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18106000000038

第38章 马克思主义现代观(1)

说到现代观,我们肯定会立即想到“现代性”这一概念;然而马克思本人确实没有使用过“现代性”这一概念。但这并不表示马克思没有现代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第一版序言等著作中,分别使用过“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代资本家阶级”、“现代雇佣工人阶级”、“现代国家政权”、“现代工人阶级”、“现代的工人”、“现代工业”、“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等等概念。这当然可以说明马克思、恩格斯所具备的“现代性”意识。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现代观既把现代性作为一个整体的历史现象,同时又以哲学本体的批判与对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的分析结合起来;且在实践上参与了现代化的变革,这无疑对现代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在马克思的视野里,现代性的载体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确,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新时代,其与以往任何社会相比,全然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现代性”色彩。与后现代哲学家们对现代性的批判缺乏积极向上的力量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性的深刻反思才真正展示了现代化健康向上发展的前景。

总体上看,马克思现代观的基本特征,呈现为一种关于现代性的社会理论;而这种现代性社会理论,是有着深刻的哲学基础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观是以“社会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其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而其价值取向则指向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一、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现代观的基础

马克思考察世界历史的一个基本视角,就是“社会生产力”视角。笔者之所以用“社会生产力”这一概念,不仅是因为马克思本人在《经济学手稿》中就已提出了“社会生产能力”这一范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哈贝马斯的影响,哈氏在论述马克思时,“社会劳动”是其极高频率的概念,其指向及意涵大多为“社会生产力”。如其所说:“当马克思认识到,工业的历史,即社会劳动系统的发展‘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的时候,他所想到的并不是一种经验联系,而是一种创造历史的联系。” 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当生产力这一概念与整个“社会劳动系统”发生联系时,它实质上就是一种“社会劳动力”,所以哈贝马斯将其与马克思的“创造历史”范畴联系在一起了。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这部著作中就已提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105页。显然,最后一句所点出的“现代社会”,之所以能发展出来,其根本前提在“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上。值得提起的是,这里马克思提出了人们所熟识的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事实上,此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中就有了社会发展五形态的划分,这就是“部落所有制——古代所有制——封建所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5—27页。四种形式,加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就是一个具备完整链的社会发展五形态理论。显然,这种划分,更是通过对社会生产方式与经济结构的考察,并以“所有制形式”为标准来进行划分的。

应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种历史阶段性划分,具有一种“历史发展必然性”的思想方法论基础;这是一种立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思想方法论。这点,我们稍后再详说;须知,这种思想方法论的核心就是社会生产力。马克思通过一系列分析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16世纪以来欧洲发生的社会巨变,引发了大工业兴起,从而带来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这一新的生产方式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大,这种强大的社会生产力,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我们可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与《资本论》中细看马克思作出的描述与分析:

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的全面变革,而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只是在现在才开始被认识清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1页。

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但现代生产方式,在它的最初时期,即工场手工业时期,只是在它的各种条件在中世纪内已经形成的地方,才得到了发展。……这个生产方式所固有的以越来越大的规模进行生产的必要性,促使世界市场不断扩大,所以,在这里不是商业使工业发生革命,而是工业不断使商业发生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正是这里明确提出的“现代生产方式”,带来了现代的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注意,这里马克思极富睿智地提及了“市民社会”这一概念,并提示了市民社会的全面变革,其前提就是产业革命。从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出发论述了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关系。他认为,虽然政治国家是从家庭和市民社会中发展起来的,但它仍是后者的原则和基础。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也大体上持有同样的观点。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他开始从唯物主义立场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得出了不是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著名结论,但对市民社会本身尚未作出科学的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开始试图系统地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时,市民社会这个术语已经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经济基础的意义上使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范畴:“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0页。所以这里要加以申论的是,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市民社会”,恰好表征了现代性是与世俗化过程密切相关的。

