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下)
18011900000018

第18章 从祁连山到陇东(3)

太阳快要落山时,我们吃了从庙里带来的最后几块供品,想再赶一程,然后找地方住下。正走着,忽然从后面传来一阵嗒嗒、嗒嗒的马蹄声。回头一看,原来是几个马家军的骑兵,从我们身后紧紧赶来。这时候,我们已来不及躲避,就是想躲避,四野光光的,也没有地方可躲。怎么办呢?想来想去,想出来一个办法,我们故意把腰上的带子解开,把纽扣也解开,松一松衣服,表示我们身上没有洋财可发,免得他们下马来搜查,然后,又装着负了伤的样子,一拐一拐若无其事地走着。

不一会儿,几个马匪军就赶到了我们的跟前。我们忙退在路边,让他们过去。一个领头的家伙一面上下打量着我们,一面大声向我们喝道:“干什么的?”我们答道:“是‘共产’,韩旅长见我们负了伤,不能当兵,不要我们,叫我们讨饭回家!”那家伙说:“我们是招募新兵的,到我们那里当兵去吧,我们要你们。”“老总,我们倒是很想当兵,只是带了这个伤!走路都一拐一拐的,哪里还能当兵呢!”“不要紧,到我们那里养几天就好了,就是腿有点瘸也行!

”看情况,这些家伙连瘸子都要了。我们也不敢再硬着嘴拒绝,便顺口答道:“要是瘸子也要的话,我们倒真愿意去呢,一路上讨饭真困难哪!”

这些家伙听我们满口答应,心里似乎很高兴,说道:“那好吧,你们就跟我们一起走,今天就到我们那里去!”说罢,他们纵马走在前面,给我们引路。这时,我们故意一瘸一拐地走得很慢,走一阵就远远落在他们后面了。他们一见我们落后子,便停下来等一阵,并喊道:“走快一点。”我们也顺口答应:“老总,腿坏了,走不快呀!”等我们赶上他们,他们又往前走,我们又远远落在后面了。

看看太阳已经下山,天快黑了,几个家伙也没耐心等我们,又舍不得把马给我们骑,回过头来向我们大声喊道:“我们先走了,你们后面跟来吧!到了姚湾口,你们直接去找马营长就行了。”我们也大声回答道:“好呀!我们一定去找马营长。你们骑着马先走吧,我们一定跟上去!”我望着他们的背影骂道:“呸,见你妈的鬼,要老子给你们当兵,简直是在做梦,你也不打听一下,我们是干什么的!”

顺水而逃

白天走路,差一点出了漏子,我们不敢再去冒危险,于是仍然夜晚走路,白天睡觉,黄昏要饭。就这样一日复一日地走着。

一天晚上,月亮很亮,我们看着北极星,趁着月色,一股劲地往前赶路。大约走到二更天,我们被一条水流急湍的小河挡住了。河上没有桥,又没有船,也不能徒涉。我们两个人往上游走了许久,还是不能过去,又往下游走。两个人在河边转来转去,想不出办法。小河附近又没有老乡,肚子也饿了,腿也困了,最后只好去找老乡问路,顺便要点饭吃。

我们往回走了一里多路,找到了一个孤零零的小屋。小屋前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汉,在月光下补鱼网。我们心里一阵高兴,两步走上前去问道: “老人家,还没睡呀!请问你,从这里到十二洞十二洞:应为十二墩。当地方言,墩与洞发音相近。据武威县地名资料记载,十二墩位于该县北部长城沿线,是该地段明长城的第十二个烽墩,其附近的村庄也以十二墩命名。怎样走呀?”老汉抬起头,睁着一双昏花的眼睛,望了望我们,问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说:“我们是‘共产’的散兵。”“啊,你们是徐向前的部下吧?唉!”老汉长长地叹了口气,说道:“徐向前倒是地地道道为穷人呀,可惜……”“是呀,老人家,你怎么知道的?”

老人惋惜地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从老汉慢悠悠的语调里,知道他对红军很同情,对我们的失败,非常惋惜。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好老汉,便大胆地对他说:“徐向前是为了穷人翻身闹革命的。我们都是穷人,才出来跟着徐向前打反动派。老人家,徐向前给老百姓干好事,现在还没有干完,我们的革命一定会成功。地主老财、马步芳这些坏蛋不打倒,我们穷人就过不了好日子。”

老汉听着我们的话,抬头望着我们,月光照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他忽然流起了眼泪。他说:“唉,马步芳抓走了我的三个儿子,都被他害死了。”老汉说到伤心处,声音哽咽,说不下去了。我们安慰他说:“老人家,你不要伤心,我们还要到黄河东面去继续闹革命,我们一定给你报仇。你告诉我们吧,从这里到十二洞怎样走法,我们就是到黄河东去的。”

老汉擦干眼泪问道:“你们晚上还赶路?”“是呀,老人家,白天走,不方便呀!”老汉停了停又说道:“这样晚你们还没有吃饭吧?”老汉真好,一句话说中了我们的心思,我们忙说道:“你要是有剩下的饭,就给我们吃一点。”

老汉没等我们说完,便抢着说:“行,你们先进屋坐坐吧!吃罢饭,我给你们指路。”我们随着老汉走进小屋,月光从门口射进来。老汉摸到屋角,从一张破床上叫起来一个年轻女人,给我们去做饭。我们忙上前:“不用麻烦,我们自己来吧。”老汉挡住我们说:“别争啦,哪个男子不出门啊!让她做吧,你们别客气!”我们在老汉家吃了一顿饱饭,老汉又拉着我的手说道:“这路不好走,我送你们一段吧!” 我们说:“只要指一下就行,夜深了,不要送了!”老汉一定要送,一直把我们送到小河边,并指着前方说:“这里没有别的路可走,你们就沿着小河顺水而逃吧!”

在十二洞(墩)

我们到了十二洞(墩)。十二洞(墩)是一个小村子,就在沙漠的边上,附近稀稀落落的有十几户人家。

从这里越过沙漠,就到黄河边了。这一带,敌人的防守盘查都很松,也许他们不相信红军的零散人员能跑到这里来。因此,我们白天出去,也没有危险。

到了十二洞(墩),我们的心轻松多了,眼看就要到黄河边了,一过黄河,就接近陕北了,就能见到我们的部队和同志们了,就把徐、陈首长的信交给党中央了。想到这些,心中真是高兴。但是,又想到要过沙漠、黄河,困难还会不少,特别是想到第一次过沙漠时,陈明义差一点死了,满怀的高兴,马上又变成一片担忧。为了进一步了解前面的情况,也为了恢复一下消耗殆尽的体力,我们决定在十二洞(墩)停几天。我们在一个穷苦的老乡家里安下身来。晚上,睡在老乡的草房里,白天,就出去要饭吃。

为了能多讨到一些东西吃,我和陈明义每天早上分头出去讨,下午才回来。不管谁讨到一个馒头或是一碗饭,总是自己吃一半,留下一半。讨得多,就多吃一些;讨得少,就少吃一些。晚上,这里天气还很冷,我们就挤在草堆里,他用衣服包住我的脚,我用衣服包着他的脚,两个紧挨在一起取暖。在十二洞(墩),我们过着简直和乞丐一样的生活。

这一带的小户人家对我们很好,但他们都很穷。附近的大户人家心肠坏,但是他们有钱有粮,能拿出东西,尽管他们很凶,我们也总是硬着头皮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