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3秒钟读懂孩子的心——深刻解读0-3岁宝宝的日常心理
18032300000034

第34章 孩子爱“串门”的行为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挺孤单的,况且小朋友们都愿意在一起玩,因此,许多家长都反映自己的孩子特别爱串门,尤其是家长自己去别人家有事的时候,孩子特别爱跟着。

家长一

昨天下班后我像以往一样陪乐乐在小区玩,换外婆回家做饭。现在天黑得早了,再加上蚊子又多,所以大家都回家得早一些,每天乐乐都不愿意回家。昨天晚上七点了,又只剩下我们娘俩了,我也正打算回家呢,茜茜的爸妈和表姐下班回来了,他们每天差不多都是这个点儿回来。茜茜妈妈和姐姐随口一说,“乐乐去我家玩吧”,这小家伙可听到了,真的就跟姐姐走了,我怎么叫乐乐都不回头,为了避免他哭,所以就顺着他了,他还非要拉着我,就这样,我们母子俩去茜茜家里串门去了。

家长二

儿子今年3岁了,聪明活泼,但是近来儿子有一个令我头疼的问题,就是他特别爱跟着我到邻居家里串门,即便我不想去,他也会死活拽着我的手让我去。宝宝到了邻居家,每次都玩得特别开心,而且兴致勃勃,没完没了,叫都叫不回来,简直就是“乐不思蜀”。我总觉得这样很不好,而且也给邻居带来了不少麻烦。可是如果我不带他去,他就会大哭大闹,真不知道该怎么对付这个小家伙。

家长三

我家宝贝2岁了,不怕见生人,有人来我家热情得不得了,邻居对门平时喜欢和他玩,一见对面开门,就上人家家里玩了,虽然说邻居都喜欢他,但总上别人家也不好啊。怎么办?

交往是人的天性,人在交往中成长,通过别人认识自己。成人是这样,孩子也是这样。如今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家中的独苗,父母工作都比较忙,顾不上陪孩子游戏玩耍。即使家长每天都陪在孩子身边,也不能替代小伙伴的作用,满足孩子交往的需求。因此,孩子非常渴望有年龄相仿的小伙伴,这是孩子心理发展的正常需求。特别是居住在楼房里的独生子女,与同龄小伙伴一起游戏、交往的机会就更少了,生活环境的封闭使孩子更加渴望有小伙伴。并且,孩子到了别人家,受到了欢迎,或得到其他小朋友的家长的夸奖,会令孩子感到快乐。

而且,孩子的好奇心都比较强烈。尽管自己家的玩具很多,但是到别人家去玩,别人家的环境布置、家庭成员都使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别人家的玩具、书籍甚至食物,更是对孩子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使他们串门的兴趣更加强烈。

通过对孩子喜欢串门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孩子社会性的发展,交往的需求日益强烈,孩子的童年是需要小伙伴的,能和小伙伴在一起玩得开心,从中找到乐趣,恰恰说明孩子的交往能力很强。

孩子爱串门,并不是什么坏毛病,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家长不必把问题看得过于严重,更没有必要为此苦恼,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引导,帮助孩子度过这一时期,孩子爱串门的兴趣就不那么浓了。

1.出门前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提醒

有些时候,家长带孩子去他人家的时候,孩子常常会因为不听话或大哭大闹,让父母尴尬不已。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在出门前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提醒,2岁前的孩子可能不懂事,家长可以采用哄、抱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安慰和引导,2岁后的孩子已经懂事了,家长可以在出门前向孩子道明:要去的地方、要见的人、要说的话、要注意哪些礼仪,以及你对他的要求等,孩子在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会配合你的。父母不要“戴上有色眼镜”看孩子,“他讲话不算数的。”“他一会儿会忘记的。”即使孩子有忘记的举动,父母可悄悄提醒,但要维护孩子的“公众形象”。

2.关心孩子与陌生人的交往

孩子随着父母出去串门时,被访的对象一定是父亲或母亲认识的。如果对方有孩子,你要求孩子主动和被访对象的孩子交往,这对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特别是两个孩子年龄差距比较大的情况下,他们会无话可说。父母要为他们找到话题后再离开。也有的孩子,年龄相差不多,但性格有差异,交往起来也会有难度,父母应陪在旁边,帮助他们寻找交往的“媒介物”,如两个人都爱玩的小汽车、布娃娃等,等他们能交往了再离开。父母最好在带孩子串门前,给孩子带一个玩具,以帮助孩子与小朋友交往。

3.孩子串门不爱回家时家长要耐心劝导

大人串门,一般是有目的的,达到目的后就回家,而孩子并不理解大人的想法,他只知道在这个新环境里玩得很有意思。在他在别人家中玩兴正浓时,大人叫他回家,他自然是不会答应的。若强制把他拉回家,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这种情况下,大人要耐心地向孩子说明道理,孩子理解了大人的要求后,一般会顺从大人的意愿。或者,快到回家时你先提醒孩子,让他在思想上有个准备,到回家时他就会比较听话。在每次串门之前,最好告诉孩子怎样到人家做客,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什么事情,要注意礼貌。

4.正确引导和鼓励孩子和其他的小伙伴交往

根据孩子成长的心理特点,家长要正确地引导和鼓励孩子与小伙伴交往,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对爱到别人家串门的孩子,可以让他邀请小伙伴们到家里来玩,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孩子们共同参与游戏,满足孩子交往的需求。孩子们在游戏的同时,学习到了分享、谦让、礼貌以及各种美德,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都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5.把自己家布置得对孩子充满吸引力

家长也要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常要等玩够了再回家,别人家有什么吸引他的地方,然后根据孩子反映的问题和要求,在家里布置一个符合孩子特点的环境,从而使孩子眷恋这个环境,感到在家里很有乐趣。当然,并不一定要为孩子购买大量的玩具来吸引他,而是要把自己的家营造得更加温馨。父母要多抽出点时间来陪孩子,做做游戏、讲讲故事,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让孩子对自己的家多一些兴趣、多一些留恋,孩子就不会总想着去别人的家里串门了。

练习时间

游戏名称:过家家。

训练目的:让宝宝在实践中获得交往能力。

操作过程:

1.妈妈与宝宝一起玩过家家。宝宝的角色分配可以为“爸爸”、“妈妈”、“弟弟”等,进行的活动可以是“买菜”、“煮饭”、“照顾娃娃”等,也可以模仿医生看病、售货员卖东西等日常活动。

2.对于游戏角色的分配,宝宝可以自由选择,妈妈则要身兼数职,把握整个游戏的方向,适时引导宝宝对日常生活角色的认识和理解。

3.也可以邀请邻居家的妈妈和宝宝一起玩过家家游戏。

妈妈在和宝宝玩过家家时,宝宝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让宝宝初步体验到人际交往。当更多的宝宝与父母们同时在一起玩过家家时,宝宝会体验到竞争、赞同对方、赢得胜利等感受。宝宝选择加入一方就是在肯定对方的友谊,这也是共同分享友谊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