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交际礼仪
18123800000023

第23章 酒水

酒水,在一般情况下,是对于用来佐餐、助兴的各种酒类的一种统称。简单一些说,酒水通常指的就是酒。

自古以来,在世界各国中酒水在社交场合,尤其是在宴请、聚餐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久而久之,有关酒水的选择、饮用以及待客、佐餐等一系列的具体做法,业已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完备的礼仪。酒水礼仪的基本内容,主要牵涉到酒水的种类、酒水的运用以及酒会的规则三大问题。

一 酒水的种类

就目前而言,在国内所见最多的酒水主要有白酒、啤酒、葡萄酒、香槟酒、白兰地酒、威士忌酒以及鸡尾酒,等等。它们是各种酒类之中的佼佼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为了便于掌握这些主要酒水的主要特性,以便对其正确地、有益无害地加以饮用,下面对它们各作一些介绍。

(一)白酒

在这里所介绍的各种酒水,除白酒之外,都是从西方国家次第传入的舶来品。那些西洋的酒水,时下有一个颇为摩登的大名,叫做洋酒。只有白酒,才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货。

1.白酒的特点

白酒,亦名烧酒、白干。它是用高粱、玉米、甘薯等粮食,或某些果品,经发酵、蒸馏所制成的一种酒类。它通常没有任何颜色,而且酒精含量大都比较高,属于典型的烈性酒。白酒在我国各地均能生产,但因工艺的不同,而分成各种香型。当前,最著名的白酒有茅台酒、五粮液酒、剑南春酒、水井坊酒,等等。

2.白酒的饮用

白酒可以净饮干喝,也可以用来帮助吃菜下饭,有时候甚至还可以泡药作引。不过,白酒一般不能与其他酒类和汽水、可乐等软饮料混合同饮,否则极易醉酒。

在正式场合喝白酒,讲究以专用的瓷杯或玻璃杯盛酒。白酒酒杯通常容积不大,所以喝白酒讲究“酒满敬人”与“一饮而尽”。喝白酒时,通常不必加温、加冰,不宜以水对其稀释。

(二)啤酒

啤酒,是由外国人发明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酒类。严格地说,在国外,人们主要是把啤酒当成一种日常饮料,而并不把它当做真正的酒来看待。不过,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讲,它却是一种最知名、最受欢迎的“洋酒”了。

1.啤酒的特点

啤酒,又叫麦酒。它是一种用大麦和啤酒花为主要原料发酵制成的酒类。它含有大量的泡沫和特殊的香味,味道微苦。其酒精含量较低,一般在4%左右。

目前,世界各国都出产啤酒,但它主要分为德国式、捷克式、丹麦式三大类型。根据工艺的不同,又有生啤、熟啤之分,黄啤、黑啤、红啤之别。较为知名的啤酒品牌有德国的贝克,荷兰的喜力,丹麦的嘉士伯,美国的百威,日本的朝日,中国的青岛、燕京、珠江,等等。

2.啤酒的饮用

饮用啤酒,一般应采用专用的倒三角形或带把的啤酒杯。饮用它的最佳温度为摄氏7度左右,所以不要加冰或久冻。喝啤酒时,讲究大口饮用。

在国外,啤酒是上不了筵席的。然而在国内,它却在各类聚餐中频频露面。此外,它还可充当消暑解渴的最佳饮品。

(三)葡萄酒

目前,国人在饮酒时尚方面与国外同步的,恐怕只有对葡萄酒的欣赏了。作为正式宴会中的佐餐酒,葡萄酒一直地位至尊。近年来,它在国内也大行其道。

1.葡萄酒的特点

葡萄酒,即以葡萄为主要原料,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酒类。它的酒精含量不高,味道纯美,富含营养。根据其色彩的不同,葡萄酒有白葡萄酒、红葡萄酒、桃红葡萄酒之分。根据其糖分含量的不同,又可将葡萄酒分为干、半干、微干、微甜、半甜、甜等几种。现在干葡萄酒最流行。这里所谓的“干”,意即它基本不含糖分。在葡萄酒里,酒精含量12%左右。在世界上,最有名气的葡萄酒产在法国的波尔多地区。

