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医疗保健推拿按摩实用手册
17987900000034

第34章 内科疾病推拿按摩法(3)

病人坐位,施术者站在其旁,用拇、食、中指捏提素髎、中脘穴,每穴0.5-1分钟。病人俯卧,施术者站于其旁,在腰背部沿脊柱自下而上,在腰俞穴至大椎穴两侧的皮肤做捏提法10-20次,痛点部位多施捏提法,捏提手法要缓和有力。

【预防与护理】

平时注意适当体力活动和丰富合理的饮食。培养积极开朗的性格,保证睡眠,老人及体弱者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避免长期卧床,保持肌肉的张力及脏腑功能正常。有慢性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降压药、血管扩张药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避免突然站立,动作应缓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经常按以上的方法进行推拿按摩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胃下垂

站立位日寸,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连线以下称胃下垂。

【病因病理】

一、西医的病因病理

正常情况下,胃十二指肠两端是固定的,主要靠食管贲门部(胃上口)韧带的固定,以及十二指空肠,弯在内腹壁固定。由于韧带松驰,体质体型因素可形成胃下垂。胃下垂常见于女性,瘦长体型者。此外,经产妇人多次腹部手术者,有切口的疝气患者以及消耗性疾病进行性消瘦者,长期立坐不动者如司机等,均易引发本病。

二、中医的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病因是由于长期饮食失节或七情内伤,或劳伤过度,致中气下陷,脾胃失和,饮食减少,味不能归于形,使形体消瘦,肌肉不坚而形成胃下垂,或先天禀赋薄,分娩后腹肌松驰,均可使肌肉不坚而形成胃下垂,引起脾功能失调。本病是虚症,但因运化受阻亦可夹湿,夹饮,瘀血内停,故多呈虚实夹杂,正虚邪实。

【临床表现】

轻度胃下垂多无症状,下垂明显可有消化系统症状,如易饮,厌食,恶心,嗳气,亦可有便秘,腹泻,可交替性腹泻及便秘。有时伴身部隐痛,可同时伴有其它内脏下垂之表现,站立性昏厥,低血压,心悸,乏力,眩晕等。肋下角常小于90度,上肢部可能触到较明显的腑动脉博动,下腹隆起,上肢部压痛点可因卧立体位变动,而不固定,因胃排空延缓而出现振水声。其它内脏下垂,如肝,肾,结肠及子宫等也有下垂现象,有时须借助X线,超声波等仪器确诊。

【中医辩证】

本病临床常见证型及表现特点如下:

1.脾虚气隐,面色萎黄,语言低微,精神倦怠,乏力气短,念少纳怠,脘腑重坠,胀满,嗳气不舒,食后加重,舌淡舌苔白,脉缓弱。

2.肝胃不和,两肋胀满,呃逆,嗳气,嘈杂噫酸,善叹息,舌苔薄腻,脉弦小。

3.虚寒夹饮型则脘膜坠胀不适,食后加重,喜暖喜按,心下悸动,水走肠间漉漉有声,恶心,呕吐清水痰涎,便虚,舌淡白滑,脉象沉细。

4.胃络瘀湿型则胸膈痞寒,脘腹胀坠,脐上刺痛,按之濡软,恶心,形体消瘦,面色晦暗,舌暗淡或有瘀斑,舌苔薄,脉沉细或涩。

【推拿治疗】健脾和胃,补中益气。

让患者仰卧治疗床上,施术者立于其右侧,用一指禅推揉法,于腹部以鸠尾穴、中脘穴为重点,然后循序往下至腹部及小腹部,推揉天枢、气海及脐周围5-6遍。再用手掌根推法,由下腹向上反复推按腹部,促使胃上升回原处。再用双手反复抓提腹壁肌肉,边抓边提放3-5次。再用双手拇指按揉两侧章门穴。然后术者四指并拢以罗纹面着力,根据胃下垂的不同程度,自下而上托之,边托举边振颤5-7遍。再用拇指点揉两侧足三里穴,使其酸胀,上下放散。然后让患者翻身俯卧,术者先用双手掌按揉腰背脊柱两侧夹脊穴,再点揉两侧足太阳膀胱经俞穴各反复做3-5遍。然后在脾俞,胃俞,肝俞,用轻揉的手法按揉,时间为10分钟。

【预防与护理】

胃下垂多见于体型较瘦弱、腹肌松驰者。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增加肌力,选择有营养,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禁止暴饮暴食,进餐后要平卧一段时间,均有利于恢复。按以上的方法进行推拿按摩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溃疡性结肠炎

本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的炎性疾病,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病因病理】

一、西医的病因病理

本病多并发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口腔炎,虹膜炎等身体免疫性疾病,故日前认为本病可能与气候环境及遗传因素有关,食物过敏,感染,神经因素等对本病也有影响,病变仅限于结膜的粘膜且以溃疡为主,本病起病多缓慢,精神刺激,劳累,饮食失调常为本病发作的诱因。

