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读点趣味心理学
18072000000005

第5章 为什么有的人乐于助人,有的人总是冷眼旁观

清晨,一位老大爷提着刚买的苹果在路上走,突然,装苹果的袋子破了,苹果滚了一地,他急忙蹲下身子去捡。苹果很多,他捡得很吃力。路人匆匆而过,有的视而不见,有的回头看了几眼,犹豫地放慢了脚步,但是没有人停下来。终于,一个孩子停下了脚步,他蹲下来帮老大爷捡完了地上的苹果。

视而不见的人

匆匆而过的路人是真的没有看见,还是看见了当做没看见?因为不想管,因为不想帮忙,因为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因为总是觉得“关我什么事”,所以他们视而不见,是这样的吗?

人们习惯性地将视而不见、冷眼旁观的人指责为冷漠。心理学家认为冷漠的心理大部分来源于早期的心理发展。当孩子还不能够独立,需要依赖父母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很容易塑造出不同的性格。如果父母经常责骂孩子,从不给予肯定和安慰,这样的孩子容易出现冷漠的心态。当他们长大后,别人的事情几乎与他们无关,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往往不会伸出援助之手。

另外,冷漠的心理还源于自私。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面对任何事情先想到的是“对我有什么好处”,“会不会伤害到我”,“跟我有什么关系”。太多的“我”更容易让人变成以“我”为圆心,手臂为半径的“圈中人”,没有人能够损害他的利益。但同时,他也得不到别人的温暖和关爱。

但是,视而不见或冷眼旁观的人,真的就是冷漠的人吗?

你能伸出援助之手吗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惨案。

一天深夜,在酒吧工作的Kitty下班回家,当她下车后朝自己的公寓走去的时候,忽然遭到了歹徒的袭击。一个男人手持尖刀,向她连刺了数刀,Kitty大声呼救。这时,一个住户从窗户伸出头对歹徒大喊:“放开那个女孩。”

歹徒有些惊慌,向来路逃跑了一段距离,发现没有其他人,他又返回来,再一次用刀刺向Kitty。Kitty继续呼救,但声音明显微弱……

终于,有人报了警。只用了两分钟,警察便赶到了现场。但这时,可怜的Kitty已经死了。让人不解的是,整个袭击过程持续了整整35分钟,周围住户一共有38个人目睹了这场残酷的凶杀案,最终却只有一个人报了警,并且是在歹徒两次恶意袭击之后。

如果早一分钟报警,Kitty或许就有救了。

这件事情曝光后,目睹这一惨案的人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各大媒体纷纷指责他们“冷漠得令人发指”,同时,他们也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好奇。

有人采访了一对目击者夫妇,当时他们甚至搬了把椅子在窗前,坐着看完了整个经过。他们解释说:“我们以为早已经有人报了警。”

当问及其他目击者的时候,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我以为有人报了警”。

不管他们内心是不是真的这么想,但至少他们的回答并不是“我不想多管闲事”之类的话。他们只是以为总有人会比自己更加积极热心地去帮助那个可怜的姑娘。

不是冷漠是什么

假如他们真的不是冷漠,那么为什么没有人报警?

为此,心理学家做了很多情景还原实验,并最终得出了结论:之所以没有人报警,是因为存在一种“责任扩散”现象。这种现象随着旁观者越多而越发明显,人们总会想,“有人会去帮助她的,就不需要我去了吧”。

看来,那些令人发指的冷漠者并不是真的冷血无情,实验中发现那些没有给他人提供帮助的人也并不轻松,他们大多感到焦虑和不适,甚至紧张、难过。但是,为什么即使难过了,也不去主动向他人提供帮助呢?

原因就在于周围人。周围的人越多,人就越会淡化自己内心提供帮助的责任感,同时,连未提供帮助而形成的内疚、羞愧的感觉也随之一起淡化。所以,当周围人越多的时候,人们就越容易坦然地“冷眼旁观”,既不伸手帮助,又不会感到羞愧。

除了责任扩散,对“冷眼旁观”的另一种解释叫做“预测性焦虑”。

心理学家认为,“当别人在场时,我们没有去帮助当事人的部分原因是我们害怕难堪和被嘲笑”。如果我们本来打算帮助别人,可事实上别人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帮助,那将会有多尴尬!所以,在斟酌之后,帮助之前,我们往往就已经开始焦虑了,这种焦虑让我们一直犹豫是否要走上前去,果断地伸出援助之手。

假设有一天,你坐在候车室等车,这个时候,突然从出口处冒出了一阵阵的浓烟。你很担忧,转身看了看周围的人,你发现每个人都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于是,你的担忧减轻了,你或许会自嘲地想,也许那个地方在处理什么燃烧物,或者根本就是空调里冒出来的雾气,总之你的反应一定过于激烈了,幸好没有立刻跳起来大呼小叫,要不然该多丢脸哪!事实上你也许不知道,候车室里的每一个人都可能和你一样焦虑,但是大家都试图把这个心态隐藏起来,因为没有人说话,所以大家一致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只是为了避免难堪。

很不可思议,对吧?但事实确是如此。

这些事实尽管让人感到沮丧,让人觉得正义感和同情心似乎都要消失殆尽了,但却说明了人在危急状态下表现得“冷眼旁观”,不愿提供帮助的真正原因。

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告诉我们,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主动提供帮助。那么,那些乐于助人的人是不是具备了“超能力”,能够跳出“责任扩散”的怪圈呢?

其实我也感同身受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当人们看到别人痛苦的时候,不只是感到难受,大脑中也会有同样的反应,就像是自己也遭受着同样的痛苦,即人们所说的“感同身受”。

学者们将那种能够体察他人感受的神经学现象称为“同感”,同感来源于心理学上的“共情能力”。

共情这个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临床心理学家罗杰斯,起初只是用于医生与患者的沟通上。后来,共情能力扩展到了生活的各方面,几乎涵盖了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积极的感觉能力,分为广义和狭义,人们通常讨论的是狭义的共情,即人与人交流中表现出的对他人设身处地的理解能力。

当我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时,便会有一种动力,促使我们采取行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是,动力往往有差别,即使每个人的共情能力相差无几,但由内心动力表现出来,却又有了很大的不同。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可能周围的人都看到了这个情况,也感受到了这个情况,但有的人能够克服内心的同情而置之不理;有的人却不能,他们走上前去对需要者伸出援手。

这些同情心较强的人,在婴儿时期,对于母亲照料自己的辛苦,就能够感同身受。这种感受更多的是通过母亲的行为来传递的,不管多么劳累,母亲如果愿意给宝贝一个亲吻和微笑,而不是暴躁的责备之时,孩子更容易产生同情心理。而且,那些家庭幸福的孩子,父母愿意与其沟通甚至有事情一起商量的孩子,家中养有宠物的孩子,往往同情心都比较强。他们看起来是那么的善良和容易相处。同情心强的人往往更容易克服“责任扩散”或“预测性焦虑”的控制,而将帮助之手伸出。

这样看来,乐于帮助别人是因为自身的同情心比较浓烈,会促使这个人克服一些大众化的心理障碍,从而依顺自己的同情心,去给需要的人以帮助。但冷眼旁观的人也并非个个冷漠无情,事实证明,当了解到上述旁观者效应以后,人们更多的是愿意克服那些让人难堪的心理障碍,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