2.葡萄酒的饮用

葡萄酒不仅可以佐餐,而且也可以单独饮用。喝不同的葡萄酒,温度上有不同的要求。白葡萄酒宜在摄氏13度左右喝,故应当加冰块。而红葡萄酒则在摄氏18度左右饮用最佳,故不宜加冰块。喝葡萄酒时,要使用专门的高脚玻璃杯。但是,喝白葡萄酒时,要捏着杯脚;而喝红葡萄酒时,则讲究握住杯身。喝葡萄酒时,加话梅、兑可乐、添雪碧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桃红葡萄酒,又叫玫瑰红葡萄酒。它的口味、喝法与白葡萄酒略同,而且因其色泽柔美,多为女士所喜爱。

(四)香槟酒

在国内,香槟酒的知名度一直比较高,其实际应用也较为广泛。

1.香槟酒的特点

香槟酒,也叫发泡葡萄酒,或者“爆塞酒”。实际上,它是一种以特种工艺制成的、富含二氧化碳的、易起泡沫的白葡萄酒。因其以法国香槟地区所产最为有名,故有是称。它的酒精含量约在10%左右,口感清凉、酸涩,并且有水果香味。

2.香槟酒的饮用

香槟酒以在摄氏6度左右饮用为佳,故此在饮用之前须将其暂时冷藏于冰桶之内。开瓶时,可稍事摇晃,然而再启去瓶塞。届时,它就会连泡带酒一同奔涌而出,为人平添欢快的气氛。饮用香槟,须用郁金香形的高脚玻璃杯,并应以手捏住杯脚。香槟酒可用来佐餐、祝酒,也可以单独饮用,或者是在庆典、仪式上以此为人助兴。

(五)白兰地酒

在所有洋酒中,白兰地酒是最为名贵的。过去,它曾一度与威士忌酒和茅台酒被并称为“世界三大名酒”。

1.白兰地酒的特点

白兰地酒,亦为葡萄酒大家族里的特殊一员,它是用葡萄汁发酵之后蒸馏精制而成的,故此又叫做蒸馏葡萄酒。它的酒精含量约为40%,色泽金黄,香甜醇美。世界上知名的白兰地酒的品牌有马爹利、轩尼诗、人头马、拿破仑等,并以产于法国干邑地区、贮藏时间较长者为佳。

2.白兰地酒的饮用

与白酒有所不同,以白兰地为代表的洋酒大都是以盎司计量的,故此它并不讲究“酒满敬人”。饮白兰地酒的最佳温度为摄氏18度以上。故应将其盛放在专用的大肚、收口、矮脚杯内,先以右手托住杯身观其色彩,并以手掌为其加温。随后,待其香味洋溢时,闻过之后,再慢慢小口品味。若将其一饮而尽,则只会被视为没有品位的“草莽英雄”。

(六)威士忌酒

假如讲白兰地酒是洋酒之中的“贵族”,那么相对而言物美价廉的威士忌酒则是可以用来雅俗共赏的。

1.威士忌酒的特点

威士忌酒,是一种用谷物发酵酿造而成的烈性蒸馏酒。它的口味浓烈、刺激,酒精含量约为40%。在世界各国生产的威士忌酒中,英国苏格兰地区生产的威士忌酒最为有名。其知名品牌有尊尼获加、芝华士、威雀、老伯、添宝,等等。

2.威士忌酒的饮用

威士忌酒可以干喝,不过加入冰块、苏打水或姜汁后,其味道更好。喝威士忌酒时,最好采用专门的平底小玻璃杯,耐心细致地慢慢品尝。威士忌不但可以自斟自酌,而且也可以去酒吧里喝。在许多国家的酒吧里,威士忌通常都是主角。

