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18094500000095

第95章 发扬优秀传统振兴闽都文化(2)

(三)船政文化

船政文化是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闽都文化研究的热门话题。卢美松馆长的《福建船政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开先”意义》一文,指出福州船政的创办,大开近代中国许多风气之先,这主要从几个方面来体现:一是船政创办者所设定的长远目标,更重要的是他们所采取的措施,船政创办者们首先注意到海防的重要性以及东南海防的特别意义;二是实行了引进西学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大举措;三是在水师组建与近代海军建设方面,福建船政也开启了全国的先河。最后,作者指出,闽人的作为表明:他们不仅开学习风气之先,开创业风气之先,而且开革命行动之先。卢馆长的这篇文章,高屋建瓴地概括了福建船政对中国海防、教育、科技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揭示了她对福建人民精神深处的深刻影响,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沈岩研究员《船政文化的近代化启示》一文也认为,船政学堂在引进技术、人才培养、门户建设、自主创新、爱国自强等方面都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其中,船政学堂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受到学者的较多关注。陈永正研究员的《福州船政学堂与中国教育近代化》一文,通过考察福州船政学堂在教育理念、办学规程以及留学教育等方面的举措,高度肯定了福州船政学堂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先驱地位。张振玉馆长《船政文化的近代教育与现代化人才培养》一文从船政学堂的培养模式、学科设置、培养理念、经费投入等方面入手,对中国近代学校教育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并与现代化的人才培养理念相结合,深入论述了现代化人才培养的模式。此外,张英慧先生的《浅谈船政文化在培育科技人才、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贡献》,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从这些文章我们可以看出,船政文化对福建教育的突出贡献及其对闽人内在思想精神的深刻影响。

(四)书院文化与教育

“书院文化”是福州的一道耀眼的风景线。从唐代的丽正书院、明代的共学书院到清代的鳌峰、凤池、正谊、致用四大书院,福州的书院教育蓬勃发展。因此,书院文化研究应该成为闽都文化研究的一个重点。卢翠琬、肖满省二人合撰的《鳌峰书院经世致用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一文指出,鳌峰书院是清初程朱理学复兴的重要基地,对福建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强烈的经世致用的实践精神,不仅培养了众多的封建仕子,更为中国向近代化转型做了必要的人才

书院文化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基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以古视今,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

(五)城市建筑

对城市各类建筑的关注,是现代城市建设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陈章汉副会长的《闽都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一文,通过对福州市内的广场公园、街道坊巷、名人故居纪念馆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巡礼,彰显了闽都文化的神采风韵,并借由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现代诉求,呼吁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将现代化人文理念与厚重的闽都文化相结合,推动福州城市的全面发展和建设。这方面的文章还有林星教授的《人类生态学视野下的福州城市空间结构》、沈秋贵先生《加快推进福州大都市区建设的对策研究》2篇文章。这些文章对福州的城市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从不同层面提出了众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六)海洋文化

与中原地区传统的内陆文化相比,福州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刘锡涛教授的《谈福州海洋文化的三大特色》、林樱尧先生的《福建船政与海权意识》及黄柽老师《弘扬闽都海洋文明加速闽都现代化进程》等文章,都从不同角度对福州的海洋文化作出了独到的阐释。

此外还有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方面的文章如:邹自振教授的《闽剧与闽都民情习俗》,内容涉及福州的传统戏剧——闽剧、民间习俗等方面。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构成了闽都人民生活的根基,也是“闽都文化”的源流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也是需要我们引起积极关注的。

二、会议论文的特点及不足之处

可以说,本次会议聚集了闽都文化研究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汇集了闽都文化研究的优秀论著,代表了近期闽都文化研究的最高水平。综而观之,本次会议的论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文学、历史、城市建筑、文物保护、海洋文化、书院教育等各方面的题材都有人论及,这不仅开拓了闽都文化研究的广度,更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利的思路。

第二,作者群广,参与度高。本次会议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论文,有艺术家、中学教师、高校教师、党政领导、政府工作人员、研究所研究员、退休老人等等。这表现了福州人民对于闽都文化的热情,也体现了社会各界对论坛的积极关注。

第三,紧扣时代脉搏,具有现实意义。与会的论文,大多紧扣“现代化”主题,古为今用,为闽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第四,资料翔实,言之有据。与会论文大多是在参考和研习了众多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有的还进行了详细的实证考察,具备了厚重的写作基础,体现了扎实的学术功底。

