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工作像蚂蚁生活像蝴蝶
18009900000005

第5章 未雨绸缪(1)

“诗经”中有一篇标题为“鸱鸮”的诗,描写一只失去了自己小孩的母鸟,仍然在辛勤的筑巢,其中有几句诗:“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意思是说:趁着天还没有下雨的时候,赶快用桑根的皮把鸟巢的空隙缠紧,只有把巢坚固了,才不怕人的侵害。

后来,大家把这几句诗引申为“未雨绸缪”,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准备,以免临时手忙脚乱。

蚂蚁也具备这种“未雨绸缪”的思维能力。整个夏天蚂蚁都在为遥远的冬天做准备。夏天一到,蚂蚁就开始储备冬天的食物。这样在万物凋零的冬季,蚂蚁同样可以丰衣足食。

蚂蚁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自己生存的梦想,面对困难,我们应该有小蚂蚁大无畏的精神。蚂蚁的忧患及危机意识保证了它们能够平稳过冬。我们在职业生涯的盛夏期是否已积淀个人发展的力量来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呢?是否已有居安思危的心态呢?事业的成功感来自于自身价值的极大体现。我们只有以积极的态度来赢得赞许时,才能为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工作态度决定人生高度

蚂蚁们在一起努力进行工作,无数蚂蚁兢兢业业的工作才换来了蚂蚁王国的繁荣和昌盛。蚂蚁王国的壮大正是蚂蚁们的辛勤努力所造就。蚂蚁们的态度是虔诚的,工作是勤奋和努力的。也正是这勤勤恳恳的努力,才换来了事业的成就。

成功与失败者之间只是态度之差!成功人士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方式去思考,用最乐观的精神和最丰富的经验支配和把握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

有些人总是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由别人造成的,是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位置。这些人常说他们的想法是无法改变的。实际上,我们是谁并不是由周围的环境所决定的。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有一位纳粹德国某集中营的幸存者维克托·弗兰克尔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仍然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

马尔比·D·巴布科克说:"最常见的,同时也是最昂贵的一个错误,是认为成功有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某些我们所不具备的东西。"

可是成功实际上是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成功是正确态度的结果,一个人能取得多大成功,固然有其他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受他自己的态度所制约的。

我们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人生:

1.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

2.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

3.我们在刚开始执行一项任务时的态度决定了最后的成败,这比其他任何因素都重要。

4.人们在任何重要组织中的地位越高,他的态度就越佳。

难怪有人说,我们创造了自己的环境——心理的,情绪的,生理的,精神的,这些都是由我们自己的态度来决定的。

未来学家佛里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预言道:“二十一世纪的核心竞争力是态度。”他的这番言论告诉我们,积极的心态已经成为当今世纪比黄金还要珍贵的最稀缺的资源,它是个人决胜于未来最为根本的心理资本,是纵横职场最核心的竞争力!

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表面上看是品牌、产品、价格、服务的竞争,实质上却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品质和心态的竞争;职场上的竞争表面上看是能力、职位、业绩、关系的竞争,实质上却是员工职业心态和人生态度的竞争。

很多的现代管理者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心态素养。

某公司的—位员工虽然已经工作了近十年,但他总是抱着“我只是被雇来的,做多做少一个样”的心态来工作,工作上也从来没有什么出色的业绩,因此,10年来他的薪水从不见涨。

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向老板大诉苦水。老板对他说:“你虽然在公司待了近10年,但你的工作经验却和只工作了1年的员工差不多,能力也只是新手的水平。”

这名员工在他最宝贵的10年青春中,除了仅仅得到10年的薪水外,其他却一无所获,这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由此看出,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于我们的工作甚至职业前景是多么的重要。

在工作中,如果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一种主动学习的精神,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得更好。如果我们不懂得珍惜自己的工作,从而懒惰怠慢、不求进取,那么,我们注定在工作上会和那位“十年新手员工”有着相同的命运。

美国成功学院对1000名世界知名成功人士的研究结果表明,积极的心态决定了成功的85%!对比一下身边的人和事,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员工是先进、是模范,并且取得了出色的工作业绩;有的员工尽管有过多年的工作经历,却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难以胜任。他们真正的区别,就在于对工作态度的认识不同,在于谁更积极、更努力、更认真、更负责,在于谁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积极进取,谁对待工作是敷衍了事、安于现状,而不仅仅是聪明才智、业务技能或工作能力上产生的差距。

的确,在一个既定的规则框架内,如果你没有能力改变规则,那么,你首先就要反躬自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们每个人虽然都无法决定自己人生的开场和结局,也不能控制别人的思想或行动,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心态的好与坏。

无论哪个领域的成功者,他们的共同特质就是在心态上超人一等,他们具有踏实肯干、积极进取、服从自律、认真负责、心怀感恩、团结协作等积极的良好心态。这是一个称职的员工应该具备的基本特质。

心态积极的员工,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和责任,并且永远保持着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他们在为企业创造价值和财富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着自己的职业人生。一个企业的成败与否,与这部分员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们是每一个企业、每一位老板都极力寻求的人才,他们才是所有组织最器重的员工!

