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写给上班族的世界史: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18021600000005

第5章 大沙漠

信仰在风中飘扬

故事发生在巴勒斯坦。在那里,有一个小小的民族——犹太。

犹太人有着传奇般的历史。在模糊的久远年代,他们在西亚和埃及辗转流徙。最终一位英雄摩西带领他们离开埃及,来到了现在的巴勒斯坦。在这些流浪者眼里,那里是流着奶与蜜的乐土,是神赐予他们的福地。

然后是战争。

残酷的战争持续了几百年。犹太人用刀剑和鲜血建立了大卫王朝。黄金时代就此开始。在大卫之子所罗门统治下,王朝达到了极盛。国王建立了宏伟的圣殿、华丽的王宫,还组建了两支舰队。据说他的后宫中有七百名妃妾,其中包括埃及公主。

《圣经》里曾经详细描述了那个时代,用种种故事烘托所罗门的伟大与智慧。但事实上,犹太人从没建立过真正的强国。所罗门统治的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王国。它面积狭小,土地贫瘠,在世界上无足轻重。而所罗门的奢华,其实是因为分享了腓尼基人的商业财富。为了修建王宫与神庙,所罗门甚至卖掉了二十座城池。他是一个残酷、自私、短视的君王,这才是神话后面的真相。然而,在后人的记忆中,那依旧是不可思议的美好时代。

因为后面的时代实在过于残酷。

黄金时代转瞬即逝。大卫王朝维持了不过几十年就宣告分裂,巴勒斯坦出现了两个国家——北部的以色列王国和南部的犹太王国。此后的历史,充满了暴力、屈辱和死亡。入侵者一次又一次洗劫这片土地。

先是亚述人。他们像暴风雨一样扫荡了北部的以色列,以色列灭亡了。亚述人是一群残暴的征服者,他们习惯将俘虏活活剥皮,然后钉在木桩上。血肉模糊的尸体堆积如山。犹太人恐惧地将亚述首都尼尼微称为“血腥的狮穴”。

南部的犹太则葬送于巴比伦王国之手。犹太王被俘虏,他的几个儿子在他面前被杀死,他自己的眼睛也被剜出。双目失明的国王被人用铜链拴着,像狗一样在巴比伦示众。耶路撒冷被洗劫一空,全城居民被掳到巴比伦。在那里,他们度过了六十年的囚徒生涯。在那段最黑暗的日子里,犹太人写下了沉痛的诗句来怀念故土。哀婉的旋律在琴弦间流淌,就像他们心头涌动的忧伤: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

我若不记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最喜乐的,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

等他们终于返回故土的时候,灾难也没有终结。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轮番统治他们。脖颈上的铁轭换了一具又一具,不变的是奴隶的身份。

犹太人没有自由,没有独立,也没有尊严。唯一有的就是信仰。——那是他们唯一的财富。

犹太人发展出了坚定的一神教。这种宗教最终通过曲折的方式,影响了西方文明。这个小小的民族为西方人的信仰奠定了基础。它对现代世界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希腊人的智慧和罗马人的武力。

上帝耶和华是他们唯一的主。耶和华许诺赐予他们无穷的荣耀与福乐,犹太的人民将多如天空之星、荒漠之沙。耶和华会陪伴犹太人走过幽暗之地,来到平安欢乐的喜宴。耶和华将给他们涂上圣膏油,斟满福杯,使他们远离恐惧与奴役,直到永远。

经书里记载了伟大的承诺,现实中却充满了无尽的屈辱。

不断的苦难,反而使信仰愈益顽强。灾难像是一座火炉,犹太人的信仰则是一块坚铁。在火炉中,这块铁越来越灼热耀眼。

犹太人守护着一个秘密。先知们曾经预言,“耶和华的日子”将要到来。那时,耶和华将用天火洗涤尘世,罪恶的帝国会化为废墟。一个伟大的救世主——弥赛亚将带领犹太人,走出奴役,君临万民。千万个民族将匍匐在耶路撒冷的脚下,敬拜耶和华。大地将长出丰美的果实,月亮将明亮如太阳。弥赛亚的王朝也将统辖全世界,并永垂不朽。

