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
18037100000031

第31章 工业化对中国中长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的影响预测

(一)城市化、工业化对粮食需求的综合影响

根据前文分析,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口粮消费需求的影响与对工业用粮、饲料用粮消费需求的影响具有不同的方向,所以在不考虑人口增长的情况下,由于城乡居民具有不同的食物结构,预测工业化、城市化对粮食消费需求的影响,必须看以上两类不同方向影响的强弱程度。

首先要预测未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程度。今后5-15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也就是到2010年和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会继续逐步提高。2005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43%,过去6年间年均递增1.376%,考虑到要长期维持这么高的城市化率增长率可能有一定难度,假设在2010年前城市化率年均增加1.2%、在2010年-2020年间城市化率年均递增1%,则到2010年和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会分别达到49%和59%。

从前文计算的弹性可知,城市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镇口粮将减少3.81个百分点,农村口粮将减少0.84个百分点,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将分别增加2.33个百分点和1.5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城市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粮食总需求将增加0.167个百分点。如果201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提高6个百分点,2020年提高16个百分点,那么中国的粮食需求将分别增加1.002个百分点和2.672个百分点,也即2010年和2020年的粮食总需求量将分别增加483万吨和1289万吨(以2005年为基期)。

(二)城市化、工业化对粮食生产的综合影响

1.城市化、工业化对水资源影响的预测

未来15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继续保持较大幅度提高,从而意味着每年将有数千万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城市生产生活用水量也将与其同步增长,不仅在总量上会出现快速增长,质量上也有较高要求。根据前述关于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按照中国2000年城镇居民每人生活用水定额219升/日和农村居民每人生活用水定额89升/日计算,城市化水平提高将是2010年和2020年城市用水需要比2004年新增加338亿立方米和572亿立方米。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院课题组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水资源供给和需求量约为5955亿~6635亿立方米,比2004年提高400亿~1100亿立方米,新增的水资源有一半以上用于满足城市生活用水,其次是工业用水,也会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农业用水需求量虽然随着粮食产量目标的提高而增加,但是受到供给能力的制约,农业灌溉可用水量仍将维持在目前的水平。这就意味着在目前农业用水每年短缺300亿立方米的基础上,如果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得不到明显提高,那么城市生活用水的增加就等同于农业灌溉可用水量的减少。如果通过发展节水农业,使水资源利用系数能够按《全国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所预期的目标提高(即“十一五”末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2020年比2005年提高15个百分点),到2010年和2020年农业节水分别达到180亿立方米和538亿立方米。这个节水量可以部分抵消城市化水平提高对水资源的占用。这样,在保持现有灌溉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城市化和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使2010年和2020年农业用水短缺分别减少到158亿立方米和34亿立方米。

从水资源的角度来预测,根据以上预测结果,我们估算未来15年中国城市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有两种不同的组合:一是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变;二是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逐步提高。在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变的假设下,城市化水平提高占用农业灌溉水资源导致2010年和2020年粮食单产减少分别为563斤/公顷和952斤/公顷,而同时城市化导致耕地面积下降分别为113万公顷和425万公顷。根据下面关于粮食产量变化与耕地、单产变化的计算公式:

dY=(dL/L)Y+(dP/P)Y(7——6)

可以计算得到,2010年和2020年城市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分别为13298万吨和21136万吨左右(以2005年为基期)。

在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的假设下,城市化提高占用农业灌溉水资源导致2010年和2020年粮食单产减少分别为263斤/公顷和60斤/公顷,而同时城市化导致耕地面积下降与前面的假设相同。同样方法计算得到,2010年和2020年城市化导致粮食产量减少分别为4804万吨和5106万吨。

可以看出,两种不同假设的估算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我们认为,后一个假设所得到的结果可能更接近未来实际结果。

2.城市化、工业化对耕地和单产的影响预测

从前文的弹性分析来看,城市化和工业化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供给的综合影响是积极的。尽管对耕地面积和单产的影响方向是相反的,但是,增加单产的影响大于耕地面积的减少。以城市化率作为指标计算的结果表明,城市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耕地面积减少0.53个百分点,单产增加2.03个百分点。对粮食供给的综合影响弹性是0.015,表明随着城市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粮食生产将会增加1.5%。如果201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提高6个百分点,2020年提高16个百分点,那么中国的粮食生产将分别增加9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也即2010年和2020年的粮食总产量将分别增加4356万吨和11616万吨(以2005年为基期)。

(三)城市化、工业化对中长期粮食安全的影响预测

从粮食需求的角度来看,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口粮需求将会不断减少,但是不会无限制的一直减少下去,应该在某一个时期保持稳定的态势,目前城镇口粮消费和农业口粮消费都有比较大的减少空间,未来将逐渐减缓;而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则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养殖规模的扩大,将继续保持加快增长,从而导致粮食总需求的持续刚性增长。从粮食供给的角度而言,城市化和工业化将导致耕地减少和对农业用水的挤占,从而制约粮食单产和总产水平的提高,影响粮食供给能力,但从另一方面讲,工业化的技术为粮食产量的增加提供了技术条件和投入要素。

根据计算的结果,从总体来看,由于口粮消费的减少和工业用粮、饲料用粮的增加,2010年和2020年的粮食总需求量将分别增加483万吨和1289万吨;2010年和2020年粮食产量减少分别为4804万吨和5106万吨。从对耕地面积和单产的角度,2010年和2020年的粮食总供给量将分别增加4356万吨和11616万吨,2010年粮食总供给将减少448万吨,供需缺口依然较大。

而2020年,如果仅仅按照弹性分析,粮食供给将增加6510万吨,这样的话,中国的粮食供给则能满足国内需求。但实际上,耕地的产量增加不是无限度的,粮食的总供给也不是一直增加的。如果粮食播种面积能够做到不低于1亿公顷,通过增加投入和技术进步,到2020年单产每年能够增加1%的话(以2005年为基数),那么2020年每亩的亩产将增加45公斤左右,由此粮食供给将增加6750万吨左右,从总需求来看,即使做到供求基本平衡也是相当困难的。

更现实的是,由于中国粮食生产有很多制约因素,今后很可能出现一定的供需缺口,仍将维持粮食净进口的格局,粮食供需缺口可能会进一步拉大,因此,中国的粮食安全形势仍然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