但是,本次会议论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有的对主题的领悟还不够深入,有的论文偏离主题较远;部分论文题材陈旧,观点缺乏新意;还有一小部分论文写得不够规范,行文较为随意等等。这些都将在今后的深化研究中加以注意和改进。

三、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及今后之研究设想

本着发扬优秀传统、振兴地域文化的热忱,我们举办了这次论坛。大会的顺利举行,不仅使得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能够坐在一起,研讨文化,切磋学问,更为闽都文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孕育了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本次会议,我们相信,闽都文化将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其参与现代文明城市建设之初衷,将越来越突显其重大意义和应有的作用。

航道已经廓清,目标已经明确。今后,我们将在闽都文化这口深井、这处富矿上深挖广掘,将闽都文化的研究推向一个良好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研究设想:

1.定期召开研讨会,办好研究会高端论坛,聚集海内外专家学者,促进闽都文化的研究和发展。

2.编撰《福州通史》,完成一部能够传之后世的翔实而完善的福州史志。

3.整理出版系列的“闽都文丛”,推广闽人著作,为闽都文化研究奠定丰富的资料基础。

4.打造宣传和研究阵地。现在,闽都文化研究会拥有一个自己的刊物《闽都文化》。从2007年5月起试刊到现在,《闽都文化》的发行已遍布全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并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福州同乡会中广泛传播,在社会上取得了积极的反响,为挖掘地域文化、传播闽都人文资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闽江学院学报》的“闽文化研究”栏目也是研究会的重要宣传阵地。2011年底,该学报的“闽文化研究”栏目已被教育部评为第二届“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其知名度与影响力日益扩大。从2012年开始,研究会每年将拨给该栏目专项经费10万元,以支持闽都文化研究,该栏目也将重新改版,以发表闽都文化方面的论文为主。研究会将全力打造这两个宣传和研究阵地,把它们作为学术科研的重镇,继续扶持和发展。

以上几点设想,有的已经开始实施,有的正在酝酿之中。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继续建言献策,为闽都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好的发展思路。

四、闽都文化如何为现代化服务

这是这次论坛的后一半内容。我以为:

(一)维系文化传统,推动文明进步

福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对于今天福州的建设和发展来说,加大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学习、延续闽都文化的传统力度,并使这种良好传统转化为凝聚城市文明建设的精神纽带,可以增强人民群众对故里家乡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铸造福州城市的文化品质,可以提升福州城市的全面建设和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城市文化、城市风貌、城市精神,凸显城市个性和城市形象。认识并运用这种“地脉”和“场气”,有利于促进“文明福州”的持续创建和推进福州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现在的福州,正在逐步地与国际大都会接轨,这种文化素养的传播与深化,乃是一座城市人文深度的最好展现,亦为亘古不变的时代颤音。

(二)搭建文化平台,反哺城市建设

经济发达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兴旺又将反哺于经济建设,促进城市的繁荣与发展。2007年,在百万市民的积极参与下,福州评选出了十大名片,这些名片涵盖了福州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是千百年来福州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评选后的十大名片,通过包装、宣传,其影响力日益扩大,带来了相应的经济效益。同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福州精神的确立,也推动了全市精神文明创造活动,2011年底,福州已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依托地域文化的宝贵资源,发展福州的特色文化产业,促使闽都文化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石。“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由此可见,深度挖掘传统地域资源无疑当为文化产业和现代化城市建设带来积极的经济效益,是能够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指针。

(三)发挥文化优势,加强对外交流

在历史上,福州人曾大量迁徙海外,闽都文化借此远播到了中国台、港澳、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我们可以充分发挥“闽都文化”这一精神纽带作用,采取积极的行动,为海西建设谋求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与资源。特别是在加强海峡两岸交流方面,可以凭借亲缘、地缘、神缘、业缘、物缘的“五缘”优势,拓展榕台两地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谱牒文化交流,做强海峡两岸合唱节、“两马同春闹元宵”等榕台文化交流品牌,大力开展榕台文化交流活动,以促进海峡两岸人民的沟通交往,为和平统一祖国大业贡献心力。

《周易.观卦.彖》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就是说,所谓“文化”,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以人类历史所具有的人文积淀,变化、改造现代社会的人与事,从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推动人类的不断进步和文明向上,地域文化研究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回顾历史,我们不仅应该肯定地域文化所蕴藏之强大动力,也更应该相信,深耕这一地方文化沃土,将为“海滨邹鲁”福州的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翱翔于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汇聚一堂,召开了这场文化盛会。我相信,闽都文化的研究也将迎来她崭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