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交际礼仪
18123800000021

第21章 茶艺

茶水,是中国各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日常饮料。它在中国的种植与利用,迄今为止至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世界上,它也同样深受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并且与咖啡、可可一道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

在正式的情况下,不论是自饮还是待客,饮茶都颇有讲究。至少,在茶叶的品种、沏茶的水温、饮茶的茶具等方面,都丝毫马虎大意不得。以茶待客时,对此尤须注意。茶艺,亦称茶道,它具体所指的就是饮茶的讲究和以茶待客之道。

目前,就以茶待客而论,饮茶的礼仪主要涉及茶叶的品种、茶具的选择、敬茶的程序、品茶的方法这四个方面。

一 茶叶的品种

饮茶,首先需要区别茶叶的品种。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饮茶者,对茶叶的品种往往会有不同的偏好。

区分茶叶的品种,可以采取多种方法。目前,在我国采用最广的方法,是根据加工、制作方法的不同来区分茶叶的品种。根据这一标准,茶叶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砖茶、袋茶等多个品种。

(一)绿茶

绿茶,是对新鲜茶叶进行炒制,利用高温破坏其所含的酶,在制止其发酵之后制作而成的。饮用绿茶,讲究要选用当年的新茶,尤其是要选用“明前茶”,即清明之前所采的茶叶。

精心沏出来的绿茶,茶叶碧绿、茶汤清澈,入口之后,饱含沁人心脾的清香,并且清凉宜人。在夏日饮用,还可消暑降温。

我国生产的绿茶品种甚多,其中闻名遐迩的有:产于浙江杭州的龙井茶、产于江苏太湖洞庭山的碧螺春、产于安徽黄山的黄山毛峰、产于湖南洞庭湖青螺岛的君山银针、产于河南信阳大别山区的信阳毛尖、产于贵州黔南都匀山区的都匀毛尖,等等。

(二)红茶

红茶的加工制作方法恰好与绿茶相反,它是以新鲜的茶叶为原料,在一定的控制之下使之完全发酵制作而成的。在冲泡沏水之前,它的色泽油润乌黑。在冲泡沏水之后,它则具有独特的浓香与爽口的滋味,并且暖胃补气、提神益智。

一般而言,红茶其性温热,故适宜在冬天饮用,而不宜作为夏日饮品。

我国生产的红茶品种不少,其中最著名的当推产于安徽祁门的祁门红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的滇红、产于广东英德的英红,等等。

(三)乌龙茶

乌龙茶的制作加工方法介于绿茶、红茶的制作加工方法之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半发酵的茶叶。其外形粗硕、松散,茶叶边缘发酵,中央不发酵,整体外观上呈黑褐色。它的别名叫做青茶。

沏水冲泡后的乌龙茶色泽凝重鲜亮,芳香宜人。喝过之后,不仅可以化解油腻,而且还健胃提神,令人心旷神怡。

我国著名的乌龙茶多产于福建省,其中大名鼎鼎的有产于闽南安溪县的铁观音、产于闽北武夷山的武夷岩茶,等等。

(四)花茶

花茶,又叫香片,它是以绿茶经过各种香花熏制而成的茶叶。它的最大特点是冲泡沏水之后芳香扑鼻、口感浓郁、味道鲜嫩。一年四季之中,都有可以饮用的花茶。

根据用来熏制花茶的鲜花的具体品种的不同,花茶又可以分为茉莉花茶、桂花花茶、玫瑰花茶、白兰花茶、米兰花茶等多个品种。其中,尤以茉莉花茶最为著名。

(五)砖茶

砖茶,又叫茶砖。它是特意将茶叶压紧之后,制作而成的一种类似砖块形状的茶叶品种。它颇受一些少数民族的喜爱,多用于煮饮,尤其是添加奶、糖等之后煮饮。

(六)袋茶

袋茶,并不是茶叶的某一个品种,而是为了饮用方便,将绿茶、红茶、乌龙茶或花茶分别装入纸袋之内。饮用时只需将纸袋置于杯内,然后冲泡即可。简而言之,袋茶是一种茶的方便饮品。