可五百多年已经过去了,弥赛亚依旧没有到来。

无数人在寻觅,在企盼。他们在家中祈祷,他们在聚会中争辩,他们在荒野里呐喊。有人穿上了白衣,抛弃了家庭,投身于冥想;有人则组织成小集团,拿起武器和罗马人战斗。——只是弥赛亚迟迟没有来到。

这片干渴的土地正经历阵痛。一场大变革将要到来:也许是伟大的胜利,也许是可怕的灾难。事实上,两者将接踵而至。

这是个堕落的时代

在以色列的旷野里,生活着一个瘦削黧黑的人,他叫约翰。

约翰出生在一个祭司家庭。当他还是个孩子时,父母就把狂热的信仰灌输给他。长大成人后,他被送入祭司学校,学习敬奉神明的技巧。

在昏暗的灯光下,教师们不厌其烦地讲解着各种繁文缛节。每次祭献都被精心计算,每次祈祷都被严格规范。讲解里,有一头头被宰杀的牲畜,一张张无酵的面饼,却没有信仰里最重要的东西:热情。

而在约翰的心中,却有火一样的信仰。它不分昼夜地燃烧,烤炙着他的灵魂。他无法忍受那些琐碎的形式。在祭司中规中矩的仪式里,他看到的,只有虚伪和冷漠。

远方的荒野在召唤他。

终于有一天,他逃离了城市,来到了荒野。阿拉伯的荒野像一个巨大的弯月,盘亘在以色列的南方。在那里,一片片长不大的野草半死不活地生长着,毒虫和蝎子躲藏在沙土里做穴。一片死寂,只有干燥的风偶尔刮过荒野,带来远方的气息。

约翰就在这个旷野中,过着野兽一样的生活。

他在岩石洞穴里生活,穿着骆驼毛编织的衣服,吃着野蜜和蝗虫,越来越像一个野人。他衣衫褴褛,形容枯槁,但内心的火焰却越烧越旺。

信仰的火焰吞噬了他。

在荒野里,他不断地向耶和华呐喊、呼吁,就像一个情人那样思慕他。在人类历史上,像约翰这样的狂热隐士并不罕见。他仿佛是中了神毒的人。上帝是他生活里唯一的支柱,唯一的目的。

与此同时,另一种激情也在膨胀:那就是对凡俗世界的恨。

他对这个凡俗世界的仇恨越来越深——一个没有信仰的世界,背离了上帝!君王堕落成罗马人的傀儡;祭司在用天平称量信仰;民众庸庸碌碌,忘记了他们的造物主。这个世界在堕落,在崩塌。上帝会用火来涤荡这个邪恶世界。弥赛亚一定会到来。但他带来的不只是荣耀,还有死亡和惩罚!

在漫长的冥想中,他逐渐产生了一个信念:他是上帝的一个工具——是上帝展示给世界的一团火。

终于有一天,约翰离开了荒野,来到了约旦河畔。

这个高大赤足、瘦骨嶙峋的人,站在滔滔的河边,发出了老虎般的咆哮:

“你们悔改吧,天国就要降临了!末日就要来到了!”

他的呼喊震撼了整个以色列。

正处于迷惘中的犹太人,很难抵制约翰的魔力。他的话既恐怖又震慑人心。

大多数虔敬的民族都有一种模糊的感觉: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先知和圣人,他们应该极端地禁欲,应该说话专断,应该谴责凡俗的一切。

而约翰,符合这一切标准。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约旦河畔,造访约翰。

约翰整个人活像一团点着的火。他的肉体,他的灵魂,都是这团火的燃料。这团火让许多人心醉神迷。他们拜倒在约翰的脚下,痛哭流涕地喊叫着:“悔改吧!”

