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读点趣味心理学
18072000000036

第36章 自我恢复的力量

蚌有两瓣贝壳,当贝壳张开的时候,如果正好有沙粒或者寄生虫等异物进入到壳中,卡在了外套膜与贝壳之间,蚌就没办法把它排出体外了。这些异物会不断刺激外套膜,让蚌感觉又痒又痛。随后,外套膜分泌出了珍珠质,形成珍珠囊。最终,那些异物在蚌的疼痛中变成了美丽的珍珠。

回弹理论

蚌把沙石变成珍珠的过程是一场疼痛的蜕变。心理学上则引用了“回弹”这个概念,指人受到心理创伤之后的自我恢复能力。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美国人。

20世纪50年代,一位心理学家十分关注那些美国街头的流浪儿,她想从这些孩子的不同命运当中找出某种能力和不同。她长期跟踪、观察这些孩子,将这项研究持续了30年。

最后,这位心理学家发现,在她所观察的200多个人当中,有超过60个人拥有了成功的人生。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难道沿街乞讨、毫无希望可言的生活,没有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命运早已被摧毁?那些没有被毁灭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答案是,在逆境中,这些最后成功了的人展现了一种非凡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他们能够自我治疗、自我恢复,因而被叫做“回弹”。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曾说:“那些杀不死我的人,让我变得更强大。”所以他一直在变强大,强大到任何人都不能够杀死他,最后只有靠自己了。但那句话却充分印证了“回弹”理论的核心理念:就算生活抛弃了我们,就算所有的幸运都将我们遗忘,就算觉得一无所有,满目疮痍,我们的自身依旧拥有一种非常可贵的自我恢复能力,能够指引我们重新回到发展的道路上来。

效果因人而异

可是,很多心理学家却认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这种“回弹”的能力。在不幸的现实面前,有的人能够自我恢复,重新面对人生;有的人则被一次性击垮了,再无站起来的可能。

可见,自我恢复其实只是一种行为能力,有的人能做到,有的人则不然。而且,并非所有做到自我恢复的人,都“回弹”得那么完美。很多时候,自我恢复是要付出代价的。

一位中年丧子的女性,在流了无数的眼泪和产生了千百次自杀的念头以后,终于承受住巨大的痛苦,开始慢慢地向前走。但知情的朋友却明白,一切都没有那么简单,不再流泪,是因为她开始嗜酒,通过酒精来麻痹自己的痛苦。她在人前伪装得很坚强,但在人后却常常酩酊大醉,痛苦不堪。这种自我恢复的过程,是以健康和快乐作为代价的。

而Jean经历的则是重创后的重生。Jean的童年是在父母的“战争”中度过的。父母吵吵闹闹10年之久,终于选择了离婚。然而,父母剧烈打斗的场景却永远留在了她的心中。离婚后,父亲一度精神崩溃,住进了医院,根本无暇顾及Jean的成长。而母亲则跟着一个金发碧眼的男人去了远方,杳无音信。

Jean从未获得过安全感,个性要强而乖戾。但在她上大学后,一切似乎发生了变化。大学四年,攻读哲学学士学位是她自我恢复的过程。她开始以哲学的角度来解读自己以及父母的人生,逐渐放下了内心的仇恨,并且开始坦诚地与父亲沟通。

自我修复的力量带给Jean的就是重生。

受害并非天注定

受伤并非万劫不复,关键是要认清自己成为受害者这件事情并非是上天注定的。这样的认识正是自我恢复的力量之一。

历史证明,人类具有一种几乎是无尽的自我恢复力量,不管曾经受到的伤害有多深,都有可能唤醒这种力量,升起希望之帆。

但是,不要将自我恢复变得理想化。因为,一旦将这个过程理想化之后,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那些经历过苦难并且通过自我恢复而将痛苦成功化解的人,会被高高在上地捧起,他恢复的方式和力量将会被夸张地传颂。而那些少有逆境,一帆风顺的人,则会觉得人生不那么波澜壮阔。他们在隐隐期待着一场能伤害到自己的灾难,并跃跃欲试,希望自己在灾难后重生,仿佛凤凰涅,比那些已经“重生”的人活得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