概括地讲,生活于不同地区的人们对茶叶品种的偏好往往大相径庭。在一般情况下,南方人爱喝绿茶,北方人爱喝花茶,东南沿海一带的人爱喝乌龙茶,而且欧美人则爱喝红茶,尤喜袋装红茶。因此,在以茶待客时,理当因人而异,适其所好。

二 茶具的选择

饮茶是一种文化,所以在选择茶具时,既要干净、卫生、实用,又要美观、大方、悦目。

饮茶之时,所选茶叶的具体品种不同,所需茶具的品种也会有所不同。在一般情况下,饮茶大都少不了使用储茶用具、泡茶用具、饮茶用具三种用具。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选择这些茶具时应注意的要点。

(一)储茶用具

储茶用具,指的是平日存放茶叶的专用器皿。它的基本要求是:防潮、避光、隔热、无味。因此,存放上等的茶叶,最好选用特制的茶叶罐,如铝罐、锡罐、竹罐,尽量不要使用不符合要求的玻璃罐、塑料罐,更不要长时间以纸张包装存放茶叶。

待客饮茶之际,最好不要当着客人的面从储茶用具之内取茶冲泡。万一非此不可,则切记不要直接下手抓取茶叶,而应以匙去取,或是直接以茶罐将茶叶倒入茶壶、茶杯。

(二)泡茶用具

讲究饮茶的人,对泡茶用具是十分挑剔的。在比较正规的情况下,泡茶用具与饮茶用具往往一分为二,以确保饮茶有滋有味、有模有样。

正规的泡茶用具,最常见的是茶壶。其大小各异外观不同,但多以有助于茶水味道纯正的紫砂陶、陶瓷制成。

使用茶壶泡茶之前,应将茶壶洗涮干净,不要使其茶垢遍布。不要使用浑身伤残的茶壶去招待尊贵的客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茶壶内剩余的旧茶待客。

(三)饮茶用具

饮茶用具,此处所指的是饮茶时所用的茶具。在大多数情况下,饮茶用具主要是茶杯、茶碗。就目前而言,以茶杯饮茶较之以茶碗饮茶显得更为常见。使用茶碗饮茶,则多见于古色古香的茶馆之内。

最好的茶杯,应当有助于茶汤纯正味道的发挥。符合这一要求的,当首推紫砂陶茶杯和陶瓷茶杯。若为了欣赏茶叶的形状与茶汤的清澈,也可以选用玻璃杯。搪瓷茶杯,则一般不应选用。

若饮茶时同时使用茶壶,则最好使茶杯与其配套,以使之美观而和谐、相得益彰。尽量不要东拼西凑,使二者质地不一、造型各异。若同时使用多个茶杯,也应注意其配套问题,不要令其千差万别。

若非自己使用,千万不要选用破损、残缺、有裂纹的茶杯,尤其不要以带有茶锈或污垢的茶杯装茶待客。

三 敬茶的程序

自古以来,中国人待客就有“坐,请坐,请上座;茶,上茶,上好茶”的说法,由此可见,以茶敬客在待客之际是一种绝对不可缺少的重要礼仪。

以茶敬客时,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客人的嗜好、上茶的规矩、敬茶的方法、续水的时机等几个要点。

(一)客人的嗜好

俗语说:“众口难调”,饮茶其实也是如此。有人喜欢喝绿茶,有人喜欢喝花茶;有人喜欢喝热茶,有人喜欢喝凉茶;有人喜欢喝糖茶,有人喜欢喝奶茶。在以茶待客时,若有可能,应尽可能照顾来宾,尤其是主宾的偏好。

有可能的话,应多备几种茶叶,使客人可以有多种选择。在上茶之前,应先询问一下客人喜欢用哪一种茶,并为其提供几种可能的选择。不要自以为是、强人所难。当然,若只有一种茶叶,则务必实事求是地说清楚,不要客套过了头。若客人点出自己所没有的茶叶品种,可就难以下台了。

与此同时,也应考虑到,有一些人出于各种原因不喜欢饮茶。因此,如有可能,在上茶前,应征询一下来宾个人的意见:“请问您想喝哪一种饮料?”并为其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几种选择,如白开水、矿泉水、咖啡、麦乳精、果茶、果珍、可口可乐、雪碧、芬达,等等。

