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我们都有拖延症
18075900000004

第4章 拖延型人格者的思维特征

第一节 拖延型人格者的思维

决心重新开始,又重新陷入拖延的循环之中,在拖延的沼泽地里挣扎让我们身心俱疲,却越陷越深。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思维?

1.这一次我一定早点开始!

事情开始了,你也和别人一样,希望早早地开始工作,按照正常的工作进度进行下去,妥善地处理时间安排的问题。这样没错!你也希望有条不紊地完成,从决心完成开始,你就满怀乐观的心态,你以为自己能够做到。但是,事情似乎朝着另一方向发展了。

你似乎在等待,而不是主动着手工作,你在等待一个特定的信号,在这个信号之后,事情就能够自动启动,而不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启动它。时间就像是沙漏里的沙子,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已经流失,你突然意识到时间流走的时候,希望和期待也开始变成了丝丝担忧:“我想早点开始,现在似乎又不早了!”

2.好像不得不开始了!

时间在你等待事情自然启动的时候已经慢慢流失了,规划的时间柱已经短了一半,你还没有开始,或者虽然开始了,也不过是在做准备工作。这时候,等待自然启动的愿望已经破灭了,似乎只能自己动手了。你暗下决心:必须开始了!不然可能完不成了。但是,看看时间安排表,距离你的完成期限还远,虽然内心已经感受到了焦虑带来的不安与内疚,但是,一丝希望还是在你的世界里闪闪发光:时间还早,不到最后期限呢。

3.陷入情绪泥潭

这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大约四分之三。你已经不能坦然地看待任务的完成情况了。情绪缠绕着对任务完成的担心漫延到你的内心深处。

(1)自责与内疚

“其实,我应该早点开始,我在之前找了那么多理由不开始工作,现在我才这么着急,寝食难安,如果我能早点开始,说不定我已经完成了大半的工作。也不至于像现在这般压力巨大。”对自己的谴责让内疚充满了内心,而关注的重点也从任务转移到了自己的情绪里。内疚,并没有激发开始的行动,反而引发了懊悔和不安,让你陷入了情绪的泥潭,你随着自己情绪的波动开始想要转移注意力,起码暂时逃避这件事情,可以换来暂时的安心。

(2)焦虑

伴随时间的流逝,你已经不能坦然面对,焦虑充斥了你的内心,这滋味真的不好受。对事情完成进度的担心,对结果的恐惧,对未来的隐忧,和对自己评价的动摇,一切都变得非常混乱,内心的焦虑已经让你无法安心工作了。这样的焦虑不仅让你对这件事情无法尽心,而且你选择逃避到其他事情也已经无济于事。你根本无法放松,即使你选择了认为可以给自己带来愉悦的事情,比如和朋友聊天、看电影、玩游戏,这些可以在日常让你放松的活动,你也无法全身心投入,总有一根紧绷的神经,让你无论如何都深陷焦虑,无法自拔了。你甚至紧张到已经不想面对这件事情了,完成又谈何容易?

为了缓解内心的巨大压力,你愿意选择与此无关的事情去做,虽然你也知道,期限就在眼前了,但是仍然不愿直面内心的恐惧,只好这样。其实,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你也被焦虑折磨着,只不过程度更浅,是你可以忍受的程度。所以,这个时候,你愿意做任何事情,只要不是这件事就行。

4.下次我一定早点开始!