二、中医的病因病理

本病一般属中医“久泄”或“痢疾”,也有的医家认为属“肠风”或“脏毒”,本病病程长,反复发作,病状变化多端。病因多由于感受寒湿暑热或内伤饮食生冷引起。致使脾胃受伤,运化失常,湿浊下注大肠,气血凝滞,血瘀,夹湿夹热,伤及肠络出血,壅而为脓,粘湿不尽而利下,是为病实多表现为腹痛,便痢粘液脓血,里急后重之症,故被人认为属痢疾。有时由于肝强脾弱,脾失运化,湿从内生,直趋势大肠,是为病虚,多表现便稀溏薄,粪粘质烂,粘液多白,腹痛或坠胀不重,故被认为属泄泻。若久病不愈,脾病及肾,肾阳虚衰,湿从寒化,便滞不爽,粪质白粘湿冻,故视为“久痢”、“虚泻”、“肾泻”。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大便性状异常,血便腹痛,发热和消瘦等。体检可发现腹部肿块,肠曲和腹部压痛。疼痛多为轻度到中度痉挛性痛,多在左下腹部及左侧腹部,有些病例可到腹部病变处,有肠曲或肿块。大便可见粘便,粘液便,血性粘液便,粘液血便到血便不同表现。一般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结肠镜检查可确诊。

【中医辩证】本病大致可分为几种症状:

1.湿热下注大肠多见起病初期或发作活动期,证见腹痛,便稀溏浊粘秽,下痢赤白粘冻,或里急后重,或发热灼肛,尿赤黄,舌苔黄腻,脉滑散。

2.肝强脾弱情绪紧张劳累后易发病,腹痛串鸣,腹痛凝泻,泻后痛减,伴胸脘胀满,纳呆,嗳气,舌苔白,脉弦兼细。

3.寒热错杂,慢性久病而兼有发作性病症,本虚脾寒,标实肠热证见腹痛隐隐,腹泻粘液血便,遇冷痛泄加重,口苦少食,舌淡舌苔白腻,脉沉散。

4.脾肾两亏证见肠鸣泄泻或痢下白粘,完谷不化,纳呆进少,疲乏无力,面光白,腰酸肢冷,舌苔薄白或厚白,脉沉细或虚。

【推拿治疗】健脾益气,清湿止泻。

让患者仰卧,施术者站其旁,先用手掌按摩腹部10分钟,手法轻按摩揉。再用中指按揉中脘,建里,气海,关元,天枢诸穴。再用拇指反复点揉两侧足三里穴。然后让患者翻身俯卧,以一指禅推法循两侧膀胱经操作,自膈俞推至大肠俞,重点刺激膈俞,脾俞,肾俞,大肠俞。按揉次髎,足三里,阳陵泉,每穴1分钟。再用手掌着力,反复搓揉腰骶部,重点搓揉命门,腰阳关和八髎穴,搓至皮肤发热为度。按以上的方法进行推拿按摩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预防与护理】

避免感染,注意饮食,精神愉快,生活规律,定期检查,巩固治疗,并积极治疗其它伴随疾病。

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有便而排便困难为主的主要症状的病症:

【病因病理】

一、西医的病因病理

本病的病因很多,各种器质性疾病都可引起便秘,称器质性便秘,是各种疾病的病状之一。非器质病变引起的功能性便秘,有的因生活习惯而引起,又称习惯性便秘。临床多见习惯性便秘,病因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不良的饮食习惯、排便习惯、生活习惯及精神神经因素等。

二、中医的病因病理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理变化是肠腑功能传导失常,原因可见以下四方面:

1.高年体弱,阳虚气衰,则塞自内生,寒阴凝固,阳气不通,津液不行而引起便秘。

2.劳倦内伤或病后、产后气血不足。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血枯则津粘不能滋润大肠,而致便秘。

3.过食辛辣厚味,嗜酒,使胃肠积热,或伤寒热病之后,热传阳明,而致热传大肠或肠道失运,于是大便干结,难于排出。

4.忧思过度,久坐少动而致腑气郁滞,通降失常而大便秘结。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患者主诉数日不便,48小时不能排便一次。大便干结或排便困难,患者可有腹胀,腹痛,嗳气,食欲减退及头痛,头晕等症状。如积留粪便过多,体验可在左下腹乙状结肠部触及包块。但对中年以上经常便秘患者,大便带血或带粘液或伴腹部隐痛、食少消瘦者,应作肛门指检、乙状镜或纤维结肠镜,以排除下消化道肿瘤;妇女应结合妇科检查,排除妇科肿瘤。

【中医辩证】

中医一般将便秘分为单纯性便秘、杂症便秘和伤寒热性便秘。

1.单纯性习惯性便秘,表现多无明显寒热。

1)气滞便秘症腹胀胸满,气窜顶胀,腹痛无定处,便后胀满可解,但仍觉不爽,舌苔薄白,滞脉沉弦。

2)气虚便秘症头晕乏力,体弱气短,自汗,食少纳呆,便秘,面皑白,舌苔白,脉搏虚沉微。

3)津液不足症便秘干结如羊粪球,排便努挣,肛门裂痛,口干思饮,有时心烦,失眠,舌红舌苔薄或净,脉沉细或数。

2.杂症便秘,多为症状性便秘

热秘,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身热口臭口干;气秘,大使秘结,嗳气频作,胸胁痞满,腹胀窜痛;血瘀秘,小腹拒按冷痛,大便秘结,便质硬色黑暗。气血虚秘,乏力神瘦,气怯,头晕心悸等。