约翰把他们驱赶到河里,用水给他们施洗礼。洗礼只是一种形式,象征着洗去往日的罪恶,让他们的灵魂恢复纯净。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四面八方的人拥向约旦河。他们中有男人也有女人,有穷人也有富人,甚至还有文人与祭司。约翰站在河边,不时地掬水泼在人们的头上。

人群的簇拥中,他就像一只怒吼的狂狮。

约翰的手指向了西方:“这是个堕落的时代!人民在堕落,国王也在腐化。那里!那里有以色列的王!他爬上了弟媳的床榻。圣经上说:‘谁注视了弟媳的肉体,谁就犯了死罪。’这是耶和华的话!以色列的王是个乱伦者。你们以为上帝会忍耐多久啊?你们以为上帝的火会等待多久啊?我告诉你们,上帝的忍耐已经到极限了,上帝的火就要点燃了!”

人群中开始窃窃私语。

当时以色列被罗马帝国统治,但它仍旧有自己的王。整个以色列被分割为三部分。撒马利亚和犹地亚由罗马直接统治。北部的加利利则由犹太王管辖,事实上,他也不过是罗马人手中的傀儡。

约翰愤怒谴责的国王叫希律·安提帕。他是一个怯懦、淫荡、无能的人。他从罗马城诱拐了弟媳,带回到自己的堡垒中,日复一日地沉溺于肉欲享乐的生活。国王的乱伦在以色列无人不知。犹太是一个刻板的民族,非常重视道德。所有人都鄙视国王的行为,但只有约翰在表达不满。

他向人群呐喊着:“改悔吧!改悔吧!末日已经到了!耶和华的裁决已经做出!太阳将要西沉,新月将要折断,天地将要一片昏暗。你们的欢笑要变成哭泣,你们的歌声要变成悲叹!你们的四肢口鼻,将要在上帝的狂风中坠落!你们看,那是什么?”

约翰的手指向南方。

约旦河滚滚流向南方的死海。那是世界上最残酷的一片湖泊,所有的鱼虾都无法生存,只有微生物和细菌能在那里苟延残喘。铅灰色的混浊大湖,像沙漠一样孤寂。传说中的罪恶之城——所多玛和蛾摩拉被上帝焚毁。最终,它们沉没于死海之底。成千上万的白色骸骨孤独地躺在水中,周围是永远的死寂。

约翰喊叫着:“改悔吧!改悔吧!上帝的火落在了所多玛,上帝的火落在蛾摩拉!上帝的火也将落在你们的头上。改悔吧,否则那里就是你们的归宿!黑色的水,死亡的海!死!永远!”

人群中一阵战栗。

约旦河畔,约翰在吼叫:“圣经上写着:‘有人在旷野里呼喊,要预备好主的道路。’我就是那个呼喊的人!我就是那个为主铺平道路的人!比我更有威力的人就要来了。我用水给你们施洗,他却要用火来给你们施洗!”

约翰在吼叫:“火焰!火焰!更多的火焰!”

约翰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成千的信徒。无数人来到他那里,寻求解救的道路。他们牵着驴子和羊,带着孩子,络绎不绝地来到约旦河边。他们围坐在那里,祈祷、哭泣。他们像在看恐怖片一样,既害怕那些话,又为之心醉神迷。

但约翰在平静的时候,也能说出温和的话语。

有人问他:“主啊,我应该怎样处世呢?”约翰回答说:“如果你有两件衣服,就分一件给没有衣服的人。如果你有多余的食物,就分给没有食物的人。你就这样处世。”

有税吏问他:“主啊,我又该做什么呢?”约翰回答说:“不要收超过数额的税。”

有士兵问他:“主啊,那我呢?”约翰回答说:“不要施暴于任何人,不要诬告任何人,对自己的报酬要知足。”

可一旦约翰在人群中发现祭司和文士,就会爆发出可怕的怒火:

“啊,你们这些毒蛇的子孙!你们怎么逃避就要来临的愤怒呢?你们不要对自己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我告诉你们:耶和华可以从石头里面给亚伯拉罕兴起子孙来!现在斧子已经放到了树根上,凡是不结好果子的,都要砍下来,扔进火里!

