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读点趣味心理学
18072000000063

第63章 我们记忆深刻的是小学课本的知识,而非大学课本的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这首诗,因为它一直是几代人学唐诗的启蒙作品。你还记得学这首诗的情景吗?老师将它抄在黑板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教我们念……

记忆简史

时间仿佛回到了很多年前,那些懵懂的少年时光,我们无忧无虑地学着知识,竭尽所能地淘气。那些岁月似乎刻在了我们的脑海中,一辈子都不会消失。

可是,你能够回想起大学时的语文课吗?还记得在大学课本中我们学到的诗词吗?答案是很多人都忘记了。对于大学,我们似乎会记得花前月下,记得那首歌、那封信,却真的很难想起语文课本里的内容了……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帕蒙尼德认为记忆是由冷热或者明暗两种物质构成的混合体,只要这个混合体没有受到干扰,人的记忆就很完整;如果混合体出现了问题,人就会忘掉原本记得的东西。

后来的一个多世纪,很多人都相信记忆平衡说,只是构成平衡的物质在不断变化。古希腊人迪奥泽尼认为记忆是由使体内空气保持均匀分布的东西组成的。当然,他也与帕蒙尼德一样,认为一旦平衡遭到破坏,人的记忆就会出现遗忘。

这里谈到记忆问题,就不得不提到公元前4世纪的思想家柏拉图,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蜡版假说。柏拉图认为人对事物获得印象的过程,就像将硬的物体放在蜡版上印下痕迹一样。

直到公元前4世纪末,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更科学的概念。他认为心脏的某些功能是与血液有关的,而记忆也是在血液流动中进行。人之所以会遗忘,是血液流动减缓的缘故。

直到二战后,关于记忆的研究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人们开始以更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记忆。

记忆分类

今天的学者将记忆定义为“记忆是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来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记忆进行分类,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为什么我们会对小学课本上的某些知识如此的印象深刻?还记得吗,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让我们学习、背诵和默写。原来那时候孩子们讨厌的默写,不过是老师帮助大家增强记忆的手段罢了。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发生的时间是有顺序的。感觉记忆又被叫做瞬间登记,就是外界刺激在头脑中以极快的速度登记了一下,保留了一个瞬间的记忆。感觉记忆的存储时间为0.25秒~2秒。

短时记忆是记忆的第二阶段,保持的时间为5秒~2分钟。日常生活中,我们浏览报刊、查阅电话号码后留下的短暂记忆就是短时记忆。

超过时限,短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就会从记忆中消失。但如果对短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进行充分的、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比如复习,它就能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就过渡到了长时记忆阶段。长时记忆是指永久性的信息存储,一般能够保持很多年甚至终身。

一般情况下,除了大脑对短时记忆的加工和复述有助于将记忆转入长期库存状态,有时候突然的重大刺激也可能让人的记忆永恒。

长时记忆的提取有两种形式,再认和回忆。

再认是指人们对于那些曾经感知过、思考过的东西,当它们再次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能够迅速地在记忆库中提取相关内容,从而把这个东西回想起来。

而回忆则是指人们过去所经历的事物的形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再次出现的过程。

丧失了遗忘能力的人

人们以为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然而事实并非那么绝对。

一位心理医生的诊室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名女患者,她声称自己患了“遗忘能力丧失症”。她无法忘记任何东西,从小到大,只要是在她意识状态下发生的事情,哪怕一些微小的细节,她都记得一清二楚。大家都觉得她记忆力如此之好,应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可是这位女性却感到相当的痛苦,她觉得别人的大脑里总是新的信息进去了,一些久未处理的旧的记忆就自然被遗忘了,这才是正常的过程。可是她却体会不到这种轻松的感觉,她一直记得每天发生的事情,并且从未忘记过。尽管大脑的功能尚有90%未开发,理论上应该有足够的空间让她摆放记忆,可是她依旧感觉很疲惫。

“我觉得我就像一个只有入口没有出口的庞大机器,可是不管再怎么庞大,也是有容量的,如果只进不出,很快就会到临界点,我现在觉得我差不多要到这个点了……”

不管这位女性对于记忆的感受如何,心理学家们还是倾向于相信,人类的大脑能够记忆的东西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只要我们能及时去强化那些短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