在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就选择好自己的职业态度,将使你成为职场中的一棵常青树。相反,工作中偷懒、抱怨、投机取巧、麻木不仁,对领导分派的任务眼高手低、吹毛求疵、找借口推脱等等消极被动的不良心态,都会影响员工个人未来的职业前途。

尽管良好的精神状态并不是财富,但它却能给你带来财富,也会让你得到更多成功的机会,增加在同事中脱颖而出的几率。

让你获利的金钱经常来自对你有利的工作。一个人可以确保他所有财产在他死后归于他选择的人。和死亡不同的是,金钱的馈赠是可控制的情况。

据说,富翁的儿子经常不会表现出父亲所拥有的能力,他从出生就生活活在安逸的环境里,周围是金钱和金钱铸就的一切,他想要的都有了。假设他真的天生有意愿要努力工作,但结果往往会被他不劳而获的现实所取代,因此他绝对学不到生存的基本本领。

我们来分析一下父亲。财富只有在大部分用于造福他人时才是个祝福,如果一个父亲剥夺了儿子的进取心便无法使他获利,虽然初衷可能是要保护其继承人免于穷困。

有积极的思维并不能保证事事成功。积极思维肯定会改善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但并不能保证他凡事都心想事成;如果你抱消极的态度,则必败无疑。

以主人公心态对待工作

蚂蚁们从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应该有自己的利益,是不是应该把私利放在第一位,试想如果这样的话,也许蚂蚁王国也就不会存在了。蚂蚁们始终是用自己高度的责任感在做着自己的事情。

紫博拉是一位精力充沛、热爱冒险的女性,但她可不是一开始就是这个样子。她是经过一个自我认定的转变才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

从小时候起,她就一直是个胆小鬼,不敢做任何运动,凡是可能受伤的活动她一概不碰。

在参加过几次发挥潜能的研讨会后,她有了一些新的运动经验(潜水、赤足过火和高空跳伞),从而知道自己是可以做到一些事情的,只需要一些压力即可。虽然她是这么想的,可是这些体验还不足以使她形成有力的信念,改变她先前的自我认定,顶多认为自己是个“有勇气高空跳伞的胆小鬼”。依她的说法,当时转变还没发生,可是她有所不知,后来才知道当时转变已经开始。她说其他人都很羡慕她那些表现,告诉她:“我真希望也能有你那样的胆子,敢尝试这么多的冒险活动。”一开始,她对大家的夸奖的确很高兴,听多了之后她便不得不质疑起来:“是不是我以前错估了自己。”

随后,紫博拉开始把痛苦跟胆小鬼联系在一块儿,她知道胆小鬼的信念使自己设限,从而她决心不再把自己想成是个胆小鬼。事情并不是这么说说便完了,她的内心有很强烈的争战,一方是她那些朋友对她的看法,一方是她对自己的认定,两方并不相符。

后来又有一次要高空跳伞,她把它当成是改变自我认定的机会,要从“我可能”变成“我能够”,而让想冒险的企图从而扩大为敢于冒险的信念。

当飞机攀升到1.25万英尺的高空时,紫博拉望着那些没有跳伞经验的队友,多数人都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恐惧,但故意装作兴致很高的样子。她告诉自己:“他们现在的样子正是过去的我,而此刻我已不属于他们那一群,今天我可要好好地玩一玩。”她运用了他们的恐惧,来强化出她希望变成的新角色,她心里说道:“那就是我过去的反应。”随之,她很惊讶地发现自己刚刚已历经了重大的转变,她不再是个胆小鬼,而成为一个敢于冒险、正要去享受人生的女性。

她是第一位跳出飞机的队员。下降时,她一路兴奋地高声狂呼,似乎这辈子从没这么有活力和兴奋过。她之所以能够跨出自我设限的那一步,主要原因在于:她很快采取了新的自我认定,从而自心底想好好表现,以作为其他跳伞者的好榜样。

