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文新课标必读-名人传
18144400000009

第9章 米开朗琪罗传(4)

到了教堂的门口,米开朗琪罗并没有立刻进来,而是站在了那里,侯爵夫人和他谈了好久,才让他进来坐下。当时,这位西班牙画家弗朗希斯正坐在米开朗琪罗的旁边。但是,米开朗基罗并不注意他,这使得画家非常地不高兴,于是,他就径直站在了米开朗琪罗的面前。米开朗琪罗非常吃惊地看着他,并且似乎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礼,他便向画家道歉:“哦!弗朗希斯先生,我只顾望着侯爵夫人了,而没注意到您,请原谅!”

他们原本想让米开朗琪罗谈论有关绘画的事情,但是,聪明的维多利亚知道不能直接向他询问,她采用一种巧妙的艺术化的谈话方式引领着米开朗琪罗的谈话兴趣。她首先和他谈论有关虔诚的问题,并且称赞米开朗琪罗:“我知道您对救世主完全是出于一种虔诚的信仰。任何真正了解您的人不仅称赞您的作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会十分尊重和敬佩您的美德。您不仅仅只给那些王侯将相或者有钱人画像,您是把您的生命都虔诚地献给了伟大的艺术。”

米开朗琪罗谦逊地回答这些恭维的话,并且还批评权贵们和教皇,说他们一点都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接着,侯爵夫人把话题转到了宗教和艺术的结合上去,她说话的时候显得是那样地严肃和虔诚。米开朗琪罗显然对此非常感兴趣:“我想,一幅好的画应当趋向于接近神,表现神的精神和力量。一个伟大的画家无论在绘画的技艺上有多么高超,他还都不能算得上一个伟大的人。他的思想应当是圣洁的,他的精神应当是神的精神的体现,只有这样,他才能算得上一个真正伟大的艺术家。”

他们终日继续着这样的谈话,他们已经沉浸在其中了。教堂花园的优雅更是为这种谈话平添了许多精神的享受。他们经常坐在花园喷泉旁边的石凳上,桂树飘香,蔓藤环绕,时不时地还可以走动走动,眺望一下远处的罗马。

但是,这种生活的精神享受并没有持续太久。1541年,维多利亚离开了罗马,前往闭塞的奥尔维多。不久,她又到了威旦玻的修道院。但是,她经常离开威旦玻来到罗马看望米开朗基罗,她给他写了许多信,充满了温柔的情怀。米开朗琪罗深受她的影响,只有从维多利亚那里,他才能得到心灵的慰藉。在她的鼓动之下,米开朗琪罗创作了一个裸体的基督像。在这件作品中,基督不再被束于十字架之上,而是一副马上要倒下去的样子,圣母坐在十字架下哭泣,伸开双臂朝向了天空。米开朗琪罗还创作了一个仍然被束缚于十字架之上但是活着的基督像。除此之外,还有两幅《复活像》。其中一幅基督用力推开墓穴的石板,双腿还深陷在泥土中,伸开双臂,憧憬着天国。另外一幅画中,基督已经完全从墓穴中出来了,他将双臂合抱在胸前,向着天国飞去,双眼紧闭,享受着来自天国的光明。

维多利亚母爱般的感情让米开朗琪罗的心灵重新有了信仰的天地,这又再一次激发了米开朗基罗的创作灵感,这灵感来自宗教的虔诚,也来自维多利亚本人。维多利亚不仅在宗教上引导他的前进,还用她擅长的诗歌赋予米开朗琪罗以新的生命。短短的几年间,她就赠送给米开朗琪罗150多首诗歌。

1544年夏天,维多利亚重新回到了罗马,住在一家修道院中。米开朗琪罗经常去看望她。她了解米开朗琪罗的弱点,她想使他生活得更快乐一些。她曾经送给他一些小礼物,但是都被他拒绝了。因为,在米开朗琪罗的头脑中有这样一种观念:朋友之间应当平等。如果一个给得多了,而另一个给得少了,那么这种平等就会被打破。所以,他拒绝了朋友送给他的礼物,即使是维多利亚也不例外。但是,这正说明米开朗琪罗想要和维多利亚保持一种平等的关系,他把与她的关系看得非常地重要。因为,在他的眼里,维多利亚就是圣洁的化身。

他对她有着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即使是爱情也不能使他就范,他对维多利亚一直保持着一种恭敬和拘谨,直到维多利亚去世之后仍然如此。

1547年2月25日,维多利亚去世了。米开朗琪罗看着她死去,哀痛欲绝,他仿佛失去了知觉,痴呆地站在维多利亚的身旁。

米开朗琪罗为维多利亚写了两首诗歌。在其中一首诗歌中,米开朗琪罗把她比作神的锤子,帮助他凿出了最美的作品;在另一首诗歌中,米开朗琪罗藐视着死亡,宣扬着爱情的伟大和对死亡的胜利:当她离开这个世界而在我面前消失的时候,人们为她而哭泣!可是,死神啊!你不要得意得太早,你虽然夺走了她肉体的生命,但是,你夺不走她的精神,还有我们的爱情!

