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临床疑难病例分析
18009800000112

第112章 皮肤出血点、腹胀、便血

(弥漫性血管瘤病并发KasabachMerritt综合征)

病历摘要

女婴,53d。因皮肤出血点、腹泻1d,于1985年2月12日入院。婴儿系G1P1,37′/7周早产,分娩顺利。出生后饮食、二便正常。1周前发现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尤以下腹部为多。近3d每天排便6~8次,为糊状不消化食物,偶有淡红色血丝。外院查血:Hb62g/L,RBC1.6×1012/L,WBC10.9×109/L,血小板46×109/L。初步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入院。

体格检查意识清楚,贫血貌,呼吸平稳,口腔黏膜、面部、躯干及四肢均见点状出血点,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颈软,心率130次/min,律齐。肺部呼吸音清晰,肝肋下2.5cm,剑突下1.5cm。脾肋下1.5cm。腹软,稍胀,无压痛,未扪及肿块,肠鸣音正常,无移动性浊音。两足轻度浮肿。

辅助检查Hb75g/L,RBC2.41×1012/L,WBC13.4×109/L,血小板44×109/L,出血时间10min以上,凝血时间7min。尿常规正常。大便常规黏液(+),隐血(++),白细胞8~10/视野,红细胞30~40/视野,大便培养(-)。血3P试验阳性,纤维蛋白原0.4g/L,凝血酶原时间20s(含量63%)。B超检查:腹部未见占位病变,少量腹水。X线腹部平片:膈下无游离气体,未见液平面,肠曲无异常充气。

诊治过程入院后予氢化可的松、青霉素、维生素K1、止血敏和输血100ml。治疗后出血点减少,病情稍有好转。但2月20日后病情急骤加重,出血点再次增多,大便呈柏油样、量多,腹胀逐渐明显,腹壁静脉显露,叩诊浊音,腹壁出现成片紫色出血斑。考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予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输血100ml,病情仍无缓解,最后大量呕血,腹腔穿刺为大量不凝鲜血。于2月25日死亡。

临床讨论

本例特点:(1)全身出血为主要症状,初为皮肤出血点、便血,最后呕血、血腹而死亡。(2)腹部症状、体征明显,腹泻、血便、以后腹胀日益加重,但B超及腹部X线平片未见腹部占位性病变或肠梗阻。(3)验室检查示血小板减少、3P试验阳性、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纤维蛋白原低下,严重DIC。

甲医师患儿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院,经抗炎、输血、激素治疗后曾有所好转,但几天后再次全身出血而死亡。根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低下、3P试验阳性,最后死于DIC是肯定的。引起DIC的病因考虑: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童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好发于2~8岁儿童,新生儿仅在母亲血清中抗血小板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方可发病,但多在数月内自愈。本例虽然临床上有相似之处,但纤维蛋白原过低,激素、输血、止血剂均无效,死亡甚快,不符合本病发病和预后规律。②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败血症、病毒感染是导致DIC最常见的病因,但此患儿发病以来始终无发热、肺炎等感染表现,血培养和大便培养均阴性,无感染性疾病导致DIC死亡的依据。③腹腔占位病变,患儿腹胀明显,伴有便血、血腹,可能腹腔内有一个占位性病变,导致慢性消耗性出血、DIC。但B超和腹部X线平片均不支持。总之,本例死亡原因是由于原发病因不明,DIC未能控制,最后导致微循环障碍,重要脏器功能严重受损而死亡。

乙医师关于本例患儿发生DIC的原因,腹部存在原发病灶可能性很大,分析如下:①肠道或后腹膜恶性肿瘤,新生儿期恶性肿瘤的报道日益增多,但胃肠道恶性肿瘤罕见。其可引起腹胀,甚至因溃破而致血腹。但临床始终未扪及腹部肿块,B超未见占位病变,临床的全身出血点也很难解释。②肝脏血管瘤,本例腹腔内慢性消耗性病变最后导致DIC可能甚大。新生儿肝脏是血管瘤最易累及的内脏器官。患儿贫血、肝脏肿大、腹胀均符合肝脏血管瘤的临床表现。但新生儿肝脏血管瘤多以心力衰竭为首发症状,并发Kasabach—Merritt综合征可能性甚小,B超也不支持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

