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羊皮卷.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书
18071300000035

第35章 幸福根基与成功之路

整本书都在讲如何成功,可真正的成功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问一万个人也许会得到一万种不同的回答:

有些人也许觉得致富最重要,而有些人希望拥有更高的地位。商人希望利润滚滚而来;军人希望得到荣誉;热恋中的恋人也许只想尽快地走入婚姻的殿堂;而对于小孩子,成功也许只意味着能从妈妈那儿要来了一根棒棒糖……

可事实上,即便一万个人给出了一万零一种关于成功的解释,这所有的成功也同样有着共同的指标,那就是我们自我感觉很“幸福”,无论是发财的商人,受勋的将士,与挚爱结合的恋人还是感觉到嘴里甜滋滋的孩子,他们都感觉自己很幸福。也就是说,成功是一种幸福的状态,而具体对幸福的需求却因人而异。

成功意味着什么?成功学家卡尔博士认为:“成功意味着许多美好积极的事物。成功意味着个人的兴隆:享有好的住宅、假期、旅行、新奇的事物、经济保障,以及使你的小孩能享有最优厚的条件。成功意味能获得赞美,拥有领导权,并且在职业与社交圈中赢得别人的尊崇。成功意味着自由:免于各种烦恼、恐惧、挫折与失败的自由。成功意味着自重,能追求生命中更大的快乐和满足,也能为那些赖你维生的人做更多的事情。”的确,成功意味着很多很多东西,并且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理解,上面的描述还可以无限地延长下去。但是究其本质,成功是什么呢?

成功其实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社会承认了个人的价值,并赋予个人相应的酬谢,如金钱、地位、房屋、尊重等。二是自己承认自己的价值,从而充满自信、充实感和幸福感。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成功的后一种含义,认为只有在社会承认我们、他人尊敬我们时,我们才算度过了成功的人生,只有在鲜花和掌声环绕着我们时,才算是到了成功的时刻;而仅仅自己认为自己成功不仅没有意义,而且还有狂妄自大的嫌疑。

实际上,一个人只有在对自己有较高评价并认为自己一定会成功时,他才可能真正成功。这中间的道理也很简单,那就是人不可能给别人他自己没有的东西。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的生命没有价值,又怎么可能给社会创造价值、并最终得到社会的承认呢?

既然幸福感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感觉,我们就可以总结出一条关于幸福的定律,我们要有平和的心态,坚持自我,去追求属于我们自己的梦想,至于其他人,不要太多去管他们怎么说,怎么看。

在印度有一位从小出家,法力深宏的高僧,他为了参悟更高深的佛法决定走出寺庙,亲眼去看一看世间众生的生活。可一路走来,所闻所见无非钩心斗角,莫不是尔虞我诈。仿佛全世界的人都生活在这种喧嚣而浮躁的氛围之中,四处刀光剑影,硝烟弥漫,好像整个印度都在被战争肆虐。高僧对自己所看到的世间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失望和忧虑,可是他一个出家人又实在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也只能继续盲目地走下去。

一天深夜,高僧来到了一座大山的深处,不知去哪里借宿的他突然发现前面的山峰后边放射出了闪闪的金光。

高僧大吃一惊,赶紧爬上山峰,看到山坳里有一排十座小茅屋,而万道瑞彩金光就是从那十座小茅屋中放射出来,照亮了漆黑的夜空。

高僧知道,这种光芒的存在说明这里住着一位大圣人,他赶忙整理衣冠,郑重地前去拜访。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十间茅屋中只住着一位瞎了眼睛的老太太。

老太太热情地接待了高僧,并且告诉他自己这里除了9年前来过一个迷路的外人之外,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再见过客人了。

高僧在感谢了老人家的热情款待之后,仍然很想知道这位老太太怎么可能放射出那种只有菩萨这样的大圣人才有的照彻八方的光芒,于是他向这位老太太提出了问题:“您一个人住,平时都做些什么呢?”

