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情倾天下:魅上狂妄夫君
1804900000135

第135章

突然,他停止了弹奏,朝着江边的一堆正在燃烧的火边走去。原来有一个人在那里点火烧开水。蔡邕发现这个人把一块梧桐木是一块难得的上等的好木头。

他猛地一步跑上前去,从火堆里抽出这块刚烧着的梧桐木,三下五除二地把火熄灭了。烧开水的人和周围的行人都不知道蔡邕为什么要抽出这根木头。蔡邕说:“这根木头不要烧了,卖给我吧”?人们不知是怎么一回事。蔡邕说:“这块木头是一根上等的好木料,烧了可惜!你说个价钱卖给我吧!我有用处。”

烧开水的人感到奇怪,他看不出这木头有什么异样,也不认为这是什么好木料,反而认为蔡邕有些呆气,就说:“你既然看中了这块木头,我就送给你吧!”

蔡邕如获至宝,喜出望外。还是付了钱给烧开水的人。蔡邕把这块烧焦了一端的木块带回家中,蔡邕亲自动手,将这块木头精雕细刻一番,做了一张古琴。经过精心的设计,他将烧焦了的一端作古琴的琴尾。做好之后一看,这张琴造型十分雅致,颇有风格,不同一般。蔡邕把这张琴叫“焦尾琴”。弹奏起来,音质很优美,别有神韵。

蔡邕喜出望外,忙忙带着焦尾琴去找这位佳人,经过几个月的打探,总算找到,此时的佳人也是三十出头,红颜不在,但蔡邕依然痴情,这位女子看到焦尾琴,看到蔡邕十多年后依然痴情不改。泪水盈眶,双手接过焦尾琴,弹了一首百年好合。

从此二人终成眷属,白首到老,后来两人去世,此琴便再也没出现过。以往听到只以为是传说,原来真有这个人,这段故事。

轩辕辰上前从后面抱住黛玉,下颚抵在黛玉香肩上,沉声道:“此琴也是我对你情意的见证,终生痴情不悔。”

黛玉轻声道:“我知道,此生亦无悔。”

看完了第二进,黛玉走进第三进,不用多说,这第三进自是黛玉的闺阁了,里面的床竟然是一张象牙床,而且是罕见长寿象王牙床,睡上面会有冬暖夏凉的感觉,摸起来温润如玉。床上挂着明黄色凤帐。屋子正中摆着还有一张白玉小圆桌,想来是喝茶吃水果点心之用,一旁的洗脸架用的竟是一个完好的珊瑚制成,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又有一梳妆台靠窗而放,上边装有许多个小匣子,放着珍宝首饰。妆台上,也放着五六个精巧别致,木料珍贵的梳妆盒,放着胭脂水粉,珠花耳饰。

右边靠墙摆着衣柜,是上好的红木制成的,上面雕着凤凰百花,花纹精细做工精巧,这些倒也罢了,最最不可思议的是衣柜上镶嵌着一面长两米,宽两尺的镜子,站在前面,能清清楚楚照出整个身形面容。这这么大的镜子黛玉何曾见过,听说过?

不由稀奇的站在镜前前看看后看看,真真清晰无比,黛玉不由的新奇不已。

轩辕辰笑着道:“我的玉儿乃是神仙般的人儿,不用照也知道风华绝代。”

黛玉也不理他调侃,只啧啧赞叹,“这是哪位能人想出来,真真好心思。”

轩辕辰一手揽过黛玉,轻笑道:“还有谁比你家夫君还聪明。这是专门为玉儿设计的,玉儿喜欢就好。”

欣赏完了屋子,黛玉也着实困了,轩辕辰忙吩咐紫鹃红颜等服侍黛玉梳洗,橙月秋菊雪雁等也端来膳食,黛玉道:“给妙姐姐和四妹妹送去了吗?王爷将军那你们也看着点,别怠慢了。”

红颜忙道:“都送过去了,王后放心吧。”

黛玉点点头,看着面前的菜肴,皱眉道:“我不饿,不想吃,我要睡一会。醒来再吃。”

轩辕辰拉黛玉坐下,肃声道:“不行,一天没吃东西,再不吃,身体怎么受得了。乖,少吃点,再睡。”

黛玉撇过头,撒娇道:“不要,大鱼大肉的,看着就没胃口。”

轩辕辰忙吩咐红颜去煮些清淡的皮蛋瘦肉粥来。然后盛了半碗黄澄澄的鸡汤,抱黛玉坐在大腿上,哄道:“玉儿乖,不吃大鱼大肉,喝点鸡汤,暖暖肚子,虽三月了,可还是冷得很。”手里的勺子已递到黛玉小嘴边。

黄澄澄的鸡汤没一丝油腻,里面放着金针菇、香菇、葱花,香味四溢,看着很是好看。黛玉张口喝了。

双眼一下子亮起来,眼巴巴的瞅着鸡汤,道:“好香哦,玉儿喜欢喝。”

轩辕辰好笑的看着黛玉可爱的馋相,又一勺送到黛玉嘴边。黛玉有忙忙喝了,还嫌轩辕辰动作慢,嘟囔着要坐下来自己喝。

用过膳,紫鹃等伺候着漱口净手,然后扶着黛玉进内间休息。

整个船队,舳舻相接二百里,浩浩汤汤。从远处看根本分不出哪是河中哪是岸上,只见旌旗蔽野、一眼望不到尽头,非常壮观。怕是皇帝出巡,都未曾有过这样的声势和气派!