经受了这样一番情绪的波动和内心的纠结,发誓不要再受拖延之苦。甚至畅想自己在下一项任务到达的时候也要按部就班地完成计划,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不要一直拖下去,在最后关头做拼命三郎或者选择放弃的滋味都不好受。

当任务再次到达的时候,又开始等待,等待那个自然启动的特殊时刻,新的事情将带来又一次的拖延挣扎,仿佛是一个循环,无论怎样挣扎,对于制订的计划,坚持起来都如此困难,拖延就像是根深蒂固的大树,让人难以撼动。

看来,我们要想根除拖延这个顽疾,光靠发誓或者规划时间是不够的,还要从根系处入手,才能将这个坏习惯连根拔出,还你轻松的生活。

第二节 你恐惧成功吗

对成功的渴望,要比对成功的恐惧更容易鉴别出来,但是如果你在以下任何一个场景中找到你自己的身影的话,你就可能是一个恐惧成功的人。你会不会在一个进展顺利的工作中放慢脚步?当你得到很多认可和赞誉的时候会不会感到焦虑?当你的经理提出要提拔你的时候,你是不是开始希望自己成为一个隐形人?别人的称赞是否让你感到尴尬,或者让你感到担忧和谨慎?如果你在生活的某一个领域取得了成功,你是否会把另一个领域搞得一团糟?当事情进展一切良好的时候,你是否会认为坏事马上就要上门?如果你在自己的家族中比其他人有更多成功的机会,你是否担心失去与亲戚的良好关系?以上这些只不过是恐惧成功的一部分经验。

且不论成功对这些人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总有些人不能够全心全意地追求成功?当你发现自己在破坏自己所渴望的成功时,这真是一件令人困惑不解的事情。我们认为,许多拖延者在面对成功的时候,内心往往处于冲突之中。他们害怕成功给他们带来的不利的一面,而他们自己对此常常毫不知情。大部分害怕成功的人都想要把事情做好,但是无意识中的焦虑却让他们适得其反。这样的焦虑通常是极为微妙的,并不能直接地被感知到。心理学家苏珊·柯洛妮(Susan?Kolodny)说:“内心的冲突有时候会以一种无法解释的情绪表现出来,以一阵自我怀疑或者负疚感,或者以希望与失望的交替起伏表现出来,就好像依稀的耳语,我们不清楚那些耳语到底是什么,以及究竟是谁在那里跟我们说话。”

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对成功具有摇摆不定的心理,而在于成功所引起的内心冲突是否强烈到足以阻碍我们通往成功的道路,是否阻碍了我们往前迈进的步伐,是否让我们从滋养生命的冒险中退缩,是否会束缚我们,以至于让我们丧失了自发性、好奇心以及面对挑战的勇气。

文化压力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受到自身所处的文化规范、性别角色和经济地位的影响,其中我们成功的机遇也会受其影响,这些影响对有些人有利,对另一些人则不利。对很多拖延者而言,文化上的影响也会给他们带来内心的冲突。举例而言,我们都身处一个忙碌的时代,一方面,有些人会利用拖延来抵抗这种文化压力,他们不想拥有一切;另外一方面,一些想要拥有一切的人,却发现拖延成了他们的障碍。

我命中注定不能获得成功。有些人的自我评价是如此之差,以至于他们认为自己根本与成功无缘。他们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没有准备好或者不受人欢迎,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认为自己会获得成功,所以他们干脆放弃了尝试。

可能我这个人太完美了。有人会担心如果自己不加拖延地全速前进,那么成功会来得太容易,他们将拥有“一切”。但是由于他们的成功得来不费吹灰之力,他们担心自己会成为众人忌妒的目标。

因此,或许你一直在利用拖延来逃避成功,因为你心怀上述恐惧。这些情况具有一个共同的倾向,那就是你相信自己必须在拥有成功和拥有爱之间做出选择。如果你成了一个对他人漠不关心的工作狂,谁愿意成为你的朋友呢?如果你得到了一个不配得到的成功,别人难道不会认为你过于蛮横而避之不及?如果你太过完美,谁愿意接受你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呢?如果你预料到自己的成功会使你在人际关系上遇到麻烦,或者被人孤立,那么你根本就不想冒这个险。