你瞧!她已经复活了,在地上,在天上。她的灵魂的美已经照亮了死神的阴暗。死后,她竟然征服了整个天国!

但是,我们也不能把米开朗琪罗对于维多利亚的感情太过理想化了。确切地说,米开朗基罗对于她的感情并不专一,她只是他众多情感之花中的一朵。在1535年至1546年期间,正当米开朗琪罗与维多利亚密切交往的时候,他开始爱上了一个美丽但很残忍的女人,而且这个女人不断地捉弄他,她甚至和别的男人鬼混。米开朗琪罗为情所困,但又充满了憎恨。无论如何,正是维多利亚的感情才使得天才的米开朗琪罗重新找回了创作的灵感,并最终促成了他的伟大作品的诞生。所以,米开朗琪罗始终怀念着维多利亚。

在这段爱情的历程中,米开朗琪罗只是在感情上得到了些许的抚慰,但这并不代表他的生活已经完全地风平浪静了。事实上,对未来的希冀、对艺术幻梦的憧憬、对权威的恐惧、对自我的挣扎一直都没有远离过他。

1534年,新任教皇保尔三世要米开朗琪罗为他工作。但是,米开朗琪罗拒绝了。因为,他的良心谴责着他,他还没有完全履行关于于勒二世陵墓的合约。教皇勃然大怒,要他明白谁才是现在的教皇,谁才是他真正的主人,飞扬跋扈的教皇威胁说要撕毁那张合约。

面对教皇的恫吓,米开朗琪罗首先想到的就是逃避。他想逃到附近的一所修道院中,那里的主教是他的朋友,也是于勒二世的朋友;还想到要逃到于勒二世的故乡去,也许当地的人会看在于勒二世的情面上好好地待他,他甚至都派人在当地买下了一栋房子。可是,到了那个地方就能保证没有危险了吗?万一被教皇捉到了怎么办?当地人迫于教皇的权威会不会把他交给教皇?一旦逃走,还能再回到罗马吗?米开朗琪罗又开始担心了,开始恐惧了,逃亡的念头在恐惧的面前化作一缕轻烟散失得无影无踪了。他再一次成了自己心灵羁绊的奴隶,成了教皇的奴隶。

1535年4月,米开朗琪罗已经开始接受西斯廷大教堂入口处的壁画《最后的审判》的工作。1535年9月1日,教皇又下令任命米开朗琪罗为圣彼埃尔大教堂的绘画和雕塑总监。像以前的教皇一样,保尔三世也经常来看米开朗琪罗作画。但是,再一次,教皇向他的司仪询问对于米开朗琪罗作品的意见的时候,这位司仪却说米开朗琪罗画里的许多裸体的形象不适合庄严的教堂,倒是更适合澡堂子或者其他什么地方。这让米开朗琪罗非常生气。在教皇走后,米开朗琪罗凭着记忆把司仪画成了地狱中的判官形象。

可是,司仪的批评并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当时的意大利正在兴起一场提倡贞节的运动,有些人猛烈地抨击米开朗琪罗的作品,说他有伤风化,甚至还向宗教裁判所控告他,说他是一个异教徒,还说他偷了于勒二世的钱,把他对于宗教、对于艺术的虔诚统统诬蔑了。虽然,米开朗琪罗并不把这些诬蔑看在眼里,但是,他也无法阻止世人对他的攻击。当教皇要他给壁画上的英雄们穿上衣服的时候,他怒气全无,只好顺从教皇的意志。他的敌人们把他对壁画的修改工作讥笑为“穿裤子”的工作,这让米开朗琪罗感到极大的羞耻。他简直无法忍受这种恶毒的攻击。这种攻击不仅是对他的诬蔑,也是对维多利亚的亵渎。因为,这部作品是米开朗琪罗在与维多利亚虔诚的谈话中受到启发而创作的。

1541年12月25日,《最后的审判》终于展现给了世人。米开朗琪罗原以为这下子自己就可以完全投入到于勒二世陵墓的建造工作中去了,但是,贪得无厌的教皇仍然不让他有丝毫的喘息机会,更不要说是给他自由。教皇又命令已经七十多岁的米开朗琪罗为坝黎那教堂作壁画。在做这件工作的过程中,米开朗琪罗曾经两次因为重病而停止,直到1550年,他才勉强完成了这件作品。