“采豆子,您在这里看不见,山的那边全是野生的豆子。别看我眼睛看不见,但是在这儿住了一辈子,山里的一草一木我都熟悉得很呢。”

采豆子?这最多只能果腹,怎么可能成为一位圣人?高僧更加疑惑,继续追问:“那您除了采豆子还做些别的什么吗?”

“以前就是采豆子,可是9年前迷路的那个人告诉我如果我能念满100万句佛,我就能重见光明。从那以后,我在不采豆子的时候就在这里念佛。而且每念一句佛就存上一颗豆子记数,已经念了9年了。您看到那些茅屋了没有?每一间里边都存着10万颗豆子。如果能再把最后一间填满,我就能看见东西啦!”老人家乐呵呵地笑着回答了高僧的问题。

高僧这才知道这位独处深山的瞎眼老人,为什么是像一位菩萨一样的大圣人,他希望老人的眼睛能早点好,于是向老人表示自己不再打扰她的修行,老人家完全可以当自己不存在,继续念佛就好了。

老太太也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告诉高僧一切都可以自己随意,就又开始了一边捡豆子,一边念佛的修行。可是高僧听老人家念了几句就发现了问题,因为他分明听到从那位老人口中念出来的是“南无阿佛弥陀”。

再仔细听了几句,确认老人的确念错了的高僧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并没有多想就张口询问:“老人家,您念的佛号是谁教给您的?”

“上次那个迷路的年轻人啊。我看不见,也不识字,从来也没出过这座山。所以当时就问过他怎么念佛,他教给我,我就记住了,一直念到现在,有什么问题吗?”

听到老人家的询问,高僧善良地告诉对方,她的佛号念错了,正确的念法应该是“南无阿弥陀佛”。

可谁知听了高僧的话,老人家的脸就好像一下子苍老了10岁,表情也黯淡下来,原本洋溢在脸上的平和笑容也不见了。高僧看到自己让老人家这么伤心,也不好意思再待下去,赶紧告辞。可是当他再次走到山上回头去看那几间茅屋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来时所见到的万道金光已经不见了,只有黑漆漆的夜色。

“坏了,我破坏了她的修行!”高僧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赶忙跑回茅屋,看到老人目光呆滞地坐在地上,面前的豆子洒了一地,嘴里还喃喃地念叨着:“错了……错了……10年都错了……”高僧看到老人的样子更加悔恨,赶紧走过去帮着老人把面前的豆子一粒一粒地捡了起来,一边捡豆子还一边告诉老人家:“对不起,我离开之后才想起来,是我记错了,您的念法是对的!”

听到这句话老人的表情明显变得又有了活力,她马上追问:“真的吗?你没骗我吧?我真的没念错?”

“是的!您没错,是我错了!”

“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回来告诉我,我还以为我这将近10年的工夫都白费了呢。”老人再次恢复了神采,平和的笑容又挂回了她的脸上。

而当高僧再次告辞走上山峰的时候,他发现山坳中的那10间小茅屋也重新散发出了万道金光。

这个故事充分阐释了咱们前边所提到的关于幸福的理解,所以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无论你的梦想是什么,又希望获得哪方面的成功,都应该问问自己内心,这是否是我真正想要的。如果得到了肯定的答复,那么就不要去管其他人的看法,坚持下去,不断地向着那个目标努力,我们一定会获得回报。

总之,通向成功的道路与把握幸福的基石其实需要的只是守护自我。为了成功,为了幸福我们千万不要放弃自我,但我们应该牺牲一部分无意义的坏习惯,因为没有牺牲就不会有进步和成就。我们需要的是清晰的思考和有条理的工作,我们应该将我们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实现我们的梦想上来。坚持正确的思想,增强决断和独立的个性,自我控制与广泛的爱心将使我们升华,而懒惰、肮脏、腐化和混乱的思想会让我们堕落。即便我们获得了与国王一般高高在上的位置,取得了超越我们想象的伟大成就,也不要傲慢,不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要让自私与腐化占据我们的头脑,因为那将让我们再一次退步到可悲的境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