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交际礼仪
18123800000015

第15章 派对

所谓聚会,准确而言,是指人们为了一定的目的,或是为了从事某种活动而聚集会合在某一地方。实际上,聚会就是多人集合在一起参与的集体活动。因交际应酬而举行的聚会,称为社交聚会。

人们所进行的社交聚会,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其中,最常见的聚会形式有派对、拜访、舞会以及其他文体活动等。有的社交聚会,往往是为了处理公共事务而举行的,故可称之为公务聚会。另外一些社交聚会,则纯属私人性质的聚会,所以可以把它们称为私人聚会。所有的社交聚会,都包含在这两种范畴之内。参与社交聚会时,须遵守必要的礼仪规范,这些礼仪规范就是聚会礼仪。

派对,本来是英语中“party”一词的音译。一般而言,它是指私人性聚会,尤其是小型的私人聚会。

目前,派对在我国,尤其是在职场上非常流行。人们热衷于派对这种交际形式,主要是因为它形式自然、内容灵活、品位高雅,可以使渴望友谊、注重信息的人们正式而又轻松愉快地与其他人士进行交往。

在我国,以交际为目的的专门性室内聚会,一般都被称为派对。按照人们在聚会中所讨论的中心话题及所从事的主要活动来划分,派对可分为许多种类。具体来讲,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聚会,叫做综合型派对;亲朋好友、同事、同学相互之间以保持联络为目的的聚会,叫做交际型派对;主要是为了接待来访者,意在相互了解、加深认识的聚会,叫做联谊型派对;主要由文学艺术爱好者发起、参加的聚会,叫做文艺型派对;以休闲、娱乐为主要活动形式的聚会,则叫做休闲型派对。

目前,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尽管对各种形式的派对均有不同程度的接触,但时下最流行,同时也是最有影响的,则当数交际型派对、联谊型派对和休闲型派对。其中,交际型派对与联谊型派对的差别,主要在于参加者有所不同,前者是老友聚会,后者则是新朋聚会。除此之外,在活动的具体内容与活动形式方面二者大体相似。下面,将重点介绍有关交际型派对与休闲型派对的基本礼仪。

一 交际型派对

交际型派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其参加者之间保持接触,进行交流。因此,它的具体活动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当代人经常有机会参加的座谈会、校友会、同乡会、聚餐会、庆祝会、联欢会、生日晚会、节日晚会、家庭舞会等,实际上大都属于交际型派对。

(一)派对的组织

在通常情况下,交际型派对举办的地点、时间、形式以及主人和参加者,均需事先议定。交际型派对可以由一人发起、提议,也可以由全体参加者群策群力,共同讨论决定。

1.举办的地点

举办交际型派对的地点,应该选择条件较好的私人住宅的客厅、庭院,或是宾馆、饭店、餐馆、写字楼内的某一专用的房间。它至少应当具有面积大、通风好、温度适中、照明正常、环境幽雅、没有噪音、不受外界干扰等特点。

2.举办的时间

一般而言,它一般应持续2~3小时,组织者可根据实际需要来安排,不必过分地拘泥于此项规定。如果其参加者意犹未尽,那么将其适当地延长一些是完全可以的。通常,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交际型派对以在周末下午或晚间举行为好。

3.派对的形式

交际型派对的形式,应根据举办的目的而加以选择。如果大家只想“见一见”,或是“聚一聚”,那么就应当选择较为轻松随便的同乡会、聚餐会、联欢会、节日晚会或家庭舞会等形式。要是打算好好地“谈一谈”、“聊一聊”,则不妨选择不宜分神的咖啡会、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当然,在具体操作上,这几种形式也可以彼此交叉或同时使用。有时,不确定交际型派对的具体程序或具体“议题”,而听凭其参与者们的任意发挥,也是可行的。

4.派对的主人

如果交际型派对是在某家私宅内举行,其主人自然就是此次派对的主人。如果派对是在租用场地举行的,则一般应由其发起者或组织者担任主人。必须注意的是,若派对的组织者或发起者独身未婚或配偶不在本地,则应由其父母、子女、同事或秘书来临时充任男主人或女主人。按惯例,派对的主人应当有男有女,以便“对口”去分别照顾男宾和女宾。

5.派对的参加者

交际型派对的参加者,应当事先大体上确定好。在某些较为正式的交际型派对上,参加者彼此之间应以相识者居多为好,这样才有助于大家多交流、少拘束。当然,也不宜绝对地排斥“新人”加入,只不过“新人”的加入,应提前征得主人的首肯,并以不会同有前嫌的人在派对上“狭路相逢”为前提。