日子就这样过了三天,黛玉要么和轩辕辰用膳,轩辕辰招待水溶戚海啸等了,就和妙玉惜春用。闲时,轩辕辰要么带黛玉去顶层看风景,要么在屋子里下棋弹起琴作画写诗,没想轩辕辰也有一手好琴艺,还吹的一手好箫。要么黛玉便和妙玉惜春腻在一起玩闹。

第三日下午,到了齐州,江边齐州知府带着大小官员在江边迎接,轩辕辰抱着黛玉上岸,乘轿前往知府行管。

休息一晚第二天黎明上路,就这样,每到一个地方,都有当地官员来迎接,遇到天黑便休整一晚。

轩辕辰水溶等怕走的太快黛玉吃不消,因而都是缓慢前进,三月二十日,才到了鹰国,一进鹰国国界,和浩瀚一样,每到一个地方都有官员前来迎接,又走了八天,终于来到鹰国京城,城门口,轩辕辉带着大臣前来迎接。

黛玉被安排在鹰国行宫关雎宫,水溶戚海啸分别为怡和殿、南薰殿。三日后举行大婚仪式!

在黛玉来的第二天,王后皇甫雨蝶便派了贴身嬷嬷洛嬷嬷、宫女小娥、小竹亲自来服侍黛玉,洛嬷嬷也大体上讲了鹰国皇室结婚习俗。

轩辕辰忙着准备婚礼,每日早膳中膳晚膳赶来盯着黛玉用饭。平时便又妙玉、惜春洛嬷嬷、小竹紫鹃红颜等一干陪着解闷。黛玉刚来的前两天,有些不服水土,吃不下饭,轩辕辰急的不得了,派仟勒子入住行宫,调养黛玉身子。王后皇甫雨蝶知道后,也忙送来好些珍贵药材,并下令洛嬷嬷、小娥小竹尽心服侍,若有不周,严惩不贷。好在第三日,黛玉便恢复过来。

在这些人尽心的陪伴服侍下,黛玉初到它地的恐慌也消失殆尽,三日就这样很快过去。

四月二日,天刚蒙蒙亮,黛玉便在喜娘、洛嬷嬷紫鹃等的服饰下起来,惜春妙玉也早早过来陪伴黛玉,也是一身喜庆的石榴红新装,打扮的喜庆洋洋,华丽清雅。

喜娘等先服侍黛玉去“圣池”沐浴,还要反复地用以绿豆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护肤剂、西域香水,揉面擦身。

回到寝宫,惜春妙玉亲自为黛玉穿上凤袍霞帔,鹰国王后的喜服以大红为主色,圆领、衣领、衣袖及衣襟边缘,都饰有花边,由蓝、紫、青各种颜色组成的图案花纹。

整件服装在鲜艳的红色缎地上,金线绣九只彩凤,彩凤中间,穿插数朵牡丹。牡丹的颜色处理得净穆而素雅,色彩变化惟妙,具有传统的山水画特点。与此相反,凤的颜色比较浓重,红绿对比度极为强烈。然后喜娘用蜂蜜、玫瑰花瓣等原料制成的洗面奶涂面,用朝廷大臣都难得一见的高级纸膜,轻轻地擦拭;又用羊脂、白色素馨香等原料制成的护肤霜,反复涂抹。黛玉肤质本就光滑新嫩雪白无暇,对这些护肤品很是不喜。洛嬷嬷喜娘等想起王后和鹰王交代,一切不必拘于俗理,一切以黛玉喜好为准。也就简单挑些黛玉喜欢的简简单单上妆,脸上轻轻扑香粉,画眼线,涂眼影,描青眉,抹红唇;在脸蛋子上薄薄涂上一层胭脂。更显得黛玉冰肌玉骨,芙蓉脸面,身形婀娜,人比花娇。

颈上带着俩串珍珠挂珠、一串珊瑚挂珠。乌黑的秀发因要带凤冠,编成辫子在头顶后部将发平分两把,向左右方横梳成两个长平髻,两髻合宽约一尺,俗称“叉子头”。

王后凤冠,用漆竹扎抽帽胎,面料以丝帛制成,前部饰有9条金龙,口衔珠滴,下有8只金凤,后部也有一只金凤,共9龙9凤。后侧下部左右各饰点翠地嵌金龙珠滴在博鬓。冠上共嵌有红宝石100余颗、珍珠5000余颗,还有翡翠、玛瑙数颗。九只风嘴里都吐着长长的珍珠流苏,一举手一抬足,叮当作响,韵致浑成。更加衬得黛玉明珠生辉,高贵不可方物。

一切收拾妥当,橙月端了燕窝粥伺候黛玉、妙玉、惜春吃了,漱口净手后,喜娘又为黛玉补妆。就见宫女跑来报道,鹰王率百官前来迎亲。已进宫门,让喜娘扶黛玉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