(七)鸡尾酒

鸡尾酒,是目前中国人在交际场合接触较多的一种酒水。对于鸡尾酒,不少人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1.鸡尾酒的特点

准确地讲,鸡尾酒并非某一种类的酒,而是一种混合型的酒。它是用各种不同的酒,以及果汁、汽水、蛋清、糖浆等其他饮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采用专门的技法调配而成的。它的口味有浓有淡,酒精的含量有多有少,但其共同特点,则是异彩纷呈、层次分明、闪烁不定,好似雄鸡之尾,故被叫做鸡尾酒。鸡尾酒中的知名者有上千种,其中大名远扬的有马提尼、曼哈顿、红粉佳人、血腥玛丽、亚历山大、螺丝起子、天使之吻、长滩冰茶,等等。

2.鸡尾酒的饮用

饮用鸡尾酒,可以去酒吧,也可以是在聚餐之时。为便于观赏其独具特色的丰富色泽,最好用高脚广口的玻璃杯去盛鸡尾酒。讲究的人,往往不会把数种不同的鸡尾酒混杂在一起乱喝。

二 酒水的饮用

善于饮酒的人,不仅能饮,而且会饮。要真正做到善用酒水,饮酒时的表现合乎礼仪,一般需要特别注意搭配的菜肴、敬酒与干杯,以及适度饮酒三大问题。

(一)搭配的菜肴

酒水的主要功能,是在用餐时开胃助兴。然而欲使酒水正确地发挥这一作用,就必须懂得酒菜搭配之道。唯有如此,二者才会相得益彰。不然,就很有可能会是事倍功半,甚至影响人们的食欲。

下面分别就中餐与西餐聚餐、宴请时,酒水与菜肴的正确搭配方法,略作一些介绍。

1.中餐中酒菜的搭配

若无特殊规定,正式的中餐宴会通常都要上白酒与葡萄酒这两种酒。因为饮食习惯方面的原因,中餐宴请中上桌的葡萄酒多半是红葡萄酒,而且一般都是甜红葡萄酒。选用红葡萄酒,是因为红色充满喜气。而选用甜红葡萄酒,则是因为不少中国人对口感不甜、微酸的干红葡萄酒不太认同。

通常在每位用餐者餐桌桌面的正前方,排列着大小不等的三只杯子,自左而右依次分别是白酒杯、葡萄酒杯、水杯。

具体来讲,在搭配菜肴方面,中餐所选的酒水讲究不多。爱喝什么酒就可以喝什么酒,想什么时候喝酒亦可完全自便。

正规的中餐宴会一般不上啤酒。只有在便餐、大排档中,它的身影方才更为多见。客观地讲,以之搭配凉菜,效果往往要更好一些。但出于健康方面的考虑,吃海鲜时不宜饮用啤酒。

2.西餐中酒菜的搭配

在正式的西餐宴会里,酒水绝对是主角。不仅它最贵,而且它与菜肴的搭配也非常严格。一般来讲,吃西餐时,每道不同的菜肴需要配不同的酒水,每吃一道菜便要换上一种新的酒水。

西餐宴会中所上的酒水,一共可以分为餐前酒、佐餐酒、餐后酒三种。它们各自又拥有许多具体种类。

第一,餐前酒。它的别名是开胃酒。显而易见,它是在开始正式用餐前饮用,或在吃开胃菜时与之为伍的。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喜欢在餐前饮用的酒水有鸡尾酒、味美思和香槟酒。

第二,佐餐酒。它又叫餐酒。毫无疑问,它是在正式用餐期间饮用的酒水。西餐里佐餐酒均为葡萄酒,而且大多数是干葡萄酒或半干葡萄酒。

在正餐或宴会上选择佐餐酒,有一条重要的讲究不可不知,即“白酒配白肉,红酒配红肉”。此处所说的白肉,即鱼肉、海鲜、鸡肉。吃它们时,须以白葡萄酒搭配;此处所说的红肉,即牛肉、羊肉、猪肉。吃此类肉食时,则应配以红葡萄酒。鉴于西餐菜肴里的白肉多为鱼肉,故这一说法有时又被改头换面地表述为:“吃鱼喝白酒,吃肉喝红酒”,其实二者的本意完全相同。不过,此处所说的白酒、红酒,都是指葡萄酒。

