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让你轻松带团队的管理心理学
18084600000013

第13章 做优秀的精神领袖,让团队跟着你跑(7)

再次,仔细倾听下属的意见。尤其是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更应予以重视,热心地倾听。若那是一个好主意并且可以付诸实行,则不论下属的建议多么微不足道,亦要具体地采用。这时下属将因为自己的意见被采纳而获得相当大的喜悦,即使这位下属曾经因为其他事件而受到你的责备,他也会毫不在意地对你倍加关切,产生尊重之情。由于上司对下属的工作提案相当重视,不论成败皆表示高度的关切,下属会感谢这位上司,并觉得一切的劳苦皆获得回报。

最后,不强求完美。上司交代下属任务时说:“采取你认为最适当的方法。”即使下属获得的成果并不很完善,上司也能用心地为其改正缺点。通常主管希望能够分配稍微超出下属能力的困难任务给他,因此有能力的下属便会被分配到困难度较高的工作;能力稍显不足的下属便会分配到与其能力相当的工作,若任务未能达成,则不论下属的能力优劣与否,皆须公正地论断。但如果你认为由于分配给他的任务很困难,所以失败了也没办法。那就犯了大错。因为如此一来,你原先信赖他而将较艰难的工作交给他的用意,便显得毫无意义。

这也要求你也必须具备对下属的包容力,不能忽略给予失败的下属适当的肯定。虽然下属的任务失败了,但切勿忽略了下属在其中所付出的努力,并且需要给予适当的评价。这时,对于能力不足的下属有必要予以支援。要告诫下属,若故步自封、裹足不前,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他将可能因为水准低而遭受淘汰。

你若发现下属中有人无法跟上步调时,你即须有所决定。你要想尽办法要求他和大家以同样的速度前进。这样的用心良苦,对他而言未必没有好处。

你在通知下属调岗决定时,必须简单明了。若你表现得依依不舍并说些多余的话,反而会伤害到他。如果下属能识大体,就毫无问题;若下属因而受到很大的打击,并显得意志消沉,你也不可轻易地付出同情心。此时你应以豁然的态度表明:“新工作也许更适合你,拿出精神好好地闯出一片天地!”

你不能与下属纠缠不清,而必须全力往前冲刺。如你听说下属由于职务调动而一直无法东山再起时,你应拥有一颗仁慈的心,积极地鼓励他,相信你的诚心会让他体会出来的。

总之,微笑可以征服你的下属,而愤怒则不能。

待人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感情是人对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人与人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关系,便能产生亲切感。在有了亲切感的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吸引力就大,彼此的影响力就大。领导者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时时体贴关怀员工,和员工的关系相处十分融洽,他的影响力往往比较大。如果领导者与员工关系紧张,时刻都要互相提防,那么势必会造成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心理距离。这种心理距离是一种心理对抗力,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产生极坏的影响。

一个领导者要将他的决策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单凭职位权力显然是不够的,即使有能力方面的吸引力,在很多时候也会力不从心。因为员工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人,而是渴望得到关怀的社会人。因此领导者要想使员工心悦诚服,为其所用,就要保证员工在感情上能和领导者心心相印,忧乐与共。感情影响力的培养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的领导作风,做到从感情入手,动之以情,以取得彼此感情上的沟通。

人格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在领导工作中,通过自己的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素质在被领导者的身上产生影响的一种力量。其中品德素质是人格影响力的基础。领导者良好的道德、品行、作风往往会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领导者的心理素质,是人格影响力的关键。在心理素质中,领导者必须具备丰富的情感,对员工充满热忱并关怀备至,这样才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而知识素质是领导者人格影响力的能源,在领导工作中,知识渊博、业务素质高的领导者自然会形成一股凝聚力,员工自然会信服领导者的领导。

不断增强自己的感召力

有魅力的领导才有感召力,有感召力的领导往往有魅力,两者是相通的。

领导们应该懂得这样的道理:企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哪一位领导的手下有一班精兵强将,他就具有了市场竞争的实力。在这个意义上,领导如何增强自身在员工中的凝聚力就成为关键。至少,领导在以下几个方面应高度注意。

第一,要注意倾听员工对你反映目前的业务情况,不要在员工面前表现出高高在上,并知道许多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的神态。要让员工喜爱接受你讲话,并知道你也喜爱他们向你报告情况。这时要反复告诉员工许多经营规则和制度,不能期望你一言不发,员工就能自觉地自然而然地去遵守。当然,叮嘱之余,你要信任你的员工,相信他们办事的才干。

