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
18071700000280

第280章 税负调节

“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

——《管子》

这段名言表明着一个治国道理:一个国家,其最好的经济政策应该是顺应人们进行生产、贸易等经济活动,并在必要时进行一定的调节和控制,而不是横加干涉,对百姓强取豪夺。对于今天而言,这段话仍然有着鲜明的启迪意义。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取民有度”、“取民无度”实际上和税收政策的制定密切相关。

一个国家的税收政策正确合理,才能改善投资环境,吸引资金扩大实业,由此才能扩大税基,增加政府的税源,真正做到国富民强。

纵观我国古代那些衰败的王朝,在行将就木之际,几乎都伴随着国家对百姓的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揭竿四起,王朝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

在赋税中,“利民”的思想是非常可贵的。但是,究竟税收、政府和个人之间存在着一个怎样的规律,在何种程度下才能使得税收政策收到最好的效果,于国于民都有益,却是一个深奥的经济学问题。

不过,美国经济学家拉弗提出了一个观点:当税率低于某个水准时,会激发社会的工作热情,从而促进社会供给,政府的税收一同提升;当税率高于某个水准时,会降低工作热情,从而降低社会供给,政府税收也会跟着减少。由此可见,政府为了取得更多的税收收入,最佳方法不是提高税率,恰恰相反,而是减税。

拉弗曲线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欲速则不达”的哲理。

“欲速则不达”,提高税收未必就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拉弗曲线已经证明,只有在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确立一个恰当的税率后,社会才会出现一个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