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医疗保健推拿按摩实用手册
17987900000028

第28章 腧穴取穴定位及所治疗的病症(21)

【配伍穴位】配内关、定喘治疗哮喘;配天鼎、扶突、合谷治疗甲状腺肿大;配少商、商阳、少部治疗咽喉肿痛;配哑门、谦泉治疗哑嗓失音,不能言语。

【操作手法】发散类手法(主要包括点法、压法、拿法)。

(二十三)廉泉

【穴位位置】在颈部,正坐,微仰头,在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舌骨上方,左右颏舌骨肌之间;有颈前浅静脉;布有颈皮神经的分支,深层为舌根,有舌下神经及舌咽神经的分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廉指棱角状,此处所述的是喉头、舌骨;此处舌根下有舌下腺,津液所生如清泉,所以称此穴为廉泉。

本穴是任脉、阴维脉之交会穴。

【生理功能】通利舌咽,清热化痰,止咳止喘。

【主治病征】脑血栓偏瘫失语,舌肿流涎,吞咽困难,哑嗓失音,不能言语,舌迟缓,口疮,咳嗽哮喘。

【配伍穴位】配通里、心俞治疗失语;配天柱、扶突治疗吞咽困难。

【操作手法】解痉类手法(主要包括—指禅推法、揉法、滚法)。

(二十四)承浆

【穴位位置】在面部,颏唇沟正中凹陷处。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口轮匝肌下方,下唇方肌和颏肌之间,有下唇动、静脉的分布;布有面神经的定颌支及神经分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穴居饮食人口之下方,以饮食为浆,当有上承饮食之义,所以称此穴为承浆。

本穴是任脉、足阳明胃经之交会穴。

【生理功能】开窍醒神,祛风通络,生津敛液。

【主治病征】神经疾病,哑嗓失音,不能言语,中风昏迷,牙龈肿痛,口歪眼斜。

【配伍穴位】配下关、地仓治疗面神经炎,口斜眼歪;配水沟、少商、中冲治疗中风昏迷。

【操作手法】开窍类手法(主要包括击法、弹法、掐法、拍法等)。

督脉(28穴)

穴位名称及循行顺序: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

(一)长强

【穴位位置】在臀底部,尾骨尖与肛门中点,尾骨尖下0.5寸处。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肛尾隔中;有肛门动、静脉分支,有棘突间静脉丛的延续部;布有尾神经后支及肛门神经。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此穴为督脉络穴,督脉之络,夹脊,上项,散头上,其分布长而作用强,所以称此穴为长强。

本穴是是督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之交会穴,督脉之络穴。

【生理功能】清热利湿,调理下焦,益气固脱。

【主治病征】滑精泄泻,痔疮便血,脱肛,子宫脱垂,腰骶痛,神经疾病。

【配伍穴位】配关元治疗滑精泄泻;配腰俞、肾俞治疗痔疮;配百会治疗脱肛;配大肠俞治疗泄泻。

【操作手法】行气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捏法)。

(二)腰俞

【穴位位置】在骶部,当骶管裂孔处。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有骶尾韧带;有骶中动、静脉后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尾神经。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骶管裂孔处为腰骶经气输注之处,所以称此穴为腰俞。

【生理功能】强壮腰脊,祛风散寒,通调下焦。

【主治病征】腰痛,月经不调,痔疮,腰脊强痛,下肢麻木、浮肿,癫痫。

【配伍穴位】配贤俞、阳关治疗腰痛;配委中治疗腰脊强痛;配合治疗痔疮;配百会间使治疗癫痫。

【操作手法】行气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捏法)。

(三)腰阳关

【穴位位置】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棘突下。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有腰背筋膜,棘上及脊间韧带;有腰动脉后支,棘突间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内侧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穴在腰部是肾阳之气输注处,为壮腰补肾的关键要穴,所以称此穴为腰阳关。

【生理功能】强壮腰脊,祛湿散寒,调补肾气。

【主治病征】阳痿,遗精,腰骶痛,下肢麻木、浮肿,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风湿腿痛。