第三,餐后酒。它指的是在用餐之后,用来助消化的酒水。最常见的餐后酒是利口酒,它又叫香甜酒。最有名的餐后酒,则是享有“洋酒之王”美称的白兰地酒。

在一般情况下,饮不同的酒水,要使用不同的专用酒杯。在每一位用餐者的餐桌上右边餐刀的上方,大都会横排放置着三、四只酒水杯。取用它时,可依次由外侧向内侧进行,亦可“紧跟”女主人的选择。在它们之中,香槟杯、红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以及水杯,往往必不可少。

(二)敬酒与干杯

在较为正式的场合,饮用酒水颇为讲究具体的程式。在常见的饮酒程式之中,斟酒、敬酒、干杯应用最多。下面分别对其各作一些说明:

1.斟酒

通常,酒水应当在饮用前再斟入酒杯。有时,男主人为了表示对来宾的敬重、友好,还会亲自为其斟酒。

在侍者斟酒时勿忘道谢,但不必拿起酒杯。但在男主人亲自来斟酒时,则必须端起酒杯致谢。必要时,还须起身站立,或欠身点头为礼。有时,亦可向其回敬以“叩指礼”,即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指尖向下,轻叩几下桌面。这种方法适用于中餐宴会上,它表示的是在向对方致敬。

主人为来宾所斟的酒,应是本次宴会上最好的酒,并应当场启封。斟酒时要注意三点:

第一,面面俱到。应一视同仁,而切勿有挑有拣,只为个别人斟酒。

第二,注意顺序。可以依顺时针方向,从自己所坐之处开始,也可以先为尊长、嘉宾斟酒。

第三,斟酒适量。白酒与啤酒均可以斟满,而其他洋酒则无此讲究,要是斟得过满乱流,显然未必合适,而且也是浪费。

除主人与侍者外,其他宾客一般不宜为他人斟酒。

2.敬酒

敬酒,亦称祝酒。它具体指的是:在正式宴会上,由男主人向来宾提议,为了某种事由而饮酒。在敬酒时,通常要讲一些祝愿、祝福之言。在正式的宴会上,主人与主宾还会郑重其事地发表一篇专门的祝酒词。因此,敬酒往往是酒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项程序。

敬酒,可以随时在饮酒的过程中进行。频频举杯祝酒,会使现场氛围热烈而欢快。不过,要是致正式的祝酒词,则就应在特定的时间进行,并以不影响来宾用餐为首要考虑。

通常,致祝酒词最适合的时间是在宾主入席后、用餐前开始。有时,也可以在吃过主菜之后、甜品上桌之前进行。

不论致正式的祝酒词,还是在普通情况下祝酒,内容愈简单愈好,千万不要喋喋不休,让他人等候良久。

在他人敬酒或致词时,其他在场者应一律停止用餐或饮酒。应坐在自己座位上,面向对方认真地倾听。对对方的所作所为,不要小声讥讽,或公开表示反感。

3.干杯

干杯,通常指的是在饮酒时,特别是在祝酒、敬酒时,以某种方式,劝说他人饮酒,或是建议对方与自己同时饮酒。在干杯时,往往要喝干杯中之酒,故称干杯。有的时候,干杯者相互之间还要碰一下酒杯,所以它又被叫做碰杯。

干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议。提议干杯者,可以是致祝酒词的主人、主宾,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在场饮酒之人。提议干杯时,应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后,同时以左手托扶其杯底,面带笑意,目视他人,尤其是自己的祝酒对象,口诵祝颂之词。如祝愿对方身体健康、生活幸福、节日快乐、工作顺利、事业成功以及双方合作成功,等等。

