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18074700000001

第1章 序言

任何民族,任何时代的文学,都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优秀的文学作品,自有某种难以阻隔的穿透力,跨越疆界,跨越历史,进入一代又一代人的视野;启迪人们的智慧,滋润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性情。

在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里,文学作为一种十分活跃敏感而又内涵丰富的重要文化形态,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扮演着“形象大使”的角色,对促进彼此的了解和认知,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进入21世纪,人们越来越渴望以对话、交流和理解来取代隔阂、对抗和敌视,文学的沟通功能势必将日益彰显,不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中华民族素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但也有过夜郎自大、作茧自缚的不光彩记录。历史的正反经验昭示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对异域优秀文化进行批判性借鉴和吸取,是唯一明智的选择。这对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人文教育受到普遍重视。在商品经济和物质主义的大潮下,高尚精神的培养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在这一方面,外国文学的学习和阅读,将有助于人们拓展精神视阈,丰富情感世界,提高文化品位,领悟多向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欧美文学对人本体始终不渝的探索追问,为我们认识自身,关注人的命运,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

“世界文学”的观念业已深入人心,各民族文学在相互交流和碰撞中发展,已成不可逆转之势。20世纪的历史雄辩地证明,对外来文化的广泛吸取,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新文学的萌动和成长。信息时代的到来,更为文学的传播和互动,开启了便捷的通道。今日中国的文坛,外国文学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影响也在与日俱增。为此,不断深化对外来文化的研究,不断强化“为我所用”的自觉意识,便成了我们文化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文学史,顾名思义,是文学发展的历史。它记录着过往发生的文学现象,潮起潮落,星移斗转;它带领人们徜徉在五光十色的历史长河,品味历代的溢彩华章,探寻个中生成发展的规律。

欧美文学,由于地理、历史、语言、文化、社会、宗教、政治、经济、习俗等诸多因素的特殊关系,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发展轨迹和思想体系,并在世界文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至今约三千年间,欧美文学史,群星璀璨,佳作迭出,令人叹为观止,是一座无以穷尽的宝藏。

古希腊罗马文学,是欧美文学一个辉煌的起点。它一起步就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哲理性思考,以及对人的命运的特别关注而引人瞩目;它创造的多种文学样式均达到了几近成熟的水平,理论体系的创建更显示了古代哲人的高超智慧。凡此种种,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世纪是一段争议最多的历史。人们以“中”为其标志,是把它看做是从古到近现代的过渡。而漫长的中世纪正是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在冲突交融中形成“基督教欧洲”的过程,其无疑是欧洲文化史乃至西方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尽管文学成就略逊风骚,其深远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对它的研究也正越来越走向深入。

文艺复兴被称为“巨人的时代”。它产生了巨人式的作家,也产生了巨人式的艺术形象,形成了一个新的高峰。作为对古代的呼应和发展,人的力量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示,人的本质得到了更深入的开掘。理性,成为了人们挑战神学权威和揭露封建蒙昧的有力武器;人文主义的光芒,照亮了此后文学发展的道路。

17世纪、18世纪的文学,继续着文艺复兴的传统,进一步发挥了理性的威力,为社会大变革推波助澜。启蒙思想家们“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更显示了对旧秩序的强大冲击力,并演绎为其后西方世界的价值理念。

19世纪是给人类带来现代文明和文化的世纪,文学也出现了普遍的高度繁荣。以地域论,文学大国已从西南欧扩展到东欧和北欧,甚至跨洋过海,影响远播美洲大陆;以创作论,贯穿文学史的两大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地,各种体裁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诗歌和长篇小说的成就尤为突出。

20世纪的文坛,色彩斑斓,令人目迷。非理性主义导演下的诸多流派此消彼长,争奇斗妍,汇成现代主义大潮。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相互冲突、相互渗透,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社会主义实践的坎坷历程,使新文学的探索同样有着喜忧参半的不平凡经历。刚过去的20世纪,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使我们的研究尚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文学史不完全等同于可作线性描述的一般历史,也不应是静态的现象罗列。如接受美学的奠基人姚斯所言:“文学的历史性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交叉点上显示出来。”一部文学作品,既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又受到历代的选择和评说,更依赖于当代人的解读阐释,因此,任何一部文学史都必然既是历史的积淀,又融进当代人的主观投影和审美观照,而中国人编撰的外国文学史,也必然会体现中国人的特殊视角。

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将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置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是我们坚持的基本方法。20世纪涌现的多种批评模式,也为我们开拓了广阔的思路。这使我们意识到,文学史的研究永远不会有绝对意义上的终点。

《外国文学简编》分为“欧美部分”和“亚非部分”两卷,是为高校中文系、外文系外国文学课程编写的教材,也适用于文学爱好者自学。本卷为“欧美部分”,共分三编十三章。既然是教材,就需要考虑教学的实际,从总量的衡定到体例的安排,从史的知识面到重要作家、作品的选择评析,从思考题的设置到阅读书目的列举,我们都力图贴近教学的需求。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但也仅仅是基础而已。它为教师与学生提供的只是一个基本的知识框架,真正对学科的把握,尚需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文本。作品是文学史构成的基本单元,没有作品,也就无所谓“文学”,更遑论“史”。但是,近些年来,浮躁之风弥漫学府,青年学子多喜高谈阔论,而淡漠于潜心阅读,致使文学史教学几成无源之水。课程讲完,学生却未读几本名著的怪现象屡见不鲜。以背读教材作为学习的捷径、应付考试的秘方,是违背文学史学习规律的,也违背了教材编写者的初衷。为此,本版增列了“阅读书目100种”。尽管我们知道,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照单全读”,但希望至少可以起到些许促进作用。

对话。阅读就是一种默默的对话,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体验作家的体验。对话本身就是在筛选、在抉择、在吸纳,也是在诠释、在演绎、在丰富。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没有读者的介入,没有他人的参与,文学作品只能是档案馆里的“文献”,就算价值再高,也永远得不到完整意义上的实现。相反,随着一代代各民族受众的读解,历史上的经典会不断释放出新的能量,从而获得愈加充溢的生命力。

问题。任何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对任何学科的把握和深入,都离不开问题的提出和回答。诘问和反诘,应当成为学习研究中的贯穿意识。文学,是一门涵盖面极广的学科,它蕴涵着从人生、社会到哲思、艺术等各层面的问题。有问未必有答,答案未必就是真理,但人们相信,问题的提出就是向真理的靠近。

比较。我们是将欧美文学作为整体来考察的。对总体思潮演进的把握和对代表性作家的选择,都力图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来进行。但“求同”亦需“存异”,对不同民族、不同作家、不同文学现象的评析中就隐含着比较的因素。如果在学习研究中,更自觉地拓展跨民族、跨学科、跨文化的视野,就定将使探索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