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18094500000076

第76章 福州三坊七巷文化世家与社会转型(1)

唐岱蒙、唐嘉历

一、三坊七巷与福州文化世家的流衍

“世家”这一名词源于司马迁的《史记》,多用于为诸侯立传。《索隐》解释世家的含义说:“世家者,记诸侯本系也,言其下及子孙常有国。”其意乃指古代世袭爵位的贵族,或因政治上的优势而世代为官的家族历史。后世则含义日广,包含世代从事某项专业,且有成就的家族。如医学世家、教育世家、工商世家等等。人们习称的还有经学世家、梨园世家等,强调的不是政治权势,而是文化的传承,即所谓家学渊源。文化世家,作为一个规范的名称不见于史书。“文化世家”是其现象到概念上的反映,其重心在世家以及文化传承的家学渊源。

封建社会的阶层交往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人们居住的空间可以成为一种工具,具有某种共同文化或价值的人群聚族而居。三坊七巷不少院落与著名的人物有联系,被赋予了一种价值象征属性。这种空间的价值象征深深地根植于福州居民的心中。晋、唐以来,由于中原文化发展的影响使福州的三坊七巷逐渐形成名门望族的聚居区,出现了颇为耀眼的三坊七巷文化世家,其中既有对福州乃至中国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或在家学传承上有典型表现的家族,也有呈一代两代之显的家庭,形成了深厚文化积淀的家族。

福建理学先驱“海滨四先生”(陈襄、郑穆、陈烈、周希孟)除周希孟以外其余三人均居住在三坊七巷内。“海滨四先生”的理学思想曾对朱熹理学产生了影响,成就尤著者是陈襄。光禄坊纪念理学家杨时的“道南祠”,吉庇巷东向斜对面的朱紫坊的理学家黄幹祠堂,见证了三坊七巷文化世家对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创新和经世致用思想的传承流转绵绵不断。

三坊七巷在千年历史中孕育了文化世家无数英才,这些历史人物通过自己的活动与著述,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从唐黄璞的儒家思想,到福建理学先驱“海滨四先生”的理学思想,到林则徐、沈葆桢的“中体西用”观,再到严复的近代启蒙思想,对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思想文化转型起了先驱作用。福州三坊七巷文化世家著名的有: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林聪彝、凌青,近代海军之父的沈葆桢、沈渝庆,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严叔夏为标志性的近代世家等。还有陈宝琛家族、王庆云家族、罗丰禄家族、梁章钜家族、刘齐衔家族、郭柏荫家族、叶观国家族等。如果循较狭义的家族概念,以陈若霖、林则徐、王庆云、沈葆桢为开创奠基人的文化世家,有这么几个共同点:(1)四人均官居总督以上;(2)四家之间相互联姻;(3)其后人今仍多杰出人物。(4)与三坊七巷有密切关系。

二、福州三坊七巷文化世家的“家学”传承

以个体家庭为基本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在这种经济和政治背景下形成的。文化学术的传承主要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种方式。传统文化是文化世家传承的血脉。中国传统社会注重文化本位,且崇家世、重人伦,久之便形成了浓厚的家学传统。即在同一家族之内,或父子相承,或叔侄相绍,或祖孙相继,家族传承或子受父教,或弟师事兄,或族内宗亲相互切磋,或延课异姓大儒名宿,通过丰富家学资源的濡染熏陶,产生世代承续的人才群体,将一个家族逐渐形成的学术优势保持并光大,使得后人能够在较高的学术起点上继续发展,因而达到其他所不能或不容易达到的水平和高度。

