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羔羊疾病
17988800000011

第11章

§§§第1节羔羊白肌病

【临床症状】

病羔有的出生后就全身衰弱,不能自行起立,有的则出生时正常,以后逐渐出现症状。病羔最常见的症状是四肢僵硬,运步强拘,站立不稳,躯体摇摆。重症起立困难,强行站立、运动时表现全身肌肉震颤,共济失调。体温一般正常,心搏动快达190次/分钟以上,呼吸90次/分钟左右,可视黏膜苍白或黄染,病羔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有的持续腹泻。有的病羔突然死亡。

【剖检】

肩胛、腰、背、胸、臀部肌肉呈黄白色斑块状或条纹状,似煮肉样,心脏内、外膜也有黄白色条纹斑。肝肿大呈灰黄色,肾充血、肿胀。

【治疗】

1.0.1%亚硒酸钠(常州市动物药品厂制)1天1次肌肉注射4毫升。

2.同时口服维生素E胶囊3丸(厦门鱼肝油厂制,每丸含维生素E50国际单位)。一般开始治疗后2~3天即第三章羔羊常见病的诊治(案例)可见效,心跳、呼吸减缓,肌肉震颤减轻,能够自行站立,精神明显好转。

3.为了防止亚硒酸钠中毒,在经治疗症状减轻后(一般3天左右),亚硒酸钠隔日注射1次,剂量同前,维生素E要每日投服,剂量同前。一般治疗10日左右时间,大部分病羔可治愈。

【预防】

加强对妊娠、哺乳母羊及羔羊的饲养管理。

1.在冬季饲料中添加含硒生长素。一般量为1%,发病羊群为2%。

2.每年12月中旬开始,每只怀孕母羊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6毫升,每20天1次,共注射3次。同时口服维生素E胶囊,每只每次4丸,共服10次。

3.初生羔羊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4毫升,发病羊群中隔日1次,同时口服维生素E胶囊3丸,也是隔日1次。

§§§第2节羔羊痢疾

【临床症状】

1.腹泻型。羔羊出生后几小时至几日内开始拉黄黏或乳白特臭带气泡的粪便,接着转黄绿色、暗绿或绿白带气泡水泻,有的带血和黏膜。由于严重脱水、消瘦、精神委顿、体温升高至41℃以上,或转成昏迷型。

2.昏迷型。产后几小时至几日内出现。不见拉稀,一开始便倒地,头向后弯,角弓反张,口吐白沫,四肢厥冷,口4唇极凉,腹部发胀,不时发出肚痛的惨叫声。临死前,两眼闭合,四肢呈游泳动作,经1天左右死亡。

【综合净化措施】

1.用5%来苏儿或石灰水进行消毒。

2.老疫区应迁圈,切断传染源。

3.临产母羊提前剪去阴户和乳房周围的污毛和长毛,用2%来苏儿清洗。

4.合理哺乳,吃足初乳,避免饥饱不匀而造成消化不良性拉稀。

5.胎衣、死胎、死羔必须深埋,严禁乱扔或喂狗。

6.生物药品:三联四用苗(魏氏梭菌B型),可用于羔羊痢疾。羊只不论大小一律肌肉注射5毫升。

7.化学药品:复方敌菌净片,每片含DVD15毫克,SMD75毫克;复方磺胺五甲氧嘧啶片(TMP+SMD),每片含TMP15毫克,SMD75毫克。每只羔羊每天口服1次,每次1片,连续3~5天为一疗程,首次用量加倍。羔羊出生后不久就可服用复方敌菌净片或复方磺胺五甲氧嘧啶均可。每只羔羊每天口服1片,连服3天。

§§§第3节羔羊瘤网胃口破裂

【临床症状】

病羔体温38.5℃,呼吸20次/分钟,眼结膜潮红、充血,触诊瘤胃区病羔极度不安,且有腹痛症状,瘤胃蠕动音弱少,肠音无,尿淡黄,排少量干粪球,初步认定为前胃弛缓。

剖检见瘤网胃口腹侧有长约1.5厘米钝性、陈旧性创口。创口周围瘤胃、网胃被食糜严重污染。诊断为瘤网胃口破裂。

【治疗】

大黄苏打片0.3克×100片,人工盐20克,1次灌服;

同时皮下注射0.25%比赛可林3毫升,15分钟后,病羔表现极度不安,严重腹痛,后症状逐渐缓解,于下午3时死亡。

§§§第4节羔羊毛虱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在围栏墙角上摩擦,用嘴啃咬皮肤。被毛发黄而脱落,食欲下降,精神沉郁,严重时被毛成片脱落,食欲锐减,病羔迅速消瘦,眼结膜苍白、贫血,最后因衰竭而死亡。

【治疗】

过去治疗羔羊毛虱用0.4%舒力宝或林丹乳油药浴,因天气太冷,浴后管理不善,容易引起其他疾病,多数采用局部涂擦,治疗效果差,有时引起中毒死亡,很不安全。

后用北农大生产的阿维菌素(虫克星),试治羔羊毛虱,用粉剂或片剂,按140毫克/千克体重的剂量1次口服,7天后毛虱死亡脱落,瘙痒停止,脱毛等症状减轻,精神、食欲恢复正常。