作茧自缚将永远无法发挥自己真实的力量,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新的体验将使你认清自己,一步步淡化旧的自我认定,从而做出决定,去拓展更大的可能。

一些人因为缺乏主人翁的态度,很容易养成半途而废、心不在焉、懒懒散散的坏习惯,喜欢运用一些小伎俩来蒙混过关,那么,他就将很难出色地完成任务。参加会晤经常迟到因而让对方感觉不受重视;会见客户时,邋里邋遢,因而会让客户失去合作的信心。这些人的办公桌与垃圾站没有两样,将大量宝贵的办公时间浪费在寻找东西上,很难有所成就,久而久之,老板对其就会失去信心。

更严重的是,一个人的行为会影响到周围许多人,这种人不仅自己不会成功,而且会破坏公司良好的工作氛围,正所谓“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烂苹果效应”或“污水与酒法则”,这样一来,个人的缺陷和弱点就会渗透到整个事业中去,影响公司的正常发展。

一个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往往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也是一个无法体会快乐真谛的人。要知道,当你将工作推给他人时,实际上也是将自己的快乐和信任转移给了他人。受人尊重会获得更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论你的工资多么低,不论你的老板多么不器重你,只要你能够忠于职守,将自己所有的精力和热情倾注到工作当中去,渐渐地就会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和自豪。也将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以主人公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工作自然而然就能做得更好。

自动自发才是真正有效的执行

蚂蚁们不曾有鞭子在身后,但是,也不曾见这些蚂蚁们推脱和耍滑。自发自动是整个蚂蚁群落前行的动力。

罗丹说:“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

工作是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不善待它,不用脑思考,不用心做事,在这个舞台上,我们的演出就无法获得鲜花和掌声。

工作拒绝“等、靠、要”。自动自发,积极主动,全力争取,我们一定可以将事情做得更漂亮。

很多人抱怨说自己活做得多,又累工作时间又长,但老板就是看不见,一点也不见给自己加薪的迹象,他们为此郁闷、彷徨,对工作开始失去热情,对在公司的未来也不再有憧憬。

这些人的不幸就在于只知被动去工作,不知自动自发。人不是机器,不是在机械地工作,一味埋头苦干,不懂得用心去工作的人非但不会得到老板的赏识和提拔,还会长期饱受工作的折磨,身心遭受极大的伤害。

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只知用力不知用心工作做事的人永远居于公司最底层,受制于那些用心留意工作,积极主动捕捉工作契机的自动自发者。

在一个组织内部,执行力是决定组织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构成组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尔·盖茨就曾坦言:“微软在未来10年内,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创意、战略及经营方式的重要性,而没有执行,这一切也只能是空谈。执行力的强弱,又直接反映出这些创意和战略是否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只有自发执行,才是有效执行,才是真正的执行。

美国战争爆发之时,美国总统需要马上与古巴的起义军将领加西亚取得联络。加西亚在古巴的大山里——没有人知道他的确切位置,可美国总统麦金莱必须要尽快能与他合作。

怎样才能找到他呢?有人对总统说:“如果有人能够找到加西亚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是罗文。”

于是总统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将军的信。至于罗文中尉如何拿了信,用油纸包好、上封,放在胸前藏好;如何坐了4天的船到达古巴,再经过3个星期,徒步穿过这个危机四伏的岛国,终于把那封信送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重点。

需要强调的是,当美国总统麦金莱把信交给罗文让他交给加西亚时,罗文接过信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找他”、“怎么才能找到他”“别人去不行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而是立即行动起来,自动自发、不屈不挠地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

由阿尔伯特·哈伯德所写的《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首次发表于1899年,之所以很快就风靡全球,至今还能畅销不衰,是因为它倡导了一种理念:对上级的命令,自发执行,并以结果为导向,全心全意完成任务。

《致加西亚的信》的作者写道:我钦佩的是那些不论老板是否在办公室都会努力工作的人,这种人永远不会被解雇,也永远不会为了加薪而罢工。如果只有老板在身边时或别人注意时才有好的表现,卖力工作,这样的员工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顶峰。

有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工作伊始,面对自己从未接触过的工作,一时有些手足无措,每当领导交待工作任务时,总要问该怎么办。他们总是被动地应付工作,虽然他们遵守纪律,循规蹈矩,做事却缺乏热情、创造性和主动性,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这种做事方法长此以往就会使他们失去对工作有效执行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