在主人或他人提议干杯后,应当手持酒杯起身站立。即便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水杯表示一下。在干杯时,应手举酒杯,至双眼高度,口道“干杯”之后,将酒一饮而尽,或饮去一半,或适当的量。然后,还须手持酒杯与提议干杯者对视一下,这一过程方告结束。

过去,中餐中喝白酒时,干杯必须一饮而尽,杯内不剩残酒,现在则不必非得如此。在西餐里,祝酒干杯只用香槟酒,而绝不可以啤酒或其他葡萄酒滥竽充数。饮香槟干杯时,应以饮去一半杯中之酒为宜,但也要量力而行。

在中餐里,通常还有一个讲究。即当主人亲自向自己敬酒并干之后,应当回敬主人,与他再干一杯。回敬时,应右手持杯,左手托底,与对方一同将酒饮下。

有时,在干杯前,可稍微象征性地与对方碰一下酒杯。碰杯时,不要用力过猛,非听到响声不可。出于敬重之意,可使自己的酒杯较对方为低。与对方相距较远时,可以“过桥”之法作为变通,即以双方手中酒杯之底轻碰桌面。这样做,也等于与对方碰杯了。

不过,这一方式只是中式的。在西餐宴会上,人们是只祝酒而不劝酒,只敬酒而不真正碰杯。使用玻璃酒杯时,尤其不能彼此碰杯。在有的国家里,人们向别人祝酒时,杯子举得越高,往往越表示礼貌。

在西式宴会上,越过身边之人,而与相距较远者祝酒干杯,尤其是多人交叉干杯,也是不允许的。

(三)适度饮酒

无论在哪一种场合饮酒,都应有自知之明,并要好自为之,努力保持风度,做到“饮酒不醉为君子”。

1.饮酒限量

在任何时候,饮酒都不要争强好胜、故作潇洒,非要“一醉方休”不可。饮酒过多,不仅易伤身体,而且容易出丑丢人、惹是生非。我国的古语里,早就有“酒是伤人物”、“酒乃色媒人”之说,饮酒时勿忘以之自警。

不仅高兴之时要如此,心情不佳之时也需要如此,万万不可借酒浇愁。至于酗酒闹事,则更是失礼之至。

在饮酒之前,应根据以往经验,对自己的酒量加以限制。不论碰上何种情况,都不要超水平发挥。在正式的酒宴上,特别要主动将饮酒限制在自己平日酒量的一半以下,免得醉酒误事。

2.拒酒有礼

若因生活习惯或健康等原因而不能饮酒,可采用下列合乎礼仪的方法,拒绝他人的劝酒:方法之一,申明不能饮酒的客观原因;方法之二,主动以其他软饮料代酒;方法之三,委托亲友、部下或晚辈代为饮酒;方法之四,执意不饮杯中之酒。

应当注意的是:不要在他人为自己斟酒时又躲又藏、乱推酒瓶、敲击杯口、倒扣酒杯、偷偷倒掉。把自己的酒倒入别人杯中,尤其是把自己喝了一点的酒倒入别人杯中,也是不对的。

3.移风易俗

在饮用酒水时,不要忘记律己敬人之规。特别是要摒弃下列既有害于人,又有损于己的陋习恶俗:

第一,耍酒疯。极个别的人,在饮酒时经常“酒不醉人人自醉”,借机生事、装疯卖傻、胡言乱语。这一做法,实在令人厌烦。

第二,酗酒。有的人嗜酒如命,饮酒成瘾。这不仅有害身体健康,而且也有损个人形象。

第三,灌酒。祝酒干杯,要两相情愿。要坚持祝酒不劝酒,千万不要强行劝酒,说什么“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喝一点”,非要灌倒他人,非要看对方笑话不可。

第四,划拳。有人饮酒时喜欢猜拳行令、大吵大闹、哗众取宠,其做法也是非常失礼的。

三 酒会的规则

酒会,是便宴的一种形式,起初它兴起于西方。目前,酒会在国内也极其多见。它实际上是一种形式比较简单的,略备酒水、点心款待来宾的招待会。

在一般情况下,正规的酒会均以鸡尾酒来唱主角,所以它又称为鸡尾酒会。酒会不过是鸡尾酒会的简称而已。酒会上所提供的酒水、点心、菜肴均以冷的东西为主,因此它有时也被称作冷餐会。

