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
18094700000053

第53章 闽都文化在琉球(1)

谢必震

明清时期,中国与琉球(今日本冲绳)交往极为密切,尤其是明成化十年(1474)中琉交往是以福州为舞台的。这一交往直至光绪五年(1879)琉球国为日本所灭,400余年的福州与琉球的关系史,使闽都文化对琉球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琉球社会的进步,琉球国的兴盛都可以从闽都文化的外传找到缘由。

古代琉球在福州东北方向的海上。明初,凡外商入贡者皆设市舶司以领之,“在福建者专为琉球而设”。清沿明制,福州仍是通琉球的唯一口岸。因此,在长达500余年的中国与琉球的交往中,闽都文化通过各种途径输入琉球,并对琉球社会的各方面起到了深刻的影响,我们从宗教思想、文学艺术、手工技术、生产科技、教育医学、园林建筑、饮食文化、民俗习性等方面都可以看到闽都文化在琉球广为传播后的历史作用。

历史上闽都文化随着航海交通、人口迁徙、对外关系的发展,逐渐地传播到琉球,其传播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册封琉球使团的传播

自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与中国建立正式的邦交始,至清光绪五年(1879)琉球为日本吞并这500年中,每位琉球的“国王嗣立,皆请命册封”。明清两朝的统治者大都应其所请,派遣大型的册封使团,远渡重洋册封琉球。其间,中国政府册封琉球共23次。

明清两朝册封琉球正副使均由文职人员充任。有行人、中官、各种给事中或翰林院属官,闽籍官员又占多数。使团人员除政府规定的司职员外,各册封使还随带部分由自己选择的从客,这些人不外是文人、画匠、琴师、高僧、道人、天文生、医生、各色工匠艺人,以及随行兵役水手。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福州是通琉球的唯一口岸,因此册封琉球使团的各类人员主要是在福州组织招募的,有史料为证——万历七年(1579)任册封副使谢杰的使录中亦载:“大都海为危道,向导各有其人。看针把舵过洋,须用漳人。由闽以北熟其道者,梅花、定海人,由闽以南熟其道者,镇东、南安人。至夷熟其道者,又须用夷人……择梅花、定海者,须试其谙于闽浙海道者。择万安人须试其谙于闽广海道者,又不可徒徇其名而浪收也”。这里所指的“梅花”、“定海”、“镇东”、“万安”等地的人,都是福州地区的人,他们组成册封使团到琉球,必然起到对琉球传播闽都文化的作用。甚至连福州的烹饪技艺也由册封使团的闽人厨师直接传授给琉球庖人。闽籍厨师直接参与宴席菜肴的制作,为琉球同行及宫中嫔妃表演了高超的技艺,使琉球人一次次领略到闽菜的博大精深。

除了直接传播文化外,册封琉球使团的到来,从馈赠和贸易的物品上也不自觉地将闽都文化传入琉球。诸如册封使团向琉球国王及官员进赠的物品及携带的贸易品,即为文化用品、古玩工艺品、食品、药材、丝织品、经籍、字画、日常生活用品等。这些物品不仅是传播文化的媒介,而且为琉球人研究这些物品的制作方法、仿效生产提供了方便。又如册封使团携带的兵器,以及漂流荒岛而准备的自救农具,都能使琉球人从中得到启迪,以提高本国的军事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由此可知,册封琉球使团向琉球传播闽都文化真可谓无处不有,无处不见。

(二)来华琉球进贡使团的传播

明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遣杨载持诏谕琉球,同年十二月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其弟泰期随杨载入明朝贡,自此,琉球以种种名义接连来朝。如进贡、接贡、庆贺进香、报丧、谢恩、请封、迎封、送留学生、报倭警、送中国难民、上书等,有时一岁数至。

