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长是孩子的人生规划师
17978000000047

第47章 教孩子学会负责任

11月13日是宋朝诗人陆游生日(1125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他的著名诗句。

学会做事是培养孩子实践能力的具体化。鼓励孩子为了未来的前程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是对的。但是这个未来既遥远又未知,有时很难化作学习的动力,一些学生厌学情绪的日趋严重,部分原因是认为所学知识脱离实际。孩子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近期的心理需要,而参加生活实践活动则使孩子可以切身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必要性和现有知识的不足。再完美的规划、再聪明的策略在没有执行力的人之手中也会变成一张废纸。执行力是一种文化、一种心态、一种观念。

学会做事是学会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孩子学到的知识应该是完全的知识。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陈述性知识,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二是程序性知识,解决怎么做的次序和技能问题;三是策略性知识,解决怎么做最佳的问题。例如,遇到家里要安门铃,家长就可以让孩子用所学的电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来中国已经拥有3亿多的儿童,但有些大学生还口口声声自称是“男孩儿”、“女孩儿”。曾经有一位企业家问作家梁晓声:“你说,在从大学生中挑选人才时,应该选什么样的人?”梁晓声告诉他,凡是自称“男孩儿”、“女孩儿”的大学生一概不能要,因为他们还没有从高等幼儿园毕业,根本无法承担生活给予的责任。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起国家主人翁的责任,这种责任就是:

认真行使宪法、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规定公民的义务。责任意识是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的统一。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责任心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是一个人的“立身”之德。具有责任心是一种道德力量,是对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正是在具备责任心和履行责任的过程中,人的社会意识不断发展、升华。责任心是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对他人的承诺以及社会的要求的自觉意识和自愿承担,除了对社会、集体、家庭的外部责任外,人还必须对自己的选择及行为负责。只有能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的人,才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教育子女可以说是父母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家长如何担当起培养孩子责任心这一重要职责呢?现在有很多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一心想让孩子成才。在这美好的愿望驱使下,他们心甘情愿、尽其所有、尽其所能,忘我地陪读、陪练、陪学、陪玩,陪孩子做一切事。由于成人把孩子的责任担到了自己肩上,结果,孩子缺乏奋发向上的愿望、缺乏责任心,自然很难成龙成凤,甚至不能成人。“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亲子活动:

家长要想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其实并不难,只要“心狠”一点即可。当然,孩子缺乏责任心的问题必须一点一滴地改进,一个一个地解决,空谈主义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

——谁的事情谁来做。在学习上、生活中要矫正子女的不良习惯,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不要总是做孩子的拐杖。家庭中要有明确的分工,分配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初期要有检查和监督)。特别是要明确告诉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事,不是父母的事。既然是自己的事,自己就要对其负责。这样做的目地就是要克服依赖性,培养独立性,这里的独立应包括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做自己应做的事。

——谁的责任谁来负。在孩子自我管理中,必须改变家长大事小事一律过问包办代替的做法。特别是当孩子发生过失时,家长不必焦急,这种急应该让孩子去着,该受的处罚让孩子去受。例如,由于晚起,早上上学迟到,贪玩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用具丢三落四影响学校学习时,就让孩子自己去承受学校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一般来说,孩子有了过失时,恰好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急于补救,而此时所记住的教训应该是最深刻的。不论孩子有什么过失,只要他有一定的能力,就应当让他承担责任,以便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弥补、自我教育、自我改进之目的。

——谁的成功谁体验。当孩子通过努力,学习成绩取得了自己所期望的水平或家务劳动取得一定成效时,家长要积极给予肯定。因为这些成绩是在克服困难的基础上取得的。家长的表扬与肯定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增强其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孩子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自己应该做很多事并且能做的很好。

澳大利亚塞里纳家庭的家规:

——孩子要尊重和热爱父母;

——孩子要学会待人接物;

——孩子必须要学会理财和珍惜物品;

——孩子要主动培养生活能力和责任感;

——保持室内清洁。

温馨提示:

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在女儿过生日时,送给还在上小学的女儿的生日礼物是一把电烙铁。然后,他开始教女儿安装起收音机来:先找一块木板,打洞,安上二极管、三极管,自己缠线圈,焊起来,女儿装成了一个双管收音机。住在城里的孩子也可以买铁积木、半成品航模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