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长是孩子的人生规划师
17978000000040

第40章 爱惜每一寸土地

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期确定为全国土地日。“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我国的不少土地正在荒漠化,每年一些地区都会发生旱灾。我国的各种草原牧场普遍存在着管理不善、过度放牧、虫鼠灾害现象,再加上盲目毁草开荒,使草原面积逐年减少,严重退化、沙化、碱化。50年来,已经有四分之一的草原被破坏,干草产量下降了四分之三。

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超过100个,受影响人口约9亿人。荒漠化在全球范围内呈扩大的加剧的趋势。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到20世纪末,全球已损失1/3可耕地。

我国也有超过25%的国土是荒漠化的,由于水源林和植被的破坏,荒漠化面积还在每年增长。

在人类当今面临的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在撒哈拉干旱荒漠区的21个国家中,20世纪80年代干旱高峰期有3500多万人受到影响,1000多万人背井离乡成为“生态难民”。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问题,而且演变成经济和社会问题。荒漠化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动荡。

我们要认识到,土地的荒漠化和干旱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麻烦。沙漠的面积每年大量增加。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森林、植被,滥垦滥伐的惩罚。干旱的沙丘不断向人类进攻,沙尘暴越演越烈,每年都有大量耕地、草原,甚至居住地被埋在沙下。对荒漠化和干旱的防治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人类要同它们进行一场持续的战斗。

土地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的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它。而地球上土地的数量是有限的。目前,全球人口逐年上升,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减少。50年来,我国耕地的人均占有量有减无增。全世界的人均耕地面积是5.5亩,而我国只有1.2亩。由于肆意开发土地,实行不合理的灌溉和耕作制度,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碱化,肥力丧失等现象。这些都破坏了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虽然我国现有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面积仅是世界人均面积的1/3;耕地面积列世界第二位,而人均面积排在世界第67位。在这有限的耕地中,缺乏水源保证、干旱退化、水土流失、污染严重的耕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后备资源2亿亩中,可开垦成耕地的仅有1.2亿亩。考虑到生态保护的要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受到严格限制,今后通过后备资源开发补充耕地十分有限。

温馨提示:

其实,珍惜土地又何止是耕地,人类的居住生活用地也日趋紧张。城市中,尤其是中心城市,交通阻塞,住房紧张成为城市人的最大烦恼,所以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应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未成年人也应该及早建立这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