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18094500000089

第89章 人类生态学视野下的福州城市空间结构(3)

2009年5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区域之后中国又一个经济增长区域。福州提出要做大做强省会城市,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强集聚效应。

2008年12月住建部审查通过了《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纲要。2010年4月,该规划草案出炉并进行社会公示。2010年6月23日在福州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关于《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编制情况的报告,并通过审议。根据该规划,福州城市规划区包括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以及闽侯县11个乡镇,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面积4792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为福州市辖5区(晋安区除寿山乡、日溪乡、宦溪镇),以及闽侯的荆溪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上街镇和连江县的琯头镇,面积1447平方公里。至2020年,福州全市规划总人口将达到890万人,城镇人口650万人,城镇化水平73%,形成1个特大城市、2个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4个小城市以及若干个小城镇的规模等级结构和“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的空间结构。届时,福州中心城区人口将达410万人,建设用地达378平方公里。福州市将全面推进中心区外围南台岛、马尾新城以及青口、南屿——南通——上街、荆溪组团等建设,引导城市空间拓展和功能布局优化,有效疏解老城的人口、功能和交通,使中心区优化整合与新城开发建设联动并进。2011年6月,福州出台了海峡金融街、闽江北岸商务中心区、快安总部经济基地、会展岛、晋安新城区中心、三江口片区、奥体中心等七大新片区的建设规划。这些新片区将建设以商务办公、总部经济、会议展览等功能为主导的公建中心,打造城市综合体,提升城市功能。

四、人类生态学理论与福州城市空间结构

在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人类生态学的影响较大。人类生态学比较强调市场竞争、人口增长、技术革新和城市基础设施环境的改善。该理论认为,空间社区是竞争的结果,是城市中不同的人口群体相互竞争追求主导地位。竞争使强者占据城市有利的区位社区,而使弱者退居到区位差的社区。由于不同社区生活着不同阶层和地位的人,于是就形成不同特质的社区,社区的多样性就由此而生,就有富人社区和穷人社区之分。伯吉斯等提出了关于商业和居住分布的同心圆模式,之后又有的扇形说、哈理斯等的多核心说等。然而西方学者曾普遍认为,与西方城市不同,传统中国城市人口并没有按社会经济地位而分化出不同的城市空间。换句话说,被城墙包围的中国传统城市,各城区之间人口密集程度的差别不大,由于居民社会经济地位不同而产生的城市社区和商业中心贫富悬殊较大的现象不明显。总之,中国传统城市不具备西方城市中通常存在的中央商业区以及富人区和贫民窟。

美国学者施坚雅在《清代中国的城市社会结构》一文中,以清代北京为例,提出了“城市生态学”的理论。他认为,和许多西方城市一样,中国传统城市各个城区之间的人口密度相差很大,某些城区也可以按照社会经济地位来划分。他假设明清时期中国城市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空间核心,即由士绅和商人分别组成的居住及社交中心。一般来讲,士绅的空间核心坐落在可以体现其社会地位的官学、贡院和文庙等主要官方学府周围,而商人的空间核心或商业区则主要聚集在交通便利的城门和关厢附近。在这两个空间核心之内,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空间分布差别则不很突出。施坚雅的“城市生态学”理论驳斥了西方社会学中普遍流行的有关传统城市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布与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成反比的观点,即由于交通不发达越有钱的人就越愿意住在离市中心近的地方,而越穷的人就不得不住在离市中心远的地方。

如前所述,人类生态学理论是在芝加哥城市经验基础上提出的西方有影响的城市社会学理论,但把它运用在中国城市研究中,也要考虑它的适用性。中国和欧洲城市的起源和功能不同。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大多是商业和手工业中心,城市中首先发展起来的是服务于经济和市民生活的各种市政设施,经济职能是城市的基本社会职能,居民以手工业者、商人居多,城市管理主要是市民自治和城市贵族管理。中国传统城市的兴建往往首先是出于政治、军事上的需要,城市的居民首先是官吏、地主、军人、僧侣以及其他消费人口,从事工业生产、商品流通的工匠商人却居于从属地位。在中国城市早期历史上,城市是政治或行政中心。因而在空间分布上,西方城市的中心区是商业区,霍曼等人提出的同心圆模型把中心城区看作最重要的区域。而传统中国城市的中心却是政府衙署。在有江河的城市,往往会在城墙内形成行政中心,在河流附近发展起另外一个商业中心。

从近代福州的空间结构可以看出,所谓的城市空间结构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和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因素、市场分布,乃至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经济因素无疑对城市的空间分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时期福建沿海城市的主要交通方式是水运。1843年开埠后,位于闽江入海口的福州成为闽江流域茶叶、木材等商品出口的集散地。南台位于闽江两岸,交通便利,地位凸现,形成城内政治和台江商业的双核心的结构。

