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40才开始
18034500000034

第34章 友谊(1)

生命当中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赞美与庆祝了。只要睁大双眼,我们就能发现有许多值得我们赞美与庆祝的事情。我们可以赞美我们的妻子与丈夫、所享用的美味佳肴、所居住的高楼大厦、所穿的保暖挡风的大衣、像暖流一样下肚的热辣辣的白酒。当然,我们还可以因为公司分给我们的红利而庆祝,因为安全有保障的工作而感到心满意足,因为薪水得到提升而庆贺,因为退休之后生活有保障而快乐。不过,最值得我们庆贺的,却是我们还活着。

让朋友分享快乐

英国文学家、诗人和小说家罗伯特.刘易斯.斯蒂文森说:“在众多的责任当中,我们最大的责任就是快乐。”他的这句话看似简单,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不用仔细考虑,我们就能从熟知的人们当中,说出许多怨天尤人的人来。他们诅咒自己的工作、妻子、丈夫、孩子、天气以及政治家和站在他们与独裁者之间的政府;他们借酒浇愁,试图把自己灌醉,希望借此麻痹自己,忘掉生活当中的不快。不过,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许多值得庆祝的事情。

然而,如果没有朋友的参与,幸福与快乐的庆祝活动就显得不可思议,难以令人想像。我们可以想像,幸运而没有朋友祝贺的人尴尬的样子。他们所处的处境值得我们思考,因为我们当中的大多数发现,由于疏忽的缘故,我们拥有的朋友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因此,在到了50岁的时候,我们与朋友之间的友谊可能需要给予比以往更多的关注。我们应当尽可能地与老朋友保持联系;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应当结识新的朋友。尽管这种事情说起来比做起来难,但是,这总比不做要好得多。

在当今这个利益至上的世界里,到处都充斥着汽车、香皂、洗发水、减肥药等商品的广告,这些广告把这些商品的益处吹得天花乱坠。然而,却从来没有一则广告是用来宣传友谊的好处的。不过,有些时候,受过教育的人想到过、并无拘无束地抒发、赞美友谊,因为他们知道朋友可以让一个人幸福,而没有朋友的生活就好像一个没有孩子的婚姻一样没有生气。

朋友是生活中的良药

关于这个主题,希腊与罗马人知道得很多,而且还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并试图了解到更多的东西。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伦理学》当中,对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刻地探究;而古罗马著名政治家、作家西塞罗则在他的论说文《论友谊》当中对友谊进行了精辟地阐述。在《耶稣智慧书》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名关于友谊的经典谚语:朋友是生活中的良药。

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著名诗人尼古拉斯.布雷顿通过诗句,把没有朋友看作是一种可怕的诅咒:

愿我那不共戴天的死敌

一生一世没有朋友,没有钱花。

早在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说,朋友是“一个可以与之交心的人;在他面前,我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康科德和梅里马克河的一周》一文中,美国著名作家梭罗写道,朋友“珍爱对方的希望;他们是对方的梦想。”他还写道,“友谊不是作为一种谅解的关系建立起来的。

……它是一个奇迹,需要用实际行动不断地验证;它是对最完美想像和最珍贵信念的不断追求。”

早在55年以前,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戴维.里斯曼编著了《孤独的人群》一书。这本书的书名使我们想起了400多年以前英国著名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论友谊》一文中的一句话。

“人群不是朋友,”他写道,“人间千万种面孔只不过是画廊里陈列的一幅幅图画而已。”

在当今这个已经进入到20世纪的世界里,虽然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60亿,但是,真正的友谊却变得越来越少了。这是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下,真情已经穷到了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地步,人们哪里还有心情去谈真情、友情呢?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这样的专家和诸多那样的学者,但是,却没有专门研究友情的专家,因为友谊不会给他们钱。在利益面前,人们往往利令智昏。“友情、亲情和爱情能值几个钱?”

与谁谈友谊

那么,谁才能配得上谈友谊呢?谁能够饱含感情清楚地对迷失在孤独的人群当中的人谈友谊呢?谁能够向他解释、说明“朋友是生活中的良药”这句忠告呢?谁能够向他说清楚“人群不是朋友”这个道理呢?

亚里士多德似乎是友谊最优秀的学生。早在两、三个世纪以前,他在雅典发表的关于友谊的言论至今还能够让人们受益无穷。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发现,有三种友谊配得上“友谊”这两个字。这三种友谊当中的每一种都会使我们受益,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快乐与幸福;而且,它们当中的每一种都有不同的程度。第一种是建立在功用的基础之上的,共同做生意的人之间的友谊就属于这一种;第二种是建立在寻求快乐的基础之上的,有趣的或者机智的人之间的友谊属于这一种;第三种友谊是值得崇尚的,建立友谊关系的双方对对方并无所求,他们只是尽自己的努力,成为对方的伙伴,让对方幸福、快乐。通常来说,大多数诗人在谈到友谊的时候只是指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第三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则会把这三者混为一谈,就好像它们都是一样似的。事实上,我们经常错误地把熟人说成是朋友。

最高尚的友谊是“无私”

在生活中,建立在功用或者生意基础之上的友谊是最脆弱的、也是人们最不满的一种。在这种友谊的外衣下,双方都希望利用对方,从对方那里得到点什么:商人想要把商品推销出去,而顾客则想要买得便宜一些。如果双方都不想让步,那么,双方之间的友谊就会结束,因为双方将不再交换这种友谊需要的实惠或利益。

亚里士多德称,机智、诙谐的人之间的友谊则要可靠一些,也会让人感到快乐。只要双方没有改变,只要双方能够让对方高兴,他们之间的友谊就可能会持续下去。

从本质上讲,建立在功用和机智基础之上的友谊是自私的。友谊的双方都希望从对方那里得到一点什么:要么想从对方那里得到有用的东西、要么从对方那里得到快乐,以便满足自己的私欲。这两种友谊都是把自我放在首位,而不是友谊的对方。

不过,最高尚的友谊是有标准的,那就是“无私”。对于这种友谊的双方来说,朋友受益,自己也受益;自己获益,朋友也获益。当然,能够得到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因为双方共同分享世俗的物品,而是因为作为真正的朋友,双方会因为对方的好运而感到高兴。对于具有真正友谊的朋友来说,他们会做一些对方喜欢或者需要做的事情,以表达他们的关爱。不过,他们所做的这些事情,无论是大事情还是小事情,都是友谊的次要部分,都不是友谊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请你一定不要把这些关爱或者事情与许多友谊的象征混为一谈,诸如请吃饭和交换礼物等。

在友谊关系当中,那些仅仅建立在相互利用基础之上的友谊最容易引起双方的争论,因此,也是极不牢靠的友谊。相反,那些不存在有任何“自私”动机的友谊是不会因为争论而结束友谊关系的,因此,也是最为永恒、持久的友谊。在理想的友谊中,没有想要得到满足的私利,因此,也就不可能存在有激烈的争论。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如果真的存在有意见不一致而发生的争论,那么,友谊的一方会为另一方着想,以此对对方实施“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