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文新课标必读-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
18145700000018

第18章 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杜牧

过华清宫①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②,山顶千门次第开③。

一骑红尘妃子笑④,无人知是荔枝来。

〔作者〕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出身于官僚世族。晚唐著名诗人。唐文宗太和二年(828)中进士,曾做弘文馆校书郎、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杜牧受其祖父杜佑的影响颇深,喜欢研究治乱兴衰、财赋经济、兵甲军事,以济世之才自负。但生当晚唐,社会危机重重,虽提出平藩镇、收失地、强边防、禁佛教等进步主张,但不得重用,因而纵酒放浪。杜牧以诗名世,世称“小杜”,诗歌长于近体,尤工绝句,其咏史、写景的短诗,尤为人们传诵。亦工于古文、赋。有《樊川文集》二十卷。

〔注释〕

①《过华清官》绝句共三首,这是第一首。华清宫在陕西省临潼县南骊山上,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玩乐之地。

②回望:回头远望。绣成堆:形容骊山景色秀美。骊山东侧有东绣岭,西侧有西绣岭,唐玄宗时,岭上多植树木花卉,远望如成堆的锦绣。

③千门:指骊山上华清宫的许多宫门。次第:一个接一个。

④一骑(jì):一人一马为一骑。红尘:骑马奔驰扬起的尘土。妃子:杨贵妃。

〔解读〕

这首咏史诗写的是飞骑送荔枝、博取妃子一笑的典型事件,含蓄而有力地批判了唐玄宗与杨贵妃昏聩荒淫的享乐生活。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杨贵妃喜欢吃新鲜荔枝,唐玄宗让人骑快马不分昼夜地传递接送,从四川(一说广东)千里迢迢送到京城,居然味道不变,但“人马僵毙,相望于道”。可见,唐玄宗为了博得杨贵妃的“一笑”,不惜劳民伤财,是何等腐败。此诗以这一历史故事为题材,其讽刺意图是不言自明的。作者先从骊山两侧的绣岭写起,这里风景秀美,在如锦似绣的骊山上,是豪华的华清宫,宫外,一名使者骑着驿马飞驰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尘土,宫内妃子嫣然而笑,宫门一个接一个打开。一骑为何而来?妃子为何而笑?作者在最后一句点明了原因,原来飞驰而来的使者送来了妃子最喜爱的鲜荔枝。诗贵含蓄,此诗的魅力就在于寄讽刺于不露声色之中,意味深长。作者不明说唐玄宗劳民伤财派人送荔枝的荒唐,而写“无人知”,这三个字不但写出了送荔枝事关重大,外人无法知道,而且也写出了此事太荒唐,不宜宣扬。“一骑红尘妃子笑”也深含讽刺,此句表面虽是平直叙事,但直中见曲,似浅实深,“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读者可知杨贵妃是何等骄宠,她的一笑使多少人付出了血汗代价。全诗语言朴素自然,不用典故,寄意深远,耐人寻味。