“比我更伟大的人就要来了!他要用簸箕来扬他的场。麦子要收到谷仓里,那些糠秕,就扔进不灭的火焰里,烧成灰烬!

“你们这些毒蛇的子孙!你们的归宿是永死,是火湖!”

约翰自始至终充满了愤怒。他是一团找不到方向的火焰,只能默默地烤炙着自我。他是一个狂迷、严厉、正直的人。世界史上,这样的人曾有过许许多多,以后也许还会再有。他们对世界充满了愤慨,对正义充满了期待。但他们的话语中,缺少抚慰心灵的力量。

再炽热的火也有燃尽的时候。许多像约翰这样的人,最终都归于沉寂。他们在历史上像风一样地刮过,最后全无踪影。

约翰本来也会如此,但是一个人的造访改变了他的命运。

这个人的到来,使约翰的名字传遍世界,垂诸永远。

爱人如己

一天,在约旦河畔,来了一位年轻人。

他有一张柔和的椭圆形的脸,长长的头发从中间分开,一直垂到肩膀。削直的鼻子下,有一撮分叉的胡须。他虽然四肢匀称,身材高大,但并不英俊。20①可是当你注视他的眼睛的时候,往往会忘记这一点。他的眼神沉静、深邃。那种眼光可以刹那间变得锐利无比,洞穿人的身体,然后迅速收回,重新又变得迷茫。

他的眼睛像一片水汽蒸腾的海洋。在迷离的海雾下面,栖息着一个动荡不安的灵魂。它在爱与恨、光与火之中努力挣扎。但所有的冲突不安,都被封闭在双眸之内。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仍旧是欢乐与平和。

他就是耶稣。

历史上最独一无二的人物。

世界上最赫赫有名的人物。

但在此刻,他只是一个平凡的木匠。

公元前4年,耶稣出生在北方的拿撒勒。那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城,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加利利原野上。耶路撒冷在它的南方,黎巴嫩在它的北方。在两者之间,加利利绚丽盛开。

古代的以色列是个贫瘠、严酷的地方,但加利利却似乎是个例外。它是整个以色列最美丽的地方,橄榄树和无花果树遍布原野,夏季的鲜花四处怒放,还有飞翔的野鸟和徜徉的羊群。

这片温柔的土地孕育出了善良、诚实的人民。

对少年耶稣来说,整个世界就是拿撒勒的村庄、加利利的原野、脚下的泥土、头顶的星辰。在质朴的乡村生活中,耶稣萌发了对上帝质朴的热爱。

耶稣是一个心思细腻、敏感、略带神经质的人。他必定长久地沉思过:上帝是什么?真理是什么?死亡是什么?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这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命题。所有深沉多感的人,难免都会思考这些问题。不同的答案,通向人世间不同的道路。传统提供了一套答案,耶稣熟悉这套答案,但却无法认同。它们冰冷得像火后的灰烬,残酷得像约旦的沙漠。那里缺少一种光和热。而正是那种光和热,才可以点燃人们的灵魂,让人们为了一个真理去忘我地活,去勇敢地死。

他有着和约翰一样的苦恼。

耶稣周围的环境也很糟糕。

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耶稣接替父亲的工作,也成了一个木匠。家里的经济很窘迫,弟弟妹妹们需要供养,耶稣不得不辛勤地工作,但他根本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他无法预知未来的信徒会狂热赞美圣母玛利亚。但实际上,玛利亚并不理解自己的儿子。无论信徒们怎么说,从记载来看,她多半只是一个平凡的乡村妇女。耶稣冥思的时候,玛利亚只会觉得烦恼。至于耶稣的弟弟妹妹,也无法明白耶稣头脑中的风暴。为什么他不成家?为什么他日复一日地沉思?为什么他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22②