【预防】

1.在羊只产羔季节要抓好接羔育羔工作,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和污物,垫上干净土。

2.用0.4%林丹乳油溶液喷洒舍内外地面墙壁。

3.对初生后15日龄的羔羊普遍口服1次虫克星。

1995年以来,用虫克星防治羔羊毛虱累计143200多只,防治效果明显。

§§§第5节羔羊巴氏杆菌病

【临床症状】

病羊精神委靡,食欲减退或废绝,消瘦弓背,有的关节肿胀,呈跛行,跟不上群,体温升高达41.5℃,呼吸加快,喘息,有时咳嗽,鼻孔流出黏液性、脓性鼻涕。有的病羊拉稀,有胃肠炎症状。

【剖检】

先后共剖检5只病程较长的羔羊,发现尸体极度消瘦、贫血。皮下和关节部有的有胶样浸润。肺脏有大面积的灰红色肝变,肝变区内有坏死灶及化脓灶,肝变区的肺膜增厚与胸膜粘连,剥离不开。胸腔淋巴结肿胀,有坏死灶,胸腔有黄色渗出液。心肌扩张,心内膜有条状出血斑。

脾不肿大,有的胃肠黏膜有出血点。

【防治】

1.立即隔离病羔羊,用磺胺嘧啶钠,每次每只注射1克,每日均为2次,连续用药7天,或至病愈为止。

2.用5%石灰乳彻底喷洒消毒羊圈和用具,将病死羔羊尸体深埋处理。

3.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到低湿草场放牧。采取上述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第6节羔羊大肠杆菌病

【临床症状】

潜伏期数小时至两天,分为肠型与败血型。大肠杆菌性羔痢(肠型)一般以7天以内,尤其是3天以内羔羊最多见,发病常与气候骤变、雨雪交加、幼羔受凉感冒有关。

自然病例往往发病急促,在放牧前或放牧时突然发现羊群中有死羔。病程较长者可见其精神委顿,呆立不动,呼吸困难,口鼻流出清亮的胶样液体,结膜发红,少数病羔排出带血的稀粪,濒死前腹部膨胀,肛门突出,口鼻黏膜发紫,卧地不起,四肢做游泳动作,多数于1~2天内死亡。

1.肠型。羔羊由于饥饱不均、受寒,使肠道的活动性降低,消化腺尤其是四胃腺体的分泌减少,致病性大肠杆菌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耐热和不耐热的两种肠毒素,这些肠毒素使肠道细胞发生变化,绒毛上的柱状细胞变为立方细胞,微绒毛消失。此时肠道内容物的渗透压升高,液体在肠道内大量积聚,使肠道扩张,引起剧烈的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导致死亡。存活者生长发育受到影响2.败血型。主要发生于2周龄~6周龄的羔羊,病初体温升高达41.5℃~42℃,精神委顿,结膜潮红,呼吸浅表,脉快而弱,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如四肢僵硬、运步失调、头常弯于一侧、视觉障碍、磨牙、卧地不起、一肢或数肢做游泳动作。病羔口吐泡沫,鼻流黏液,某些关节特别是四肢关节肿胀、疼痛,濒死期昏迷,由于并发肺炎而呼吸急促,很少或不发生腹泻。多于发病后4~12小时死亡。据报道,3月龄~8月龄羔羊可以发生败血型大肠杆菌感染,病原是那波里大肠杆菌。

【剖检】

死羔的第一、二胃黏膜脱落,四胃、十二指肠及小肠有严重的充血及出血,肠系膜淋巴结及小肠淋巴滤泡充血。肝充血、肿胀、质脆、色紫。肺脏显著充血、水肿,有时有小出血点,支气管内充满气泡,黏膜明显充血。纵隔淋巴结严重充血、出血。心内膜亦有点状出血。肾皮质部充血或混浊肿胀,但不软化。死于败血型的病羔,其胸、腹腔和心包大量积液,内含纤维素性、脓性絮片,脑膜充血,有很多小出血点,大脑沟常有多量脓性渗出物。

【诊断】

本病根据临床症状、尸体剖检以及流行病学材料、细菌学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生前可采取粪便,死后可采取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及肠内容物。应当注意,在正常动物的消化道中存在大肠杆菌,而且在动物死亡后大肠杆菌又容易侵入组织,故从动物组织,尤其是从肠内容物中分离出大肠杆菌是不能确诊的。尚须结合其他情况,必要时还需进一步鉴定分离出的大肠杆菌的血清型,综合判定。

【治疗】

对患病羔羊要及时治疗。羔羊死亡的原因是败血症,因腹泻而致脱水、血液浓缩、血中电解质平衡失调、酸中毒等。因此,原则上是抗菌、补液、调整胃肠机能。

1.抗菌疗法。氯霉素每千克体重0.01~0.03克,每日注射2次。新霉素一般是每千克体重0.05克,每日2~3次。土霉素粉(或金霉素粉)口服,每日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分2~3次服。