那么,你如何得出成功会将人们从你身边推开这样的结论呢?你认为你的成就或许会搅扰到你家庭原有的状况,或者你假定会出现这种情况。例如,你感觉到当你做出了一些成就,你的兄弟姐妹或许会感到忌妒或者你会被冷落;你的家庭或许会失去原有的平衡;你的父母或许会感到不安。最终,你得出结论:如果你达到的成就没有那么大,那么人人都会皆大欢喜,而你也会被人完全接受。不管这些观念是来自于你的实际经验,还是来自于未经检验的臆想,它们都会在你努力获得成功的道路上,施加重大的限制性影响。

当你在思考拖延与恐惧成功的关系时,你可以尝试退后一步,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状况。提醒自己这一点或许会对你有帮助:某些事情是你所惧怕的,并不意味着它们在当下就是真实的,也不意味着它们永远都是真实的。你一开始就假定成功会使你受到孤立,但是如果你重新检查一下自己的这个假定,你就会很惊奇地发现,不是所有人都会利用你的成功来反对你。有人会为你的成功而高兴,并与你共同庆祝。然而,也有一些人不喜欢你成功,甚至是一些跟你关系十分密切的人。如果是这样,你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否可以不顾他们的埋怨,以及他们跟你的疏离,继续前进?没有他们的支持,你是否依然能够坚强地继续下去?

记住,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当你开始着手解决导致拖延的心理焦虑的时候,你就会向着自己的目标往前迈进。当你前进的时候,你对成功的矛盾心理可能会再次出现。进步就是对我们的自我挫败习惯说“不”。当你前进两步后退一步,或者前进一步后退两步的时候,不要感到惊讶。当你明白,你可以与成功共存,成功并不会给你带来自己所预想的灾祸之时,你在前进的道路上就会更加顺利。

第三节 遭遇拖延:“拖”掉生命的色彩

世界本来是多彩的,但是一直忙忙碌碌的我们似乎失去了对外界的兴趣。美景之中,你也没有看见悠扬的云朵,清澈的湖水。你在湖水里没准看见自己的愁眉苦脸,你在云朵里也许听到了上司的催促并看到他愤怒的表情。你在拖延时间的同时,也让自己的世界变得一团糟。

1.心理折磨

对内心的考验是从开始就有的。从最开始要求自己早点完成任务的焦虑,这样的焦虑让你无法轻松地生活。心中总是有一根紧绷的神经,无论你在做什么,你希望开始的任务却迟迟没有动静,选择逃避和拖延的同时,也选择了面对自己内心的焦虑。

当焦虑变得越来越浓重的时候,心理压力也在急剧增加,虽然你也渴望获得时间的缓刑,甚至乐观地期待奇迹的出现。但是,内心遭受的压力在你假装的忙忙碌碌和真正的内心恐惧中让你饱受折磨。甚至连最喜欢的娱乐活动也无法安心享受。如同到达极限的气球,随时可能爆炸。

当压力达到了一定程度,焦虑和紧张不安或许会转化,转化为沮丧,甚至抑郁。在某一瞬间,所有的事情似乎都失去了意义。对自己的希望化为泡影,本身就是极难让人接受的事情,而你在拖延到最后的时候,就要面对这样的后果。对别人失望容易让人愤怒,对自己失望则会产生对世界的怀疑。而最后关头的绝望往往会动摇你对自己的评价,你对你的世界的评价。

2.行为表现

现代社会是个竞争的社会,人们都通过管理时间来向自己要效益。很多工厂在进门的影壁上都会写着“时间就是生命”。无论在工作或者学习上,我们都被要求高效率。有时候,甚至需要培养一心多用的本领,在规定时间内统筹规划,处理好各种层次的事务。

无论如何,拖延的人在别人眼中也不是一个勤快的人。办事总是拖拖拉拉,甚至还会错过规定的完成期限。这样的行为对于一个如此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来说,是无法容忍的,起码的效率无法保证的时候,一切追求完美的行为都将被看成是你懒惰幼稚的表现。虽然你心中的声音想要证明,自己是在多么努力地工作,力求不差分毫。但行为上的懒惰和拖沓,让你失去了人心。身边的人只会认为你是个办事不认真、拖拖拉拉、不求上进的人。因为大家无法直接深入到你内心深处,去仔细聆听你内心的挣扎,大部分人都将通过行为来判断你。无疑,你会让大家失望,或许还夹带着这样的评价:“这个人可能能力不错,就是太懒,办事拖拉,难成大器!唉!”