亲人们觉得:也许是一头黑色的怪兽,占据了耶稣的脑海。一种病态,如此而已。

家庭开始变得像一个笼牢。责难、规劝,也许还有哭泣,这成了钉在耶稣心里的另一根针。他慢慢疏远了家庭。他的朋友、他的亲人,和他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心河。他被独自留在心河的彼岸。

在孤独中,耶稣的内心发出了约翰一样的吼叫。不过吼叫的不是“火焰”,而是一个更伟大的词——爱!

在孤独与困惑里,耶稣爱上了爱。

只有他心中的上帝在抚慰他,但他不是犹太经书里的上帝。

那个上帝,在埃及杀死过所有的头生子;那个上帝,命令犹太人屠戮一座座城池;那个上帝,用烈火焚烧了所多玛与蛾摩拉的所有生灵。他面如强光,他的愤怒如烈火,他的意志使人无所遁逃。

耶稣寻找到了另一个上帝。这个上帝满怀悲悯与恩慈,容纳了人类的泪湖与血海。他温暖如春天之煦光,轻柔如夏夜之飘风。在心的荒漠里,耶稣独守着自己的上帝,如同眷恋着一眼甘泉。

耶稣渐渐产生了一种感觉:他和这个上帝有特殊的联系。耶稣的父亲很早就死去了,他无数次想象过父亲的样子。慢慢地,这个形象和上帝合为一体。父亲死了,父亲的灵魂还活着。上帝就是他的新父亲。

耶稣对上帝的爱,渐渐不再是人对神的爱,更是儿子对父亲的爱。无数次,耶稣在祈祷中呼喊“我的父”。他呼喊的是谁?是早逝的父亲,也是永在的上帝。

上帝在向他说话,但是他的声音被纷乱的心语淹没。耶稣努力倾听,但听到的只是嘈杂的轰鸣声。

忽然,他听到了约翰施洗的消息。

耶稣对约翰并不陌生。约翰是他的表兄,比他只大四个月。不过他们之前似乎很少联系,直到约翰开始传道。

约翰的声名逐渐显赫。他的话如同洪亮的晨钟,传遍了整个以色列,甚至拿撒勒人也知道了他。

他的怒吼震撼了耶稣。

约翰的话如同一道光,乍然劈开了耶稣周边的黑暗。于这电火石光中,耶稣看到了被火焰围绕的天国,看到了熊熊燃烧的信仰。这些东西并不是约翰带给他的,它们原本就在那里,一直困扰着他,灼烧着他。约翰让他骤然看清了心底的这座天国、这个信仰。

竟然有人和他有相似的思想!还大声地喊出了这个思想,还招徕了无数的信徒。

耶稣怀着好奇,怀着希望,也许还怀着野心,走向了约旦河。

从此,他和家庭决裂了。拿撒勒的木匠从世界上永远地消失了。

灵巧如蛇,驯良如鸽

耶稣远远地看着约翰。

约翰在布道。无数词句像火箭一样射向耶稣。它们带着光焰,在耶稣的脑海里构建了堂皇巍峨的火城。耶稣看着这个瘦削的表兄,有种炫目的感觉。他见到的东西,约翰也见到了;他听到的声音,约翰也听到了。那么,这一切的一切,并不是虚幻的心魔。

耶稣内心的那个大海,不再那么晦暝昏暗了。一缕阳光洒在海面之上,粼粼光影波动,如辉煌之乐章。约翰并没有给他带来新的启示,但带来了信心。

耶稣充满了喜悦,走向了约翰。

约翰热情地接待了表弟耶稣。

耶稣身上有一种东西打动了约翰。约翰对力量非常敏感,他模糊地意识到:这个人身上有比自己更强大的力量。它不那么张扬,但是更广大,更深远。

约翰想起了《旧约》中的记载:当时,耶和华从先知以利亚面前经过,烈风大作,崩山碎石,但他却不在烈风中。风后大地震动,但耶和华也没有显现。地震后开始有火焰燃烧,但耶和华也不在火中。

