙着擦洗桌椅的,还是学生家长。一位头发斑白的父亲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儿子的一份份证件,向办事人员问清楚情况后,抬手抹抹额上的汗,提起一个大行李箱,弯着腰,在炎炎烈日下吃力地走向另一个报到点。儿子却拿着一个小包裹,轻松地跟在后面。

某训练营教练说:一些家长一方面希望锻炼孩子自立,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吃苦,家长的溺爱最终往往使训练难以进行。暑假一个月的封闭训练中,家长常常溜到训练场,给孩子擦汗、锤背、喝饮料。有的家长见孩子跑100米,一会儿陪跑,一会儿喊停。还有的家长晚上来偷偷接走孩子。家长的心理显得极为矛盾。

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曾邀请中美两国即将进入大学的优秀高中生参与,对比强烈。一是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问最崇尚和看中什么?美国学生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中国学生则直奔权力和财富。二是制订对非洲贫困儿童援助计划时,中国学生吹拉弹唱,对援助计划却轻描淡写;美国学生的方案从食物、教育、饮水、艾滋病、避孕入手,做什么和怎样做说得很清楚,有预算也有分工。看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还要改进,对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也要深入研究。

现在的情况是不少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其实许多时候,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醍醐灌顶式的当头棒喝,以使其在糊涂中清醒,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来。而回避矛盾,表扬错误,只会让孩子在歧途上越走越远。

温馨提示:

哈佛大学对波士顿456名男孩进行了跟踪调查,到他们中年时,发现不论这些人的智力、家境、种族、受教育程度有多大差别,凡是小时候养成劳动习惯的人,即便是在简单家务劳动中锻炼过的人,生活都要比从小没有劳动习惯的人充实、美满。可见,孩子从小参加劳动十分必要。成语“心灵手巧”反映了人类个体成长的规律,因此教育者要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指导他们积极参加生活实践。

家长要防止自己的孩子成为眼高手低、志大才疏的人。一个人要想享受生活的甜蜜,首先自己要做勤劳的蜜蜂。“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