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4月2日,希特勒同戈林、雷德尔和福肯霍斯特就“威塞演习”计划的实施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
这次会议,勃劳希契元帅又被排除在外,希特勒继续无视他的陆军总司令的存在。他却给足了戈林的面子——在戈林喋喋不休的提议下,希特勒把原计划稍作修改,让空军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并同意了使用戈林的空降部队占领机场的计划。
用于“威塞演习”的有6个师:德军第163步兵师、德军第69步兵师、德军第169步兵师、德军第181步兵师、德军第214步兵师、德军第3山地师,这些部队都归福肯霍斯特将军指挥。希特勒特别强调战役发起的突然性,他指出:“尽管敌人握有制海权,但如能充分发挥突然性,我军是可以进入挪威的。认清这次战役的重要性,海军实力虽损失大半亦不应吝惜。”为了做到突然袭击,希特勒要求:隐蔽展开兵力,采取伪装措施,除战役总指挥福肯霍斯特将军外,各级指挥员尽可能晚一些了解自己的任务,以防泄密。会议结束时,希特勒发布了一道正式指令:“威塞演习”在4月9日正式启动。
英国这边的入侵挪威行动,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2月5日,英、法两国在巴黎召开最高战争会议,通过两国合组“志愿军”援救芬兰的计划。英国首相张伯伦接受了丘吉尔的建议,特别强调在挪威登陆的重要性。该意见旋即被采纳,并决定这支部队在3月中旬出发。
3月中旬?也就是说,同盟国方面的行动,比希特勒计划在4月9日的登陆整整早了半个月,如果该计划得以实现,希特勒也只能放弃“威塞演习”。因为,到那时,挪威早就被英国远征军占领了,挪威的港口肯定也被控制在英国海军的手里,就算德国拥有空军优势,对于整个战略而言,也于事无补。
这一次,上帝站在了希特勒这边。当那些整装待发的英国远征军都已经登上舰船,准备出发的时候,3月13日,芬兰向苏联政府提出休战。经过4个月苦战,芬兰在苏军的重兵压迫之下,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决定割地求和。
在这里,我不得不为这个北欧小国说句公道话,这个人口不足400万的小国,让斯大林以为半个月就能结束的战争,整整打了4个月之久。芬兰的军队当时只有18万人,其中常备兵力只有3万人,再加上后备(役)军人10万,以及妇女辅助队等才凑出大约这个数字,这样弱小的部队是无法同苏联红军硬拼的。于是他们就展开正规军的游击战术,这些芬兰士兵身披白色伪装服,并利用雪橇在雪地中滑行的速度优势,到处袭击苏联军队。当年冬天又异常寒冷——-40℃,而且,由于斯大林的种族偏见,苏联军队主要是由南方的部队组成——他不信任当时在苏芬边界的部队,怕他们可能和芬兰人有亲戚关系或共同的文化历史。
但南方的部队又不适应芬兰冬季的寒冷气候,特别是由于天气寒冷,以及遍地陷阱、路障,导致后勤供应不足。而那些芬兰游击队员最喜欢攻击的目标恰巧就是野战食堂,以及物资运送车队。他们滑着雪橇,悄无声息地穿过苏军的防线,绕到苏军的后方去实施袭击。并且,打完就跑,绝不含糊。芬兰这个地方跟我国的东北大兴安岭很像,而且比大兴安岭地区还要冷,森林还要多,这些滑着雪橇往森林里跑的游击队员的营地也在森林之中。面对这样的敌人,苏军的机械化部队几乎成了废铁,全部停在公路上无所事事,步兵更是不敢贸然进入森林去寻找游击队。一个苏军师长被斯大林亲自下令枪毙的罪名就是:损失55个野战食堂!单单一个师,就损失了55个野战食堂,芬兰游击队的活跃程度可想而知。
芬兰士兵还有更狠毒的战术,那就是炸湖,当苏联士兵穿越过结冻的湖面时,芬兰游击队就用迫击炮攻击湖面,造成湖面冰面破裂,这种情况,苏联士兵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经常是整一个连、一个营的官兵全体落水,被活活冻死。芬兰军队还组织狙击小分队,到处袭击苏军巡逻队,这些狙击手成员都是以猎户为主,常年的打猎生涯练得了百步穿杨的本事。后来,苏军也组织了狙击手来对付这些芬兰猎人,但往往有去无回。(事实证明,再牛的军事训练,也比不过从小练到大的手艺。)
芬兰军队的顽强抵抗,让那些傲慢无知的苏联决策层意识到,他们的敌人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清醒过来的苏联高层,决定调换战术,集中空中优势,以及火炮优势,进行正面攻坚战,不去理会芬兰游击队的骚扰。这种正面攻击战,消耗极大,到了2月底,本来就不充裕的芬兰军事物资,几乎消耗殆尽,人员伤亡也异常惨重。而芬兰政府一直所期盼的,那些口号吼得很响亮的国际社会援助,由于同盟国拖拖拉拉的态度,援军3月底才能到达。此时,在芬兰军中作战的外国志愿军仅3 000多人,他们是没有得到政府支持而提前到达的。
2月中旬,苏联红军在付出重大伤亡后,终于突破了芬兰军队的防线。芬兰人称之为“曼纳海姆防线”,是以修建此防线的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名字长得让人头晕)男爵命名的。他是芬兰独立运动的民族英雄,就连希特勒也很尊重此人,他们将在1942年有一次有趣的谈话。
曼纳海姆男爵此时就任芬兰国防委员会主席,当他了解西方国家,明为援助芬兰,实为控制北欧诸国,阻断德国铁矿石供应后,他知道一切都结束了——单凭芬兰以及阳奉阴违的西方国家迟到的援助,想要战胜苏联,那是幻想。
1940年2月29日,芬兰政府同意谈判,并开始与苏联政府进行接触。到了3月13日,芬兰政府正式投降,并割让了10%的国土划给苏联。经过了4个月的鏖战,苏联方面4.8万人阵亡,失踪人员却高达27万人。芬兰方面2.2万人阵亡。战后那些芬兰老兵经常夸口说:“一名芬兰士兵倒下去,要换取10名苏联士兵的生命。”
是的,芬兰虽败犹荣!
由于苏联军队在这场战争中的糟糕表现,影响了希特勒派去芬兰的军事考察团,他们对元首的详细报告,毫无疑问,在德国元首对苏联的作战思想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芬兰战役爆发前,列宁格勒离芬兰边境只有32公里,而芬兰割让给苏联的土地,形成了列宁格勒的缓冲带,使得苏联在列宁格勒周围建立起了稳固的纵深防御,这也是德军在苏联战役爆发后,一直没有攻克列宁格勒的原因之一。
而且,最让同盟国感到尴尬的是,由于芬兰突然投降,同盟国丧失了行动理由,“绅士般”的英国政府只得急忙召回这些已经出发的部队,另找理由在挪威登陆。这个日期定在4月8日。由于德国港口离挪威本土较近的缘故,英国军队实际上已经比德国军队晚了一天,也就是这一天之差,改变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