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工作像蚂蚁生活像蝴蝶
18009900000010

第10章 永不放弃(2)

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始有终,坚持把它做完。不要轻易放弃,如果放弃了,你就永远没有成功的可能。如果遭受挫折时,你要反复告诉自己:把这件事坚持做下去。

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称自己“勤奋一生但壮志未酬”。在英国小说家特罗洛普刚刚从事写作的时候,一个作家的建议使他受益终生,后来,他又把这句话送给了罗伯特·布坎南。他说:“如果你想成为名垂千古的作家,在坐下来写作之前,先放一点鞋匠的粘胶在椅子卜.右汶样的创作精神才能希望成功。”

放弃是一种智慧。有选择就有放弃,学会放弃也是一种生命的超脱。

非洲土人会用一种奇怪的狩猎方法捕捉狒狒: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面,装上狒狒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够狒狒的前爪伸进去,狒狒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人们常常用这种方法捉到狒狒。因为狒狒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

人们总会嘲笑狒狒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子放下坚果逃命呢?但人们为什么没有审视一下自己呢?并不是只有狒狒才会犯这样的错误。

人的欲望也是如此。因为舍不得放弃到手的职务,有些人整天东奔西跑,荒废了正当的工作;因为舍不得放下诱人的钱财,有人费尽心思,不惜铤而走险;因为舍不得放弃对权力的占有欲,有些人热衷于溜须拍马、行贿受贿;因为舍不得放弃一段情感,有些人宁愿岁月蹉跎……

人总是这样,总是希望拥有一切,似乎拥有的越多,人越快乐。可是,突然有一天,我们忽然惊觉:我们的忧郁、无聊、困惑、无奈,都是因为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太多了,或者太执著了。不知不觉中,我们已丧失了一切本源的快乐。

一个人,背着包袱走路总是很辛苦的,该放弃时就应果断地放弃,生活中有得必有失,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静观世间万物,体会与世一样博大的诗意,适当地有所放弃,这正是获得内心平衡,获得快乐的好方法。

生命如舟,人的一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奢求。放弃那些根本不可能实现或带你走上悲剧性道路的欲念吧!不然,生命之舟就有沉没的危险。而在放弃之后,你会发现人生更加轻松而坚强!

放弃那段令你困惑烦恼的情感吧,既然那段岁月已悠然遁去,既然那个背影已渐行渐远,又何必要在一个地点苦苦守望呢?挥一挥手,果断地放弃,勇敢地向前走,前方,有更美的缘分之花在专门为你开放!

学会放弃吧!放弃失恋的痛楚,放弃受辱后的仇恨,放弃满腹的忧怨,放弃心头难以言说的苦涩,放弃费神的争吵,放弃对权力的角逐,放弃名利的争夺……

生活中,外在的放弃让你接受教训,心理的放弃让你得到解脱,生活中的垃圾既然可以不皱一下眉头就轻易丢掉,情感上的垃圾也无须抱残守缺。

学会放弃吧,朋友,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许多事情需要你做出选择,而有选择就有放弃。要想得到野花的清香,必须放弃城市的舒适;要想达到梦的彼岸,必须放弃清晨甜美的酣睡;要想重拾往日羊肠小道的温馨,必须放弃开阔平坦的公路……

人生苦短,若想获得,必须放弃,放弃,让你可以轻装前进,忘记旅途的疲惫和辛苦;放弃,可以让你摆脱烦恼忧愁,整个身心沉浸在悠闲和清静中。

放弃不仅能改善你的形象,使你显得豁达豪爽;放弃也会使你赢得朋友的依赖,使你变得完美坚强;放弃会带给你万众瞩目,使你的生命绚丽辉煌;放弃会使你变得聪明、能干,更有力量。

