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
18071700000339

第339章 婚姻需要“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就是男女结亲时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比较相当。这种婚姻观念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到了现代社会,“门当户对”的观念却依然占有一定的地位,仍被人们作为衡量婚姻的标准之一。这究竟是为什么?

(1)“门当户对”有利于婚姻的稳定性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门当户对”的观念之所以历久不衰,是因为其有着深厚的经济底蕴,因为幸福观念、婚姻习俗等也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幸福婚姻当然也不例外。

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来看,“门当户对”有利于做到收支平衡。当婚姻双方的成本与收益达到平衡状态时,两人自然也就产生了平衡的心理,从而也使婚姻得以稳定下来。

(2)“门当户对”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重组

在现实中,往往总是强强联姻(即资源的优化整合),结成共同利益同盟体:如果是富家之间联姻,能够使两家的钱财聚合生出更多的财富;如果是权势之家联姻,那么权权联合则能使权力更加稳固;如果是富家与权势之家联姻,则能形成金钱与权力的优势互补,更加威力无比。

“门当户对”可以说是人们对待婚姻的一种理性行为。“门当户对”不仅仅是指家庭出身,学历、外貌、地位、职业、志趣和爱好等因素也要相当,即人们通常说的“般配”(即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果学历相差太大便难以沟通;如果兴趣不合则无法交流;如果地位差别悬殊则在人格上难以平等;如果职业差距太大便无法共同提高。当然,所有这些要素都隐含着经济因子。

现在人们都讲究恋爱自由,但有些家长仍认为传统的婚姻方式比较好,“门当户对”的婚姻虽然不一定幸福,但是两个人以及两个家庭之间的沟通相对容易,相对更能理解对方,从而避免生活中的不愉快和不必要的麻烦,这样婚姻就能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