琉球进贡使团通常由百余人或数百人组成,抵达福州后(明成化前在泉州)安歇在柔远驿,小住一段时间,在福建地方官员的安排下,正副使臣及有关人员十几到二十几人北上进京,其余人员留在馆驿,从事贸易活动或学习各种技艺。等到来年使节南归福州后,再一同搭船回国。在福州居留期间,或半年,或一两年不等,琉球人耳闻目睹闽都文化之精妙,耳濡目染,接受了闽都文化,并把它带到琉球。

闽都文化因琉球进贡使团的作用而得以在琉球传播,其相当重要的一环是琉球使团携带回国的各种赏赐物品及贸易物品。自明朝以来,中国政府赏赐琉球贡使的物品不外是织金交绮,绢布纱罗、袭衣冠带、宝钞铜钱、历书等。据清代档案史料记载,琉球贡使携带回国物品的清单中有纺织品、手工业品、食品、原料产品、药材、文化用品、字画乐器、生活用品等,这些物品多是在福州置办的。甚至连当时较为先进的灭火器材,也为琉球贡使所重视,暗暗定造,携带回国。有档案记载,清乾隆九年(1744),琉球贡使温思义在福州定造了救火水龙消防器材,欲携带回国,不料为中国官员查获,在奏报朝廷恩准后,方准其带回。从此,中国救火水龙的使用原理、铸造式样原原本本地流入琉球。

(三)闽人三十六姓的传播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为了加强中琉之间的朝贡贸易关系,赐给琉球“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当时福州的林姓、长乐的郑姓、梁姓等,都在移居闽人36姓之列。移居琉球后的闽人36姓,“知书者授大夫长史,以为贡谢之司;习海者授通事,总为指南之备”。不仅为琉球的航海贸易做出巨大的贡献,而且将优秀的文学艺术、建筑风格、陶瓷制造、染织古雕等手工技巧引入琉球,使琉球“改变番俗,而致文教同风之盛”,“风俗淳美”,“易而为衣冠礼仪之乡”。

由于闽人36姓移居琉球,汉语言文字的推广不仅在移居琉球的中国人居住群中,而且扩大到琉球人中间,戏曲作品也通过闽人36姓传入琉球。万历年间,明朝册封使萧崇业、谢杰在琉球观看了戏剧演出后,留有记载:

居常所演戏文,则闽弟子为多,其宫眷喜闻华音,每作辄从帘中窥之。长史恒跽请典雅题目,如拜月、西厢、买胭脂之类不演,即岳武穆破金,班定远破虏亦嫌不使见。惟姜诗、王祥、荆钗之属所常演。夷询知,咸啧啧羡华人之节孝云。

上述的剧目姜诗、王祥、荆钗都是当时在中国盛行的传统剧目,尤其是荆钗被称为元曲荆、刘、拜、杀四大传奇之一。这些戏曲在琉球上演说明闽都文化在琉球具有很深的影响。

通过闽人36姓的作用,福州的园林建筑风格也出现在琉球。明天顺年间,册封琉球使潘荣在游览琉球八景名胜后,撰有《中山八景记》,其对八景设计创建者赞曰:“程大夫中华人也,用夏变夷均之责也,果能以诸夏之道而施之蛮貊,渐染之,熏陶之……”

在尚真时代(1471~1572)建造的琉球圆觉寺内的石雕群,特别是放生池石桥的20面石屏的花鸟、莲花、狮龟、牡丹、祥云、奔鹿等精细的浮雕,堪称琉球历史上石雕工艺的杰出代表作,在桥的支柱上刻有“大明弘治戊午(1498)岁春正月吉建立长史梁能通事陈仪督造”,这为世人留下了闽36姓在琉球传播中国石雕艺术的见证。

闽人36姓在琉球的活动,不可避免地将政治思想、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生活习俗、各种技艺引入琉球,以致《琉球国由来记》载:“从此本国重师尊儒,始节音乐,不异中国”,“中山文风真从此兴”。由此可见,闽人移居琉球乃是闽都文化在琉球传播的重要途径。