文化因素对城市空间分布也有很大影响。空间与所象征的社会价值结合成一体,成为当地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土地利用的状态。空间的象征价值对社会活动的分布有3个方面的影响:凝聚作用,恢复作用和抵挡作用。作为传统时代的不同功能街区的代表三坊七巷和双杭街区境遇也有所不同。福州的三坊七巷从宋代以来,一直是上层社会的居住区,它被赋予了一种价值象征属性——传统、威望、地位。在三坊七巷,几乎每所宅子都有故事,在人们眼里,这里和谐、整洁、高贵、安静,许多功成名就之人和富商大贾把这里作为理想的住所,一般的市民也以居住在此为荣。但经过几十年的变迁,到20世纪90年代,三坊七巷变成处处大杂院,成为城市平民居所。正因为有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虽然三坊七巷位于城市中心,商业利益巨大,但由于人们强烈的感情因素,许多人参与到这一历史街区的保护中。2006年年初,经过一年多的谈判努力,福州市政府终于将“三坊七巷”收回。现在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州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品牌。而与三坊七巷地位相当的上、下杭街区,历史上会馆、商行林立,也是商人居住的街区,如今更是萧条,多次传出改造的信息,未来命运还不得而知。

除了经济竞争,还有来自政府的主导力量,政府提出的规划和发展战略对城市空间分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福建省政府建设厅在台江修公路、填地、建码头,直接导致这一带地价迅速上涨。而近年位于仓山区浦上大道以北的万达城市广场落成营业,改变区域内原有商业格局,成为福州新的商业中心,使附近楼盘的房价也随之上升。

因此,从长时段考察福州城市的空间结构,可以发现,经济竞争并不只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唯一因素,但经济竞争在总体上支配着城市空间的构造,而政府的决策、文化因素或社会价值观的认同等都会影响城市空间组织的微观结构。

未来福州空间结构如何发展?不妨看看其他国家和城市的情况。美国城市的发展不断经历着空间结构的巨大变革,其中以郊区的发展极为突出。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是美国郊区化急剧发展的重要时期。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是美国郊区化的根本动力,采用流水线大批量地生产汽车和廉价郊区住房极大地促进了郊区化的发展。此外,还有3个相关因素。联邦政府实施有利于郊区发展的住房政策和公路法案,如房主贷款公司和联邦住房管理署的各项举措就促进了住房的郊区化;联邦政府资助修建的大量高速公路进一步刺激了城市向外蔓延和扩散。美国经济结构由以第二产业为主过渡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三产业的特点使它适应郊区分散发展的形式,从而成为郊区化的有力杠杆。美国人的文化和心理取向也是推动郊区化发展的因素之一。美国人热爱田园生活,喜欢独居独处,讲究隐私和私人空间。实现郊区理想,寻求城市与农村生活优势的兼容是美国人200多年来一直追求的思想传统。总之,美国的郊区化是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在联邦政府的干预、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美国人的文化和心理取向等相关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受现代化的推动而发展的。它与美国现代化的发展步调保持一致,是美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郊区化也对美国的现代化产生了种种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如使中产阶级队伍进一步扩大,但也一度导致中心城市的衰退、使种族隔离现象突出等。也有学者认为,美国城市发展经历了第一阶段从殖民地时期开始,由小城市到中等城市,再发展为大城市,以单核城市的发展为主的传统城市化时期。第二阶段在1920年以后,郊区优先发展,构成以多中心为主要特征的大都市区。1990年,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型大都市区,又向大型化方向迈进了一步。所以,从1920年美国成为一个城市化国家到1940年成为一个大都市区化国家、再到1990年成为大型大都市区为主的国家,是大都市区在美国长足发展并居主导地位的时期,即“大都市区化”阶段。其空间表现形式为:1.从单核到多中心;2.从城市体系到大都市连绵带;3.从城市与郊区的此消彼长博弈关系到共生共荣的依存关系;4.区域化色彩浓厚。大都市区在经济上逐渐向一体化方向过渡,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于中国城市而言,大都市区化已成新的规律性现象,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需要重新认识中心城市地位,传统的高度集中的城市发展模式很快将面临挑战。近年来,北京已经出现了“摊大饼”现象,突出地感受到单核发展的约束、限制以及压力。福州迟早将面临这一问题,未来可尽早向多中心格局过渡,有助于优化区域经济资源配置,大幅度提高城市化的社会经济效益,减少浪费,少走弯路。

〔作者简介〕林星,教授,博士,福建省委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闽台文化研究室主任,《闽台关系研究》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