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谁在包围中国
18094800000041

第41章 吁建中国国际石油陆上通道(5)

然而,该方案跳出了“马六甲困局”,但却又陷入了与中国有边界争端的的印度设下的“印度洋困局”,这样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中国石油运输的安全问题。为此,笔者建议:

1.打通中亚通道是中国石油安全战略的一步极其重要的棋子。伊朗是著名的中东产油国,而且伊朗和中国之间有着良好的关系和合作的历史,伊朗可以成为中国在非常时期的重要盟友。随着美国从阿富汗战场的撤兵,建立一条从伊朗通过阿富汗直抵新疆的通道是陆路上距离最短的中国通往波斯湾的途径。

2.巴基斯坦是中国全天候的老朋友,近年来美国和巴基斯坦在反恐问题上出现了关系交恶的情势,从某种程度上判断,中巴已是准军事同盟,因此,联系上述,另一条可以从伊朗南部通过巴基斯坦通往新疆。2007年3月20日,时任巴基斯坦总统穆萨拉夫在盛大的剪彩仪式上宣布,瓜达尔(Gwadar)港正式投入运营。它位于巴基斯坦南部俾路支省,是该国继信德省卡拉奇港和卡西姆港之后的第三个港口。据英国广播公司2013年1月30日报道,巴基斯坦政府于30日正式同意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瓜达尔港的营运控制权移交给中国公司。这一举措对中国铺设从中东输往中国西部的石油管道具有重大意义和重大价值,届时,中国可利用在瓜达尔的影响力,铺设中东输往中国西部的石油管道,甚至延伸到中国的铁路。虽然这是一项商业交易,但受到美国和巴基斯坦邻国印度的密切关注。

地处巴基斯坦西南中国海岸线上的瓜达尔港,距离连接波斯湾与阿曼湾的霍尔木兹海峡只有约400公里,而后者是全球石油供应的重要海上通道。瓜达尔港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是中东(石油储量全球第一)、南亚(人口稠密)与中亚(资源丰富)这三大重要地带的交汇点。未来,瓜达尔港将成长为中国通过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甚至是中亚与中东国家的石油运输的中转站。由于距离伊朗边境仅70公里,又与海湾水道非常近,在和平时期,瓜达尔港还有望帮助将海湾及阿拉伯半岛的原油分担转运至中国。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瓜达尔港不仅将是中国从中东地区输出石油的首个落脚点,并且能提供与中国相连的铁路与公路网络。考虑到新疆城市喀什离上海港有3500公里之遥的路途,而距瓜达尔港却仅有1500公里,中国当然应该希望将瓜达尔港变成其西部地区的出海口。从可行性与成本角度看,将瓜达尔港作为中国内陆地区的贸易出海口也更加实际些。

3.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之间的石油管道。2009年4月,在冲破美日韩以各种手段对中俄输油管道项目施加后,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建设的2496公里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一期工程建成。这条通道将是未来中国能源需求极其重要的“管运命脉”。此外,中国已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投资进行了石油开发和运输管道建设。这些在建线路可以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建立,是这可能影响到俄罗斯在中亚的战略布局,从而引发复杂的政治生态变迁。相信中亚油路在未来的10—20年内,随着上合组织的正常运作和高度合作,将发挥“东西互补、齐头并进”的作用。

4.上述几条陆路石油管道都同时提到了新疆的重要性。我们不妨在这里多着墨在新疆上。新疆位于中国西部,地理位置较远,但目前却是多条海外入华油气管线的必经之地,成为中国油气资源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集聚区,是中亚、西亚及中东等盛产石油地区开展油气合作的桥头堡。新疆与石油大国俄罗斯紧密接壤,与中亚、西亚、中东产油国距离较近,从金融危机、国家安全、宏观战略、地缘政治、能源储备,运输距离、突发事件、可控程度、保供降本等角度运筹谋划,笔者建议修建一条通过新疆地区与中亚及中东的石油管道网络接通的石油大动脉,将可避免一旦在战争时期途经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等时受美国等海上强国的钳制。此条石油大动脉建成之日,就是中国的石油能源供给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时,不仅可以解决中东、中亚普遍面临的石油出口瓶颈问题,同时,新疆也将处于“泛亚全球能源桥梁”的战略枢纽位置,为中国石油的安全供应提供可靠保证。