此时,火后有微小的声音。那就是耶和华。

约翰自己就是烈风,是地震,是火焰。但上帝并不在他的身体里。约翰清楚地记得这句话:火焰过后,有微小的声音,那就是耶和华。

他和耶稣进行了长谈。谈话的内容不是关于亲情,而是关于上帝。

约翰滔滔不绝地说,耶稣则在默默地倾听,他们怀有相同的希望和愤懑。约翰的鼓励,坚定了耶稣的信心。

但是,他感觉到了约翰和他的区别。

为什么有这么强烈的仇恨?为什么要禁食?为什么要蓬头垢面?为什么只看到了恶而没有看到善?为什么信仰带来的不是喜悦而是愤怒?

他和约翰在本质上,也是完全不同的人。约翰是一团单纯的火,而耶稣则是澎湃的海。不过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耶稣原本就像一团黏土。现在,他从约翰那里得到了火与热,从而能变成坚硬的陶与瓷。

耶稣决定第二天接受洗礼。

洗礼前的夜晚,对耶稣必定非常重要。

思索,交谈。更多的思索,更多的交谈。

耶稣身上蕴藏的力量使约翰震惊。他对耶稣寄予的希望越来越大。约翰是一个享誉全国的隐士,他承认耶稣终将远胜于己。这种推崇使耶稣的信心越来越坚定。

那个晚上,耶稣也一定做了祈祷,祈求天上的父为他指明道路。以色列的繁星之下,耶稣独自跪俯在地,喃喃自语。

他是不是在祈求一个奇迹,只属于他一个人的奇迹?

如果在昊天之上,真有一个上帝的话,他在冥冥中一定正在做安排——为了一个人的祈祷,为了明天。

第二天,耶稣和约翰走进了约旦河。

站在浑浊的河水中,两人相向而立。他们在交谈,水和风带走了他们的话语。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只能看到两个人茕茕而立。

一个是火,一个是海。一个是旧宗教的最后一个先知,一个是新宗教的第一个先知。

交谈结束了。耶稣注视着约翰。约翰俯身掬水,正要洒在他的头上。一只飞鸟在远处盘旋。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耶稣忽然听到了一些细碎的声音,就像吹过林梢的微风,也像遥远的低语,更像火焰之后细微的嘈杂。

然后是一些光慢慢在移动。斑斓的色彩在水面上不断地荡漾变幻,越来越繁杂,越来越多,最终成了一个绚烂的光影洪流。

一切似乎都停止了。

河水停止了流动。约翰还在俯身掬水。飞鸟张开双翅,停在半空之中,就像被钉在了那里。

耶稣吃惊地望着四周。一切都停止了,只有光影在搅动,在奔驰。他听到头顶的声响。耶稣抬起头来。

天空洞开了。

金黄的光焰扑面而来,光吞没了约旦河,吞没了以色列的天空,吞没的周围的一切。只有光,四处流溢的光焰。

从光的海洋里,耶稣看到一只鸽子向他缓缓飞来。鸽子停在了他的头顶。这时,从洞开的天宇中、从灼目的光焰中传来一句话:

“你是我的爱子,是我所喜悦的。”

然后,光焰吞没了耶稣。

一阵光的激流之后,耶稣重新睁开了眼睛。一切又都恢复了正常,约旦河还在流淌,河畔的人群还在议论张望。飞鸟已经停在了枝头,约翰也已将水洒在他的头顶。

耶稣重新仰望天际。没有鸽子,没有光焰,只有飘动的流云。

可是他还清清楚楚地记得,曾有一句话从天宇传来。它说:“你是我的爱子,是我所喜悦的。”

不可试探你的上帝

耶稣被惊喜感所充盈,但在惊喜的背后,也有深深的恐惧。

这是什么?是上帝的话吗?那么他是谁?是弥赛亚?或者比弥赛亚更伟大的人?