派对的既定参加者,按规定可以携带家人或秘书出席。此外,临时邀请其他人同往则是不适宜的。若无明确的要求,最好不要带着未成年的家人,尤其是幼童、婴儿去“见世面”。派对上的“议题”与他们距离太远不说,若是他们不听管教,则有违于举行派对的初衷,影响参加者的相互沟通。

前去参加交际型派对之前,参加者应对自己的仪表、服饰进行必要的修饰。男士通常应当理发、剃须,穿西装套装或休闲型西装,女士则需要做发型、化淡妆,并选择旗袍、时装、连衣裙等式样的服装。若夫妇或情侣二人一同赴约,则其穿着打扮应彼此保持和谐一致。例如,穿“情侣装”、戴“情侣表”、配相似款式的鞋子、服饰的色彩相互呼应等。如果两个人的打扮相去甚远,一个人身着礼服、浓妆艳抹,另一个人却穿着随便、不修边幅,好像前者的一名“跟班”,对于配偶以及本人的形象都有损害。

作为东道主,男女主人的穿戴应当尽可能地向自己的身份靠拢。应当指出的一点是,要求主人讲究着装并不是要求他们在穿着打扮上“高、大、全”,非要超过参加派对的众多宾客。

(二)派对的规则

在交际型派对上有几条基本的礼仪规则,是其参加者届时所不可不知的。

1.恪守约定

所谓恪守约定,就是要求人们在参加派对时,遵守时间、按时赴约,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或是失约。

即便在派对上,仍然要强调时间观念。无故迟到、早退或失约,不仅浪费他人的时间,也失敬于人。现代人惜时如金,守时守约是立身之本,在这一点上,每个人都绝不能无原则地宽容自己。

参加交际型派对,通常不宜早到。准时到场或迟到三、五分钟,是比较规范的。万一临时有事难以准点到达,或不能前往,应提前通知主人,并向大家表示歉意。迟到太久了,一定要向主人和大家说“对不起”,不能以任何借口为自己的行为开脱。

2.尊重妇女与长者

每一位有教养的人士,在包括交际型派对在内的一切交际场合,都应主动自觉地尊重、照顾、体谅、帮助、保护妇女和长者,并积极地为其排忧解难。所谓绅士风度和高尚修养,在现实生活中是与尊重妇女、尊重长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要尊重妇女,尊重长者,就不允许在他们面前胡言乱语,行为嚣张。不应当在妇女、长者面前口吐“脏”字,开无聊过分的玩笑。不准把“小妞”、“老头儿”之类失敬于人的称呼挂在嘴上。不允许对妇女、长者动手动脚,打打闹闹。在亲切与放肆、平辈与长辈之间,每个人都要时刻把握分寸。

要尊重妇女、尊重长者,还需要在与他们相处时多留心,要尽可能地体谅、帮助、照顾他们:行走时,应请其优先;就座时,应让其为尊;携带物品时,应为其代劳;安排活动时,则应首先考虑他们的状况。

3.体谅主人

所谓体谅主人,具体讲就是要求人们在参加派对活动时,应当设身处地、时时处处多替主人着想,并尽可能地在其需要时施以援手。至少,也应该做到不给主人忙中添乱。

参加派对之初,不要忘了上前问候主人。在派对举办期间,可以找机会向主人询问一下“我能做一些什么”。在派对结束时,向主人道别之后,方可告辞。

在派对举办期间,即使有些事情不尽如人意,也要保持克制,不说怪话。不要对主人所做的安排品头论足、说三道四。不要当着他人的面大谈让主人难堪的一些往事,或是指责、非议、侮辱主人。

在主人家中参加派对时,不要自以为与主人过从甚密,便可以不讲公德。例如,不论主人有无要求,都不可吸烟、随地吐痰或乱扔东西。不允许擅自闯入非活动区域,例如,不宜自行到书房、卧室、阳台、储藏室等处“参观访问”。不允许翻箱倒柜,随意取用主人的物品。

在非专题性的交际型派对上,自己的表现相对而言可以自由一些。然而,如果不与任何人交谈,有意显得与众不同,也未必合适。

参加非专题性交际派对时,同样需要自己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可以主动地同身边的人进行攀谈,可以旁听他人的交谈,也可以加入他人的交谈。在同他人交谈时,应当表现得诚恳虚心。同时,有可能的话,还应当扩大一下自己的交际范围,除了与老朋友交谈之外,还应尽量借此良机去认识更多的新朋友。要注意在与他人接触时,不要“执著”地使自己的交往对象“一成不变”,特别是不要奉行“排他主义”——一味盯住熟人、上司、嘉宾等不放,而又不准其他人介入。介入异性的交际圈时,一般不应不邀而至。