一般认为,饮茶不宜过浓,否则极可能使饮用者“醉茶”,即因摄入过量的咖啡因而令人神经过分兴奋,甚至惊厥、抽搐。所以,若客人没有特殊要求则所上的茶水不应过浓。通常,民间以茶待客讲究要上热茶,而且还有“茶满欺人”、“七茶八酒”之说。其含义是:替别人斟茶不可过满,并以七分满为佳。这样做,热茶便不会从杯中溢出来烫伤人了。

(二)上茶的规则

上茶时,有下列具体规则可循:

1.奉茶之人

以茶待客时,由何人为来宾奉茶,往往涉及对来宾重视的程度。在家中待客时,通常可由家中的晚辈或是家庭服务员为客人上茶。接待重要的客人时,则应由女主人,甚至是男主人自己为客人亲自奉茶。

在工作单位待客时,一般应由秘书、接待人员、专职人员为来客上茶。接待重要的客人时,则应由本单位在场的职位最高者亲自为之上茶。

2.奉茶顺序

若来访的客人较多时,上茶的先后顺序一定要慎重对待,切不要肆意而为。合乎礼仪的做法应当是:

第一,先为客人上茶,后为主人上茶。

第二,先为主宾上茶,后为次宾上茶。

第三,先为女士上茶,后为男士上茶。

第四,先为长辈上茶,后为晚辈上茶。

如果来宾甚多,且其彼此之间差别不大时,可采取下列四种顺序上茶:其一,以上茶者为起点,由近而远依次上茶。其二,以进入客厅之门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上茶。其三,在上茶时,以客人的先来后到为先后顺序上茶。其四,上茶时不讲顺序,或是由饮用者自己取用。

(三)敬茶的方法

以茶待客时,一般应当事先将茶沏好,装入茶杯,然后放在茶盘之内端入客厅。如果来宾较多时,务必要多备上几杯茶,以防届时供不应求。

在上茶时,应当借此机会,向客人表达自己的谦恭与敬意。标准的上茶步骤是:双手端着茶盘进入客厅,首先将茶盘放在临近客人的茶几上或备用桌上,然后右手拿着茶杯的杯托,左手附在杯托附近,从客人的左后侧双手将茶杯递上去,置于客人左前方。茶杯放置到位之后,杯耳应朝向右侧。若使用无杯托的茶杯上茶时,亦应双手捧上茶杯。

从客人左后侧为之上茶,意在不妨碍其工作或交谈的思绪。万一条件不允许时,至少也要从其右侧上茶,而尽量不要从其正前方上茶。

有时候,为了提醒客人注意,可在为之上茶的同时,轻声告之“请您用茶”。若对方向自己道谢,不要忘记答以“不客气”。如果自己的上茶打扰了客人,应对其道一声“对不起”。

为客人敬茶时,一定要注意尽量不用一只手上茶,尤其是不要单用左手上茶。双手奉茶时,手的具体位置不宜在茶杯自身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上。切勿将手指搭在茶杯杯口上,或是将其浸入茶水,污染茶水。

在放置茶杯时,千万不要粗枝大叶,以之直撞客人。不要把茶杯放在客人的文件上,或是其行动时容易撞翻的地方。将茶杯放在客人面前与右手附近,是最适当的做法。

(四)续水的时机

为客人端上头一杯茶时,通常不宜斟得过满,更不允许动辄使其溢出杯外。得体的做法是应当斟到杯深的2/3处,不然就有厌客或逐客之嫌。

主人若是真心诚意地以茶待客,最适当的做法,就是要为客人勤斟茶、勤续水。一般来讲,客人喝过几口茶后,即应为之续上,绝不可以让其杯中茶叶见底。此种做法的具体寓意是:“茶水不尽为客添,慢慢饮来慢慢叙。”

当然,为来宾续水让茶一定要讲主随客便,切勿神态做作,再三再四地以斟茶续水搪塞客人,而始终一言不发。以前,中国人待客有“上茶不过三杯”一说。按照旧俗,第一杯叫做敬客茶,第二杯叫做续水茶,第三杯则叫做送客茶。如果一再劝人用茶,而又无话可讲,则往往意味着提醒来宾“应该打道回府了”。有鉴于此,在以茶招待较为守旧的老年人或海外华人时,切勿再三为之斟茶。