可怜的米开朗琪罗似乎永远也无法了却建造于勒二世陵墓的心愿。最后,他又和于勒二世的继承人们签署了第五份合约:他把已经完成的雕像交给他们,并且还要出钱雇佣两个雕塑家替他完成剩下的工作。除此之外,这些人还不停地要求米开朗琪罗偿还以前收受的钱财。这件事终日缠绕米开朗琪罗。教皇要他不要理会这些事情,他的回答是:“我一生都陷入了这件工程当中,我本想在勒松十世或者科赖芒七世之前完成它,可是,我为此付出了我的青春年华也没有做到。我看到别人做这种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有大把大把的银子赚,可是,我却为此穷困潦倒,甚至还被人说成是一个窃贼。我做事太过认真,可是,如果我不认真,我又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况且,尊敬的教皇,您知道像我这样的人是用脑子而不是仅仅用双手画画的。所以,当我脑子里面装着其他事情的时候,我就不能安心工作。”为了不受良心的谴责,也为了应付这些缠人的家伙,米开朗琪罗亲手完成了《行动》和《冥想》两件作品。尽管,按照合约他并不必这样做。

1545年1月,于勒二世的陵墓终于建成了。可是,与原来宏伟的艺术工程相比,这座陵墓已经大打折扣了。但是,它毕竟是算完成了,米开朗琪罗的夙愿总算有了一个了结,它至少使米开朗琪罗少受了一点良心的责备。

圣彼埃尔的建筑师

1547年,在维多利亚去世之后,米开朗琪罗受着精神的打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已经到了风烛残年的时候。米开朗琪罗曾经想过要回到佛罗伦萨,他已经厌倦了侍奉教皇的生活,此时此地的米开朗琪罗越发坚定了他对神的信仰,他只想把他的残生完全奉献给神。只有神才能支撑这位老人的生命,可是,也正是如此,米开朗琪罗又再一次找寻到了生命的意义所在。神的精神让米开朗琪罗藐视着生活的一切烦扰。

1547年1月1日,就在维多利亚去世前的一个月,教皇保尔三世下令任命米开朗琪罗为圣彼埃尔大教堂的建筑师兼总监。当时,米开朗琪罗已经有七十高龄,依照他以前的固执的性格,他完全又可能拒绝教皇的安排。但是,这一次,他答应了,不是迫于教皇的威逼利诱,也不是为了成就自己虚妄的艺术幻想,而是为了神。米开朗琪罗认为这是神的意志的体现,而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增添神的荣耀,是为了表达他对神的敬爱。他把这件工作看作是一项神圣的事业,他固执地拒绝接受任何薪水。

但是,世俗的自私自利破坏着米开朗琪罗的神圣事业。他发现在整个工程中有许多营私舞弊、中饱私囊的事情发生,米开朗琪罗无情地揭露这些亵渎神灵的肮脏行径。可是,他的敌人们联合了起来,这些敌人中间甚至包括建筑师毕基欧,他竟然是敌人们的首领。他们开始大肆地攻击米开朗琪罗,散布流言蜚语,以此来中伤他。他们说米开朗琪罗一点都不懂建筑,他整天就会浪费教皇的钱,破坏前人的作品。他们成立了一个检查委员会,又请教皇担任主席。监察人员和工人们都来控告米开朗琪罗,其中两个主教也包庇着这些人。人们要他详细说明关于工程的计划。但是,米开朗琪罗不愿意和这些人争辩,他仍然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做事风格,他对那个后来成为教皇的塞威尼主教说:“您的任务就是监察工程费用的开支,其他的事情与你无关,而我也没有告诉你的义务。”他用同样的态度对待那些不满的工人们:“你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干好泥瓦匠、木工或者其他什么工作的,你们要做的就是听从于我的命令,至于其他的事情,你们不应插手。你们想要知道我脑子里在想什么,是吗?

我现在就告诉你们,你们永远不可能知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米开朗琪罗的固执和骄傲对于事情的解决毫无裨益,反而激发了更多的怨恨和不满。幸运的是教皇一直都在袒护他,否则,那些恶毒的攻击和控告就能把他给吞没掉。但是,1549年11月10日,教皇保尔三世去世了。1550年2月8日,教皇于勒三世即位,他虽然仍然关爱着米开朗琪罗,但是,在1555年3月23日,他也驾崩了。同年5月,那个曾经反对过米开朗琪罗的塞威尼主教成了新任教皇,但几天之后也死了。同年5月23日,保尔四世即位。他曾经想过要离开罗马,甚至在教皇保尔四世即位之后,他还曾经提出辞职,但是,教皇坚决不答应,还允诺要重新授予他各种权力。他留下来了。不仅仅是为了教皇,同时,米开朗琪罗也觉得如果他就这样离开了,就这样把一件伟大的艺术工程遗弃了,那将是他一生的罪过。

但是,只要他还在这个重要的位置上一天,他的敌人们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他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