【配伍穴位】配肾俞、委中治疗腰骶痛;配秩边、委中治疗下肢麻木疼痛、配肾俞、命门治疗阳痿、遗精。

【操作手法】解痉类手法(主要包括—指禅推法、揉法、滚法)。

(四)命门

【穴位位置】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脊间韧带;有腰动脉后支,棘突间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内侧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此穴是先天元气输注之处,是生命之门,所以称此穴为命门。

【生理功能】培元固本,补肾壮阳,利水止痛。

【主治病征】肾病浮肿,阳痿,遗精,腰脊强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泄泻,耳鸣,神经衰弱。

【配伍穴位】配足三里天俞治疗泻泄;配肾俞治疗阳痿、遗精;配腰阳关治疗腰脊强痛、配气海、关元治疗月经不调。

【操作手法】行气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捏法、振法、抖法)。

(五)悬枢

【穴位位置】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一腰椎棘突下。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脊间韧带;有腰动脉后支,棘突间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内侧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悬指悬系,枢指枢机,此穴两旁为三焦俞,三焦为气机运转的枢纽,所以称此穴为悬枢。

【生理功能】强腰壮肾,运化气机,健脾消积。

【主治病征】腰脊强痛,腹痛,泄泻,消化不良,脱肛,子宫下垂。

【配伍穴位】配命门、阳关治疗腰脊强痛;配命门、气海治疗腹痛泄泻;配百会、神阙治疗脱肛。

【操作手法】行气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捏法、振法、抖法)。

(六)脊中

【穴位位置】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十一胸棘突下。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有背筋膜、棘下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十一肋间动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后支内侧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此穴脊柱的中部,所以称此穴为脊中。

【生理功能】健脾利湿,祛风止痛,镇痉宁神。

【主治病征】黄疸,腹胀,呕吐,痔疮便血,泄泻,小儿疳疾(指小儿面黄肌瘦、腹部膨大的一种疾病,多由饮食不节或腹内有寄生虫所至),癫痫发作。

【配伍穴位】配腰俞、大椎治疗癫痫;配脾俞胃俞治小儿疳疾;配跳三里、天枢治疗泄泻。

【操作手法】行气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捏法、振法、抖法)

(七)中枢

【穴位位置】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十胸椎棘突下。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肌肉,韧带同脊中穴;有第十肋间动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有第十肋间神经后支内侧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中指中部,枢是枢机,穴居脊柱中部,为躯体转动之枢纽,所以称此穴为中枢。

【生理功能】强壮腰脊,祛湿止痛,健脾和肾。

【主治病征】胃痛腹胀,腰脊强痛,腹部胀满,呕吐,黄疸,视力减退。

【配伍穴位】配脾俞、肝俞、胆俞治疗黄疸;配天枢、上巨虚治疗腹满、呕吐;配肾俞、命门治疗腰痛。

【操作手法】行气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捏法、振法、抖法)。

(八)筋缩

【穴位位置】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九胸椎棘突下。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肌肉,韧带同脊中穴;有第九肋间动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九肋间神经后支内侧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穴两旁为肝俞,肝主筋,该穴主治筋肉抽搐,挛缩等病症,故称筋缩。

【生理功能】疏筋利节,调肝祛风,镇静熄风。

【主治病征】癫痫,胃脘痛,腰脊强痛,胁肋疼痛。

【配伍穴位】配内关、胃俞治疗胃脘痛;配肝俞、太冲治疗胁肋疼痛;配脊中、至阳、太椎治疗脊强而痛。

【操作手法】行气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捏法、振法、抖法)。

(九)至阳

【穴位位置】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有背筋膜、棘下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七肋间动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有第七肋间神经后支内侧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穴在第七胸椎下,背为阳,心为阳中之阳,穴心近处,所以称此穴为至阳。

【生理功能】祛痛止咳,泻热散结,健脾利湿。

【主治病征】肝胆疾病,胸胁胀满,咳嗽、哮喘,心悸,疔疮,疟疾。

【配伍穴位】配日月、足三里治疗肝胆疾疾;配郄门治疗疔疮;配大陵、内关治疗心悸;配肺俞、风门、定喘治疗咳嗽、哮喘。

【操作手法】发散类手法(主要包括点法、压法、拿法)。

(十)灵台

【穴位位置】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六胸椎棘突下。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有背筋膜、棘下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六肋间动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后支内侧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灵指心灵,台指高处。穴在上背部近心脏处,所以称此穴为灵台。