此外,我们知道,现代性这一概念,它所体现出的不仅是结果中工业文明,其实它更是过程中的对人类理性、特别是对现代市场经济及其这一经济形态的体制与法律的崇拜信仰,其实这里更为深层的其实是对合理化秩序的信念。这些俨然构成了一种关于“社会生产力”的现代化意识形态。

也许,恩格斯的论述则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概念,恩格斯在19世纪90年代曾指出:历史唯物主义“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4--705页。恩格斯的这一论述,不仅让我们能够很好理解为什么“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会带来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同时也让我们得以在后面更好地切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这一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中极其重要的观点。

二、思想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视角

探讨马克思主义现代观,我们无法避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野;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思想方法论。

其实,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畴,也正是我们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一把最好钥匙,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必然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意识源于存在。我们看看近代社会条件下,个体和个性解放意识、人格独立意识,竞争意识等之所以成为社会思潮之主流,不正是近现代工业社会市场经济的产物吗?作为一种整体的社会意识,这是无可否认的,正如当代社会中的市场经济意识一样,它的前提条件,是当代社会存在的市场经济的运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是一种存在的事实,然后我们才把它总结上升为一种历史规律。

这里,我们并不一般地给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知识性环节,我们要做的是强调它的作为一种科学思想的意义及其闪光点。

让我们还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来理解。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眼中,社会发展史和自然发展史有不同区别的,但是这种区别“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表面上偶然发生着的历史现象,并不能掩盖真正内在的规律,问题在于如何发现这些规律。持久而深入地探究,使马克思、恩格斯一步步地深入到物质生产方式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这一规律性思想中;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承认社会历史的发展存在着各种因素的作用,经济基础仍是决定性的。相对于上层建筑,它在社会的整体系统中正是所谓下层建筑,它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性交互作用形成。这种决定性的经济基础,“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在于科学地认识并探究了物质生产、经济基础的历史作用。

对马克思而言正是如此,他的《资本论》以系统内部相互作用的观点,洞察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系统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他充分意识到系统内部动态平衡的变化着的结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来自系统的生命力,它的开放性与交互作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只有马克思一人能够探究一切经济范畴的辩证的发展,把它们的发展动因和制约着这些动因的因素联系起来,并建立起一座完整的经济科学的理论大厦。这座大厦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的。

正是从系统的生命力视角,马克思以清晰的基本思路指证了人类社会系统一方面是由于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系统一体的经济结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与社会一系列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系统通过生产力,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从而它成为一种开放性系统,并推动着它的变化和发展。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经济结构作为第一层次的结构,体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构;这一结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严格地说,经济结构的内在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作用变化,将使它自身的性质产生质的变化,从而导致社会系统性质的变化,人类社会历史由此而呈现出不同形态的阶段性。对这种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的系统性考究是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如一的科学态度。恩格斯由此还总结道:现代唯物主义本质上是辩证的。这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的必然结果。既然客观世界是物质的,又是有规律地互相联系并相互转化的;那么,否认物质生产与社会历史的相互联系与发展转化,就会歪曲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可见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基本原则是早已了然于胸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的确成为了社会系统论的奠基人,同时,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系统论。我们说“社会生产力”作为一个范畴,与马克思的社会系统论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

正如我们前面曾提示过的,我们决不要仅仅钟情于“物”的因素。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并非单纯的物性因素。因为生产力表征的是人驾驭、支配自然的活动方面,而生产关系则表征人在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过程中,同时生产出的所需要的一种社会形式——人与人结成的关系。可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一道作为人的活动之不同方面的。然而,当生产力每前进一步,生产关系都会要对应于它;如科学技术发明化为一种先进生产力时,生产关系总是要适应生产力的需要;即使它有些相对于生产力发展的迟滞现象,但最终还是要适应生产需要的。这正如同中国的改革开放,旧的计划经济中的生产关系结构之网,一时难以适应改革的要求,但不断深化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正在朝着现代化先进生产力所要求的新生产关系目标前进。这其实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的绝佳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