(四)来福州学习之琉球留学生的传播

琉球自明洪武五年(1372)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以来,先后向中国派遣了20多批的留学生(明清史籍中称“官生”)来中国学习先进的文化科技。官生之外,还有一部分琉球人滞留在福州琉球馆延师受业,称之为“勤学”,在福州学习专业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他们学习的期限和方法都比较灵活,较有成效。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学识和技术就回国实践,有时还把成套的技术设备也引入琉球。明清时期琉球人在福州学习的专业技能主要有天文地理、制茶、制瓷、制糖、漆器制作、烟花制作、纺织、冶金、农作物栽培、制墨、制泥、医术、音乐戏曲、律法、驯鹰、贮米法、鉴砚等,并通过他们将先进的闽都文化传入琉球。因此我们说,留学福州的琉球学生是闽都文化传播到琉球的又一重要途径。

闽都文化向琉球传播主要有以上四方面的途径。当然,飘风难民的传播、海上私人贸易商的传播,与日本、朝鲜、东南亚诸国往来的间接传播,都是闽都文化传播琉球的途径,在此我们就不一一赘述了。

闽都文化对琉球的影响至深,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

(一)语言文字

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琉球国汉语言的学习蔚然成风。不仅是“陪臣子弟与民之俊秀者则令习读中国书,以储他日长史通事之用”,而且因闽人36姓的移居琉球,深入到琉球社会的各个阶层,因此汉语言的流行使用十分广泛,以致今日的琉球方言仍有许多与福州方言发音相同的。如吃饱了、阮、阿妈、香片、龙眼、大碗、斗鸡、斗牛、橘饼、猫、猪、南瓜、线面、瓮菜等词汇,显然是借用了福州方言。

(二)文学艺术

闽都文化对琉球文学艺术影响有许多显著的方面。琉球汉诗就是引人注目的问题,可以说汉诗在琉球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琉球汉诗的出现应归于中国文化(闽都文化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此我们强调闽都文化对琉球汉诗发展的影响,着重点在于这些汉诗的萌芽是从福州这一沃土移植而去的。琉球汉诗的作者们绝大多数的知识来源于福州,他们的诗作内容也反映了福州的风土人情。

琉球的音乐、戏曲、舞蹈与闽都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球阳》载,明太祖赐琉球闽人36姓后,琉球国“始节音乐、制礼法、改变番俗,而致文教同风之盛。”从琉球音乐、戏曲、舞蹈的发展过程,明显看出其深受闽都文化影响的轨迹。

(三)手工工艺

福州的手工工艺在琉球的传播是多方面的,有石雕、漆器制作、乐器制作、制泥等。琉球有许多的碑刻与石雕作品,如圆觉寺的浮雕、首里城王宫正殿的龙柱、瑞泉门下的龙头等都反映了当时琉球石雕工艺的最高水平,而琉球石雕工艺的发展,正是兼容吸收了福州地区的石雕工艺技术,并且是在闽人36姓的帮助下完成的。

福州的漆器制作有盛名,其技艺先后传入日本等国。琉球漆器制作工艺的发展受到了福州和日本的影响,概而言之,主要还是受到福州的影响。这从琉球先后多次派遣学生来福州学习漆器制作得到证明。

我们还可从清宫档案内看到,琉球使臣回国时向福州海关申报的货物清单上有蛇皮、琴线等乐器制作的材料,以及绘画、篆刻所用的材料,琉球人不仅在福州学会了音乐、绘画、篆刻书法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学会了乐器制作、印泥制作等工艺技术。如《球阳》所载:“自制朱印色,以备圣览,由是国中印色,竟不以寄买于闽而用焉。”

(四)园林建筑

明清时期是中国苑囿造园艺术发展的集成时期,也是古代建筑文化的鼎盛时期。将琉球园林建筑风格与福州比较,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福州园林建筑风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