3.自我效能感低下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产生的根源在于,我们是通过现在或者先前自己完成某一行为的表现来给自己的能力下定义的,然后再通过现有的能力评定来预测和判断我们对即将完成的事情的成功把握。自我效能基于先前类似任务的个人表现。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个人的期望,而反复的失败经验会不断降低期望。

拖延会造成我们的自我效能感低下。这是不争的事实。没有先前成功经验的积累,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无法完成眼前的任务,于是就在这样被扭曲了的事实面前放大了困难,阻隔了完成任务的信心。自我效能感低下会直接带来挫败的感觉,放大的困难和挫折会让你变得举步维艰。

自我效能感直接会影响人在完成任务时对自己的期望,也会影响整个人在工作中的思维过程,也会激发人的应激情绪。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对自己的期望比较高,思维敏捷,能够根据事情变化迅速做出判断。面对压力和困难的时候也能够坦然自若,不让焦虑不安的情绪影响自己对事情的判断。

我们看待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基于自己的观察和评估,当你发现自己的世界似乎比别人的更扭曲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抱怨,想要寻找到这个世界辜负你的理由。或许,是你站错了位置。当你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的时候,你的世界自然就会还原。

拖延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折磨,或许不是因为事情太难做、人际关系太复杂,而是在拖延者的眼睛里,世界已经变形了。那些非理性的信念已经吞噬了你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第四节 拖延型人格者的“生活信条”

拖延的人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信念。他们生活在自己编织的乌托邦中,为了防止自己的理想境地被现实生生毁灭,只好采用拖延的方式来维持对自我的一致性评价。“我宁愿别人说我懒,但是不愿意别人看到我还有弱点。”

拖延者的内心世界里充满了挣扎,他们在拖延的泥沼里苦苦前行的时候,从来不曾意识到自己身上背负的种种信条,解开这些束缚,你的心灵才能从繁重的心理负担中解脱出来,如果你现在正在对自己拖拉的坏毛病感到烦心,那么来看看,你是否有这样的生活信念?

寻找完美生活:“我拖延,是为了准备得更充分,做得更好!”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一声啼哭就能换来母亲的爱抚,也能获得甘甜的乳汁,我们在还没有学会语言的时候,就凭借着不同音调的哭声获得了生存下来所必需的食物和爱,这让我们从心底油然生出一种全能感,仿佛是创世纪中的上帝。上帝说,我要风,风就来了。婴儿的世界也是如此简单,每个婴儿都仿佛是全能的上帝,整个世界都是随着他的变化而变化,他不关心别的,他只在乎,我要什么,我的世界就是什么。我能够做到一切。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但是,内心深处那些追求完美生活的愿望却牢牢扎根在心中。我们还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全智全能的人,在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都力求完美。不允许缺陷和错误存在,我们在开始一项工作的时候,希望能回到婴儿时期的状态,把什么事情都做到完美无缺,即使不能完美无缺,也要做到内心毫无遗憾。

拖延者始终在追寻他们的完美生活,希望自己的每一步都毫无瑕疵,因此,不得不慎重开始,不得不拖延着开工的时间。直至将时间消耗殆尽,才不得不考虑,是否要继续完成,还是干脆放弃。拖延者为了完美的生活而拖延着,拖延不过是他们追求完美的一种表现。

失败是不可饶恕的:宁肯不做,也不要失败!

延续着对完美的追求,失败对于拖延者来说是无法忍受的,宁肯让大家以为我不过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无法完成工作,也不能让大家觉得我是一个失败者。如果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我自然能够很顺利地完成任务。失败意味着我将一败涂地,我的一切都结束了。

来自对失败的恐惧,拖延就成了避免失败的最佳借口,或许你一旦开始认真工作,就很有可能获得成功,但是对失败的恐惧已经严重阻挠了你前进的脚步,那么,就让拖延作为挡箭牌吧!