【生理功能】止咳平喘,清热化湿,发散风热。

【主治病征】腰背痛不得卧,咳嗽,憋气、哮喘,疔疮。

【配伍穴位】配膈俞、心俞治疗疔疮;配肺俞、厥阳俞治疗咳嗽、哮喘;配陶道、脊中治疗腰背强痛。

【操作手法】发散类手法(主要包括点法、压法、拿法)。

(十一)神道

【穴位位置】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五胸椎棘突下。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有背筋膜、棘下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五肋间动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后支内侧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穴两旁是心俞,心藏神,此穴为心脏之气输注的通道,所以称此穴为神道。

【生理功能】祛风止痛,镇惊安神,清头泻热。

【主治病征】发热恶寒,头痛,腰背强痛,心悸,失眠,神经衰弱。

【配伍穴位】配太阳、风池治疗发热恶寒;配神门、上星、百会治疗失眠、健忘,神经衰弱;配心俞、厥阴俞治疗心悸。

【操作手法】发散类手法(主要包括点法、压法、拿法)。

(十二)身柱

【穴位位置】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有背筋膜、棘下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三肋间动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后支内侧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此穴两旁为肺俞,肺主一身之气,是一身机能活动的支柱,所以称此穴为身柱。

【生理功能】祛风止咳,理气定喘,宣肺清热。

【主治病征】胸背痛,咳嗽,哮喘,腰背强痛,癫痫,神经衰弱。

【配伍穴位】配天突、膻中治疗咳嗽、哮喘;配会阴治疗癫痫;配命门、腰阳关治腰背强痛。

【操作手法】发散类手法(主要包括点法、压法、拿法)。

(十三)陶道

【穴位位置】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下。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有背筋膜、棘下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一肋间动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后支内侧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陶指陶灶(窑),意指阳气能行有如陶灶的通道,所以称此穴为陶道。

本穴是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交会穴。

【生理功能】解表祛风,泻热止痛,安神镇痉。

【主治病征】头重头痛,发热恶寒,背脊强痛,疟疾,荨麻疹,小儿麻痹后遗症,精神疾病。

【配伍穴位】配间使、腋门治疗疟疾;配大椎、陶道、风门治疗发热恶寒病;配风府、百会治疗头痛。

【操作手法】发散类手法(主要包括点法、压法、拿法)。

(十四)大椎

【穴位位置】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有背筋膜、棘下韧带及棘间韧带;有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此穴处因其椎骨最大,所以称此穴为大椎。

本穴是督脉、手足三阳之交会穴。

【生理功能】解表祛风,泻热止痛,强身镇惊。

【主治病征】头重头痛,发热恶寒,项颈强痛,咳嗽、哮喘,疟疾,湿疹风疹,癫痫,小儿麻痹后遗症。

【配伍穴位】配曲池、合谷治疗发热恶寒;配曲池、血海治疗风疹;配百会、上星治疗癫痫;配风池、天柱治疗头痛。

【操作手法】发散类手法(主要包括点法、压法、拿法)。

(十五)哑门

【穴位位置】在颈部后正中线上,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第一、二颈椎之间;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突间静脉丛;第三枕神经和枕大神经分布处。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此穴是治疗喑哑症的门户,所以称此穴为哑门。

本穴是督脉与阳维脉之交会穴。

【生理功能】祛风利窍,镇惊醒脑,醒神益智。

【主治病征】头重头痛,发热恶寒,项颈强痛,言语不利,哑嗓失音,不能言语,神经疾病,聋哑,脑发育不全。

【配伍穴位】配廉泉治疗聋哑;配头窍阴、阳郄治疗哑嗓失音、不能言语;配大杼治疗头项强痛;配百会治疗神经疾病。

【操作手法】开窍类手法(主要包括击法、弹法、掐法、拍法等)。

(十六)风府

【穴位位置】在背部后正中线上,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