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与水浒传
18006000000026

第26章 1951年

4月上旬,朝鲜战局发展“微妙”。在北京中南海丰泽园内的菊香书屋里,军委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他们正围绕朝鲜战争有关问题,通宵达旦地分析着,研究着。他们都望着办公桌上的一份报告,那是志愿军党委彭德怀、邓华等人就战局发展的预测和第五次战役的方案向军委写的报告。毛泽东对周恩来说:“请你这个智多星仔细看看,我已看过一遍了。”

[附注]“智多星”,梁山军师吴用绰号。此处泛称。

6月6日,毛泽东审阅、修改的《人民日报》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指出:“我国历史上的文化和思想界的领导人物一贯地重视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并且产生过许多善于使用语言的巨匠,如散文家孟子、庄子、荀子、司马迁、韩愈等,诗人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王实甫等,小说家《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三国志演义》作者罗贯中、《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等。他们的著作是保存我国历代语言(严格地说,是汉语)的宝库,特别是白话小说,现在仍旧在人民群众中保持有深刻的影响。”

[附注]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思想家,著录传世有《孟子》。

庄子(约前369—前280),战国时期思想家,著录《庄子》52篇,今存33篇。

荀子(约前313—前238),战国后期思想家,著作有《荀子》。

司马迁(约前14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有《史记》传世。

韩愈(768—824),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昌黎先生集》。

屈原(约前340—前278),战国后期诗人,有《离骚》、《九歌》、《九章》之作。

李白(701—762),唐朝诗人,有《李太白集》。

杜甫(712—770),唐朝诗人,有《杜少陵集》。

白居易(772—846),唐朝诗人,有《白氏长庆集》。

关汉卿,元朝戏剧家,有杂剧60余种,今存《窦娥冤》等13种。

王实甫,元朝戏剧家,有杂剧《西厢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