“我不过是没有时间了,如果再有一周,我一定能做得很漂亮!”“嗯,如果我能完成,一定是成功的!”

事后,你发出这样的感慨,但是内心的焦虑和沮丧却无法和别人表达,因为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最害怕的不过是无法面对自己的失败。回想一下,那些在学校的时光,你是否也曾经为了防止失败而拖延了你的学习进程?使得本来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成绩或其他特殊竞赛机会的你,最终根本没有机会参加比赛呢?就像一个大学女生回忆小学时光时提到的一个例子:我的数学成绩本来很好。一个月之后,即将举行数学奥林匹克的选拔赛,我为了这次竞赛很早就开始准备,我想我能够在选拔赛中脱颖而出,我每天都做大量的习题,但还是担心自己是否能够通过选拔,我开始严重怀疑自己的实力,于是,在最后大家都紧张冲刺的阶段,我反而不再关心学习的事情了。我总是想,我还有时间,只要我最后冲刺一下,就能把全部的内容复习完,我应该能取得好成绩的,但是另一方面我又担心自己不能通过考试,我一向成绩很好,如果不能通过比赛,就太丢人了。最后,我还是拖着不学习,直到考试前,我终于因为没有复习完规定的题目而放弃了比赛,那时候,所有人都觉得很可惜,我们的数学老师还很惋惜地对我说,我是有可能晋级市里的比赛的。我当时也觉得很悔恨,拖着不学习害得我没有机会参加考试,现在我再回头看,才发现我从根本上就是害怕被淘汰!

这是个典型的案例,我们害怕失败,所以宁肯拖延时间,也不想直接面对努力过后的失败,小时候的事情在现在的生活中不断出现翻版,我们宁可与机会失之交臂,也不愿意面对机会带来的失败风险。“因为拖延,没有做,这样至少不影响我们聪明的光辉形象,如果一旦失败,那么唯一能证明的就是我的失败!我的无能!”这是你的想法吗?

测试:你的拖延症有多严重?

明天就要交季度工作报告了,你打开的文档,是否还是一片空白。但是现在的你并不会急躁,只是慢慢地点了一根烟,心想,我还有一晚上的时间,先看看电影……

如果你有过类似情况,就不要大意,你可能是拖延型人格者了。下面是一个关于拖延症的心理测试,看看你的拖延症有多严重吧!

测试开始:选“是”得1分,选“否”不得分。

1.不到最后期限不交活:是?否

2.上班时间总在网上闲逛,快到下班才开始忙工作:是?否

3.没有工作计划,不懂时间管理:是?否

4.总是“伪加班”,白天可做完的事,总是拖到下班后加班做:是?否

5.总是认为还有时间,不急:是?否

6.懒散,日复一日,总想着明天再做:是?否

7.每当同事或上司询问工作进展时,经常说“再让我看看”:是?否

8.办公室里零食一大堆,上班时间经常吃零食:是?否

9.要做事时,脑子里能冒出各种理由:现在先做别的事,这个稍后再做:是?否

10.自我麻痹:还来得及,不行就通宵赶工:是?否

11.处理问题不分主次,忙了半天,最紧要的事没做:是?否

12.经常因为时间过于紧迫,草草交差,结果被同事或老板责怪:是?否

13.厚脸皮,别人怎么催都是定力十足,习以为常了:是?否

14.从不主动汇报工作:是?否

15.团队合作时,同事都面露难色,不愿和你合作:是?否

测试结果分析:

0~4分:轻度拖延症,要当心了,快点找到原因,将它扼杀在萌芽中。

5~11分:中度拖延症,它可能已经成为你的一种工作习惯,改变需要时间和耐力。

12~15分:重度拖延症,建议重新审视自我,进行职业定位,找一份自己有兴趣和能力特长所能应对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