3.伤寒热症便秘,多为外感,内热症状性便秘。

【推拿治疗】和肠消导通便。

让患者先仰卧于治疗床上,施术者站其身侧,先用手掌着力,按摩推揉腹部。用一指禅推中脘,天枢,气海,关元等穴,用顺时针摩推脐周5-10分钟,继揉下腹顺时针5-10分钟。再用双手四指尖着力,叠按于左侧小腹部,从外上向下方颤动弹拔数次,以帮助粪块下行。然后让患者俯卧位,术者用双手掌按摩腰背部,再用拇指点揉脾俞,胃俞,大肠俞等穴3-5分钟。

【预防与护理】

1.养成定时排便之习惯,

2.多进食粗纤维食物促进肠蠕动,多食水果蔬菜类饮食。

3.坚持自我顺时针按摩,按以上的方法进行推拿按摩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4.适当进行锻炼。

5.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

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是多种致病因子持久或反复作用于肝脏组织,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和纤性组织增生,导致肝脏形体异常,质地变硬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等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属中医“鼓胀”“石水”等范畴。

【病因病理】

一、西医的病因病理

肝炎,血吸虫,酒精,胆汁郁积,心源性(缩窄性心包炎,慢性右心衰),都能使弥漫型病变累积全肝,形成纤维组织细胞包围肝细胞再生结节,导致肝脏形体异常,质地变硬。

二、中医的病因病理

蛊毒,嗜酒,饮食不节,黄疸肋痛,均可引起脾胃运化失常。湿壅肝胆,日久气血瘀滞,脉络瘀阻,由于气、血、痰、湿聚而成积,积块逐渐增大,气壅更甚,水湿停聚,形成为臌胀。情志所伤,易致气血郁滞,肋邪成积成臌,是诱发因素之一。本病本虚标实,体虚邪实,虚在脏腑中气,以脾为主,实在气血,水毒互相留结,痞着不去,气郁成臌,水聚成胀,血凝成积。

【临床表现】

早期可有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腹胀等症状。检查可见轻度肝肿大,表面光滑,或有压痛,脾中度肿大。肝功大多正常,中晚期肝功能减退,门高压症状突出,常见消瘦低热,皮肤干燥,面色灰暗、黝黑,厌食,鼻衄,及齿龈出血,蜘蛛痣,肝掌等症状。体征可见脾肿大,食管及胃底曲张,腹水,肝呈结节状,并发症可见上消化道出血,感染,肝性昏迷,肝肾综合症,原发性肝癌等。

【中医辩证】中医一般将本病进行分期辩证:

1.初期,实证可见肝郁气滞,肋痛走窜胸腔闷满,湿热困脾,可见胁痛、纳呆、乏力、恶心等。虚证可见消化不良,纳呆脘闷,嗳气,乏力,面皑白,大便稀溏等。

2.中期,实证可见气滞血瘀,胸胁胀满,右肋痞块刺痛拒按,舌紫暗,脉细涩。虚证可见血虚兼瘀,面暗,舌苔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少寐健忘,腰酸腿软,遗精阳萎等。

3.晚期,实证胸肋闷满撑胀,腹大按之不坚,溲短尿少,青筋暴露,面色发黑,头项血痣,唇紫掌赤,口渴。虚证可见腹胀,傍晚犹甚,胱闷纳呆,尿少肢浮肿等。

4.末期主要表现并发症,昏迷,出血等症状。

【推拿治疗】治宜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散结消肿。

患者取仰卧位,施术者用开三门法,即两拇指分别自幽门穴经章门穴推至京门穴,3-5遍。然后运三脘,双手拇指指腹自上脘经中脘交替推向下脘,以舒适为度,各反复15遍。然后患者取坐位,术者擦两胁,揉按曲池,拿内关,外关,拿揉合谷。按揉足三里,拿阳陵泉,点按太冲。最后患者俯卧,施术者以两拇指腹交替按压脊柱两侧肝俞到肾俞一段,以有微痛感为度,反复10遍。

【预防与护理】主要是坚持中西医中西药治疗,按摩后可好转。

1.要坚持治疗与医疗监护。

2.绝对忌酒。

3.避免肝脏两度损伤,如药物,食品,化学物质,胃肠疾病等。

4.进食细嚼慢咽,免使食管粘膜损伤。

5.减轻精神负担,乐观处事。

慢性胆囊炎

本病是常见的胆囊慢性炎症病变,多于胆结石并存,但非结石的慢性胆囊炎也不少见,本病是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

【病因病理】

一、西医的病因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