或者,这一切都只是幻觉?或者干脆是魔鬼的幻影?

如果这真是上帝的话语,那么他就是上帝的爱子。这个期许过于伟大,随之而来的怀疑也就无比巨大。耶稣被自信和怀疑所撕裂,就像在天堂和地狱之间徘徊不定。

耶稣和约翰必定做过多次长谈。这些日子里,耶稣深深受到了约翰的影响。从事后来看,约翰虽然给了耶稣信心,但也给他的心灵注入了一些阴暗的毒素。耶稣本像一个悲悯与爱的海洋,但约翰在这片海洋里撒下了暗礁,那些暗礁上刻写着:火焰与仇恨。

耶稣的本性淹没了这些暗礁,他依旧是滔滔的爱之汪洋。但是当海风咆哮的时候,这些暗礁终究会从海底挣扎出来。那时,海里会喷发出骇人的火焰……

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不甘于凡俗的生活。他们渴望着不断前行,闯过山山水水,不管经历多少艰辛,也要追寻自己的梦想。如果你把这些人困于平凡的生活,他们就会枯萎、凋谢。

耶稣就是这样的人。为了赡养自己的家庭,他一直被困在牢笼里。他曾像野兽一样在笼子里转圈,咀嚼自己的梦想。如今,兄弟姐妹长大了,他终于可以脱离自己的家庭,放手前行。

而这个决定,正是在约旦河畔做出的。约翰坚定了他传道的信念,在这个意义上,约翰是他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导师。

但在他离开约旦河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办。他要解开折磨自己心灵的那个谜团——那只鸽子,还有那句裹在光焰里的话。

这次,他决定走进沙漠。那里没有别人,只有他和上帝——也许还有魔鬼。

他孤单地走进荒漠,在那里独处了四十天。

没有人声,没有水鸣,只有夹带着沙土的风暴,只有窥伺猎物的毒蝎。耶稣在沙漠中,日复一日地祈祷、沉思。

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耀着一个孤单的身影。在这个单薄的身体里,狂飙的激情正在飞扬、冲荡。周围无比安静,只是偶尔有蜥蜴爬过发出簌簌的声响。但是在耶稣的脑海里,却有无数个宇宙在轰鸣。先知们拿着火焰做成的宝剑向他呐喊;六翼天使们在他头顶拍打着洁白的翅膀;金面的预言者吹响了号角;无数的人哀号死去,留下如山的白骨;无数的白骨又披上了皮肉,站起在末日的荒野上。

他看到了时间的河流汹涌澎湃,卷走了无数的生灵。只有上帝的意志,在时间之河上漂流。

耶稣喃喃祈祷……

长期的禁食和思考,让耶稣的身体变得衰弱,他慢慢产生了幻觉。

鸽子又开始慢慢地飞翔,洞裂的天空又再次传来神的话语。温暖的泉源注入了耶稣的心灵:那确切无疑是上帝的话!你是我的爱子,是我所喜悦的。

然后鸽子慢慢消逝了,天宇也闭合了。

天色慢慢地变暗,也许是夜晚就要来了。这时,耶稣听到沙漠深处有一阵低沉的脚步,又像是蛇在扭动。一道光焰慢慢地成长,慢慢地涌动,越来越大,越来越近……

等光焰滚动到耶稣面前的时候,已经是一个高大的人形。那是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浑身散发出洁白的光辉,面容秀美到了毫无瑕疵。他披着红色的长袍,臂上生出宽阔的双翼,两眼闪动着智慧的光芒。

耶稣低声问他:“是你吗?魔鬼!”

