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
18094700000002

第2章 深化闽都文化研究的几点建议

陈祖武

自从闽都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经过福建各地尤其是福州市众多专家学者的努力,闽都文化研究长足大进,业已揭开崭新的历史篇章。继首届文化论坛于2012年初在福州成功举办之后,此次研究会诸位专家北上京城,再兴盛举。深信以之为契机,闽都文化研究必将以健实步履向纵深推进。以下,谨就深化闽都文化研究的可行性提出几点建议,敬请各位专家指教。

开阔视野:从三山到八闽

我所提的第一点建议,叫作开阔视野:从三山到八闽。也就是说,我们观察和研究闽都文化,要有一个历史的大视野。福州地处闽东平原,东带沧溟,百川丛会,从先秦经汉唐到明清,在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经历了由滨海市镇到古国王都,最终成为一省会城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漫长而曲折,始终与接受中原文化影响,化中原文明为我有的历史进程同步。与之若形影相随,福州文化也经历了一个由三山地域文化,到引领八闽风气,成为八闽文化标志的发展过程。显然,我们今天所讨论的闽都文化,它已经远远逾越三山地域。在闽都文化的历史血脉中,不仅融入了八闽不同地域文化的优秀因子,而且也融入了中原文化的优秀因子,从而成为八闽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观察和研究闽都文化,弄清楚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而准确地揭示其历史特质,就必须确立一个历史意识,一个大局意识。要走出三山,放眼八闽,胸怀整个中华大地。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在八闽乃至中华大地上,姿态万千的地域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补充,水乳交融,共同汇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

整理文献:传承闽都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要提的第二点建议,是关于文化典籍的整理问题,即整理文献:传承闽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古代,由于地理区位和经济、政治、人文、生态诸多因素的制约,福建开发稍晚。汉晋以降,尤其是李唐一代,伴随中原文化的大规模南播,八闽开发的步伐陡然加快。至天水一朝,昔日“化外蛮荒”倏尔之间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邹鲁”、“文献名郡”。古往今来,闽都文化之能在东海之滨世代传承,不唯嘉惠八闽,而且走出闽中,流布中原大地,扬帆远航,播越五洲四海,其间缘由甚多,殊可过细探寻。倘若究其大要,除却有赖于艰苦奋斗,繁衍生息,世代生于斯、长于斯的八闽人民,第二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便在于有闽都文化凭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即绵延不绝的八闽文献。

据郑宝谦先生著《福建省旧方志综录》记,自晋代《闽中记》问世,唐宋以还,踵事增华,代有续作,及于明清两代,乃成大盛之势头。诸如明李奎著《闽中稿》、清陈元钟辑《闽中唐宋元明诗文编》、柯辂撰《闽中文献》、王捷南撰《东越献征录》等等,比肩接踵,不胫而走。加以历代儒林、文苑中人结撰之经部诸疏、史部群籍、子部百家、集部诗文辞赋,以及晚清西学东渐而盛行之新学著述,允称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八闽文化典籍,是闽中历代先贤留下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是闽都文化世代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闽都文化生生不息的深邃根源。从实际出发,认真制订规划,精心保护,精心遴选,精心整理,守护和传承这份珍贵遗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也是深化闽都文化研究必须切实做好的一桩大事。

弘扬闽学:闽都文化生生不息的纽带

我打算提的第三点建议,是关于对闽学人学品格的把握和弘扬问题,叫作弘扬闽学:闽都文化生生不息的纽带。最近,我读到卢美松先生主编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福建卷》。这是一部讨论福建地域文化的力作,深入浅出,要言不烦,拜读之后,深得教益。书中辟出专章,题为《朱熹与闽学》,由资深专家陈遵沂教授执笔,卓然睿识,受教最多。陈先生认为,南宋初朱熹所创立的闽学,是个集理学之大成的学术体系,也是福建地域文化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我完全赞成陈遵沂教授的主张。

闽学是传统儒学在两宋时期自我更新的时代产物,它既是对北宋濂学、洛学、关学的系统总结和创造性发展,也是对数千年中国学术的成功总结,顺应时势,继往开来。由宋元迄明清,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核心,影响中国社会和学术文化演进数百年。不唯如此,随着明清时期中外文化交往的展开,闽学走出国门,流播汉字文化圈诸邻邦,程度不等地影响了东亚和南亚诸国学术的发展。

闽学登上历史舞台之后,何以能够产生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对数千年中国传统儒学人学品格的成功把握和弘扬。儒学以人为论究核心,从个人的修持入手,进而探讨个人与家庭、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个人与天下国家千丝万缕的联系,先人后己,推己及人,最终谋求人类社会的人我一体,和谐发展。

儒学、朱子学、闽学,三位一体,世代传承,洋溢于其间的人学品格,业已成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无形纽带。这是一份极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闽学的人学品格,无疑是深化闽都文化研究中至关重要的大课题。

总结上述三点建议,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以人为本,努力构建闽都文化的传承体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使闽都文化与时俱进,生生不息。

〔作者简介〕陈祖武,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原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