病理讨论

丙医师新生儿女尸,发育、营养一般,全身皮肤水肿,腹壁下部及两大腿大片淤斑,腹部膨隆。胸腔未见异常。腹腔:积液800ml,绿黄色。内脏弥漫性毛细血管瘤,部分为海绵状血管瘤,累及部分胃、十二指肠、空肠、整个结肠、肠系膜、胰腺、左侧横膈、左侧肾上腺、双侧卵巢、输卵管、输尿管、子宫及阴道上壁。血管瘤组织中血小板母细胞较多见,散在。脑:轻度水肿,无异常。肺:高度水肿,肺泡腔充满红细胞。心:动脉导管和卵圆孔未完全闭合,左、右心室不扩张。肝:肝血窦内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见髓外造血灶。脾:切面结构模糊,也有部分灶性造血组织。整个胃肠道充气,肠壁及系膜充血、增厚。

病理诊断:①弥漫性血管瘤病。②Kasabach—Merritt综合征。③髓外造血。④肺出血、水肿。⑤皮下淤斑。

死亡原因:全身DIC。

按尸解所见,本例患儿原发病变为新生儿内脏弥漫性血管瘤病,病变广泛累及腹腔脏器。镜检见血管瘤中血小板母细胞散在、多见,提示患儿并发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由于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大量消耗,最后导致DIC。全身其他淤斑、肺出血、胃肠道出血均为DIC后期表现和死亡原因。

综上所述,本例患儿为新生儿内脏弥漫性血管瘤伴发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由于临床诊断不明,凝血障碍未能控制,最后导致DIC而死亡。通过本例诊治,应认识到本病虽然罕见,临床死亡仍应高度警惕,尤其当新生儿慢性消耗性出血并伴有腹部占位的体征时,除了凝血方面的有关实验室指标外,应用同位素扫描、血管造影等技术对本病进行排除或确诊。本例入院初期应用激素等治疗后,病情曾有缓解,但由于诊断不明,未能积极控制凝血障碍,以致病情恶化。如能及时在肝素化前提下积极进行支持疗法,补充凝血因子,可能避免死亡。

新生儿弥漫性血管瘤病系指新生儿期全身弥漫性血管瘤,数目多少不等,可达数百个,而内脏的血管瘤病一般指血管瘤累及3个以上脏器,十分少见。肝脏是血管瘤最易累及的内脏器官,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消化道,而脾、肾、泌尿道则十分罕见。本例广泛累及消化系及泌尿生殖系等,实属罕见。

内脏弥漫性血管瘤病多数可无症状,1岁以后开始自然消退。部分病例可有严重并发症,主要为高排性心力衰竭、内脏出血、癫痫、神经病变和呼吸道梗阻,并发KasabachMerritt综合征者极其罕见。发病年龄多在出生6周之内,病死率可达到29%~46%。

本病诊断除上述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尿粪常规、B超、CT等实验室检查外,腹腔血管造影和99锝红细胞标记同位素扫描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由于病变广泛,手术治疗可能性较小,主要是内科保守治疗和对症处理,包括激素治疗,控制心衰、控制DIC等,如能控制症状,80%以上可自然消退。

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为血管瘤的一个凶险的出血性并发症,常表现为血管瘤迅速增大,血小板急骤减少,并伴有低纤维蛋白及凝血因子消耗而致DIC,危及生命。此并发症好发于躯干或肢体部位较大的血管瘤,偶尔也可并发于内脏或后腹膜血管瘤,大部分发生于出生后几周内的新生儿,病死率可达20%~30%。

内脏或腹膜后血管瘤并发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的诊断较为困难,常表现为腹泻、腹胀、血便、血尿,后期可出现全身DIC。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球比容下降、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

关于治疗,文献报道仍以激素、手术、放疗为主,但内脏广泛病变者,手术切除和广泛化疗常不适宜,而患儿确诊时常为DIC期,激素疗效不佳。因此处理较为棘手,病死率甚高。近年强调在DIC期,在肝素化前提下积极支持疗法,以肝素100u/kg,每4h1次,静脉滴注直至出血停止,血小板正常。同时给予血浆、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和血小板成分等支持疗法,可改善疗效。

(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高解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