中国古代社会在知识与学术传承上的一大特点就是个人化、亲情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世袭化。这是家学发达及文化世家得以形成的基本条件。“文化世家”的出现离不开文化传承的家族渊源。家庭、家族作为文化载体的意义,这是历史的存在。文化和学术是人类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长期积累、薪火相传,才能延续和发展。文化世家以学术积累的方式代代相互传承而形成“家学”特征,通过前后相续的世家传统让学术在稳定中发展,文化在传承中提高,将家族生命与历史文化生命融为一体。陈寅恪认为东汉以后“公立学校之沦废,学术之中心移于家族,太学博士之传授变为家人父子之世业”。这种家人父子之世业,以家庭为中心,伦理亲情为纽带,庭训与私学为载体,潜移默化于幼时的抄写朗诵中。世代传承构成“世家子弟”的知识与学术取向,这种家学传统一直延续到了晚清。林则徐是近代史上卓越的思想家和伟大爱国者。为后人所称道的不仅仅有他在鸦片战争前、后反侵略的英勇行为,还有他睁眼看世界、介绍西方知识做出的不懈努力。这种积极的求知精神和高尚的爱国情操世代相传,为他的子孙后代树立了光辉榜样。在他之后,二女婿沈葆桢担任“总理船政大臣”,主持了洋务派在当时创办的最大军用造船工业——福州船政局,并创办中国近代海军,奠定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和近代海军的发展基础。在他表率影响下,沈家成为一个重视读书求学、书香延续的大家族。黄巷郭氏家族前后数代,在经学、史学、文学等诸多领域,尤其在乡邦文献搜集整理方面著作

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认为文化具有传递性,它一经产生就会被人加以模仿、效法和利用,并从纵向和横向进行传递。纵向传递是指人类将文化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横向传递则是指文化在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传播。在我国古代社会半封闭的社会流动体系下,文化世家可以通过环境、经济、教育、联姻、人际关系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代际。

中国传统社会没有成熟的保护私有财产的制度,今日得势,括地三尺,明朝被逮,物尽充官。绵延千载的富家巨室也鲜见于域中。伴随着周期性政治危机的爆发,往往导致王朝更替,玉石俱焚,千古一系的贵族如凤毛麟角。只有被历代统治者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家族可算是跨越朝代而经久不衰者。中国传统社会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形成千年传统。世家大族相信“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没有千年王朝,只有千年文化,期望家族跨越王朝更替而经久不衰,则让子孙读书应举。科举成为激励三坊七巷文化世家代代奋起和延续的机制保证。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已经高度成熟,对社会生活影响很大。科举是士大夫阶层入仕的必由路径,科举高中与落魄是个人也是家族中的大事。科举的递嬗升降代表了一方人才蔚起的情况,也是文化兴衰起落在科举上的表现,三坊七巷文化世家中拥有科举功名尤其是进士功名者绵延不绝,在传统社会中享有崇高声望,产生过巨大影响并持续到近代。三坊七巷是福州文脉所在,文化世家择居首选之地,成为我国名人密度最高的历史街区。这些名人大多出身名门望族,兄弟同登科第或子孙世代登科的现象也不鲜见。这一典型的“龙生龙、凤生凤”的现象,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里阶层文化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典型的例子有现黄巷4号的郭家郭阶三的“五子登科”;文儒坊的陈家陈承裘的“六子科甲”,陈承裘的长子陈宝琛,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曾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文儒坊52号的叶家叶观国以及后代的“五世八翰林”,在福建科举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事。福州三坊七巷文化世家传承儒家文化,注重家学书香,后代多走上一条由读书而应举从而走向官途的道路,故有“晚清风流出侯官”之说。

家族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色。家族中更微小的家庭是生命情感发展的自然场所。“家”是社会的细胞,个人是家的成员。文化的传承、积累与发展,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往往离不开家庭、家族的影响。母亲的身教言传对文化世家的家学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林则徐的母家在文儒坊,他成为一代左海伟人与林母教导有方分不开的。居住文儒坊19号的陈季良母亲深怀民族大义,教育孩子说:“海上无门,外国人最易来犯。”勉励陈季良学习戚继光将军,继承戚继光将军遗志。陈季良兄弟皆走读书科举之路,唯陈季良记住母亲的话,投笔从戎,成为中国海军抗日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