第二,领导应该主动听取他人的意见和看法,不能总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其实,员工总希望自己的聪明才智被领导赏识,他们有时讲话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多日思索的结果。

第三,领导应该协助员工工作。认为他们拿了薪资,就该为你工作,这是不恰当的。只要有必要,领导也可屈尊去帮助下属,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顺利地达到工作目标。有些领导搞不清楚他的下属们是否都很称职。这种领导常常这样想,干得好干得不好是他们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问题。正确的态度是,领导应发现谁没有把工作做好,并把它当做自己的工作,帮助下属做出成果。

第四,领导要清楚下属对他的期望是什么,甚至要了解这些员工的内心世界。这是领导的分内事。领导要常常告知员工对他们的期望究竟是什么,也就清楚下属对领导的期望是什么,这样,双方目标一致,没有误会。同时还要对下属有充分的信心,遇到再大的困难,首先自身不要泄气,其次要多给员工鼓气,让他们充满信心地去干,共同创造奇迹。

第五,关注下属工作的进程。不要以为下属做好了,就是自己领导有方;下属做得不好,也不是自己的错。其实,下属做得好或不好,领导应明明白白地告知他们,他们做出了成绩需要得到认可。他们做错了,也要获得一个改错的机会。不能太重“名”,认为许多工作成功都是自己的功劳。领导应虚怀若谷,把业绩看做是群策群力的结果。

第六,常动脑筋想出一种对每个人都好的方法,不要顽固地认为,自己确立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能适合任何人的方法即是最有效的方法,它能提高每个员工的工作效率。要广纳意见。

第七,一个有感召力的领导、上司,无往不利;而一个没有感召力的领导、上司,则寸步难行。一句话,领导要有人格魅力!失去人格魅力的领导,跟他的下属没有任何分别,谁还会尊敬他、信服他,听他的号令?美国耶鲁大学卡尔·杰克在《领导驭人的魅力》一书中认为:“良好人格本身就是驭人的魅力”,可见,企业领导应当在下属面前塑造自我形象,完善人格魅力,充分展示聪明才智和领导能力,赢得下属的尊重,切忌用不光彩的东西抹杀自我形象,受到下属的冷落。

处理事情要公私分明

“公”与“私”分指集体与个人两种价值利益,形成矛盾关系。一般讲,每个人身上都有“公”与“私”两种欲望,关键是要看你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公私兼营是错误的,大公无私是可能的;圆满的做法是克己(私)奉公。但是由于人本身的需要层次,“公”与“私”常发生尖锐矛盾,常出现因私而害公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待公与私的态度,是检查领导是否称职的尺度之一。如果一名企业领导混淆公私界线,必定会因私而害公,从而违背了“公私分明”的用权戒律。

公私不分、假公济私或欠缺公正的企业领导在下属的心目中不会具有威信。因此切忌假公济私,而公私分明是一名企业领导用权的标准,唯其如此,才能正己立身,才能管好下属,否则,就会完全掉进私欲的陷阱之中,终不能自拔,给自己造成毁灭性打击。

公私分明,为古已有之的用权戒律。

对一个企业的领导或主管而言,公与私是不能同时满足的,因私必然害公!因私害公的领导或主管,在下属眼中就跟掉了价的大白菜一样,毫无威信可言。人一旦做了主管,自尊心就会随之提高,常常会莫名其妙地感到自己被忽视,别人一说悄悄话,或在暗中商讨事情,就会觉得很不是滋味,像某信息公司的一位经理就是这样的:

“经理,请你在合同修改书上签字。”

“为什么不事先和我商量?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

“可是我现在不是来告诉你了吗?”

“你早就自己决定了!可见你根本就不把我放在眼里,我不能签字了。”

像这种例子,屡见不鲜。的确,未经事先商讨,对经理而言,可能是不太礼貌。但经理也大可不必因此心怀恨意,如此阻碍工作进行,于己何利?

作为主管,“不知道”和“不了解”是自己的过错,不应责怪下属。在平时,主管就应该多做调查,听取下属报告;或巡视各部门的工作现状,以了解他们实际的工作情形。不能掌握下属行事的主管,是一个差劲的主管。同样,作为企业领导,像这种因私害公的情形最好不要在自己身上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