学会放弃吧,凡是次要的、枝节的、多余的,该放弃的都放弃。

放弃是为了更多地获得

面临实在不能越过的障碍时,蚂蚁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改变自己的行进路线。它们不迟疑,也不曾有什么怀疑。有的只是聪明的放弃和选择。它们不会拘泥于自己眼前,而是放眼未来。懂得实现目的,走向未来才是最重要的。蚂蚁是弱小的,但是,生存智慧却又是充满力量的。

文学大师萧伯纳说:“人生是一把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一代才俊巴斯卡说:“人生是芦苇,是自然中最脆弱的,却是一枝会思考的芦苇。”文学才女张爱玲说:“人生是一袭美丽的长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市井百姓则说:“人生如同抹桌布,酸甜苦辣都沾过。”人生是什么?体味深深,答案多多。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多姿多彩、多样多味的人生。

有人说,生命是一趟单行列车,没有回程车票,比得形象;有人把人生比作天地之问的匆匆过客,比得精练;有人把人生比作几颗夜晚洒下的露珠,比作经历一春一秋的草木,比得苍凉:有人把人生看做是孩子偶尔溜出来的一次玩乐——“做人来嬉戏,马上要回去”,比得调侃;有人说,人生苦短,好比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有人说,人生好比蜉蝣,朝生即灭。所有这些比喻,似乎有点消极悲观,不太激励人心,但也实实在在,不虚饰,不做作。人生不在于比而在于做,看破看淡一些也未必不好,尤其是一点功利一点声名!

不妨把人生来做一实在的比喻吧——人生是一道减法算术。都说生命有限,但不算不知道。人的一生拥有2~3万个鲜活的日子,而且还日半世夜半世,活一天就会少一天,功名和财富都随时间的推移做着减法,于是,在某一天,当这两条曲线交叉时,生命的显示屏就出现了零,零乘以任何数都等于零,这就是生命的算术方式,残酷而真实。

正因如此,有人感叹,生命是一笔未知的存款,只有人死后,别人才知具体数额;而昨天是作废的支票,明天是未发行的债券,只有今天才是现金。于是,这让人感到,重要的是活着,过程主义并非是消极而是科学的活法。

人生更像一条河,河流的源头可视为人的幼年时期,在那里,水流显得十分舒缓和温柔。人渐渐长大了,犹如河中之水,汇集得越多,速度也就越来越急促。这时,前面遇有山石阻挡,水流下泄时便溅起水花和漩涡,形成了激流、湾道、险滩。这就好比青年时期,踏进社会,就必须拼搏、奋斗,因此,也必然会碰上许许多多的困难、挫折、痛苦。河水咆哮着穿过险境后,河床越来越宽阔,水流也逐渐平缓舒坦起来。这好比人到中年,事业有成,生活也比较稳定,可以边奋斗边享受人生了。河水再往下流,已经疲惫了,最后它注入大海——在无边的生命之海里回归于本源。

对人生多些更透彻的认识,你就会感到光阴似箭,岁月相催,感到无论做人就是做事,都要有“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才好。这样就能把“减法”做得好一点,将“现金”用得活一点,使“河流”奔腾得激越一点。虽然我们不能左右生命的长度,却能拓宽了生命的宽度!

哈里·莱伯是个很喜欢下棋的老人,每天必到老年俱乐部和棋友下几个小时,下完棋后散步回家,日子过得闲适安逸。

有一次,哈里·莱伯的棋友突然病了,没办法和他下棋了。俱乐部的管理员为他安排了其它的老人做他的棋友,他感觉不太适应,所以就放弃了。老人心情沮丧地准备回家,明天再来。这时俱乐部管理员建议:“你可以试着尝试另一种娱乐方式,譬如去绘画。”

在俱乐部管理员的建议下,哈里·莱伯来到了俱乐部的画室,画室里摆着许多画,还有许多作画的工具。

俱乐部管理员说:“先生,您可以先在这里试着画一画。”

哈里·莱伯听了哈哈大笑:“你说什么,让我在这里作画,我可是从来没有摸过画笔。”