参加专题性派对,即参与有既定的中心或主题的交际型派对时,既要真实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又要宽容大度、善于向他人学习和请教。目前,专题性交际派对最受欢迎。人们参加它不仅是为了就某一问题进行座谈、讨论,以期明辨是非,更重要的是为了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在参加此种派对时,每个人都应当遵循以下两条规则:

其一,以学习为目的。届时,应该多听、多记、多向别人请教。有不明之处,能够提出来供大家讨论一番,也称得上是自己的一种贡献。

其二,避免争强好胜。在与他人交谈、交流、发言时,应当三思而行、出口谨慎。不要在发言时条理不清、词不达意,更不要唯我独尊,在发言讨论时,为了取胜而“泄私愤,图报复”、胡搅蛮缠、强词夺理。

二 休闲型派对

对现代人而言,除了八小时之内的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之外,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待人接物往往也会在无形之中对职员的本职工作助上一臂之力。因此,不少人对休闲型派对极度重视。

休闲型派对这一名称,其实只是相对于交际型派对而言的其他类型的派对。从本质上来说,作为一种交际方式,各种类型的派对都具有一定的交际目的,只不过不同类型的派对中交际、休闲、娱乐所占的比重有所不同而已。

休闲型派对有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目前为人们所常见者有:游园联欢会、远足郊游会、家庭音乐会、小型运动会、俱乐部聚会,等等。与交际型派对相比,它们同样也具有交际功能,只不过休闲性、娱乐性相对来说较为突出。假如称其为寓交际于休闲娱乐,可能更为贴切一些。有一位颇有成就的西方企业家曾经说过:“我的成功,主要不是来自谈判桌上,而是来自乡间别墅里同对手的友好接触。”他的话,对休闲型派对的功能做出了最通俗的正确表述。

事实上,邀请友人、同行或合作伙伴,利用闲暇时间来到自己的家里或乡间别墅中,从事打桥牌、欣赏音乐、合作演奏乐曲、卡拉OK、游泳、钓鱼等多种休闲娱乐活动,可以达到放松身心、融洽关系、促进合作等多重效果。

由此可见,对现代人来讲,休闲型派对里的应酬与正式场合的交际在实质上并无二致,然而既然休闲型派对没有与交际型派对“合并”而保持其自身的独立地位,自然它自身的特色也十分鲜明。因此,人们在参加休闲型派对时的表现,必须与参加交际型派对时的表现有所区别。总的来讲,在参加休闲型派对时,应当生动、随意、自然。具体来讲,则又分为三点:

(一)表现得“像玩”

所谓表现得“像玩”,就是要求休闲型派对的参加者轻装上阵,脱下西装套装、西装套裙、时装、礼服和皮鞋,卸下表明地位与身份的首饰,洗去脸上厚重的铅华,换上与休闲型派对具体环境相配的牛仔装、运动装、休闲装,实实在在地进入自己此时此地的角色之中。

反之,如果在休闲型派对上露面时依然一本正经,男的穿西装、打领带,女的着套裙、蹬高跟皮鞋,则未免会让人觉得矫揉造作,从而影响别人愉悦的心情。

(二)表现得“会玩”

所谓表现得“会玩”,在此具有以下两重含义:一方面是指玩的技巧;另一方面则是指对玩的内容的选择。不会玩,只要肯去学,又有人教,一般不难对待。然而若对玩的内容在选择上误入歧途,那可就因小失大,害己害人了。

在休闲型派对里所玩的内容,应当既高雅脱俗,又使人感觉轻松、愉快。一般来讲,打桥牌、下围棋、打网球,或是举办小型音乐演奏会,都是休闲型派对上可以优先选择的内容。

人们参加休闲派对,当然意在使自己和一同前去的伙伴们开心和放松,不过有一条界线不容逾越,那就是大家在玩的同时必须严守国家法律,严守社会公德,绝对不可以为图一时的快感而贸然犯险。

(三)坚持以玩为主

既然是休闲娱乐,在休闲型派对里,就要以玩为主要活动内容。不要表现得过分急功近利,那边请来的客人刚刚玩得渐入佳境、心情甚好,这里的主人就立即原形毕露、摊牌叫价了。

在派对上,该办的事自然要办,该说的话当然要说,只不过一定要选择最佳的时机。若是活动结束之后,或者是派对之后过上一两天再谈正事,往往可能比在玩的时候“转移话题”更易于奏效。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不懂得休息,就不懂得工作”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因此,参加休闲型派对时,切勿忘记应当以“休闲”为主,以“交际”为辅,切勿将二者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