那个人向耶稣微笑,露出洁白的尖牙。他问耶稣:“你饿了吗?”耶稣非常饥饿,他点了点头。

魔鬼扇动了一下翅膀,一堆石头出现在耶稣面前。然后,说道:“你是上帝的爱子。他不是亲口对你说了吗?你可以命令这些石头变成食物。”

耶稣抚摸着石头,没有说话。魔鬼滔滔不绝地说:“这不是简单的戏法。你想用爱来为世界疗伤?可是没有那么简单。你要给犹太人吃的,他们才会跟从你。你要给万国的人吃的,他们也才会跟从你。世界上充满了饥饿,他们需要的是食物。那你就给他们食物,为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才会相信爱。”

耶稣手里抓着石头,闭上了眼睛。他听到自己的声音在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而是靠上帝口中说出的一切话。”

一股狂风,光辉马上消散了,一切又恢复了寂静。耶稣一个人留在寂静中,想着魔鬼的话。

石头还在他的手中。

第二天,耶稣又见到了这个光辉的魔鬼。

这次,魔鬼牵住他的手,说:“拿撒勒人,我带你去上帝的圣殿。”他拍打着翅膀,带着耶稣飞到了耶路撒冷的圣殿之上,整个城市栖息在他们脚下。

魔鬼说:“你不给他们食物,他们饿着肚子也会信奉你——只要你给他们显示奇迹。没有人会相信你的道理,但所有人都会相信你的奇迹。你不是上帝的爱子吗?你从这个圣殿上跳下去给他们看,你会安然无恙,而他们也都会信奉你。跳吧!为了你的信仰。”

耶稣长久地看着脚下的耶路撒冷,他终于转过身,说:“不可试探你的上帝。”

光辉又消失了,耶稣脚下的圣殿忽然又变成了荒凉的沙漠。

第三天,魔鬼又来到耶稣身边。这次,他没有以前那么璀璨夺目,洁白的光焰中似乎渗入了血腥的红色。

魔鬼舞动着巨大的翅膀,带着耶稣到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巅。地球上的万国匍匐在他们脚下,魔鬼指给他看那些繁华的国度,说:“你不给他们食物,不给他们奇迹。那你只剩下一个选择,那就是权力。去崇拜权力吧!去追求权力吧!向我下拜吧,向权力下拜吧!推翻罗马,我把地球上的万国都赠与你。”

耶稣注视着山下的万国,闭上眼睛,大喊了一声:“只当敬拜你的主!”

光焰消失,山峦颓萎。世上的万国慢慢变成了一粒粒沙,铺展在荒野上。那个展开绿色双翼的魔鬼不见了,在耶稣面前的是一条带着火焰的飞龙。它身上有灼热撩人的烟火飞腾。它的双眼中似乎滴出夜一样的黑色。飞龙发出嘶哑的吼叫:“这只是开始!”然后,它消失在缥缈的雾气之中。

耶稣依旧独自一人,坐在沙漠中。他汗水淋淋。他知道,魔鬼再也不会来了。现在,只有上帝和他在一起。

耶稣重又祈祷起来。

待够了四十天,耶稣就离开了沙漠,带着从未有过的喜乐与平静。

当他刚走到沙漠边缘,就听到了一个消息:约翰被捕了!

约翰喋喋不休地咒骂犹太王宫廷里的乱伦行径,犹太王的前任弟媳、现任夫人被他描绘成一个淫妇。王后被深深地激怒了。犹太王派人捉拿了约翰,把他囚禁在堡垒的地牢里。

耶稣站在约旦河边,面前是一片萧瑟。河边拥挤的人群不见了,原野上哭泣的悔罪者也不见了。大家都四散回家,他们会继续生活、做爱、聚会。生活一如往常,只是希律·安提帕的地牢里多了一个囚徒。

耶稣感到了一丝伤感,为现在的约翰,也为未来的自己。

他向北走去——那里是加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