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下)
18011900000059

第59章 我离开青海的经过

苏风

1937年3月,西路军总部在石窝山上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剩下的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会后,总部来了两个参谋,向我们传达总部的指示,让我把现有的女同志都集中起来,还叫妇女独立团,由我任团长,我又指定赵明英同志为副团长。

当时,因战斗很紧张,我带着大家边打边走,沿着峭壁悬崖突围出石窝山,转到了另一个山上。但还是没有冲出敌人的包围,到处都是搜山的敌人。我们缺吃少穿,又没子弹,被冻死、饿死、打死的很多,没几天,只剩下几十人了,终因寡不敌众,被敌人俘去。

敌人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是护士,抬伤兵的。

敌人把我们押到甘州,住了一个晚上,又把我们押往青海。

到西宁后,敌人把我和一个姓王的小姑娘留下,其余的都关押到羊毛厂劳动。这时,敌人已把原西路军新剧团的一部分被俘人员集中到一块,也成立了一个“新剧团”,主要是给马步芳唱歌跳舞。我去了后,敌人把新剧团的人叫来,指着我问她们,这个共产婆是不是新剧团的?她们回答是新剧团的。就这样,我到了新剧团。大家在苦难中相见,都十分亲切,她们告诉我:“平时不要出门,不要多说话,敌人要问,你说是四川人。”所以,我就经常躺在炕上装病,不敢出来。

有一天,黄光秀对我说,张琴秋同志在羊毛厂劳动。当时张琴秋已化名苟秀英。马步芳已登报搜查曾留学俄国的张琴秋。为了保护张琴秋同志,王定国等同志研究,以给新剧团要伙夫的名义,把张琴秋从羊毛厂要出来。此事由黄光秀出面,向主管新剧团的敌一○○师上校参谋处长赵仰天提出:新剧团的人不会做饭,需要一个年纪大一些的人来做饭。赵仰天请示马步芳同意,就把张琴秋要到新剧团掩护起来。这样,我和张琴秋就住在一起了。

还有个杨万才(现名杨林)给赵仰天当勤务兵,不知是什么原因,和赵全贞结了婚,住在一个小房子里,后来又借口张琴秋有病,把张藏到了杨万才的家里。一天,张琴秋给我讲:“我今天碰见了杨绍德(原在妇女先锋团当过排长),她嫁给了青海省国民党党部一个姓卢的副科长,她把我的情况告诉了她男人。卢是浙江人,和我是老乡,他答应想办法把我们送出青海。”我说:“马步芳能让我们出去吗?”张琴秋说:“卢在我面前骂马步芳凶残、愚蠢、荒淫,说青海省的国民党和马步芳有矛盾,还说有一个姓李的南京政府的特派员,是四川人,对我们也是同情的,也答应把我们送出去。”

我自被俘以后,一直想着如何逃出虎口,回到自己的部队去,听到这个消息,也同意一块走。不久,我和张琴秋就藏到中山医院的一个小房子里,白天不敢出门。当时,马步芳中山医院谢院长的女儿要到南京上大学,准备让我们随她一块出去,我便装扮成谢小姐的丫环,坐在她的轿车里,张琴秋被藏到一个卧斗里,让人抬着。我们天不亮从西宁出发,混出了关卡。吴仲廉同志也和我们一块出了青海。她曾是西路军敌工部的干部,在作战时,俘虏了马步芳部一个姓罗的医生,吴教育后把他释放了。后来,吴仲廉被俘,押到西宁,罗医生为了报恩,就把吴要到他家里住下,并设法为她搞到了证件,她是凭证件出关卡的。

我们到兰州后,住在一个比较阔气的人的家里。第二天,李特派员坐飞机去了南京,卢科长、谢小姐和我们一块乘汽车去西安,因下雨很难走,到平凉休息了几个小时。张琴秋、吴仲廉趁休息时到街上去了,碰到了一个红军战士,回来后对我说:“不是你,我们就跟着他走了。”我说:“那你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叫我一下。”她们讲:

“来不及了,我们给那个战士带了一封信,叫他转告中央,我们已离开西宁到西安或南京去,请中央设法营救我们。”我们到西安后,忽然来了几个宪兵,把我们看押起来。

就这样,我们被押上火车,送到了南京反省院,张琴秋单独关押,我和吴仲廉关在一个房子里。这时已是1937年8月初了。

当时,日本的飞机不断轰炸南京,形势已很紧张。一天,看守把我们的牢门打开,叫我们换衣服,到礼堂去听报告。到礼堂之后,看到台上坐着周恩来副主席、叶剑英同志。周副主席给我们讲话,他说,现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我们要求国民党释放政治犯,毛主席叫我们来看你们来了。这时,大家都十分激动,欣喜若狂,高呼“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周副主席讲完话后,又走下台来到我们中间,看一看关押的都是些什么人。他见到张琴秋和我们后,激动地说:“可找到你们了,从西宁找到西安,又从西安找到南京,才找到你们。”周副主席讲,我们在平凉给中央带的信收到了。

散会后,周副主席又查看了我们的监号,留给我们一个条子,说以后有人来接你们出去。

没几天,张文彬同志就把我们从反省院接到了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

第二天,周副主席要回延安,叫我们在南京休息几天,洗换一下衣服,恢复一下身体,离家近的还可以回去看看。我们都急于回延安,三四天后,就到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休息了十多天,办事处就把我们送回了延安。

录自青海省民政厅所编《西路军红军战士在青海资料》。苏风同志原名陶万荣,女,湖北麻城人,生于1916年,1929年参加革命,不久参加红军和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队长,妇女独立营营长,妇女独立团团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国防工办第112工厂副厂长,辽宁省高级法院副院长,大连市卫生局副局长、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市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