俱乐部管理员鼓励他说:“那有什么关系,您可以试着画一幅,说不定您会觉得感兴趣呢。”

于是,哈里·莱伯曼来到画架前,平生第一次摆弄起了画笔和颜料。哈里·莱伯曼在画室里呆了一下午,觉得这一切真的很有意思,他对画画产生了兴趣,那一年他80岁。

哈里·莱伯曼决定学画,别人都以为他说笑话,80岁高龄的人,头昏眼花,能画好吗?他还有多少时间画画呢?但他学了,而且学得很好。

哈里·莱伯曼81岁的时候,他到学校去上绘画课,开始学习绘画知识。他把自己的时间全部倾注在绘画上。他画得不但好,而且很特别。

1977年,洛杉矶一家颇有名望的艺术陈列室举办了一次主题为“哈里·莱伯曼101岁”的画展。哈里·莱伯曼的作品被许多收藏家高价收藏,他的作品富有活力和想象力,运笔、意境俱佳,得到了评论界高度的评价。

哈里·莱伯曼创造了世界画坛上两个奇迹:一是高龄学画;二是画有所成。

在某些事情面前,不要找借口说自己没有时间去做,不要找借口说自己的年龄大了已力不从心。一个人只要专注于一件事,年龄对于他来说,往往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生活中没有一帆风顺

即便是蚂蚁,也经常遇到不可完成的任务,一天可能会由无数次的失望,由无数次的付出。

有时,我们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没有安全阀的锅炉,当压力到了无法承受的程度,似乎突然有一天就会爆炸——精神彻底崩溃,也许是因为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遇到了太多的挫折或坎坷,经历了太多的失败或打击。

既然生活的道路布满荆棘,那么前进的途中难免要受伤。生活中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一定会有挫折和伤痛,这很正常,我们要学忘却这些不开心的事情,然后继续昂首阔步地前行。

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曾从拍卖市场买下一艘船,这艘船原属于荷兰福勒船舶公司,它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遭遇过138次冰山,116次触礁,13次起火,207次被风暴扭断桅杆,然而它从没有沉没过。

劳埃德保险公司基于它不可思议的经历和在保险费方面可以带来可观收益的考虑,最后决定把它从荷兰买回来捐给国家。现在这艘外壳凹凸不平、船体微微变形的船就停泊在英国萨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里。

不过,使这艘船名扬天下的并非劳埃德公司,而是一名来此观光的律师。当时,他刚打输了一场官司,委托人也于不久前自杀了。尽管这不是他的第一次失败辩护,也不是他遇到的第一例自杀事件,然而每当他遇到这样的事情,他总是有一种负罪感。他不知该怎样安慰那些在生意场上遭受了不幸的人,那些人有的被骗,有的被罚,他们或血本无归或倾家荡产,也有的因打输了官司而落得债务缠身。

当他在国家船舶博物馆看到这艘船时,忽然有两种想法,为什么不让他们来参观参观这条船呢?于是,他就把这艘船的历史资料和这艘船的照片一起挂在他的律师事务所里,每当商界的委托人请他辩护,无论输赢,他都建议他们去看看这艘船。据英国《泰晤士报》说,截止到1987年,已有1230万人次参观过这艘船,仅参观者的留言就有170多本。

吸引人们纷至沓来的原因恰恰是这艘船身上的累累创痕,它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人们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光明的未来总是建立在淡忘的基础上,只有摆脱过去的失败和痛楚,你才能继续走好。

该亚·博通早年埋头于发明创造,他先是发明了脱水肉饼干,但却未给他带来多少好处,相反,却使他在经济上陷入窘境。有了第一次失败的教训,又经过两年反反复复的试验,他终于又制成了一种新产品——炼乳,并决定把它推向市场。博通的第一步是要寻找专利保护。