2.补液。病畜有严重肠炎病变时,粪便呈水样并混有血液,迅速出现脱水现象。每天必须补液1~2次,静脉输入复方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10~50毫升,必要时还可加入碳酸氢钠、乳酸钠等以防止酸中毒。严重病例可按每小时100毫升的静注速度抢救,病情缓解后可改用口服法。

3.调节胃肠机能。在病初病羔体质尚强壮时,应先投喂盐类泻剂,使胃肠道内含有大量病原菌及毒素的内容物及早排出,此后再投喂各种收敛和健胃剂。

4.中草药制剂

(1)杨树花煎剂:加拿大杨或钻天杨的雄株花序晾干,制成50%煎剂,每次口服10~30毫升,连用3~5天为一疗程。

(2)大蒜酊:2~6毫升,加适量温水分3次口服。

(3)白头翁、秦皮、黄连、炒建曲、炒山楂各15克,当归、木香、杭芍各20克,车前子、黄柏各3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每日口服2~3次,每次2~3毫升。

【预防】

控制本病重在预防。对孕羊要供给足够的蛋白质饲料和维生素、矿物质,舍饲羊要有适当的运动。保持厩舍干燥、清洁卫生。分娩前要将母羊的乳房洗净,避免羔羊饥饱不均。力争在产后6小时内使羔羊吃入足够的初乳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措施。此外,在怀孕后期给母羊注射当地菌株制成的疫苗,还可以给初生羔羊注射或口服疫苗、注射大肠肝菌高免血清等,有一定的预防效果。羔羊的大肠杆菌病应使用大肠杆菌菌苗,3月龄至1岁的羊皮下注射2毫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第7节羔羊大肠杆菌和魏氏梭菌混合感染

【临床症状】

病羊体温升高到41℃~42℃,精神委靡,腹泻粪便呈浆糊样或水样,粪便的颜色呈黄白色、黄绿色、灰白色。后肢被粪便污染,有的病羔粪便糊住肛门,发出尖叫声。后期,病羔严重脱水,有的排带血稀粪或血便,昏迷而死亡。

部分病羔腹胀而不腹泻,不愿吃奶,四肢瘫软,卧地不起,呼吸迫促,口吐白沫,后期四肢划动,呈游走样,不久死亡,死时角弓反张。

【剖检】

肝脏显著肿大,有的在肝脏表面有一层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可以剥离。心肌变软,有点状出血。有的胸腹腔和心包腔有大量的纤维素性渗出液,肘腕关节肿大,内含纤维素性积液,脑膜充血有出血点。四胃及肠内有未消化的凝乳块,肠黏膜充血发红,肠臌气,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的肠黏膜上有大小不等的溃疡,溃疡中央有针尖大的黄色小点,脾脏出血。

【防治】

1.对该圈舍每天用百毒杀消毒剂消毒2次,连续3天。

哺乳前,对母羊乳房及乳头用0.1%高锰酸钾温水擦洗消毒,尚未发病的羔羊按10毫克/千克体重灌服恩诺沙星。

2.病羔用磺胺胍0.5克,鞣酸蛋白0.2克,次硝酸铋0.2克,重碳酸钠0.2克,1次灌服,3次/天,连用3天。

§§§第8节羔羊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症

【临床症状】

1.大部分是急性死亡,很难见到生前症状。病程较长的患羊,两前腿站不起来,膝关节不能负重,爬卧5~6天。

饮食欲正常,反刍减少,但也有部分羔羊能缓过来。部分羊有吃毛现象。临床检查眼结膜潮红,体温39.9℃,呼吸52次/分钟。

2.病羊呈犬坐式,走起路来后躯拖拉;有的羊前腿不能站立,喜躺卧,但躺一会儿后能在人的帮助下走几步。

选一得病羔羊检查,喘气,磨牙,胀肚,瞳孔散大,眼球不动,角膜反射消失。不吃草,但吃土、吃毛。

【剖检】

1.剖检一刚死病羊,四胃内有一鸡蛋大毛球。小肠严重贫血,没有内容物,似人刚捋过一样。肝、肾不肿大,肝脏周围有橘黄色沉积液。臀部肌肉苍白,似鱼肉状。

2.四胃幽门口处约有一勺沙土。小肠苍白,无内容物。四肢、背腰部肌肉苍白,似鱼肉状。

【诊断】

1.羔羊吃土、吃毛,这种异食癖本身就是微量元素缺乏的表现。

2.羔羊四肢运动失调,后躯呈犬坐式,走路拖拉,肝脏周围有橘黄色的血铁黄素的沉积液,说明该群羊缺铜。

3.跛行、行动无力,关节不能伸直,肌肉苍白,似鱼肉状,说明该群羊缺硒。

【治疗】

1.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每次1~2毫升,每隔6~7天注射1次,也可将注射液拌入饲料或饮水中,浓度控制在0.1毫克/千克。

2.灌服1%硫酸铜,每只绵羊羔15~20毫升,每间隔1~2周灌服1次,直至痊愈。

3.用硫酸铜稀溶液,经颈静脉注射,亦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