在为客人续水斟茶时,仍以不妨碍对方为佳。如有可能,最好不要在其面前进行操作。非得如此不可时,则应一手拿起茶杯,使之远离客人身体、座位、桌子,另一只手将水续入。

在续水时,不要续得过满,也不要使自己的手指、茶壶或者水瓶弄脏茶杯。如有可能,应在续水时在茶壶或水瓶的口部附上一块洁净的毛巾,以防止茶水“自由泛滥”。

四 品茶的方法

在正式的社交场合,饮茶应当文明、礼貌。具体而言,需要在下述两个方面特别加以注意:

(一)态度谦恭

既然以茶待客是一种礼仪,其主旨在于以茶待客时处处以礼待人,那么作为接受款待的一方,客人在饮茶之时也应对主人投桃报李,勿失谦恭与敬意。

当主人上茶之前,向自己征求意见或询问大家“想喝什么”的时候,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禁忌,可以在对方所提供的几种选择之中任选一种,或告之以“随便”。在一般情况下,若此时向主人提出过高的要求,是很不礼貌的。

如果自己不习惯饮茶,应及时向主人说明。若自己尚未说明,而茶已上来了,那么不喝就是了。千万不要面露不快,直接因此而责怪主人或为自己上茶的人。

若主人,特别是女主人或者长辈为自己上茶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即起身站立,双手捧接,并道以“多谢”。不要视若不见、不理不睬。当其为自己续水时,亦应以礼相还。其他人员为自己上茶、续水时,也应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向其答谢。

如果对方为自己上茶、续水时,自己难以起身站立、双手捧接或答以“多谢”时,至少应向其微笑,点头致意,或者欠身施礼。不喝的凉茶、剩茶,千万不要随手泼洒在地上。

在交际活动中,与交往对象正在交谈时最好不要饮茶。若自己或交谈对象正在讲话时,自己突然转而饮茶,不但会打断谈话,而且也会显得自己用心不专。只有在自己不是主要的交谈对象时,或是与他人的交谈告一段落之时,才可以见机行事,喝上一口茶润润嗓子。

(二)认真品味

在饮茶时,要懂得悉心品味。这样做,不仅体现着自身的教养,而且也是待人的一种礼貌的做法。

在饮茶之时,应当一小口、一小口地细心品尝。每饮一口茶汤后,应使其在口中稍作停留,再慢慢地咽下去,这样品茶才香。无论如何,饮茶时都不要大口吞咽、一饮而尽、喝得口中“咕咚咕咚”直响、茶水顺着腮帮子直流。以这种方法喝茶,只能解渴,却丝毫谈不上对茶的美妙之处的品味。

在端起茶杯时,应以右手手持杯耳。端无杯耳的茶杯,则应以右手手握茶杯的中部。不要双手捧杯,以手端起杯底,或是用手握住茶杯杯口。那样做,或是煞有介事,或是动作粗鲁,或是不够卫生。

使用带杯托的茶杯时,可以只用右手端起茶杯,而不动杯托。也可以用左手,将杯托连茶杯,托至左胸高度,然后以右手端起茶杯饮之。

饮茶的时候,忌连汤带茶叶一并吞入口中,更不能下手自茶中取出茶叶,甚至放入口中食之。万一有茶叶进入口中,切勿将其吐出,或是嚼而食之。

饮盖碗茶时,可用杯盖轻轻将飘浮于茶水之上的茶叶拂去,不要用口去吹。茶若太烫的话,也不要去吹,或是用另一只茶杯去折凉茶水,而最好待其自然冷却。

饮用红茶或奶茶时,不要用茶匙舀茶,也不要将其插放在茶杯中。不用时,将其放在杯托上即可。

若主人告知所饮的是名茶,则饮用前应仔细观赏一下茶汤,并在饮用后加以赞赏。不要不予理睬,或是随口加以贬低。切勿说什么“没听过这种茶的名字”、“喝起来不怎么样”、“这茶有些走味”,或是“没把茶泡好”之类让主人不快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