博通发明的炼乳,是一种纯净、新鲜的牛奶,牛奶中的大部分水分在低温中利用真空被抽掉。但是,博通为他的制造方式寻求专利权时,得到的答复是产品缺乏新意,并且,专利局官员告诉他,在已批准的专利申请存档中已经有数十种“脱水乳”的专利权,其中包括一种“以任何已知方法脱水”。博通并不甘心,又一次提出申请。但他的第二次申请又再度被驳回,因为专利官员判定“真空脱水”并非是必要的过程,博通只是被认为制作态度比较谨慎而已。第三次申请仍被拒绝,理由是博通未能证明“从母牛身上挤出的新鲜牛奶在露天地方脱水”与其他的制作方式的目的不一致。

虽然三次申请,三次被驳回,但这并未把博通击倒。他对专利权仍然穷追不舍,因为他坚信他的创造。他的第四次申请终于被批准了。

然而,虽然有了专利权,推销新产品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博通的工厂是由一家车店改造的,租金便宜,刚开业时,博通每天花费18个小时在厂里指导炼乳的生产方法,监督生产程序,检查卫生清洁情况。由于附近有纯正、营养丰富的牛奶供应,因而炼乳的成本较低。

于是,博通小心地挑选一位社区领袖做他的第一位顾客,因为这位社区领袖对炼乳的意见会有助于巩固新公司及其新产品在该地区的地位,而且这位社区领袖对产品也表示了赞赏。但是,当时当地的顾客习惯的是把掺有水分的牛奶放入一些发酵品,进行蒸馏,他们只觉得炼乳稀奇古怪,对它有疑心,所以,很少有人问津。出师屡屡不利,甚至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博通的两位合伙人都失去了信心,第一家炼乳厂被迫关闭了。

在失败面前,该亚·博通破釜沉舟,又建起了新厂,也许是他的努力感动了上帝,他的第二次尝试终于获得了成功。他的公司在他逝世时,已成为美国具有领导地位的炼乳公司。博通的创业奋斗奠定了现代牛奶工业生产的基石。

在博通的墓碑上,有这样一段墓志铭:“我尝试过,但失败了。我一再尝试,终于成功。”这正是对他一生的总结,这对每个渴望成功的人也是一种激励。

失败绝不是致命的,除非你认输。失败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失败中垂头丧气。每一个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经历了一个个的失败而走向成功的。因此,要想成功,就不应该惧怕失败,因为失败是通往成功的铺路石。

正确的态度能使问题转化为契机

蚂蚁们的态度是忠诚的,忠诚到不折不扣的按照既定的方针和路线,忠诚到严格的按照标准去努力,忠诚到勤勤恳恳而没有什么怨言。

蚂蚁是忠诚的,蚂蚁们忠于蚁后,这种忠诚是一种虔诚的信仰。正是基于这种忠诚,蚂蚁任劳任怨地工作;也正是基于这种忠诚,蚂蚁在危难时刻,能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

蚂蚁同时也忠诚于自己的伙伴,这种忠诚表现为蚂蚁之间的团结互助。蚂蚁在“战斗”过程中能互相协助、互相支援,在“战斗”完成后,蚂蚁们能安葬它们的“烈士”。这种忠诚敬业的态度正是我们所有人应该学习的榜样,也是目前所有优秀员工的基本特质。

我们不能预知生活的各种情况,但我们能够适应它。正确的心理态度和良好的习惯,会有积极的收获。千万不要接纳心灵的垃圾。

你希望有更多的乐趣、更多的贡献、更多的享受、更多的财富、跟邻居相处得更好、更健康、家庭更幸福吗?只要有正确的心理态度,这些事情都能做到。

今天,美国有三万所学校,教你做一切事情,从修指甲、操作重机械到切除扁桃腺或卷发,然而没有一所学校,可以教你如何比平常人更好,除非你具有正确的心理态度。当人负起一项责任时,态度是决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简言之,你的态度比你的适应性或才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