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下)
18011900000089

第89章 “新兵营”的干部大队

刘鹤孔

1937年4月,西路军在甘肃河西走廊失利后,左支队经祁连山到达新疆境内的星星峡。这时中共中央派陈云、滕代远等领导同志从莫斯科来迎接我们进疆。部队入新疆后对外称“新兵营”,由苏联帮助,给部队准备了衣服、粮食和武器、弹药。我们部队大约400人,驻在迪化东门外,与盛世才军队不来往,营部(即总队部)以下编成四个大队和一个干部大队,每队约百余人。

“新兵营”营部是原西路军左支队,中央代表陈云、滕代远同志具体领导各大队工作。营部是一个单独的伙食单位,都是领导干部:李先念、程世才、李卓然、曾传六、黄火青、李特、黄超、郭天民、李天焕等同志。秘书是冯铉、段子俊和老太爷(李春田)等,还设有警卫员、参谋、油印员、管理员。

中央指示:“新兵营”要利用我党与盛世才的统战关系,在苏联同志的帮助下,组织全体指战员学习军事科学技术和政治文化,所以,“新兵营”一边学政治、文化,一边学军事技术,主要是学汽车、炮兵、装甲、无线电等技术。军事顾问是苏联人,叫安德烈,技术人员也是苏联人。

干部大队是1937年5月成立的,有连、营、团、师级干部共60余人,苏井观、宋侃夫、王子纲,刘寅等同志也在干部大队学习。队长是潘同,政委是刘鹤孔,刘鹤孔兼支部书记。队部设一个文书、一个事务长、一个理发员、四个炊事员。干部大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政治、文化和军事技术。学习文化的同志按不同程度编为五个班,从队领导到战士,文化低的同志都编在班里学习,每个班十余人,由文化程度较高的同志教课,李特、黄超、苏井观等同志都教文化课。

还设立有一个无线电通讯训练班,抽调原来做过机要工作的青年同志和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同志参加学习,由刘寅、王子纲同志负责,教员是由过去从事电台工作的同志担任,其中有徐明德、荆振昌、郑执中、王玉衡等同志。由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干部大队学习未到一年就结束了,有的同志派到苏联学习,有的同志分配到其他大队工作,有的派到新疆省政府工作,还有一些同志分配去航空队学习。解放战争时接收国民党航校的主要领导,大都是从新疆回来的,他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1938年2月,邓发同志找我个别谈话,说中央决定派些同志去苏联学习专门业务技术,具体学什么他没有详细讲。从“新兵营” 挑选了30余人,分两批去莫斯科。第一批去16人,组成了临时党支部,我任支部书记,由苏联同志带领,到莫斯科后,分配在两个学校,学习搞地下情报工作。1939年结业回国,路过新疆,第二天乘飞机到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我被派到上海工作。第二批到苏联学习的同志,学习结束后,有的由苏联派回新疆做情报工作,有的派到甘肃老君庙油田工作,有的派到重庆、香港等地。和我一块回国的董家良同志就被派到重庆工作,后来牺牲在这条战线上。

陈秀玉根据刘鹤孔谈话记录整理,原载《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在新疆》。刘鹤孔同志,江西永新人,生于1914年。1930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在红九军团任科长、团政治处主任,后任西路军政治部组织部科长、红三十军第八十九师二六七团政治委员,入新疆后任“新兵营”干部大队政治委员。后历任第八兵团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华东军政大学政治部组织部长,南京军区空军干部部部长,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机械研究院党委书记。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