尽管如此,管道石油运输仍然无法充分满足中国未来对国际石油的巨额需求,没有了原本海上石油运输的主管道,中国石油安全将成为中国一个不可承受之痛的心结。作为中国长远国家核心利益,解决海上石油运输通道安全迫在眉睫。为此,笔者建议:

1.中国未来的海洋战略应以南中国海为轴心,以太平洋和印度洋为两翼展开。实施这一战略的最基本条件是收复南沙,在南中国海获得压倒性优势,取得支配地位。中国只有实现了“一轴两翼”的海洋战略,才能保证包括海外石油运输安全在内的自身崛起和今后的发展强盛。

2.为了切实保证中国的海上石油安全,构建伊朗这个西亚、中东的战略支点就显得十分必要。伊朗这个国家太重要了,无论对于上合组织还是中国的印度洋战略,都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伊朗在西亚、中东具有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又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所以是一块各方都难以割舍的战略要地。因为美国始终盯住伊朗不放,所以它的麻烦还很大。中国在伊朗有重大的利益,必须迎难而上,坚决在此立定脚跟,务必赢得主动,争得一席一地。

3.大力发展以战略战术导弹、航母、五代战斗机、网络信息为主体的地海空网天一体化的军事战略,大力提升海空军及二炮的实力和战力,为中国国际海上石油运输保驾护航。要实现海空一体和二炮战力的大幅提升,必须实现自主创新,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等形式,实现武器装备的国有化、集成化、现代化,具备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最快赶上世界最高水平。为此,中国必须以世界最新技术和最强国——美国和欧洲为参照数,不断进取。近年来,中国制造的歼-20四代机、运-20大飞机、反航母弹道导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一大批创新性武器装备,已经向世界昭示中国军事的后来居上和强劲后劲。当然,要做到完全赶超欧美,不是短期能够做到的。

从更大的国际战略上看,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强军的第一个主要方向是在南亚、东南亚地区实现主导型的军事存在,有效控制南中国海。这本来就与现在中国在南中国海面临的紧张局面相吻合。之前中国已经高调宣布南中国海为中国的核心利益区。从印度洋周边的南亚到南中国海周边的东南亚囊括了中国海上能源通道和运输线,而保证它们的安全是中国海军必然规划的中长期使命。况且以索马里反海盗为契机,中国海军已经在着手建立系统的保护手段和护航体系。

中国军方的第二个方向是能在中东和东非、南非地区施加重要军事影响力。这也本来就是中国保障海外能源供应安全所必须考虑的事情。中国的石油进口来源大部分位于这几个关键地区。最近几年包括伊拉克战争、苏丹内乱、利比亚内战给中国的海外能源投资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所以中国有必要在吸取以往教训的同时积极采取相应的军事保障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在这些不安定地区的重要投资安全和应得利益。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发展同非盟和非洲各国的关系,已经遭到美国的质疑和反制,毫无疑问以目前形势来看,中国军队还无法在这些热点利益地区同美国抗衡保护盟友和自身政经利益,但未来二三十年发展规划方向则无可厚非。

第三个方向是向东能将安全保障拓展到“第二岛链”以外,并确保在“第一岛链”内外的较大军事优势。美国通过岛链封锁中国海军几十年,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军力提升,美国的岛链计划早就不合时宜。按照欧美对传统军事进攻能力的确认,火炮的射程决定军队的进攻能力范围,那么中国的导弹和战斗机打击范围早就超出了“第一岛链”。中国的东风系导弹等一些撒手锏武器,标志着中国已经有能力在“第一岛链”内确立军事优势。而包括近年来中国海军大编队频频穿越“第一岛链”进入西太平洋,说明中国完全有实力打破美日封锁。而“第二岛链”的空间太大就更加难以封锁。笔者将在第十章就中美太平洋一旦开战,解放军胜算几何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