在交际活动中,人们参加酒会的机会和主办酒会的机会都是很多的。因此,了解酒会的特点和用餐的形式,对每个人而言都有其必要性。

(一)酒会的特点

除以酒水为主角和以冷食为主菜这两大特征之外,酒会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明显特点。不了解这些特点,就不容易理解酒会何以迅速普及和大受欢迎。

1.不必准时

出席酒会时,来宾到场与退场的时间一般掌握在自己手中,完全没有必要像出席正式宴会那样,非要准时到场、准时退场不可。

2.不限衣着

参加酒会时,若无特别要求,穿着打扮上则不必刻意修饰,只要做到端庄大方、干净整洁、不似“生猛海鲜”般吓人即可。

3.不排席次

在酒会上,通常不为用餐者设立固定的座位。也就是说,它是不安排桌次、位次的。用餐者在用餐时,一般均须站立,有时找一个座位稍作休息也未尝不可。

4.交际自由

与上一特点相关,因无席次限定,所以在酒会上用餐者完全可以自由自在地随便选择自己所中意的交际对象,自由组合、随意交谈。这样一来,就不必非与不喜欢的人进行周旋了。

5.菜肴自选

与正式宴会上必须依照选定的菜单次第上菜大不相同,在酒会上,用餐者所享用的酒水、点心、菜肴均可根据个人口味和需要自己去餐台上酌情取用,或吩咐侍者代劳。所以,酒会也被叫做自助餐。因此,用餐时完全可以“择善而行”,而不必“来者不拒”,或墨守成规。

(二)用餐的形式

酒会虽然礼仪从简,但并非是完全没有礼仪规范可言的。参加酒会时,至少有以下八个方面的具体礼仪规范是绝对不可不知晓的:

1.掌握餐序

酒会上提供的食物品种并不一定多,但取用时一定要依照合理的顺序,才能吃饱、吃好。否则就有可能会乱塞一气,撑坏了肚子,那么该吃的没有吃,只好“望洋兴叹”了。标准的酒会餐序依次应为:开胃菜、汤、热菜、点心、甜品、水果。一般而言,鸡尾酒则应在餐前或吃毕甜品时喝。

2.排队取食

在用餐时,不论去餐台取菜,还是从侍者手里的托盘选择酒水,均应遵守秩序,认真排队、依次而行。必须自觉摒弃插队、不排队、哄抢等坏习惯。

3.多次少取

选取菜肴时,不论爱吃的还是尚未尝过的,都应每一次只取一点,若感觉不够可以下一次再接着去取。这就是所谓“多次少取”原则。若取菜时多取、狂取一通,好像生怕下次取不到了似的,则是不可取的。

4.力戒浪费

在酒会上,自己选取酒水、点心、菜肴时,切记不要超标过量。取来的东西,必须全部吃完。扔掉或浪费,都是不允许的。

5.勿施于人

在酒会上,除家人、至交外,千万不要擅自去替别人代取酒水、点心、菜肴,因为自己不可能知道此刻对方是不是有此需要,或是对此是否喜欢。出于礼貌,让一让对方,或是对对方适当地进行某些品种的具体介绍,则是可行的。

6.禁止外带

在酒会上只要有需要,吃多少、喝多少都行。但是绝对不能“顺手牵羊”,把酒会上的东西外带回家。

7.送还餐具

用餐完毕,应将自己用过的餐具集中于一处,或主动送至指定之处,以示自己善始善终。

8.主动交际

参加酒会的人可以自选对象进行交际,但这并不等于说参加者可以来了就吃,吃了就走。届时若不与任何人交往,完全自我封闭,既不符合酒会交际礼仪,也达不到参加酒会与他人交际、搞好关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